多倍体植物混合倍性种群的建立机制研究进展

来源 :生物多样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meitom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因组多倍化是物种形成和进化的重要驱动力,几乎所有植物都经历过至少一次基因组加倍.然而,由于多倍体植株比二倍体表现出更高的死亡率,多倍化机制被认为是植物进化的“死胡同”.一些植物物种具有自然混合倍性种群,即同一物种具有不同倍性,这为揭示多倍体的进化机制提供了最佳途径.本文从基因组加倍形成多倍体植物开始,综述了混合倍性种群的形成、建立与维持的研究进展,探讨了多倍体适应自然环境的种群分化而形成多倍体物种的机制.研究自然混合倍性种群的倍性组成、重复基因的功能分化以及多倍体的生态位分化,有利于明确混合倍性自然种群的生态适应与维持机理,以及多倍体植物的进化机制.
其他文献
Whether Arctic sea-ice loss has significant impacts on climate extremes in mid-and high-latitudes remains uncertain.Here we show the full response of cold and w
The terrestrial cryosphere functions to provide critical freshwater and serve societies and ecosystems,driving nature's contributions to people(NCP).This becom
基于景观资源特色、区域发展水平、区位条件、知名度和管理水平等,将中国近千处岩溶景观区分为四大类,即岩溶旅游胜地、岩溶旅游经典目的地、岩溶旅游新目的地、岩溶旅游新开发区。以时间为主线,运用归纳总结法和类比分析法,深入分析中国岩溶景观近70年以来的旅游开发方式。结果表明:1) 1950年以来实施并分别取得不同实施效果的主要旅游开发方式有9类38种,它们分别有不同的条件要求,与不同类型岩溶景观的特征/特
鞘翅目是世界昆虫种类最丰富的类群,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生态意义。为及时掌握我国鞘翅目新分类单元和名称变动情况,本文系统检索和整理了2020年发表的分类学文献。2020年共发表421个中国鞘翅目新分类单元,包括新属21个、新亚属2个、新种387个、新亚种11个;发表国家级新记录种51个;提出了56个新组合、70个异名、7个物种异名名称变动、3个降级。重点研究类群包括步甲科、隐翅虫科、拟步甲科、天牛科、象甲科等。在地域分布方面,新分类单元和新记录涉及33个省级行政区,大多数新物种集中发现于云南和四川。建议今后及时
为了及时掌握中国脊椎动物新增物种情况,本文系统检索和整理了2020年发表的分类学文献,汇总结果表明:2020年中国脊椎动物共新增109种,其中新物种100种,国家级新记录种9种。包括鱼类新种24种、两栖类新种41种和新记录4种、爬行类新种30种和新记录4种、鸟类新种1种、哺乳类新种4种和新记录1种。上述新增物种中有92种描述报道时应用了分子遗传学证据,占新增物种数量的84.4%。在新增脊椎动物物种中,两栖类集中于无尾目、爬行类全部属于有鳞目,分别有43种和34种,其累计占比超新增物种总数的70%。在云南、
Compared with short-duration events,long-lasting regional extreme low-temperature events(RELTEs)often have more severe impacts on human societies due to the induced persistence and large geographic area of related weather and climate disaster.Accordingly,
基于行为地理学“空间认知-空间偏好-空间行为”的经典研究范式,以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生为调查对象,采用手绘意象地图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在一年时间内分三轮开展跟踪调
生物多样性与文化多样性相辅相成,传统文化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作用已经得到广泛认可。佤族在长期利用和管理当地生物资源的过程中形成了丰富的民族文化,研究佤族传统文化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作用对当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佤族聚居人口最多的西盟佤族自治县与沧源佤族自治县作为研究区域,采用生态学和民族学方法调查了佤族利用的野生植物资源及相关传统文化。结果表明:佤族传统使用的野生植物十分丰富,是当地佤族形成传统饮食、医药、服饰、建筑文化的物质基础。基于自然崇拜形成的生态观、习惯法和节庆习俗可促进当
文章通过折纸活动引导学生发现A4纸中的长、宽之比,通过“折一折”“想一想”“说一说”“试一试”等活动让学生感悟等腰三角形性质和判定的综合应用,在活动中发展学生的实践
洞穴是“极端地下生物多样性”的聚集地,为了揭示洞穴陆生动物的食物来源以及营养级关系,本文于2016年10月对贵州荔波玉屏镇的3个代表性洞穴内的陆生动物进行调查,应用13C和15N稳定同位素方法,分析了洞内陆生动物和基础碳源的δ13C、δ15N值变化特征,探究了各动物类群的营养级位置以及不同的基础碳源对动物的食物源的贡献率。结果表明:洞穴植物的δ13C值范围为–38.25‰±0.95‰至–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