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西方新闻文体差异的文化内因

来源 :新闻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yand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西方新闻文体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在西方新闻写作中,记者更为重视新闻的客观性原则,而中国新闻更为注重新闻的舆论引导功能,同时有很强的道义感。本文意在探讨,除了现实的原因之外,这些现象是如何在社会文化作用下产生的。通过对产生差异原因的研究我们可以找到更为适合中国国情的新闻报道方式,以促进我国新闻写作的发展。
  【关键词】中西方新闻文体 差异 文化传统 内因
  
  文体是可以用各种标准分类的写作样式,属于写作的形式范畴。在当今中西方新闻写作中,新闻文体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按照姚里军在《中西新闻习作比较》中的分类,中国新闻文体有众多种类,各种种类之间虽然略有差异,但大体上是一致的。按照文体写作主要内容的主客观性质可将新闻文体分为两大种属:新闻报道和评论。两大种属分别包含若干类,其中,新闻报道可分为消息、通讯、调查报告,评论分为社论、编辑部文章、按语等,而各类中仍包含更为具体的类别。各种文体在内容详略、结果安排、表达方式、写作方法上都有一定的规范。
  而西方新闻文体分类是较为宽泛的,大体分为消息和特稿(专稿)两类。对新闻事实的简要报道被称为消息。在强调时效性的同时,提供更为丰富的信息的有深度的报道被称为特稿。这样的分类使得西方新闻写作较少受到文体规范的限制,这与我国不同。
  文体的不同导致了写作的差异。在对中西方新闻写作进行比较时,我们发现在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的基础上,中西方新闻写作存在着如下差异:西方在新闻事实描写方面更重视新闻的客观性,他们往往不在文字中体现个人的情感倾向,而是用描写的手法表现事件,即使在表达观点的时候,他们也注意对客观原则的把握。西方记者在写作消息时,如果需要加入对事件的分析,他们也往往借用他人的话来进行表达,而非直接评述;在特稿写作中,他们则一改往日的“沉默”,根据逻辑和推理推演出自己独到的见解。与此相比,中国新闻写作则更注重舆论引导,中国记者在新闻写作时经常出现直接对新闻进行评价的情况,评价时常带有强烈的道德感,明确表达自己的情感倾向。有时,甚至在没有完全了解事实真相的时候,就已经用社会道德标准对事件进行了衡量和评价。在材料选取方面,中国记者也十分注重对于舆论的引导,不仅注重符合社会道德规范,同时注意与主流价值观和国家大政方针保持一致。
  正如中国著名的新闻学者萧乾说过:“形式不仅仅是内容的载体,它本身就意味着内容。”文体的不同划分不仅仅是写作方式的不同体现,更是新闻观念的差异体现。因此,我们对于文体差异的比较不能只停留于文体的优劣比较上,而要追本溯源,了解造成这种差异的内在原因。在对比观念产生的原因的同时,寻求更为适合我国国情的新闻写作方式,促进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接下来,我们将通过对中西方文化的比较来探讨文体差异和这种差异下所体现出的观念差异及所产生的内在原因。
  第一、政治文化传统差异造成了新闻观念的差异
  中国文化具有“社会政治和文化权威一元化”的特点。我国拥有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封建社会时期君主专制形成社会强压,而文化权威也被效忠王权的儒家思想所占据,当权者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社会文化与个人发展、政治仕途融为一体,由此使得文人士子只能接受单一文化,进而广泛影响社会风气,逐渐形成了“政教合一、圣王一体”的社会权威,从而导致了我国政治权利与文化权威一元化的传统。在这种文化传统和其它历史因素的影响下,我国新闻事业发展之初就与政治宣传相联系。我国当代新闻也受到这一文化传统的影响,出现了新闻宣传一体化现象。因此,在新闻写作中,我们会发现新闻具有为国家政治进行舆论导向的作用,这也就是我们倡导新闻工作者要“做好党、国家、人民的耳目喉舌”的重要原因之一,这是内在文化推动的结果。
  与中国不同,西方文化推行的私有制度更为崇尚自由、民主、平等的精神。在西方历史上,神学的强大地位有效的限制了文化与政治的一体化。而文艺复兴、启蒙运动以及一系列资产阶级革命,使得西方形成了崇尚自由、民主、平等的资本主义文化传统。西方报业的出现,也正是在以反对专制,追求言论自由的美好愿景下发展起来并不断臻于完善的。因此,西方反对将新闻与宣传融为一体,在新闻报道方面也表现得更为客观。
  第二、文化开放程度与科学理性程度的不同造成了思维习惯的差异,进而影响了中西方不同的新闻观念
  中国文化具有封建、保守性,这主要是由于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以及我国特有的地理位置决定的。文化权威与社会政治的一体化为我国封建制度提供了超稳定的社会环境,西高东低的地势和特殊的边境地理格局无形中为我国文化提供了天然屏障,使我国文化在历史上很长一段时期内免受外来文化的侵扰,文化得以延续传递,同时,也使得我国文化形成了封建、保守的传统。封闭与保守使得我们乐于维持稳定,而维持稳定,最为重要的就是控制人民的思想,使社会整体的思想保持稳定。正是这种“求稳”的社会心理特点,使得我们在信息传播方面乐于进行一种维护国家稳定的舆论倡导,这就是我国新闻工作之所以进行舆论引导的又一文化内因。
  与中国相比,西方更注重开放、创新精神。由多种文化衍生而来的西方文化,不同于以农耕文化为源头的中国文化,自然环境和气候的急剧变化性,以及民族之间的争斗,使得西方人更乐于冒险、开拓,他们更易于接受不同的思想、文化、观念。“意欲向前的文化”形成了进化论的历史观——不墨守成规,主张改革创新。西方言论自由的传统也与这一文化传统有关,由于乐于创新,西方人注重不同意见的表达,倡导思想的多元化,因此强调争取言论的自由。
  不仅如此,西方同样拥有重视科学理性,积极促进科学发展的文化传统。文艺复兴后,西方继承了古希腊文化中的科学精神,不尚空谈,讲求实际。后又受到实用主义的影响,逐渐形成了科学理性传统。约翰·弥尔顿在《论出版自由》中认为真理在言论自由的背景下,经过人们的探讨能够自然得出。他在《论出版自由》中也说到:“上帝给了亚当理智,就是给了他选择的自由,因为理智就是选择,否则他就是一个完全虚假的亚当,就像一出木偶戏中的亚当。”西方新闻理论认为人们具有足够的理性得出正确的观点,所以,对于个人观点不会横加干涉。西方新闻也延续了这样的传统,不对客观事实进行直接的主观评价,在进行主观评价时重视逻辑推理,保持理性,由此确保在客观的信息环境下,公众拥有自己的意见。
  第三、群体本位与个人主义的本质差别使得中西方人对于言论的社会意义理解不同
  中国文化推崇群体的概念,强调集体主义精神。农耕文化需要人与人之间相互的合作,这使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较为紧密,个人的评价和定位需要依靠他人作为参照。中国人往往更易从众,也更乐于与大多数人意见趋同。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下,家庭与国家的价值超过了个人价值,个人价值必须依附于群体价值存在。
  与此同时,中国文化中还有着极强的道德传统。与西方文化不同,中国没有宗教文化传统,我们的道德中心化倾向主要是由于受儒家文化长期影响形成的。由于我们更为重视人际关系,在人际交往中形成一系列的规则也受到我们极大的关注,因此,中国人在日常生活中时刻都伴随着道德的制约,在违反道德时人们会有羞耻感,这就是中国的“耻文化”。
  在此基础上,中国的新闻传播者在传播新闻中乐于为社会提供一种主流思考方式,乐于用道德的准绳评判事实,以确保公众思想的群体一致性与道德规范性;而受众也易于接受一种主流的观点,以确保与他人思想的一致性,增强他们的社会融合度。这是造成我国新闻写作中主观性较强的一个内在原因。
  与此相比,西方社会更重视个人价值,有个人主义的传统,他们更为重视个人意见的表达。在西方社会,人被认为首先是独立的个体,其次才是具有社会身份的人,与家庭、社会具有联系。由于这样的传统,使得西方新闻工作者在新闻写作时,不仅注重保持客观理性,当进行新闻评析时也更乐于展现个人对于事件的认识和看法,在新闻写作中,也极少有文体的写作规范,更易于个人发挥,这是一种个人主义的体现。
  通过以上论述,我们可以了解到中西方新闻文体之所以存在差异,除了现实的原因之外,中西文化传统形成了强大的内因。因此,我们在比较中西方新闻文体时,不能够简单的比较哪一种更符合新闻的原则,而是要考虑到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社会心理,结合具体国情进行分析评论。
  众所周知,在改革开放后,中国国情发生了巨大的转变。随着自由、民主思想的传播,人民的个人意识有所增强,在这一情况下,我们就应适当借鉴、学习西方经验,在新闻写作中,争取更为客观的报道。
  
  参考文献
  ①姚里军:《中西新闻习作比较》,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
  ②李军、朱筱新编:《中西文化比较》,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③顾孝华 译:《西方新闻传播学名著选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
  (作者:均为内蒙古大学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09级研究生)
  实习编辑:易高阳
  责编:周蕾
其他文献
为了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进一步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高等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推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优秀成果,推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行动研究》的开
一、引言 中央提出了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两个转变”的战略举措,并把它写进了“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规划纲要中,为各行各业提出了新的战略任务。林业实行分类经营是贯彻
车出兰州东行10公里,已是榆中县境内,远远望去,一片郁郁苍苍的山岭映入视野。直觉告诉我,官滩沟就在那片山岚朦胧的青翠之中。 官滩沟与兴隆山相邻,同属一个山系。当身入其中
〔关键词〕幸福;乐观;成功    什么叫幸福?幸福来自于一个人对需求获得满足后的感受,是人对特定外界环境感受的心理定位。教师的幸福感与教师对社会环境的认识、自己的需求目标、心理定位有密切的关系。在当前充满诱惑的市场经济社会里,一个平凡的教师要感受到幸福,就必须要具有职业的幸福感,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自我诊疗。    一、既来之则安之    许多教师做教育工作,并非自己的最初愿望。无奈从事教育工作以
近年来,政府面临的突发公共危机事件越来越多,流言的传播问题日益凸显出来。健全完善的政府信息发布机制,是有效遏制流言与谣言传播的关键措施,对于减弱危机事件带来的负面社
〔关键词〕心理需求;教育方法;有效教育  有这样一个故事:在一条拥挤繁闹的街道上,躺在地上的一头驴子严重地阻碍了交通。几个壮汉推也推不动,拉也拉不走。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引来了交警。交警想尽办法,驴子还是躺在那里。交警最后掏出枪,对着驴子说:“你再不走,我开枪了!”驴子只晃了晃它的耳朵,依然如故。人们一筹莫展。  这时候,从人群外挤进一个老农,手里拿着两个水灵灵的萝卜。他将萝卜在驴子眼前晃一晃,懒洋
【活动目标】帮助中学生认识人际交往中的竞争与合作的重要性。明白人与人之间尤其是同学之间应该在竞争中同进步,在合作中共发展,实现同学之间友好交往和人际交往之间共赢的效
〔关键词〕中学教育;思想品德课;心理健康教育;渗透;思考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运用心理教育的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自学校诞生之日实际上就出现了。教育部颁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以后,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开始向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科学化的方向逐步发展。    一、现状调查
【摘要】网络时代,经济新闻报道的创新要充分利用网络的特点,通过即时性让新闻“滚动”起来;多媒体让经济新闻“活动”起来;交互性让经济新闻“互动”起来。  【关键词】网络 经济新闻 创新    经济报道的创新有许多条途径,例如新闻采写创新、写作形式创新、思维方式创新,随着互联网传播技术和网络新闻的发展,网络新闻以其跨空间、超文本、全程传播、容量巨大、互动传受的魅力,在经济新闻报道中异军突起,成为了一朵
去年,山西晋城市基本绿化整体达标,是全省首家达标的地市。 春天来了,遥望这绵延9000平方公里的家园,山山涌绿,岭岭泛碧,溪清河明。这关不住掩不尽的满园春色,是谁营造织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