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系统动力学的食品系统优化研究

来源 :食品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liveloveyou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前,全球粮食系统以低成本、高效率的方式生产和分配粮食。尽管如此,粮食系统生产的粮食仍然难以养活每个人,而且还对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为此,建立了一个模型,旨在优化粮食系统的效率、盈利能力、可持续性和公平性。首先,为了优化食品系统的效率和盈利能力,建立了食品系统的效率盈利体系,并运用熵权法提取了7个重要指标。其次,建立了7个指标之间的数学关系,确定了各指标的约束条件,并运用多目标优化方法确定了合理的粮食价格、劳动力投入、机械投入。最后,引用供需平衡指数(SDBI)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并以中国和美国的玉米价格为例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在此基础上,以衡量经济收入差距的基尼指数为基础,建立了评价粮食系统公平性的粮食分配基尼指数,然后利用基尼指数反映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粮食分配的现状,最后提出优化粮食分配公平的建议。
  关键词:系统动力学;供需平衡指数;成本效益分析;基尼指数
  引言
  粮食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基础性地位,对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产品的生产者和消费者是通过市场联系起来的。通过市场,可以实现生产者利润最大化的目标,满足消费者的基本需求。
  粮食体系已经形成了一个高效、相对完整的体系,但它追求的是高效、有利可图的生产和分配。因此,也给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分配公平的漏洞也越来越明显,因此迫切需要一个优化的粮食体系,在环境可持续的前提下,生产更多的粮食,分配更公平,完整的食品体系是产业的根本支撑和保障。
  1. 模型原理
  为了优化食物系统。本文从四个方面提出了一个系统优化模型。考虑到这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笔者将其分为几个子系统:效率、盈利能力、环境可持续性和公平性,然后对每个子系统进行优化。
  首先对效率利润子系统进行优化,通过EWM提取最重要的指标。然后建立了这些指标之间的数学关系,并利用MOO方法寻找最优的食品价格。最后,引入SDBI指数来衡量模型对食物系统的改善效果。将该模型应用于一个发达国家和一个发展中国家。
  其次,为了优化环境子系统,考虑到食品加工过程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人们需要花费一定的成本来控制污染。同时,环境的改善也会给人们带来好处。为了分析这一机制,采用成本收益分析法来寻找最优的治理成本。
  最后,在优化粮食分配公平性时,采用了粮食分配基尼指数来衡量各国粮食分配的公平性。探讨了人口规模和经济发展水平对粮食分配公平性的影响,并将基尼指数应用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给出了不同的政策建议。
  2. 模型建立
  2.1 多目标规划模型的建立
  为了突出模型对效率和利润的重视,考虑到粮食生产的效率和利润是两个复杂的相互作用系统,合理地引入了效率-效益系统。
  对初始数据需要标准化采用以下標准化公式计算,通过MATLAB计算了所有指标的数据,选取权重较大的指标。本文选择了用熵权法筛选出最重要的指标,选取23个指标来构建模型。
  现行的粮食制度希望从粮食中获得尽可能大的利润,也希望粮食生产效率能尽可能提高。总收入受粮食生产价格和种植面积的影响。它可以看作是劳动力的最终投入、机械化程度和种植面积的三重功能。
  由于不同粮食之间的竞争关系,粮食价格的变化会影响到其他粮食价格。将影响定义为价格敏感性指数。根据资料,粮食种植面积可以反映粮食价格的敏感性指数。
  国家规定的粮食收购价格将受到同一品种粮食价格和粮食需求的影响。设两者的影响因子系数分别为和。用单位面积粮食产量来表示生产效率,生产效率受和的影响,用和来衡量影响。因此,若确定粮食产业的收入是尽可能大的,而粮食生产效率是尽可能大的,如下所示:
  2.2 限制条件
  限制条件1:限制总种植面积。不同地区土地面积的差异导致种植面积差异较大,但相对种植面积始终保持在一定范围内。
  限制条件2:限制食品价格。为了达到最优目标,对相关变量进行约束。合理的定价既不会削弱生产积极性,也不会过度增加消费者负担,避免对市场造成一系列影响,降低消费者需求。
  在实际情况下,类似粮食的价格敏感性不会太高。本文假设根据供需分析,合理的定价区间应在均衡价格与最优价格之间的最优区间。为了保证正常的市场交易和供求关系,研究了不同地区粮食市场价格变化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得出玉米定价的有限区间。
  限制条件3:机械化程度和劳动限制。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和劳动力数量的增加,亩产作物的年产量会增加,但亩产作物的年产量不会无限增加,也不会违反自然规律。通过查阅历史资料,可以得出机械化程度对作物生长的影响程度和劳动力的范围。将每英亩的机械化程度转化为对每英亩投入生产的机器数量的研究。
  限制条件4:对机器投入价格和劳动力价格的限制。已知单位数量机器投入价格和人工价格在固定范围内。
  为了确保其处于最具生产力的状态,忽略价格变化,并将其价格确定为上限。
  综合以上讨论,建立多目标规划模型。
  在上述过程中,在保证利润和效率的前提下,找到了最优的食品价格。接下来,需要进一步讨论粮食定价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粮食供求关系的影响。以中国和美国为例,根据现有数据,本文找到了中国和美国玉米的最佳价格。
  对中国来说,原来的定价使整个供需体系处于供小于求的状态。对美国来说,原来的定价使整个供需体系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为了更好地反映模型对供求关系的影响,引用供需平衡指数(SDBI)来表示粮食经济的活跃程度。SDBI代表一个地区的粮食经济活动。价值越高,经济水平越高。将其分为以下几个层次:
  3. 模型求解
  使用层次分析法来确定指标和目标的权重。
  采用线性加权法,通过线性加权将多个目标函数集成为单个目标函数,并重构目标函数。
  Matlab求解结果:

  得到了最优种植面积比、粮食市场价格、劳动力投入和机械投入。
  结论
  本文采用系统动力学的思想,将食品供应系统分为四个子系统进行优化,使优化效果更加全面,并利用EWM从子系统中筛选出最重要的指标,使模型的优化效果更加明显。使用成本效益分析来确定环境治理的最佳成本,使粮食系统更具可持续性。运用基尼指数原理建立了食品分布的基尼指数,并将其应用于不同国家。
  使用基尼指数和SDBI时,只适用于中国和美国,而不适用于其他国家。因此,本文的建议有一定的局限性。在成本效益分析的过程中,没有考虑各个地区的环境治理政策,不同的政策会对成本收益曲线产生不同的影响。
其他文献
摘要:PCR技术因其灵敏性较高的特点成为食品检测中比较常用的一项技术,并且具有良好的特异性,适用于多数食品检测工作。本文阐述了食品微生物的检测方法,研究了PCR技术在食品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特点。  关键词:PCR技术;食品安全;微生物检测  1. 食品微生物检测方法及原理  1.1 检测原理  PCR是以聚合酶链式反应为基础的DNA片段扩增综合技术,这种技术的大面积应用是在1980年前后,PCR技
摘要:对于食品生产企业而言,其食品质量安全是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同时亦是备受全民关注的民生话题之一。本文在对食品安全现状讨论的基础上,分析当下食品安全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样品抽检、加强从业人员培训三个方面为提升食品生产企业质量提供了宝贵意见。  关键词:食品生产企业;质量安全;提升建议  引言  民以食为天。对于食品生产企业而言,食品安全是其存续发展的核心所在,也是社会公众关
摘要:食品工艺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探讨当代大学生创新意识在食品工艺课程设计中的培养和运用,可大力推进食品工艺教学的发展。本文以东莞理工学院食品营养与健康工程系为例,通过对食品工艺课程设计的教学方法、教学项目、教学场地、实验考核方法等内容的创新,探索食品专业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创新能力的教学改革。  关键词:食品工艺课程设计;创新意识;实验技能;教学改革  食品工艺学是食品专业一门实践性极强的专业
食品专业人才不但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而且要将创新能力和探索精神自如地运用于实际生产,遇到问题能够主动思考,提出对策。本文结合食品微生物的教学经验,对食品微生物实验教学进行创新探索,希望借此提高实验课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1. 食品微生物实验教学现有的不利因素  1.1 学生操作基础不牢  高职高专的学生大部分是高中阶段学习较差的学生,在之前的学习经历中没能形成比较好的学习习惯,文化知识底子薄、基础
摘要:保障食品安全不仅是生产企业应尽的职责,更关系到消费者的切身利益,确保食品质量安全有保障,是食品检测机构责无旁贷的责任。现阶段,我国检测技术主要采用的是化学分析技术,相关检测化学技术也在不断完善与发展,同时食品安全检测仪器与设备也在不断更新与升级。化学技术是食品检测的重要方法,本文着重针对食品安全问题及化学技术在食品检测中的具体应用做进一步的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食品安全;检测;化学技术  
摘要:近年来,粮食系统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尽管全世界生产的粮食足够养活每个人,但全世界仍有10.8%的人口挨饿。为了更好地分析粮食系统和缓解饥饿,我们建立了一个ESE模型来评估不同国家的粮食系统。  首先,设计了一个经济社会环境模型,从经济、社会和环境领域选取了16个指标,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粮食系统的效率、盈利能力、公平性和可持续性。根据这四个准则在不同时期的重要性,改变了方程中的权重计算方法。然
介绍了几种可用于动物实验室消毒的常规消毒方式及新型消毒方式,以及相关设备的使用方法。
根据《兽用疫苗生产企业生物安全三级防护标准》(农业部公告第2573号)、《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GB 50346-2011)和《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 19489-2008)对于生物安全三级检验用动物房的要求,结合某医院工程实例详细介绍了其生物安全三级检验用动物房空调系统形式、空调负荷计算方法、新风量确定方法以及新风处理过程,并阐述了其温度、相对湿度、压力梯度的自控方法及节能措施。
介绍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将老旧病理楼改造为动物实验设施的背景,从平面布局、空调送风系统、给水排水、电气和自控等方面对该项目进行了解析。
依据国家相关的标准,介绍了实验动物设施验证的概念、内容和程序,以及平面工艺和围护结构性能、饲养笼具与隔离器性能的验证项目与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