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前国际体系具有内生的脆弱性,而由两个或多个储备货币组成的国际货币体系,会比单一货币的储备体系更具不稳定性,超主权货币是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终极目标,但是基于一系列现实原因,超主权货币在近期难以实现,还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与思考。
关键词:国际货币体系;超主权货币
中图分类号:F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6-0130-01
1 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脆弱性
1.1 特里芬难题
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是牙买加体系,实行国际储备多元化,美元储备资产占全球储备资产的比例长期稳定在60%以上,在国际外汇交易中占40%以上,国际贸易结算中占近50%,这种“美元特权”使美国通过国际收支逆差,向他国输出美元获取巨额的“铸币税”,输入他国的实际经济资源,并可利用美元支付巨额的外债,减少美国经济资源向国外的转移,这意味着布雷顿森林体系中一国货币同时充当国际货币时的根本矛盾“特里芬难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1.2 美元发行缺少全球利益约束
美元的发行缺少从全球各国利益出发的约束,只需根据其国内经济需要来决定美元的发行,但其发行却会对全球经济和美元储备持有国的经济产生重要影响,各国不得不按照美国的经济政策调整经济政策。由于美元的中心地位及其实行的扩张性经济政策,创造了大量欧洲美元和亚洲美元,使得国际金融市场更加复杂动荡,金融投机日盛,导致危机频发。美国利用货币特权向其他国家征收铸币税的同时,又借助金融创新将风险扩散到全球,使全球为美国的危机买单。
1.3 美元和欧元靠虚拟经济支撑
现行的货币体系中货币与黄金储备脱钩,各国发行的纸币从此再不用与实物之间保持某种转换关系,国际货币体制进入信用货币时代。国际金融的发展是根据自身逻辑,与世界经济中的贸易和生产性投资不再有直接的联系,支撑美元和欧元的主要是虚拟经济,此次美国金融危机的根源在于其虚拟经济的过度膨胀,它将虚拟经济的不稳定性传递给了美元和整个世界货币体系。
1.4 IMF未起到应有的作用
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中缺乏平等的决策权,仍是关注少数发达国家的利益。IMF被美欧等少数发达国家操纵,缺乏独立性和权威性,未能体现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事后调节”的金融援救无法进行早期预警,缺乏有效的监控机制;不能履行最终贷款者的职责;提供的援助是货币性质的,仅仅是帮助危机国恢复对外清偿力,而不是克服经济衰退,使危机国家不得不忍受经济紧缩和高失业率,对国际收支的协调工作效果也不甚理想。
1.5 国际货币体系陷入无序状态
欧元加入世界货币体系之后,出现了“新‘格雷欣法则’”,“滥币陷阱”的新规律。它同美元一币独大的情况相比,并没有使得货币滥发的情况得到抑制,反而使得货币在美元霸主时期的统一性被破坏,加速了国际货币体系的崩溃。最近俄罗斯卢布、墨西哥比索、印度卢比都试图国际化,各国竞相争抢国际货币带来的利益,不考虑应有责任,造成了货币无政府主义。显然,如果所有货币都变成世界货币,只能使国际货币体系更加混乱。
2 超主权货币
超主权货币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事实上,由两个或多个储备货币组成的国际货币体系,可能比单一货币的储备体系更糟,因为这会加上另一个不稳定因素,也就是几大储备货币之间的汇率波动。因此,多元化货币体系,无论是类似“特别提款权”的一篮子货币,还是区域货币联盟,都具有内在不稳定性。
2009年3月23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发题为《关于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思考》,该文提出,“要创造一种与主权国家脱钩、并能保持币值长期稳定的国际储备货币,从而避免主权信用货币作为储备货币的内在缺陷,是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理想目标”。《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09》正式提出,“避免主权信用货币作为储备货币的内在缺陷,需要创造一种与主权国家脱钩、并能保持币值增长长期稳定的国际储备货币、充分发挥特别提款权(Special Drawing Right,下文简称SDR)的作用,由IMF集中管理成员国的部分储备,增强国际社会应对危机、维护国际金融体系稳定的能力”。
超主权储备货币的主强虽然由来以久,但至今没有实质性进展。20世纪40年代就曾提出设想,即采用30种有代表性的商品作为定值基础建立国际货币单位“bancor”,遗憾的是由于美国在二战后奠定了黄金储备大国和超级经济大国的地位,凯恩斯的方案不得不让位于怀特方案。事实上,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显示了凯恩斯方案更有远见。早在1969年,也就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缺陷暴露之初,基金组织就创设了特别提款权,以缓解主权货币作为储备货币的内在风险。由于分配机制和使用范围的限制,SDR至今也没能充分发挥其作用。但SDR的存在给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提供了指导与启发。
超主权货币不仅能克服信用货币的内在风险,也为调节全球流动性提供了可能,由一个全球性机构管理的国际储备货币使全球流动性的他造和调控成为可能,当一国主权货币不再作为全球贸易的尺度和参照基准时,该国汇率政策对失衡的调节效果会大大增强。这些能极大地降低未来危机发生的风险、增强危机处理的能力。
3 超主权货币的实施难度
笔者认为,超主权货币是国际货币体系的最终选择,也是最理想的选择。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任何重大改革都不可能一蹴而就,超主权货币的建立也非易事。第一,除非世界经济格局发生根本性改变,美国不再是世界经济超级大国,否则美元的国际储备货币的地位不会立即消失,要建立新的国际储备货币,还需要历史契机。第二,面对各国政治、经济利益的千差万别,超主权货币难以在全球范围内协调货币政策。第三,在各国法定货币依然流通的条件下,超主权货币同英镑、美元一样,仍然面临如何保持币值稳定的问题。第四,国际货币体系的定价和定值也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关键词:国际货币体系;超主权货币
中图分类号:F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6-0130-01
1 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脆弱性
1.1 特里芬难题
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是牙买加体系,实行国际储备多元化,美元储备资产占全球储备资产的比例长期稳定在60%以上,在国际外汇交易中占40%以上,国际贸易结算中占近50%,这种“美元特权”使美国通过国际收支逆差,向他国输出美元获取巨额的“铸币税”,输入他国的实际经济资源,并可利用美元支付巨额的外债,减少美国经济资源向国外的转移,这意味着布雷顿森林体系中一国货币同时充当国际货币时的根本矛盾“特里芬难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1.2 美元发行缺少全球利益约束
美元的发行缺少从全球各国利益出发的约束,只需根据其国内经济需要来决定美元的发行,但其发行却会对全球经济和美元储备持有国的经济产生重要影响,各国不得不按照美国的经济政策调整经济政策。由于美元的中心地位及其实行的扩张性经济政策,创造了大量欧洲美元和亚洲美元,使得国际金融市场更加复杂动荡,金融投机日盛,导致危机频发。美国利用货币特权向其他国家征收铸币税的同时,又借助金融创新将风险扩散到全球,使全球为美国的危机买单。
1.3 美元和欧元靠虚拟经济支撑
现行的货币体系中货币与黄金储备脱钩,各国发行的纸币从此再不用与实物之间保持某种转换关系,国际货币体制进入信用货币时代。国际金融的发展是根据自身逻辑,与世界经济中的贸易和生产性投资不再有直接的联系,支撑美元和欧元的主要是虚拟经济,此次美国金融危机的根源在于其虚拟经济的过度膨胀,它将虚拟经济的不稳定性传递给了美元和整个世界货币体系。
1.4 IMF未起到应有的作用
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中缺乏平等的决策权,仍是关注少数发达国家的利益。IMF被美欧等少数发达国家操纵,缺乏独立性和权威性,未能体现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事后调节”的金融援救无法进行早期预警,缺乏有效的监控机制;不能履行最终贷款者的职责;提供的援助是货币性质的,仅仅是帮助危机国恢复对外清偿力,而不是克服经济衰退,使危机国家不得不忍受经济紧缩和高失业率,对国际收支的协调工作效果也不甚理想。
1.5 国际货币体系陷入无序状态
欧元加入世界货币体系之后,出现了“新‘格雷欣法则’”,“滥币陷阱”的新规律。它同美元一币独大的情况相比,并没有使得货币滥发的情况得到抑制,反而使得货币在美元霸主时期的统一性被破坏,加速了国际货币体系的崩溃。最近俄罗斯卢布、墨西哥比索、印度卢比都试图国际化,各国竞相争抢国际货币带来的利益,不考虑应有责任,造成了货币无政府主义。显然,如果所有货币都变成世界货币,只能使国际货币体系更加混乱。
2 超主权货币
超主权货币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事实上,由两个或多个储备货币组成的国际货币体系,可能比单一货币的储备体系更糟,因为这会加上另一个不稳定因素,也就是几大储备货币之间的汇率波动。因此,多元化货币体系,无论是类似“特别提款权”的一篮子货币,还是区域货币联盟,都具有内在不稳定性。
2009年3月23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发题为《关于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思考》,该文提出,“要创造一种与主权国家脱钩、并能保持币值长期稳定的国际储备货币,从而避免主权信用货币作为储备货币的内在缺陷,是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理想目标”。《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09》正式提出,“避免主权信用货币作为储备货币的内在缺陷,需要创造一种与主权国家脱钩、并能保持币值增长长期稳定的国际储备货币、充分发挥特别提款权(Special Drawing Right,下文简称SDR)的作用,由IMF集中管理成员国的部分储备,增强国际社会应对危机、维护国际金融体系稳定的能力”。
超主权储备货币的主强虽然由来以久,但至今没有实质性进展。20世纪40年代就曾提出设想,即采用30种有代表性的商品作为定值基础建立国际货币单位“bancor”,遗憾的是由于美国在二战后奠定了黄金储备大国和超级经济大国的地位,凯恩斯的方案不得不让位于怀特方案。事实上,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显示了凯恩斯方案更有远见。早在1969年,也就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缺陷暴露之初,基金组织就创设了特别提款权,以缓解主权货币作为储备货币的内在风险。由于分配机制和使用范围的限制,SDR至今也没能充分发挥其作用。但SDR的存在给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提供了指导与启发。
超主权货币不仅能克服信用货币的内在风险,也为调节全球流动性提供了可能,由一个全球性机构管理的国际储备货币使全球流动性的他造和调控成为可能,当一国主权货币不再作为全球贸易的尺度和参照基准时,该国汇率政策对失衡的调节效果会大大增强。这些能极大地降低未来危机发生的风险、增强危机处理的能力。
3 超主权货币的实施难度
笔者认为,超主权货币是国际货币体系的最终选择,也是最理想的选择。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任何重大改革都不可能一蹴而就,超主权货币的建立也非易事。第一,除非世界经济格局发生根本性改变,美国不再是世界经济超级大国,否则美元的国际储备货币的地位不会立即消失,要建立新的国际储备货币,还需要历史契机。第二,面对各国政治、经济利益的千差万别,超主权货币难以在全球范围内协调货币政策。第三,在各国法定货币依然流通的条件下,超主权货币同英镑、美元一样,仍然面临如何保持币值稳定的问题。第四,国际货币体系的定价和定值也是一个复杂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