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访首饰设计师吴君锦让我喜出望外,因为我也是爱好设计之狂徒,何况这是位首饰设计师!对于首饰的热爱几乎是所有女人享有的特权,我也是这些女人之中的一员,当然也就不例外了。
《CITYIN》:你目前在香港好像是从事教学方面的工作,是什么样的契机让你获得现在的工作,能介绍一下你目前的工作情况吗?
吴君锦:是的,现在我在香港任教。香港,一个事无巨细的地方,具备高度的责任心是从业的根本。2007年圣诞作为交换生我从英国回国,在美院完成硕士毕业创作与论文后,不得不面对新的挑战。可以说,为了生计,我一路南下,做起了“南漂”。如果说“契机”,大概是回归十多年来两地文化交流频繁,当然,也恰逢香港对具有中国文化背景的设计人才有一定需求,我与目前任教的校方,通过常规渠道的深入认知,达成共通的意愿。接下来,顺其自然开始着手了解港式设计教学模式,学会从一个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
目前,我的教学主要围绕原创艺术首饰的设计与制作,旨在激发学生的原创潜能。协调、指引、解答学生在创作中可能出现的瓶颈与困惑,协助他们在成长中逐步找到适合自己调度的个性语言,结合独特的香港文化,呈现不同传统珠宝陈旧、滞后的艺术化首饰新面貌。
顺便提一下,自上个世纪60年代,欧洲艺术家开当代艺术首饰之先河,到今天,新首饰运动已经深入人心——首饰不仅关乎穿戴美学,更贴切地说,是人类个性与情感的精神载体。
《CITYIN》:首饰设计的哪些特质最吸引你?
吴君锦:尺度宽泛。其表达所能企及的幅度与深度,大大超越其物料本身固有的价值,在角色换位中提升一类新知。需要说明的是,在这里,我有意将首饰规范在艺术表现的一种,在某种特定的语境下,通过传承一类可持续发展的佩戴方以及与人类行为产生的必要互动,继而延伸,演化首饰艺术生命的新语言。
《CITYIN》:什么事物会激发你的灵感?平时你会用什么方式寻找灵感?
吴君锦:灵感,在我的字典里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或许这和我有些抑郁的慢个性不无关系。我总是习惯性地从生活的细枝末节出发,慢半拍的,将个性中缺乏的胆识,认知上匮乏的通识,在可能的接纳中如海绵般吸入体内,继而边缘化的,寄希望于自己的作品感性地传达出来。平日,看完全不明就里的医学解剖书,听完全还原视听的不似音乐的音乐,写完全不着调的南漂心得。一切的一切看似七零八落,却拼凑出一段段真实,匪夷所思映照了我的创作。
当然,更进一步的希冀,它们无需“强重音”抢登你的视线或内心,而是以一种一直迂回于“中央C调”的信心,摒弃所谓“最特别”臆想,尘埃落定后,唤醒生活中质朴、熟识且回味之意向。
《CITYIN》:你曾经凭“Blooming”获得2006国际珠宝创意大赛学生创作组冠军,能简单介绍相关情况吗?若还有其他的获奖情况,也希望能够为我们多多介绍。
吴君锦:2006年的获奖算是读研期间的一个小收获,有些意外。现在想来,当时能获得某种肯定,大概与国际赛事在赛程设置、评判规则上彰显出的公正有序有一定关系。在这之前,其实我没有任何参加商业珠宝设计的经历,那次赛制因重在创意,才决定一试。没特别准备,就是翻开平日积累的草图簿回放,结合比赛主题——色彩,自问哪种人内心深处对色彩有强烈渴求,答案是——盲人。于是。有意识的,以叙事手法给自己设定一个假想的设计对象——一位色弱的女孩,向我探询四季,情感,永恒的颜色,当我无言以对时决定设计一款可以触摸的、柔韧质地的首饰,似怒放的豆蔻,在腕间绽放,借可能触发的体温变化。传递四季冷暖,无需言语。
《CITYIN》:设计对你意味着什么?
吴君锦:我们是典型的橡皮筋关系,我想避它三尺,反而弹到更近。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反感设计,我只是对自己,对目前,处心积虑的谋划般的设计感到无奈,甚至无策,于是我一直梦想着俯拾即是、自由设计的一天早日来临。嗯,白日梦总要做……谁让我靠它吃饭。
《CITYIN》:对你来说设计里必备的要素是什么?你认为设计师最需要坚持的是什么?
吴君锦:将自己放在一个合适的位置反思认知,激发潜能。虽然“说”总比“做”容易,但不出手,总不会认清自己。
《CITYIN》:一个好的首饰设计师需要具备哪些素质?
吴君锦:好与坏的界定,通常没有一个既定的标准,既然如此,对“才能”二字的解读标准是否可以不再视标准为标准。反标准,再缔造新标准,周而复始,循环界定破坏与重塑的距离。
《CITYIN》:创作过程中最让你开心的部分是什么?
吴君锦:过程中,我应该没时间考虑开心与否。但下意识的确有个主心骨,知道用心折腾总不会让自己失望,事实证明确实。
《CITYIN》:在你的创作过程中有没有什么嗜好?(咖啡、酒、烟)或是一定要坚持的原则?
吴君锦:我倒是挺喜欢饮点小酒,且乐此不疲。但通常制作的时候环境不太允许,我的私人工作间不大,机器与工具有限,大部分作品在学校工坊完成,所以品酒只能放工之后。至于其他,我只是知道我一旦投入创作,基本就是个绝音体,任凭周遭轰鸣四起,算嗜好吗?
《CITYIN》:你想将自己的作品做成一个品牌吗?有相关的初步概念吗?
吴君锦:显然,个人势单力薄,弄品牌还得借力、助力不是?谁有兴趣合作,千万别吝啬告诉我。
《CITYIN》:目前我们的读者可以在哪些渠道购买到你的作品?
吴君锦:可以通过艺廊购买,也可直接和实验室洽购,目前看,网络成交比例明显幅度增大。
《CITYIN》:你私底下有什么爱好?这些爱好对你的设计有什么影响吗?
吴君锦:我不是基督徒,但我由衷地喜爱读《圣经》。当然,是睡前读物。
《CITYIN》:你觉得什么样的生活状态才是你人生的完美状态?
吴君锦:一切游刃有余时。
《CITYIN》:你目前在香港好像是从事教学方面的工作,是什么样的契机让你获得现在的工作,能介绍一下你目前的工作情况吗?
吴君锦:是的,现在我在香港任教。香港,一个事无巨细的地方,具备高度的责任心是从业的根本。2007年圣诞作为交换生我从英国回国,在美院完成硕士毕业创作与论文后,不得不面对新的挑战。可以说,为了生计,我一路南下,做起了“南漂”。如果说“契机”,大概是回归十多年来两地文化交流频繁,当然,也恰逢香港对具有中国文化背景的设计人才有一定需求,我与目前任教的校方,通过常规渠道的深入认知,达成共通的意愿。接下来,顺其自然开始着手了解港式设计教学模式,学会从一个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
目前,我的教学主要围绕原创艺术首饰的设计与制作,旨在激发学生的原创潜能。协调、指引、解答学生在创作中可能出现的瓶颈与困惑,协助他们在成长中逐步找到适合自己调度的个性语言,结合独特的香港文化,呈现不同传统珠宝陈旧、滞后的艺术化首饰新面貌。
顺便提一下,自上个世纪60年代,欧洲艺术家开当代艺术首饰之先河,到今天,新首饰运动已经深入人心——首饰不仅关乎穿戴美学,更贴切地说,是人类个性与情感的精神载体。
《CITYIN》:首饰设计的哪些特质最吸引你?
吴君锦:尺度宽泛。其表达所能企及的幅度与深度,大大超越其物料本身固有的价值,在角色换位中提升一类新知。需要说明的是,在这里,我有意将首饰规范在艺术表现的一种,在某种特定的语境下,通过传承一类可持续发展的佩戴方以及与人类行为产生的必要互动,继而延伸,演化首饰艺术生命的新语言。
《CITYIN》:什么事物会激发你的灵感?平时你会用什么方式寻找灵感?
吴君锦:灵感,在我的字典里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或许这和我有些抑郁的慢个性不无关系。我总是习惯性地从生活的细枝末节出发,慢半拍的,将个性中缺乏的胆识,认知上匮乏的通识,在可能的接纳中如海绵般吸入体内,继而边缘化的,寄希望于自己的作品感性地传达出来。平日,看完全不明就里的医学解剖书,听完全还原视听的不似音乐的音乐,写完全不着调的南漂心得。一切的一切看似七零八落,却拼凑出一段段真实,匪夷所思映照了我的创作。
当然,更进一步的希冀,它们无需“强重音”抢登你的视线或内心,而是以一种一直迂回于“中央C调”的信心,摒弃所谓“最特别”臆想,尘埃落定后,唤醒生活中质朴、熟识且回味之意向。
《CITYIN》:你曾经凭“Blooming”获得2006国际珠宝创意大赛学生创作组冠军,能简单介绍相关情况吗?若还有其他的获奖情况,也希望能够为我们多多介绍。
吴君锦:2006年的获奖算是读研期间的一个小收获,有些意外。现在想来,当时能获得某种肯定,大概与国际赛事在赛程设置、评判规则上彰显出的公正有序有一定关系。在这之前,其实我没有任何参加商业珠宝设计的经历,那次赛制因重在创意,才决定一试。没特别准备,就是翻开平日积累的草图簿回放,结合比赛主题——色彩,自问哪种人内心深处对色彩有强烈渴求,答案是——盲人。于是。有意识的,以叙事手法给自己设定一个假想的设计对象——一位色弱的女孩,向我探询四季,情感,永恒的颜色,当我无言以对时决定设计一款可以触摸的、柔韧质地的首饰,似怒放的豆蔻,在腕间绽放,借可能触发的体温变化。传递四季冷暖,无需言语。
《CITYIN》:设计对你意味着什么?
吴君锦:我们是典型的橡皮筋关系,我想避它三尺,反而弹到更近。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反感设计,我只是对自己,对目前,处心积虑的谋划般的设计感到无奈,甚至无策,于是我一直梦想着俯拾即是、自由设计的一天早日来临。嗯,白日梦总要做……谁让我靠它吃饭。
《CITYIN》:对你来说设计里必备的要素是什么?你认为设计师最需要坚持的是什么?
吴君锦:将自己放在一个合适的位置反思认知,激发潜能。虽然“说”总比“做”容易,但不出手,总不会认清自己。
《CITYIN》:一个好的首饰设计师需要具备哪些素质?
吴君锦:好与坏的界定,通常没有一个既定的标准,既然如此,对“才能”二字的解读标准是否可以不再视标准为标准。反标准,再缔造新标准,周而复始,循环界定破坏与重塑的距离。
《CITYIN》:创作过程中最让你开心的部分是什么?
吴君锦:过程中,我应该没时间考虑开心与否。但下意识的确有个主心骨,知道用心折腾总不会让自己失望,事实证明确实。
《CITYIN》:在你的创作过程中有没有什么嗜好?(咖啡、酒、烟)或是一定要坚持的原则?
吴君锦:我倒是挺喜欢饮点小酒,且乐此不疲。但通常制作的时候环境不太允许,我的私人工作间不大,机器与工具有限,大部分作品在学校工坊完成,所以品酒只能放工之后。至于其他,我只是知道我一旦投入创作,基本就是个绝音体,任凭周遭轰鸣四起,算嗜好吗?
《CITYIN》:你想将自己的作品做成一个品牌吗?有相关的初步概念吗?
吴君锦:显然,个人势单力薄,弄品牌还得借力、助力不是?谁有兴趣合作,千万别吝啬告诉我。
《CITYIN》:目前我们的读者可以在哪些渠道购买到你的作品?
吴君锦:可以通过艺廊购买,也可直接和实验室洽购,目前看,网络成交比例明显幅度增大。
《CITYIN》:你私底下有什么爱好?这些爱好对你的设计有什么影响吗?
吴君锦:我不是基督徒,但我由衷地喜爱读《圣经》。当然,是睡前读物。
《CITYIN》:你觉得什么样的生活状态才是你人生的完美状态?
吴君锦:一切游刃有余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