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故事的跋涉(创作谈)

来源 :西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rin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5
  盘古岭的故事来临的时候,我正在写另一个短篇。那是一个秋天的上午十点钟左右,我的思绪飘到关于“命运”的某个说辞。在我的家乡,湖南湘西雪峰山深处,“命”和“运”是分得很清楚的,这两个字眼各自领受各自的含义。那时我正写到我笔下的一个女人,她在这世上不想占有任何事物,她想要隐藏,甚至自我抹灭。而她这样做的原因,却连“我”也不能清晰地掌握。我从这一行字抬起眼睛,我妈常常念叨的“有命无运”之类的话在脑海中浮现,也许她想说的,就是这样的人?——占用了一个有生命力的躯壳,却没有能力善加利用。那是一个各种影像在脑海中错乱交织的瞬间,盘古岭的故事就这样降临了。我的眼里突然涌出一层泪水,我努力让自己不发出声音,仅仅是用双手捂住了眼睛。原来是这样的一个故事,这样的一生,这样的你,这样的我!
  4
  我不是非要写点什么东西,我的生活作息看起来十分标准,写作并不是我的职业。但我能感受到我的脑子里堆积了很多东西。它们有自己的队列和作息,它们此消彼长,此起彼伏,它们呼吸、沉睡、操练。它们也许在积蓄能量,在某个时刻将按照某种秩序,给我一些暗示。听起来有点虚无,但我也只得服从这样的指令,在适合的时机摘下脑海里成熟的故事。在这样的写作制度里面,时间是最无法预料的因素,毕竟我现在写的,很多都是十几年前的旧事。也许有很多心理机制、创作理论等手段进行解释——对我自己来说,只能任自己置身浪中,沉浮不由己。
  3
  盘古岭的故事来势汹汹,一时间,故事主线首尾连贯而出,重要的人物突然都来到我身边,坐下,贴近我的呼吸,看着泪水在我眼里打转。最重要的是,结构,或者说表现形式,也同时现身了。仿佛从大雾中显形,此前影影绰绰隐藏在雾中——我很清楚那里面有什么东西,闪闪烁烁的亮光,时隐时现的轮廓,有时尖锐地突出,有时低调地躲藏。可是一旦我走近,这团庞然大物就会四散消弭。我单知道雾中藏着很奇妙的事物,直到它自己现身的那一刻,我才恍然大悟,那里面究竟是大象、水晶球还是一截楼梯。我想我能完整地写清楚一个故事,写到自己莞尔一笑,写得自己心绪澄明,都仰仗于一個清晰结构的降临。毕竟故事就在那里,不管我写或不写:这是绝对的唯物主义。区别仅仅在于,这些故事是发生在我自己身上的,还是我的道听途说。作为一个长期的阅读者,我也像所有其他读者一样,感叹某个故事的精妙在于它的开头、构思或者(大概率是)结局,毕竟一个好故事是很容易通过外在形式感知的。但如果要自己来动手,我就只能无奈摊手——我的每一个故事几乎都不一样,仅仅看起来就已经各有各的眉眼,甚至还能各说各话,操着不同的方言。这种外在的“不统一”甚至“不稳定”的风格,可能源自这样一种内在模式,即,语言接受结构和形式的引领,而我接受结构的引领。就我个人情况而言,能驱动写作的只有故事本身,我个人的主观想法不占有能动性。故事是客观存在,以不变应万变,我脑海中不同的结构和视角为内容“赋形”。
  2
  2014年的某一天,出于某种机缘——这是另外一个很长的故事——我动手写下了第一个短篇故事《女作家》。当时的工作单位楼上有一个书报阅览室,主要作资料存档之用,兼有图书借阅的功能,但其实人迹罕至,清幽雅静。于是我每天抽一到两个小时躲到这里,断断续续地开始了写作这件事。可以说《女作家》一篇基本上确立了随后的写作方式,在此之前我像一支笔尖生锈的钢笔,长年苦恼于总有一些东西想要表达,却不知道该如何写一个“惊世绝艳”的开头。事情就堵在这里,那生锈的笔尖,那秩序混乱的情绪,以及对“惊世绝艳”抱有的虚荣心。因此这一篇的顺利产出解开了很多结,堵住脑袋的一些问题似乎悄悄融化成了涓涓细流,也许这可以(部分地)解释为什么我在写这一篇的时候眼里常含泪水?幸运的是,一旦起笔,所有的情绪变得秩序井然,具备了相对稳定的形态。关于我故乡的故事也就是这时候露出了些许面貌。一开始我只是想写写我的爷爷奶奶。不,我一开始只是想着我的爷爷奶奶,想着我的故乡“盘古岭”,我从来没有计划过何时、何地以及如何把这些写下来——以及,最重要的是,到底要写什么呢?那些是包裹着我的生活洪流,是没有尽头的丛林和山路,是不会结束的呼与吸。我想“写”点什么,也是经人提点,“你的雪峰山故事,为什么不写下来?”因为我一向把童年的山乡生活经验当成趣味故事,零零碎碎地讲给亲密的朋友听,而这也是十几年前遥远的记忆了,希望这些故事现在的面貌能让听过的朋友喜欢。经过长远的跋涉和抗争,我的故事跟着我走到了这里,我创建了一个新的文件夹,命名为《盘古岭》,时间是2014年9月21日。
  1
  一切都还是云山雾罩,在我三十岁以前。
其他文献
阅读《小雷因寺》的人很难忽视它直扑而来的语言的动感与丰富性,我们可以从中找出大量的趣味段子、戏仿传奇和新时代的禅悟故事,这让它兼具机锋与古怪,在某种意义上还可能是一篇老少咸宜的小说。  谈及《小雷因寺》的语言,最直观的就是它的高速度,以及在高速度中实现拐弯、暂停、起跳和就地打滚的灵活性。这是语言繁复的多动症:它在自己的节奏上走神,在自己的逻辑上做梦,互相咬合的、琳琅满目的文句在手挽手地跑起来以后,
期刊
她抵达上海的时候是晚上10点,辗转出站,正好赶上去南京东路的最后一班地铁。沈航的小区就在南京东路附近,之前这样跟她讲。可是等她下地铁拦上出租,把电话交给出租车司机,又听见她在那头别来别去说了一堆,似乎路线很复杂。  “要过两个隧道,真是。”司机把电话还给她,听起来有点不耐烦。她疑心他自己也没搞清头绪。四月的上海有些春寒,车窗外的路灯被那面渍迹斑斑的窗玻璃滤去了冷气,晕出萧索的暖光,纷纷地往后退。“
期刊
它们有时候确实是一抹阴影,是已经不存在的生活……  ——罗伯特·穆齐尔  大笑  他的妻子走了之后,他仍然在原来的地方吃饭(餐桌面向厨房的位置),在原来的地方上床、睡觉(靠近窗子的一面)。上床之后,右侧身,向着床里面空下的一大部分。有时候,他和以前一样蜷缩着身子;有时候,把床头上的一只龙猫拽过来,抱在怀里,以填补某种在他看来有必要填补的空虚。  其他的似乎没有什么变化。那时候还没有离婚,他的妻子只
期刊
罗井踏入非洲东部、西印度洋的塞舌尔群岛时,天上突然掉下一根黄丝带,将他细细的脖子缠住。看见的人没有一个感到惊奇。罗井并不像一个游客,这一点你从他游离不定的眼神中就可以发现。旅游指南上的第一句话是这样写的:在塞舌尔群岛,你首先会闻到栀子花的香味。这香味犹如清晨的波涛,好似日出前的凉风,从四面八方向你袭来。谁也不知道罗井是否闻到了栀子花香,或者因为黄丝带阻碍了他的嗅觉,或者他随身携带的佛手——漫不经心
期刊
1  老婆把红烧肉端上桌,菜便齐了。赵云迫不及待地夹起一块,还没送到嘴边,手机就响起来。每年九月底到十月初,他的手机比热线电话还忙。是学生郑鸿雁打来的。说要找赵老师谈一谈。赵云说他现在不方便谈。她问他什么时候方便。赵云说他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方便。郑鸿雁说她并不会耽误赵老师太多时间,只要十分钟就够了。赵云说别说十分钟,他现在连一分钟都没有。说完便把电话挂了。  老婆选了一块肥而不腻的肉夹进赵云碗里问,
期刊
李长吉  我确信他踩在宇宙的绒毛上  所以容易滑落,那光芒  其实是火焰与黑暗摩擦  我能闻到烧焦的味道。  塌陷的是骨架  中心藏着黑洞  我祈求它不要膨胀,宁愿在临界上  只是用一种书写方式熬自己的骨  煎二两魂。  然后文字和荒野一起飞  让肉体沉沦,向着余烬  和舍利,然后起一座塔  專供。  燃尽  燃尽一条风筝线抵达肉身  或踩着已得道的鳌鱼的脊背  聆听树冠绿焰的咆哮  需要一股定力
期刊
通天塔  我凑巧路过通天塔旁边  看见几个人在塔上玩  黑色的梯子  沿通天塔外墙垂挂  塔尖深入云层  塔上的人与塔一起旋转  我想喊他们下来  他们不停向上爬,越来越小  他们进入了云里  我在塔下孤独地散步  写诗和长跑  假如把写诗当成长跑  杨黎无疑是我看到  跑得最久的人  他每天午前都在朋友圈  放几首新写的诗  观众们对这个选手  早已麻木  冷冷看他从眼前跑过  他跑得太久了  
期刊
杜鹃红  怨天、怨地  不如求佛  让我们再结一次尘缘  什么时候,遇见你  重温,那怦然心动的一刻  再现,那杜鹃林中的模样  你的年轻  不再衰老  我的白发  不再青葱  只有,一颗初心  像杜鹃鸟一样  声声啼血  杜鹃红了  花开百里  千年树下  万朵花丛  年年不见你的身影  问天、问地  不如问心  让思念像花一样绽放  仰天、天空闪烁  每一颗星星都是你的眼睛  俯地、残红无数 
期刊
有些事对我来说是未期而至的,比如写作。但跟董夏认识,对我来说则是注定。而这个注定,还有一种解谜的效果。先是去年春天,一篇叫《科特里恰山下》的短篇小说广为流传,作者叫董夏青青,照片上看是个年轻清秀的姑娘。她在新疆写作,小说凛冽克制,有塞外诗的气度和景致。这个名字跟这篇小说都让人过目难忘,但她的简历实在精简,并不能得到关于她更多的信息。到了夏天,在《收获》组织的“青年作家专号”及在清华大学举行的工作坊
期刊
老实说,我的故事连我自己都难以相信,别说是你了。  直到现在,我仍然会恍兮惚兮地怀疑自己是不是在梦中。  然而,此刻我正站在蓝天白云之下,温热的肩头分明感觉到阳光的分量。我还狠命掐过自己,尖锐的痛觉和大腿上的瘢痕证明我是醒着的。我也反复问过我身边的人,老婆、孩子、我最信任的亲朋好友,以至所有站在我面前的人,都被我弄得不耐烦地反问我是不是有病了:明明你活得好好的,干吗老问这种莫名其妙的问题?难道我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