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增能对缓解本科教学倦怠的影响路径实证研究

来源 :大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xin12345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师的教学倦怠是教师职业压力的一种表现,文章给出了对教师增能以缓解高校本科教学倦怠的因果关系模型,应用结构方程模型技术和问卷调查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社会增能对缓解情绪衰竭、去个性化、低成就感的总效应分别是0.296、0.304、0.341;学校增能对缓解情绪衰竭、去个性化、低成就感的总效应分别是0.201、0.207、0.232;学生增能对缓解情绪衰竭、去个性化、低成就感的总效应分别是0.175、0.180、0.202;心理增能对缓解情绪衰竭、去个性化、低成就感的总效应分别是0.572、0.588、0.659。社会增能和学校增能不仅直接影响教师的心理增能,还间接地通过影响学生而影响教师心理增能。 社会增能、学校增能、学生增能对教师心理增能的总效应分别是0.517、0.352、0.307。最后,根据实证分析结果,提出了缓解高校本科教学倦怠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教师增能; 教学倦怠; 因果关系;影响效应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21)09-0030-05
  教师的教学倦怠是教师职业压力的一种表现,指教师在教学环境中,对长期的情绪和人际关系紧张源的应激反应而表现出的一系列心理、生理综合行为,由情绪衰竭、去个性化和成就感降低三个维度构成[1]。本文基于调查问卷数据,应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分析社会增能、学校增能、家庭增能、学生增能、教师自我增能对缓解教师教学倦怠的作用路径和作用大小。本文所指的教师为高校本科教师。
  一、对教师增能以缓解高校本科教学倦怠的因果关系
  本文的增能指给予教师能力、能量、能耐的一切方法,包括物质和精神各个方面的增能。教师生活于社会,工作于大学,帮助的对象是大学生,工作的内容主要是教书育人、科学研究。影响教师教学能力的主体有社会、学校、家庭、学生,此外还有教师本人,即自我。社会增能、学校增能、家庭增能、学生增能都是指对教师的增能,教师是受体,是被增能的对象。教师本人对自己可以有自我激励、自我调节,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这些都是心理活动,因此称为心理增能。社会增能、学校增能、家庭增能、学生增能、心理增能与情绪衰竭、去个性化、低成就感一样,都是没法直接衡量其大小的潜变量。关于倦怠的测量变量和问卷见我们的前期研究[2],增能的测量变量见表4第3列。
  高校教师的活动范围涉及整个社会,教师所在的家庭、学校及其学生都处于社会之中,对高等教育和教师的要求、赋予教师的职能,都受社会的激励、约束和影响。社会影响教师个人的同时,还影响教师所在的家庭、所教的学生。但我们认为,社会对教师个人的评价和态度不容易影响作为法人的学校,而教师所在的学校却影响着教师的发展、作为、收入,影响着校园环境、校风学风建设、学校管理,影响着教的水平和学的成效,也间接影响了教师所在的家庭,影响着家庭增能。教师所在的家庭是教师的主要生活场所,其受社会影响的同时也影响着教师对教学工作的身心投入,影响着教师的心理、生理状态。学生是教师的帮助对象,和教师联系最紧密最直接,学生的求知欲上进心、对学习的投入状态、对教师的态度、与教师的沟通,无不影响着教师的身心,从而影响着教师个性、情绪和成就感。因此,可以假设各个潜变量之间有如图1所示的因果关系。
  图1中的8个潜变量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潜变量之间的影响可以是单向的或双向的,正向的或负向的,影响还有大小之别[3],这些都可以通过实证分析予以证实或修正。这里给出的假设如下:
  H1:社会增能对教师心理增能有正向影响;H2:社会增能对学生增能有正向影响;H3:社会增能对家庭增能有正向影响;H4:学校增能对学生增能有正向影响;H5:学校增能对教师心理增能有正向影响;H6:学校增能对教师家庭增能有正向影响;H7:学生增能对教师心理增能有正向影响;H8:家庭增能对教师心理增能有正向影响;H9:心理增能对缓解情绪衰竭具有正向作用;H10:心理增能对缓解去个性化具有正向作用;H11:心理增能对缓解低成就感具有正向作用。
  <D:\张毅\20210916\大学教育202109\9d1.tif>[缓解
  低成就感
  ][社会增能][学生增能][学校增能][家庭增能][心理增能][缓解
  情绪衰竭][缓解
  去个性化]
  图1 潜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图
  二、问卷及其质量检验
  本文所设计的问卷一共有40个问题,涵盖了8个潜变理,问题题项即测量变量全部采用李克特(Likert)五级量表来设置。对在福州市的高校教师进行抽样调查,接受调查的教师根据个人感受客观如实回答。共发放调查问卷220份,得到有效问卷216份。
  信度与效度是评价问卷质量的两项主要指标。信度表示问卷数据内部的一致性或稳定性的程度,本文采用克隆巴赫系数(Cronbach’s alpha)α来检验问卷信度,一般来说,α大于等于0.9,则认为量表的内在信度很高;α大于等于0.8而小于0.9,則认为量表的内在信度可以接受[4]。应用SPSS16.0软件进行检验,结果显示(见表1)总量表的α系数达到了0.950,各分量表的系数均大于0.8,可见本问卷设计合理,问卷数据具有较高的信度。
  效度是指测量工具能够正确测量出所要测量的特质的程度,一般包括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本文所确定的潜变量与测量变量指标是在理论分析和现实的基础上确定,能涵盖高校教师教学倦怠影响因素的各个方面,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结构效度是指测量工具反映概念和命题的内部结构的程度[3],结构效度常用的评价方法是因子分析法,其目的是想了解属于相同概念的不同问卷项目是否如理论预测那样集中在同一公共因子里[5]。KMO值大于0.9是最好的,大于0.8是比较好的,大于0.7是中等水平,大于0.6较差,大于0.5是最低水平[4-5]。本研究采用SPSS16.0进行KMO检验,结果显示总量表的KMO值为0.916,各潜变量的KMO值均在0.7以上,结果见表1,问卷通过了效度检验。   表1 信度与效度检验
  [潜变量 可测变量个数    Cronbach’s α系数 KMO检验值 社会增能 5 0.864 0.835 家庭增能 5 0.840 0.817 学校增能 6 0.892 0.868 学生增能 5 0.912 0.857 心理增能 4 0.804 0.747 缓解情绪衰竭 5 0.864 0.852 缓解去个性化 5 0.878 0.823 缓解低成就感 5 0.802 0.788 总量表 40 0.950 0.916 ]
  三、模型参数估计与模型修正
  用Amos17.0软件进行模型参数估计及修正,用最大似然估计方法对初始模型进行拟合,卡方值=1858.9,用路径系数或载荷系数进行显著性检验,结果发现“心理增能<---家庭增能”(表示家庭增能对心理增能的路径影响,下同)的C.R.值为-0.417,p值为0.676,其标准化路径系数为-0.055,可见,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说明家庭增能对心理增能的影响不显著。因此,修正时在模型中去除家庭增能这个潜变量,同时去除与家庭增能有关联的路径。再拟合,卡方值=1623.5,通过对MI修正指数的比较,增加Z7到Z8路径,e71和e72、 e74和e75双向路径,e43和e45路径、e52和e53双向路径,卡方值=1453.6,模型的其他指标也得到优化。常用拟合指数计算结果如表2所示,常用拟合指数都达到基本可以接受的水平,因此该修改后的模型可称为最优模型,见图2。
  表2 常用拟合指数计算结果
  [类型 CMIN/DF GFI NFI TLI CFI IFI RMSEA 参考值 10.9 >0.9 >0.9 >0.9 >0.9 <0.1 检验结果 2.657 0.722 0. 736 0.799 0.816 0.817 0.0088 可否接受 接受 基本接受 基本接受 基本接受 接受 接受 接受 ]
  四、影响路径及系数
  最优模型确定后,影响路径及对应的系数就确定了。对教师增能以缓解高校本科教学倦怠的最优模型对应的潜变量间路径系数及相关指标见表3。
  表 3 最优模型潜变量间路径系数估计
  [路径 未标准化路径系数估计值 S.E C.R. P值 标准化路径系数 学生增能<---学校增能 0.388 0.068 5.736 *** 0.385 学生增能<---社会增能 0.581 0.086 6.763 *** 0.489 心理增能<---学生增能 0.258 0.076 3.415 *** 0.307 心理增能<---学校增能 0.199 0.065 3.035 0.002 0.234 心理增能<---社會增能 0.368 0.088 4.192 *** 0.367 情绪衰竭<---心理增能 0.544 0.089 6.090 *** 0.572 去个性化<---心理增能 0.593 0.095 6.252 *** 0.588 低成就感<---心理增能 0.767 0.113 6.775 *** 0.659 ]
  (注:***表示0.01水平上显著。)
  此外,还可以知道潜变量与测量变量间路径系数(见表4第2列),该路径系数衡量了测量变量在对应潜变量上的因子载荷,标准化路径系数大说明该测量变量影响大。
  表4 最优模型的潜变量与测量变量间标准化路径系数及
  各测量变量
  [路径 标准化
  路径系数 测量变量及其代码 SH1<---社会增能 0.655 社会给予高校教师较高的评价和地位(SH1) SH2<---社会增能 0.675 我在业界有影响力,受到同行的认可(SH2) SH3<---社会增能 0.806 我的职业在我的同学和朋友中获得认可和尊重(SH3) SH4<---社会增能 0.860 我的已毕业学生和校友对我尊重和敬佩(SH4) SH5<---社会增能 0.738 我的亲友支持我的工作,以我的职业为荣(SH5) XX1<---学校增能 0.601 学校可以为我提供很多进修、访学与晋升的机会(XX1) XX2<---学校增能 0.734 学校给我发的工资和福利与我的付出相称(XX2) XX3<---学校增能 0.824 学校的教学管理支持我发挥教书育人的能力(XX3) XX4<---学校增能 0.836 学校在校园环境、校风学风建设上,创造了良好的教学氛围(XX4) XX5<---学校增能 0.844 学校在项目申请、经费争取、社会服务中给我提供帮助与支持(XX5) XX6<---学校增能 0.750 学校在我有困难(诸如孩子上学就业等)时能给予帮助(XX6) XS1<---学生增能 0.698 学生求知欲望强、有上进心(XS1) XS2<---学生增能 0.831 学生尊重我的劳动、感谢我的付出(XS2) XS3<---学生增能 0.882 学生认真听讲并能保质保量完成作业(XS3) XS4<---学生增能 0.774 学生信任我并愿意与我沟通合作(XS4) XS5<---学生增能 0.836 学生有感恩师长、奉献社会的情怀(XS5) XL1<---心理增能 0.714 我觉得我的工作能够体现我的个人价值,我很有成就感(XL1) XL2<---心理增能 0.758 我相信自己能帮助学生,教书育人水平自信度高(XL2) XL3<---心理增能 0.574 我的学术成果具有一定的影响力,我的科研能力强(XL3) XL4<---心理增能 0.567 我的专业有社会需求,我服务社会的本领高(XL4) ]   (注:该表省略了结果潜变量与相应的测量变量的标准化路径系数及测量变量。)
  从表4中可知,在各个原因潜变量中,对社会增能影响前两位的测量变量是SH4及SH3;对学校增能影响前两位的测量变量是XX5和XX4;测量变量XS3在学生增能上的载荷最大、XS2次之;测量变量XL2、XL1在心理增能上的载荷大小分别为第一、第二。
  五、影响效应及分析
  模型中各变量之间的影响效应大小用路径系数来衡量。模型标准化后各潜变量之间的直接效应、间接效应和总效应如表5所示。
  表5 潜变量之间的直接效应、间接效应及总效应
  [ 社会增能 学校增能 学生增能 心理增能 学生增能 直接
  效应 0.489 0.385 0.000 0.000 间接
  效应 0.000 0.000 0.000 0.000 总效应 0.489 0.385 0.000 0.000 心理增能 直接
  效应 0.367 0.234 0.307 0.000 间接
  效应 0.150 0.118 0.000 0.000 总效应 0.517 0.352 0.307 0.000 缓解情绪衰竭 直接
  效应 0.000 0.000 0.000 0.572 间接
  效应 0.296 0.201 0.175 0.000 总效应 0.296 0.201 0.175 0.572 缓解去个性化 直接
  效应 0.000 0.000 0.000 0.588 间接
  效应 0.304 0.207 0.180 0.000 总效应 0.304 0.207 0.180 0.588 缓解低成就感 直接
  效应 0.000 0.000 0.000 0.659 间接
  效应 0.341 0.232 0.202 0.000 总效应 0.341 0.232 0.202 0.659 ]
  (注:0.000表示相应的变量之间不存在影响效应。)
  表5所示表明,社会增能对缓解情绪衰竭、去个性化、低成就感的总效应分别是0.296、0.304、0.341;学校增能对缓解情绪衰竭、去个性化、低成就感的总效应分别是0.201、0.207、0.232;学生增能对缓解情绪衰竭、去个性化、低成就感的总效应分别是0.175、0.180、0.202。心理增能对缓解情绪衰竭、去个性化、低成就感的总效应分别是0.572、0.588、0.659。社会增能和学校增能不仅直接影响教师的心理增能,它们还间接地通过影响学生而影响教师心理增能。社会增能、学校增能、学生增能对教师心理增能的总效应分别是0.517、0.352、0.307。可见,假设H1、H2、H4、H5、H7、H9、H10、H11得到了证实,而H3、H6、H8的假設没能得到证实。
  六、缓解高校教师教学倦怠的对策建议
  实证表明,社会增能不仅直接影响教师的心理增能,还通过学生增能间接影响教师的心理增能,而教师的心理增能对倦怠的三个维度都影响显著,可见社会对教师增能十分重要。可见,要确实做到“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敬教师”,必须落实到行动中、体现在成效上。其次,高度重视媒体传播的力量,应给予教育教师更多的正面宣传。第三,高校教师的付出必须受到尊重,同时也要获得相称的报酬。总之,社会应给予大学教师较高的评价和地位,使其获得认可和尊重。
  要树立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继续加强校园环境建设、校风学风建设,创造并维持良好的教学氛围;给予有倦怠倾向的教师肯定和激励,使之增强教书育人水平自信心和成就感。改变高校重科研轻教学的做法,多开展教学先进、教学成果、育人模范等方面的奖励。优化教学管理,增强对教师的信任,提升教师在学校中的地位;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能动性,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预防教师对教学工作变得冷漠和机械化。学校和学院领导及机关处室职能部门对教师的“服务”态度和水平直接影响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和态度,学校在学生面前应维护教师的尊严与权威。学校必须继续在项目申请、经费争取、社会服务中给予教师帮助和支持,因为科研和教学是相辅相成的,科研取得成绩了,有助于预防和缓解教学倦怠。
  学生增能是学生通过端正的学习态度、良好的行为表现激励教师敬业乐业的过程。实证表明,学生增能对教师缓解教学倦怠的路径存在是显著的。潜变量与测量变量间的标准化路径系数也说明“学生认真听讲并能保质保量完成作业”“学生尊重我的劳动、感谢我的付出”是学生增能最主要的两项。因此,对学生的建议是,增进求知欲望和求学热情,认真从课堂学习做起,加强与教师的沟通合作,要有感恩师长、奉献社会之心,唯有如此,才能激励教师敬业乐业、预防和缓解教师的教学倦怠。
  教师的教学倦怠是一种有害的“心理疾病”,实证表明,心理增能对缓解教学倦怠的各路径影响是显著存在的。但“心病还靠心药医”,治疗该病的心药是自我增能,即心理增能。作为高校的人民教师,我们应该加强自身修养,增强抗逆能力,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做“四有”好教师,坚持“四个相统一”,做“四个引路人”。经常给自己正方向、大能量的心理暗示和自我激励,努力学习并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提升自我价值感和效能感。
  [ 参 考 文 献 ]
  [1] 马会梅.教师教学行为设计研究[M].昆明:云南美术出版社,2009.
  [2] 陈秀兰,刘远芳,陈曦,等.教师增能对缓解高校本科教学倦怠的路径模型研究[J].科教文汇,2018(11):4-8.
  [3] 易丹辉.结构方程模型方法与应用[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42-56.
  [4] 薛薇.SPSS统计分析方法及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4:309-315,265-266.
  [5] 柴辉.调查问卷设计中信度及效度检验方法研究[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10(4):548-550.
  [责任编辑:刘凤华]
其他文献
[摘 要]作者从新工科背景下社会对人才的能力要求和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出发,在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交通工程专业本科生中探索实行定制式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应用型培养和学术型培养的适用性和实施方法,并将该模式应用于交通工程专业本科生培养的整个过程中,逐步实现了专业育人目标与社会人才需求的有效对接。  [关键词]交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应用型人才;研究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识码] A
书面表达的核心是动词的时态和语态,准 确运用动词的时态和语态是写好书面表达必 备的基本功之一。根据时间状语、固定句型和 语境提示!我们可以确定动作发生的时间。同 学们在学习时态时要抓准这些线索!把时间确 定下来,然后根据时间,用相应的动词形式去 反映。  Step %真题感知  (2020-全国甲卷)  Last weekend, my classmates and I participated
[摘 要]针对现有毕业设计模式存在的问题,本科高校应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为出发点,在双向引导下采用全周期培养模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结合实际情况提出改进措施,推进毕业设计教学实践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从而提高毕业设计质量。  [关键词]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教学质量;措施  [中图分类号] G642.47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21)09-0045-
[摘 要]工程教育认证框架是依据反向设计、正向设施的思路来达到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工程教育认证框架并没有约束和限制通过何种途径达成能力的培养,这为教学活动提供了广阔的发挥空间。疫情期间确保课程目标达成是高校面临的重要问题。素养和能力的培养在工程教育认证框架下同样重要。项目组探索后疫情下基于产出导向的课程目标达成的实践方法,从课程目标达成出发,从课程性质、考核方法等方面着手,构建后疫情下基于产出导向
[摘 要]作为我国工程教育的战略性改革方向,新工科教育是对面向行业需求、服务经济发展的工科专业办学模式进行系统改革的一种行动。在此视域下,作为行業背景较强的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类专业,则需要主动布局,改造升级,突破传统的单一学科界限,走向学科间的交叉融合,实现从办学服务满足油气工业发展到办学服务满足与支撑引领油气工业发展并重。考虑到新工科教育与OBE理念的结合是学科演变与专业建设需求的共同作用和必然途
[摘 要]面对新时代新征程新要求,未来的中小学生物教师任务艰巨。文章对未来的中小学生物教师面对的问题与困境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师范院校及教师可以通过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提升专业认同感、改革课程内容及教学模式、丰富课余活动等措施来提升他们的专业能力,增强他们的竞争力。  [关键词]新时代;专业能力;师范生;生物科学类;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
[摘 要]文章通过分析桥梁电算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比较各种教学方法的优缺点,介绍“项目导入任务驱动”教学方法的优势,从项目导入、任务驱动、项目考核、教学应用等几个方面探讨“项目导入任务驱动”教学方法在桥梁电算教学中的应用。实践证明,该方法有效锻炼了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提高了学生分析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项目导入;任务驱动;桥梁电算;教学方法  [中图
[摘 要]在高校专业课程教学中进行思政教育是时代的要求,旨在对大学生进行价值引领。在物理化学这样一门体例严谨、内容艰深的课程中开展思政教育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文章从科学人文、艺术美育、文化传承与生态文明教育四方面挖掘物理化学课程的思政元素,并简要介绍课程思政教育的实现方式,且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学生对课程思政内容的兴趣与实施效果,以期为相关专业的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借鉴。  [关键词]课程思政;物理化学;教
[摘 要]文章对国内外部分一流高校论文发表量、论文引用量、科研合作的情况进行了研究,认为要提高我国普通高校的科研竞争力,必须注重科研成果质量、发挥领军人才引领、构建创新科研团队以及科研合作注重绩效。  [关键词]学科建设;科研竞争力;评价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21)09-0035-04  一、前言  科研作为高校的一项基本建设任
[摘 要]在“大思政”背景下,课题组探索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思政教育,从介绍国内概率论学者,树立文化自信与结合知识点全方位深度挖掘思政元素两个方面找准“切入点”,科学合理地设计相关教学案例,将思政元素自然和谐地融入专业课的课堂教学中,以期达到“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  [关键词]思政元素;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思政;案例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