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信访治理困境与解决路径研究

来源 :发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jpy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和高校发展战略转型,高校信访总量近年来呈井喷式增长,高校信访问题也是日趋复杂多样,传统的“办信接访”信访治理模式已不能满足新形势需要,高校信访治理需要升级迭新。将高校信访工作纳入依法治校、综合改革的全局性部署规划中,不断推动高校信访法治化建设,是高校信访工作走出治理困境的根本方法。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正处于从外延扩张转向内涵建设的关键阶段,高校深化综合改革、完善内部治理结构的步伐加紧推进,校内校外各种利益格局重大调整,新旧矛盾交织、利益诉求多样,这些都给高校信访工作带来新挑战和新难题。
  一、高校信访治理现状
  高校信访工作作为我国信访制度体系的一部分,参照政府信访工作模式,按照“信访-登记-呈报-转送-处理-回复-归档”流程办理信访件,学校办公室设立信访办或配备专人承担全校的信访工作,校内其他行政、教学单位作为信访责任归口部门负责处理职责范围内的信访事项。目前高校信访治理模式具有以下特征。
  (一)信访部门是一种协调机构。很多高校信访办法规定高校信访部门负责记录、呈报信访事项,根据领导批示将信访件转责任单位处理,对责任单位信访办理进度进行监督等。高校的信访部门与政府的信访部门一样,并不具有解决信访问题的实际权力,只是起到了广大师生和校领导之间纽带和桥梁的作用,具体问题的解决还主要依靠主管教学或行政部门,遇重大问题按领导指示办理。高校信访部门的工作以咨询、协调和督办为主,不具有信访事项调查职能。
  (二)信访工作以被动接访为主。除了传统的信函、走访等形式,目前很多高校还设置了校领导信箱、校长热线、校内论坛、官方微博等渠道接受学校师生员工的信访诉求,高校信访工作一般实行“不告不理”的被动受理模式,由信访人发动学校信访办理程序是高校信访工作的常态。
  (三)信访功能以权利救济为主。作为校内信访工作的制度依据,很多高校的信访办法是以国务院《信访条例》为蓝本、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制定的,而“1995年出台、2005年修订的国务院《信访条例》是以权利救济作为主线进行制度设计的,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信访制度的权利救济功能已经为国家和公众所普遍接受和认可”,信访由于具有入口宽、门槛低、成本小等特点,于是成了高校师生寻求权益救济的主要途径,高校的信访制度主要承载了权利救济的功能。
  二、高校信访治理困境
  随着教育改革深化和高校发展战略转型,很多高校前期快速发展积累的矛盾尚未彻底解决,在当下推进校内深层次改革中又容易形成新的问题和矛盾。高校师生作为知识层次高、思想活跃、权利意识强烈的群体,他们始终关注学校的发展变革,并对其中涉及自身权益的事项,会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表达意见。高校信访工作任务越来越重,传统的“办信接访”模式已不能满足新形势的需要。
  (一)高校信访数量持续上升
  信访总量的高态势已成为近年来高校信访工作的难题之一。随着高校综合改革涉及利益相关主体越来越多,信访问题牵涉范围也越来越广泛,几乎关涉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尤其在高校推进重要改革或做出重大安排期间,更容易形成小规模的信访洪峰。
  高校信访数量呈井喷式增长,首先在于网络带来的便利,由于网络信访便捷、成本低、还避免了实名带来的困扰,如果不是紧迫、重大的问题,高校师生更愿意通过校长信箱、校园论坛、学校微博等网络平台发表意见看法,目前网络信访成了高校信访的主要方式。其次从高校信访内容上看,师生反映的问题多半与高校信息沟通反馈机制不完善有关,具体表现在学校涉及各方利益的重要制度不被师生了解、重要决策民意调查不够充分、重要工作信息没有及时公开等等,由于不能够及时有效地获取、反馈自己所关心的信息或事项,高校师生就会诉诸信访。最后,校内其他权益救济途径不畅通,如高校师生申诉制度不完善等,也使得大量诉求涌向信访,笔者所在高校每年毕业期间都会有学生因为学位问题而诉诸信访,信访几乎已成为解决论文答辩是否通过、学位证是否正常颁发等问题的唯一渠道,虽然学校相关制度文件有对学位问题异议的申诉规定,但申诉程序在实践中缺乏操作性。
  (二)高校信访难题解决乏力
  高校信访工作还面临着信访事项日益复杂难以协调处理的巨大压力。对于长期积累的信访难题,尤其是高校改革过程中涉及师生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往往信访工作周期长,推进协调困难,无法给予信访人及时有效的回应,从而导致信访人闹访、缠访,严重影响了高校的正常办学秩序。
  究其原因,首先在于高校教学、行政等中层单位对信访的认识不足。作为解决信访问题的责任单位,他们并不是将信访作为检视自身工作是否规范到位的“放大镜”,而是片面地认为是信访人在胡闹,视信访为洪水猛兽,要么消极逃避、等待学校领导“裁决”,要么不堪压力、去满足信访人不合理的诉求,从而埋下更大的信访隐患。其次,校内缺乏复杂信访事项的协同处理机制,现在高校信访问题趋向复杂化、多样化,师生反映的问题更多时候属于多个信访事项交织一起,涉及多个中层单位职责,但目前高校信访部门与其他中层单位之间以及中层单位相互之间有关信访问题的职责划分不清,中层单位之间互相推诿、扯皮、不作为现象时有发生,致使复杂信访事项迟迟无法予以解决。最后,问责与激励机制相关规定没有落地,也是信访难题难以解决的重要原因,尽管高校信访制度规定了对信访失责行为的责任追究,也规定了对信访工作表现突出的单位及个人予以奖励,但在实践中很难落实,由于缺少约束机制,信访问题的解决也就显得没那么紧迫而重要了。
  (三)信访不信法误区依然存在
  高校师生也存在信访不信法的误区,由于信访办理程序会经主管校领导签批环节,在信访人眼里,这是自己所反映问题能获得解决的关键所在,无论是离退休老同志,还是受教育程度更高的高校教师和大学生,在通过信访寻求权益救济时,都坚持要面见校领导陈情,希望通过这种方式來达成自己的诉求。笔者认为这里的“不信法”误区包括两点内容:一是高校信访师生认为向学校领导反映问题比走法律途径更能解决自己的问题,这是对国家法律及司法程序认知不够;二是高校信访师生认为信访办理结果是校领导个人意志的体现,这是对学校工作及决策程序认知不够。加之高校信访工作缺少终结机制,信访人可以就同一问题反复要求见领导,给学校正常的办学秩序带来困扰。   三、完善高校信访治理重要意义
  (一)推进依法治校的重要举措
  带有“人治”色彩的信访制度看似与依法治校相悖,其实实质不然,从国家治理层面,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把信访纳入法治化轨道,保障合理合法诉求依照法律规定和程序就能得到合理合法的结果”,中央做出的这一重大决策部署明确了信访工作制度改革的方向,信访制度法治化建设已是共识。在高校,信访工作也必然要在依法治校理念指导下开展。当前高校管理事务日趋复杂,依法治校要求高校内部所有事务在法治理念指导下实现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流程化,折射在信访工作领域,就是要实现高校师生依法依规理性信访、高校信访部门及责任单位依法依规办理信访案件、高校师生合法权益依法依规受到保护、信访办理结果符合国家现行法律法规要求。高校信访治理实现转型,从“领导治理”到“法治治理”,从民情民意直通校领导的救济手段到高校师生参与学校决策、表达合理建议、实现权力监督等的重要平台,是高校信访工作在依法治校进程中找准合理位置的必然举措。
  (二)完善内部治理的重要环节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要“建立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完善治理结构,深化校内管理体制改革”,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成为当下高校的奋斗目标和发展重任,高校在深化内部改革、完善内部治理结构的过程中必须理顺校内各种权力关系、平衡内部各利益相关主体需求,这一方面要充分发挥信访工作桥梁纽带作用,保证广大师生能为学校改革发展献言献策,积极参与到学校的民主管理中来,促进学校各项改革顺利实施;另一方面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逐渐凸显,需要通过信访途径反映出来并及时化解。高校信访工作还要建立起反思、协调、整合、监测、补救的机制,不断促进高校公共政策与民情民意之间实现良性互动。
  (三)实现和谐校园的重要手段
  高校信访制度作为学校领导联系师生和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一直在體察民情、化解矛盾纠纷、维护校园稳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当下高校深化改革、理顺内部管理体制机制过程中会产生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这些新情况新问题涉及面广、受关注程度高、处理难度大,如果不能妥善处置,势必导致矛盾激化,影响学校的和谐稳定,而传统的信访治理模式已不足以应对这一新形势,高校信访制度自身的升级完善迫在眉睫,实现信访治理模式迭新,才能在高校发展新形势下继续发挥信访制度协调疏导、决策参考等重要作用,持续推进和谐校园建设。
  四、完善高校信访治理路径研究
  将高校信访工作纳入依法治校、综合改革的全局性部署规划中,不断推动高校信访法治化建设,是做好新形势下高校信访工作的基本遵循,是破解高校传统信访治理模式困境的根本方法。
  (一)源头治理:预防和减少信访问题发生
  1.完善制度建设。完善制度建设是实施依法治校的重要基石,也是从根源上预防和减少信访问题发生的重要举措。完善制度建设就是要将学校所有管理事务纳入制度化的轨道,建立健全各种办事程序、内部机构组织规则、议事规则等,构建科学、规范、统一的制度体系,保证学校各项工作及流程有制度可遵循,也为校内化解矛盾、定纷止争提供刚性依据。同时要建立制度的合法性审查机制,要确保高校内部的各项制度规范符合上位法或国家有关规定,确保各关联制度之间衔接无误、无冲突矛盾,避免因制度违法或制度打架引发信访问题。另外,还要重点完善校内权益救济相关制度,如健全高校师生申诉工作机制,使一些涉及师生切身权益的事项拥有相应的更专业的救济途径,以减轻高校信访工作压力。
  2.健全表达机制。建立健全高校师生权益表达与协商机制,实现从源头上减少问题和纠纷,将矛盾化解在萌芽阶段。高校要畅通师生表达权益、反映问题的渠道和平台,除了常规的信访形式,还要探索将校领导接待日、校长面对面等活动制度化、常态化,形成长效机制,另外要推动高校领导“走下去”,变师生信访为校领导主动接访、下访,不断增强学校领导与师生群众的主动联系,通过现场办公、主动沟通、就地协调等方式,尽可能将信访萌芽就地化解。
  3.科学民主决策。高校要完善决策机制和程序,不断提高科学民主决策水平。一方面要增强决策的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凡是密切涉及师生员工等利益的,一定要做好民情民意的调查和意见征集工作,确保各方利益相关主体参与其中,避免因决策程序不当引发信访问题。二要健全学校重大决策信访风险评估机制,在重大决策出台前要对决策可能引发的信访风险进行科学预测、综合研判,要充分听取信访等部门的意见,防止决策出台后的各种不稳定因素。
  4.落实信息公开。高校要通过学校主页、校务公开栏、信息公开专栏等各种方式,面向全校公开学校制度文件和重要信息,凡与广大师生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和重要安排,除了前期要充分征求师生意见建议外,还要定期公开推进情况和阶段性工作成果,保障广大师生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5.建设法治文化。法治文化建设是实施依法治校的重要内容,高校要做好面向教工和学生的法制教育与宣传,让法治成为师生自觉的选择和共同的行为方式,让法治理念外化于行、内化于心,形成学法、懂法、守法、用法的法治文化氛围。高校的行政工作人员更要牢固树立依法依规办事的理念,增强法律意识和规范意识,自觉执行学校各种规章制度、条例规定、程序规范及明令禁止等,尊重广大师生对学校教学、管理、校园建设、发展规划等各项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引导师生员工规范有序地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
  (二)过程治理:及时有效化解信访难题
  1.健全工作机制。一是健全二级信访责任机制,形成“大信访”格局,除了高校信访部门及工作人员承担学校的信访工作外,还要在行政、教学等中层单位设立二级信访员,承办由信访部门转发的属于本单位职责的信访件,通过将中层单位的信访责任明确到人,实现信访工作的纵向覆盖;二是建立信访问题调研排查机制,做好预警防范建设,高校要通过专项调研与不定期排查相结合,主动了解一段时间内学校师生的思想动态与实际困难,尤其是和学校重大改革措施有关的信息,将化解矛盾纠纷的节点提前,变事后处理为事前化解,增强信访工作前瞻性;三是建立复杂信访协同办理机制,提高处理复杂信访问题的能力和效率,高校各单位要树立信访事项属于全校性工作的意识,及时关注信访动态,做好本单位信访工作的研判和防范,对于涉及多家单位的复杂信访问题,高校信访部门要及时向相关单位传达有效信息,依据事项性质划分信访职责、明确牵头部门,其他相关单位要做好配合协助工作,避免多头答复、重复反馈的情况;四是完善信访督查督办机制,高校信访部门要加大信访问题的督办力度,对一般信访问题,高校信访部门要全程跟踪,追踪信访办理进展和效果,对师生关注的热点难点信访问题,要列入学校重点督查事项,由信访部门和督查部门联合督促事项的办理,对学校改革发展过程中积累的重大信访问题,要实行领导包案,由主管校领导亲自抓督查落实,以确保信访难题获得解决。   2.实施依法治访。信访引入法治理念,让法律为信访保驾护航,是依法治校在信访工作领域的要求和体现。一是高校信访部门在日常接访过程中,要向信访师生和其他群众大力宣传普及国家法律法规及相关知识,引导信访者通过正常的信访程序依法表达诉求,实现理性、有序信访;二是贯彻国家有关政策规定,坚持信访问题依法分类处理,高校要进一步完善信访诉求分类处理工作机制,对于信访者反映的问题属于依法通过诉讼、仲裁、行政复议等法定途径解决的,高校信访部门要耐心引导信访者按照法定途径和程序反映诉求,实现涉法涉诉信访准确分流、有序导入、及时处理、妥善化解,把涉法涉诉信访纳入法治轨道;三是探索引入“第三方”参与信访工作,高校信访部门根据信访者的状态和需求,可以引入学校的法律顾问或心理专家等参与信访办理过程,通过专业的指导和监督,促进信访办理更加客观公正,消除信访者不满的情绪,并增强其对信访结果的认同感。
  3.创新信访形式。鉴于网络信访已成为高校信访主要方式,高校要探索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进一步创新信访方式,为学校师生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沟通反馈渠道,可以借鉴政府信訪工作成功改革措施,依托“互联网+”技术建立网上信访服务平台。探索建立信访网上投、事项网上办、结果网上评、问题网上督、形势网上判的“一网式”信访综合管理服务机制,形成全程跟踪、动态评价、回访督办的信访工作新模式。推动高校信访信息化、网络化建设,不断增强信访工作公信力。
  4.转变工作理念。不论是高校信访部门,还是学校其他教学、行政单位,都要转变信访工作观念,不能单纯地认为信访工作就是解决麻烦或协调纠纷。一方面要通过信访来审视自身工作有无问题,通过信访信息研判日常工作的风险点和矛盾高发区,推动本部门工作更趋于科学化、规范化、合理化,对于信访师生合理的意见或诉求,要积极采纳、推动解决;另一方面要通过信访来实现育人工作,信访工作虽然不能直接为学生提供教育资源,但却在侧面承担着保障育人效果、营造良好氛围的作用,发挥“隐性育人”的功效,有时学校师生信访属于对学校政策制度不了解或对学校工作部署安排有误解,因此,办理信访件的部门要懂得换位思考,给予充分理解,要把解决实际问题和解决思想问题有机结合起来,将教育引导贯穿信访工作的始终。
  5.实施考核评价。高校要完善信访效果考核评价机制和奖惩激励机制,推动信访制度相关规定落地。首先要设计一套科学合理的信访工作效果评价机制,评价对象既包括承办信访件的中层单位,也包括中层单位责任领导及直接工作人员,评价内容可以从信访件复杂程度、办理时长、答复情况、信访者满意度等几个维度展开,评价结果直接用于当年年度考核。其次要健全相应的奖惩激励机制,对于在信访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及个人,学校要给予物质或精神奖励,以保持其信访工作积极性,而对于信访失责并引发严重后果的单位及个人,学校要加大问责力度,并按照学校相关纪律规定给予惩罚或处分。
  (三)末端治理:避免信访问题出现反复
  1.加强分析研判。高校教育教学工作具有周期性特点,高校信访活动因而也呈现一定规律性,高校信访部门及其他各单位要加强信访信息的分析研判,做好每年信访件的量化研究,通过数据分析、总结归纳,梳理高校信访活动的特点和规律,对于往年同期信访师生反复提出的问题,要以访促改、以访促建,对于当年学校发展新形势、政策新变化,要在工作中给予充分说明和解释,并做好相应的应对预案。
  2.注重理论研究。高校要打破“重实践、轻研究”的信访工作现状,加大信访工作的理论研究,要对学校历年来的信访件进行整体研究和普遍规律总结,通过对信访总量、重复信访、群体信访等基本指标的深入分析,提炼适合本校校情的信访工作理论,同时要将理论研究成果与实践工作有机结合,促使高校各单位、部门对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矛盾更具有前瞻和预测能力,并为学校教育事业发展提供重大决策参考。
其他文献
确保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是各级失业保险经办机构的首要任务。各级失业保险经办机构必须从讲政治的高度,充分认识失业保险金发放工作的严肃性和紧迫性,确保为符合条件的失业人员
为进一步提高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员的医疗待遇水平,牡丹江市从7月1日起提高城镇职工基市医疗保险和大额医疗费用补助最高支付限额,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年度最高支付限额由25万
大兴安岭地区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推进失业保险上线工作。
【正】徽积分学习之初便涉及重要极限存在的证明。很多教材都是用牛顿二项式展开定理的证明,或不证明直接加以应用。对刚进学校的大学生不是很熟悉牛顿二项式展开定理,在此想
【正】发挥管理中的考核作用,在分级负责制的银行体系中显得尤为重要。目前,银行在人员管理上存在重基层轻上层的现象,往往对办事处、分理处要求严格,而对机关成员忽视管理;
2009年,哈尔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与财政局、市工信委等部门下发文件,出台了减轻企业负担、稳定就业局势的“二缓三绛三补贴”,即缓缴医疗、失业两项社会保险,降低失业、工伤
朱波汉族,1954年5月出生于哈市呼兰区,大学文化秘现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
【正】讨论课是在教师指导下,由全班或小组成员围绕某一中心论题发表自己的看法,从而进行相互学习的一种学习方法。这种方法对于巩固和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思
在日前揭晓的全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系统优质服务窗口竞赛获奖名单中,我省七台河市失业保险中心榜上有名。
【正】随着本世纪五十年代阅读学的建立。阅读在语言学上的地位逐渐清晰,已提及到与文章学、写作学同等重要的高度上。而阅读与写作的关系更是如依临高山飞流直下的溪水,山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