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观众沉浸感和博物馆沉浸式展示要素

来源 :东南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at0504109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沉浸感是衡量博物馆体验的重要指标,但目前国内博物馆学界在这方面的研究忽视了以immersion概念为核心的沉浸感理论探讨。沉浸式展示帮助观众产生沉浸感,然而,对其不清晰的认识导致当下部分展览过度依赖数字技术。为解决以上问题,应明确沉浸感的概念和沉浸式展示的实质,深入分析作为观众的“人”和达成沉浸式展示的“技术”之间的关系,认识到“身体”是产生沉浸感的核心媒介。沉浸式展示的意义也由此被揭示,它并非技术的附庸,而旨在以情境激活观众的直观感知,重塑他们参观时的认知过程和知识获取模式。此外,考虑到多感官、叙事和交互在促进观众感官、心理和行为的沉浸体验方面具有关键作用,博物馆在设计沉浸式展示时应重点关注这三个要素。
其他文献
海洋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但目前人们已经面临着海洋污染、过度捕捞、海水酸化等海洋问题。人们对于海洋资源的需求巨大,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过度捕捞的行为导致多地难以形成鱼讯、部分海洋生物甚至面临灭绝等严峻现状。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但在海洋教育方面相对欠缺。通过调研,笔者发现我国缺乏系统的海洋教育课程,在海洋科普宣传方面内容较为枯燥,已有的海洋保护科普效力不足,以至于目前我国大众对于生态与环境问题的保
选取渭河流域咸阳站1961—2015年的逐日流量数据,采用Mann-Kendall检验法和累积距平法分析流量演变规律,并基于水文改变指标的变化范围法对渭河流域的水文情势改变程度进行了综合评估。结果表明:咸阳站年均流量呈显著下降趋势,并在1977年发生突变。分析突变前后咸阳站水文指标可知:渭河流域整体水文改变度为29%,仅呈低度改变。
学位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优化新生脉散方抗慢性心力衰竭心肌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 TCMSP)和本草组鉴数据库获取优化新生脉散方9味中药的化学成分,再通过SwissADME平台以肠道吸收度
统编高中语文教材的教学安排可有三种方式:一是聚焦教材设定的核心任务,参照教材课文的编排结构,分板块实施教学。二是根据教材编排与设计上的新特点——任务性、情境性与整合性,打乱原编排体系,对教材作二次开发,重新编排。三是对于单篇课文,教师也不能像过去那样仅仅关注单篇文本施行教学任务,不能简单地把这一课作为一个文本来处理,而应紧扣本单元的核心素养与学习任务群,联系其他课文与“单元学习任务”进行整合学习,
在这一课的学习中,需要学生留心生活中的新词语,寻找学习资源,教师通过具体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发现、探索新词语的来源及发展路径,在真实情境中进行自主且有深度的探究,认识语言运用规律及其背后折射出的时代特征和文化现象,增强对祖国语言文字的认同感,增强文化自信。
小苏打作为磨擦剂应用在牙膏中,不仅具有清除牙渍、洁白牙齿的基础功效,还有去除牙菌斑、健康牙龈、缓冲牙菌斑p H值、防蛀等功效。本研究将对小苏打上述功效进行总结,并对小苏打在牙膏中应用配方稳定性问题做出一定的分析。
<正>自“双减”政策提出之后,各学科都在积极探索转型之路,以提质增效为核心,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学习环境和学习空间。小学数学课程作为学生认识数学、感知数学魅力的关键学科,要从“双减”视角出发探索小学数学课程提质增效的具体方案,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的融合,旨在打造“智慧数学课堂”,用以支撑现代数学课堂的发展。
期刊
语文项目化学习中的写作,不再是训练学生掌握文体写作技巧的工具或方式,而是学生用写作知识完成项目任务、展示成果、解决问题的学习行动或手段。语文项目化学习中的写作教学,要从知识本位转向需求本位,要从重视训练功能转向重视学习功能,要从教的立场转向学的立场,注重项目实施过程中学习功能的发挥,根据学生需求提供多种适宜的学习支架,指导学生有效管理任务并调控学习最终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