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民族精神的内涵、功能及培育问题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民族精神;功能;弘扬;培育
中图分类号:C95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3-0226-02
一、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
“民族精神”的概念源于西方。在18世纪德意志文化民族主义思潮中,莫泽尔发表《论德意志民族精神》一文,最早提出了“民族精神”的概念,他认为德意志人民只有在这一民族精神的激励下,才可能万众一心去实现民族统一和重新恢复其光荣与强大。江泽民提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胡锦涛也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不竭动力。”笔者综合各种说法,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定义理解为: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积淀形成的,支撑其走向文明、走向进步、走向现代化的思想、观念、伦理、品格、气质、心理等精神因素的总称。而关于中华民族精神的内容,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是一个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它的核心内容或者说基本思想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中华民族精神犹如民族思想脉动的主旋律,这个主旋律在不同历史条件和不同情况下会形成或悲壮慷慨或昂扬激越的不同乐章。例如,民主革命时期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以及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大庆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等。这些不同乐章既是中华民族精神主旋律的具体表现,又不断丰富和发展着中华民族精神的主旋律。
二、民族精神的功能
民族精神并非静态的,而是在历史发展中通过功能发挥得至动态的体现。从其作用发挥来看,中华民族精神主要体现了凝聚整合、规范导向、教育教化、辐射同化等功能。
1.凝聚整合功能。古代中国有众多的文化形态和民族类型,先秦以来就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和民族特征的秦文化、楚文化、吴越文化、巴蜀文化、西域文化以及其他少数民族文化等。但在历史长河中逐步演化而成的中华民族精神以其强大的同化力、向心力和凝聚力促成各种文化融为一体并形成了统一的中华民族和文化传统。从孔子的“一匡天下”到孟子的“天下定于一”都强调了民族、国家和社会统一的极端重要性,这对中国社会的长期稳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民族精神具有巨大的思想统摄性,可以超越地域、阶级、种族、派别、时间的界限。今天,中华民族精神已经内化为炎黄子孙的深层心理积淀和广泛价值认同,起着凝聚人心、整合社会的重要作用。
2.规范导向功能。中华民族精神已经深深渗透在人们心理意识的各种形式之中,变成人们的思维定式,铸造了中华民族每一个成员的民族性格、民族心理,成为人们所认同、遵循的一股无形力量,对人们的行为起着重要的评价、规范和导向作用。当个体的行为甚至心理变化符合道德规范和社会需求时,社会对个人将给予正向的评价和积极的心理暗示;反之,则给予负向的评价和消极的暗示以至道义上和舆论上的谴责。
3.教育教化功能。民族精神不是自发形成的,而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在一定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基础上,由各个时代的精英和广大民众对该时代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和世界观加以提炼、升华的结晶,逐步形成为民族的大多数成员共同遵循的生活准则和价值取向,成为民族国家发展的心理路径,对一代又一代人起着教育教化、统摄涵化的重要作用,或隐或显地影响着人们的行为选择和价值判断。
4.辐射同化功能。中华民族精神和文化传统在历史发展中以其强大的文化势能不断向外辐射,影响所及特别是在东亚形成了具有重要世界性影响的“儒家文化圈”。一位西方学者曾感叹道:“中国高度发达的文化曾像一座光芒四射的灯塔照亮了世界的东方,影响了世界文明的进程。”著名经济学家阿马蒂亚·森在《亚洲价值观与经济发展》一文中指出:“从最近数十年东亚在经济领域取得的引人注目的发展来看,这一地区整个的经济仍然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一成功使关于亚洲文化在经济成功与政治确认上发挥作用的新理论产生了……这一成功的取得部分地、甚至可以说大部分应归于亚洲文化的价值观,特别是儒家价值观。”
三、关于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问题
胡锦涛在“七一”讲话中把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作为中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回答的重大课题之一。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实现物质生产力和精神生产里的协调发展,经济、政治、文化的协调发展,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生产力作为根本任务的基础上,必须大力抓好以下三个方面的重点工作:
1.抓好历史教育,充分发挥历史教育在民族精神教育中的基础地位作用。爱国主义在不同的时代固然有不同的内涵,但对民族历史文化的认同,却是一脉相承。这是一个民族能够自立于民族之林,竞存于世界的根之所在。章太炎曾说过爱国主义好似庄稼,需要施肥、浇水才能成长,而历史教育就是为爱国主义施肥浇水,作培植根的工作。历史教育是最基础、最有效的爱国教育,它像贵如油的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在不经意中将民族的根深深地植入了人们的心中。他们将来不论走到哪里,都怀有一颗“中国心”,而永远根系祖国,生生不已。钱学森等一大批杰出的学人,并没有人对他们做什么专门的爱国主义教育,却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各方面条件极差的情况下,志愿放弃国外优厚的待遇,冲破各种阻力,归国效力,不是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吗?通过历史教育培育,国人对民族历史文化的认同感、归宿感和自豪感,同时也就为其他多样化、现实性的爱国教育,提供了一个必要的承接面。“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缺乏这个承接面,所谓爱国主义教育,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不可能真正有效。
2.抓好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工作,把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纳入到国民教育全过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民族优良传统的发扬,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的形成与巩固,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都离不开教育工作,而这些都是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基础和内容。首先,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应该贯穿于国民教育的各个层次、各个环节。从幼儿园到大学各级学校的教学中,应一以贯之,使之进课堂,进教材,进人心;使广大青年一代从作为民族精神载体的历史和文化的学习和掌握之中,感受到民族精神的熏陶和浸润,在他们内心产生潜移默化的感染作用。其次,历史上众多的志士仁人、民族英雄,特别是新时代所涌现出的大量先进人物及其所体现出来的时代精神,他们是民族精神的人格化和形象化,应通过广播、电视、网络、文学艺术,甚至是专场报告会形式,广泛宣传他们,用他们的先进事迹、高尚品质感召人们;特别要注意通过一些形式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尤其是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民族自信心、自尊心和自豪感,扩大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工作的群众基础,使他们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各种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都必须坚持以科学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情操感染人,培养广大群众的优良品质,提高他们的精神境界。
3.大力开展民族精神教育实践活动,以实践活动体验升华民族精神。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社会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德育工作者长期潜心地发挥主导作用,更需要国人长期主动地参与配合,以做到主导教育与自身塑造的有机结合。可以采取各种措施,如通过开展读书活动、征文活动、辩论赛,组织深受人们欢迎的高水平的人文讲坛和科学讲座,组织参加社会调查、志愿者服务活动以及各种下乡活动,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及先进的厂矿、企业、农村等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使受教育者在实践中丰富知识、陶冶情操,增强民族精神。丰富多彩的民族精神教育主题文化活动也是提升人文艺术修养的重要渠道。
参考文献:
[1]方立天.民族精神的界定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J].哲学研究,1991,(5).
[2]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715.
[3]唐春波.关于全球化背景下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0,(1).
[4]章乐.关于提升民族精神教育的有效性[J].中国德育,2009,(9).
[责任编辑 郭伟]
关键词:民族精神;功能;弘扬;培育
中图分类号:C95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3-0226-02
一、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
“民族精神”的概念源于西方。在18世纪德意志文化民族主义思潮中,莫泽尔发表《论德意志民族精神》一文,最早提出了“民族精神”的概念,他认为德意志人民只有在这一民族精神的激励下,才可能万众一心去实现民族统一和重新恢复其光荣与强大。江泽民提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胡锦涛也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不竭动力。”笔者综合各种说法,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定义理解为: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积淀形成的,支撑其走向文明、走向进步、走向现代化的思想、观念、伦理、品格、气质、心理等精神因素的总称。而关于中华民族精神的内容,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是一个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它的核心内容或者说基本思想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中华民族精神犹如民族思想脉动的主旋律,这个主旋律在不同历史条件和不同情况下会形成或悲壮慷慨或昂扬激越的不同乐章。例如,民主革命时期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以及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大庆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等。这些不同乐章既是中华民族精神主旋律的具体表现,又不断丰富和发展着中华民族精神的主旋律。
二、民族精神的功能
民族精神并非静态的,而是在历史发展中通过功能发挥得至动态的体现。从其作用发挥来看,中华民族精神主要体现了凝聚整合、规范导向、教育教化、辐射同化等功能。
1.凝聚整合功能。古代中国有众多的文化形态和民族类型,先秦以来就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和民族特征的秦文化、楚文化、吴越文化、巴蜀文化、西域文化以及其他少数民族文化等。但在历史长河中逐步演化而成的中华民族精神以其强大的同化力、向心力和凝聚力促成各种文化融为一体并形成了统一的中华民族和文化传统。从孔子的“一匡天下”到孟子的“天下定于一”都强调了民族、国家和社会统一的极端重要性,这对中国社会的长期稳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民族精神具有巨大的思想统摄性,可以超越地域、阶级、种族、派别、时间的界限。今天,中华民族精神已经内化为炎黄子孙的深层心理积淀和广泛价值认同,起着凝聚人心、整合社会的重要作用。
2.规范导向功能。中华民族精神已经深深渗透在人们心理意识的各种形式之中,变成人们的思维定式,铸造了中华民族每一个成员的民族性格、民族心理,成为人们所认同、遵循的一股无形力量,对人们的行为起着重要的评价、规范和导向作用。当个体的行为甚至心理变化符合道德规范和社会需求时,社会对个人将给予正向的评价和积极的心理暗示;反之,则给予负向的评价和消极的暗示以至道义上和舆论上的谴责。
3.教育教化功能。民族精神不是自发形成的,而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在一定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基础上,由各个时代的精英和广大民众对该时代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和世界观加以提炼、升华的结晶,逐步形成为民族的大多数成员共同遵循的生活准则和价值取向,成为民族国家发展的心理路径,对一代又一代人起着教育教化、统摄涵化的重要作用,或隐或显地影响着人们的行为选择和价值判断。
4.辐射同化功能。中华民族精神和文化传统在历史发展中以其强大的文化势能不断向外辐射,影响所及特别是在东亚形成了具有重要世界性影响的“儒家文化圈”。一位西方学者曾感叹道:“中国高度发达的文化曾像一座光芒四射的灯塔照亮了世界的东方,影响了世界文明的进程。”著名经济学家阿马蒂亚·森在《亚洲价值观与经济发展》一文中指出:“从最近数十年东亚在经济领域取得的引人注目的发展来看,这一地区整个的经济仍然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一成功使关于亚洲文化在经济成功与政治确认上发挥作用的新理论产生了……这一成功的取得部分地、甚至可以说大部分应归于亚洲文化的价值观,特别是儒家价值观。”
三、关于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问题
胡锦涛在“七一”讲话中把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作为中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回答的重大课题之一。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实现物质生产力和精神生产里的协调发展,经济、政治、文化的协调发展,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生产力作为根本任务的基础上,必须大力抓好以下三个方面的重点工作:
1.抓好历史教育,充分发挥历史教育在民族精神教育中的基础地位作用。爱国主义在不同的时代固然有不同的内涵,但对民族历史文化的认同,却是一脉相承。这是一个民族能够自立于民族之林,竞存于世界的根之所在。章太炎曾说过爱国主义好似庄稼,需要施肥、浇水才能成长,而历史教育就是为爱国主义施肥浇水,作培植根的工作。历史教育是最基础、最有效的爱国教育,它像贵如油的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在不经意中将民族的根深深地植入了人们的心中。他们将来不论走到哪里,都怀有一颗“中国心”,而永远根系祖国,生生不已。钱学森等一大批杰出的学人,并没有人对他们做什么专门的爱国主义教育,却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各方面条件极差的情况下,志愿放弃国外优厚的待遇,冲破各种阻力,归国效力,不是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吗?通过历史教育培育,国人对民族历史文化的认同感、归宿感和自豪感,同时也就为其他多样化、现实性的爱国教育,提供了一个必要的承接面。“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缺乏这个承接面,所谓爱国主义教育,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不可能真正有效。
2.抓好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工作,把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纳入到国民教育全过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民族优良传统的发扬,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的形成与巩固,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都离不开教育工作,而这些都是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基础和内容。首先,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应该贯穿于国民教育的各个层次、各个环节。从幼儿园到大学各级学校的教学中,应一以贯之,使之进课堂,进教材,进人心;使广大青年一代从作为民族精神载体的历史和文化的学习和掌握之中,感受到民族精神的熏陶和浸润,在他们内心产生潜移默化的感染作用。其次,历史上众多的志士仁人、民族英雄,特别是新时代所涌现出的大量先进人物及其所体现出来的时代精神,他们是民族精神的人格化和形象化,应通过广播、电视、网络、文学艺术,甚至是专场报告会形式,广泛宣传他们,用他们的先进事迹、高尚品质感召人们;特别要注意通过一些形式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尤其是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民族自信心、自尊心和自豪感,扩大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工作的群众基础,使他们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各种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都必须坚持以科学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情操感染人,培养广大群众的优良品质,提高他们的精神境界。
3.大力开展民族精神教育实践活动,以实践活动体验升华民族精神。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社会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德育工作者长期潜心地发挥主导作用,更需要国人长期主动地参与配合,以做到主导教育与自身塑造的有机结合。可以采取各种措施,如通过开展读书活动、征文活动、辩论赛,组织深受人们欢迎的高水平的人文讲坛和科学讲座,组织参加社会调查、志愿者服务活动以及各种下乡活动,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及先进的厂矿、企业、农村等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使受教育者在实践中丰富知识、陶冶情操,增强民族精神。丰富多彩的民族精神教育主题文化活动也是提升人文艺术修养的重要渠道。
参考文献:
[1]方立天.民族精神的界定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J].哲学研究,1991,(5).
[2]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715.
[3]唐春波.关于全球化背景下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0,(1).
[4]章乐.关于提升民族精神教育的有效性[J].中国德育,2009,(9).
[责任编辑 郭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