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调节气机升降治疗眩晕60例临床观察

来源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y021913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眩晕;左肝右肺;气机升降;疗效观察
  中图分类号:R255.3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12)12-0050-02
  眩晕是指头晕眼花,视物旋转,多伴汗出、恶心呕吐、胸闷、四肢乏力、颈部僵硬等症,有经常性或偶发性的不同。主要是椎动脉血流障碍、颈椎退行性改变、内耳受损导致前庭神经眩晕干扰等表现出来的以眩晕为主症的临床综合征。病位主要是在脑髓清窍,是针灸科常见病、多发病。本科近年来,采用“左肝右肺”针灸调节气机升降治疗眩晕60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20例眩晕患者,均为本科门诊或住院患者。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以头晕目眩、视物旋转为主诉,多伴不同程度的恶心、出汗、呕吐、耳鸣、头痛、四肢麻木乏力、颈部僵痛等症。其中颈椎病82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19例、梅尼埃病17例、高血压2例。男21例,女99例,年龄21~91岁,病程最短1 d,最22 a。随机将患者分为治疗组60例,其中男10例,女50例;年龄21~91岁,平均60.3岁;对照组60例,其中男11例,女49例;年龄23~89岁,平均59.8岁。2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治疗方法
  2.1治疗组主穴:百会、左外关、左足临泣、左期门、右中府、右尺泽、右列缺、中脘。辨证配穴:肝阳上亢加太冲、太溪;痰湿中阻加丰隆、阴陵泉;气血两虚加气海、足三里;肾精亏虚加肾俞、太溪
  2.2对照组主穴:百会、风池、内关、太阳、足三里、三阴交。辨证配穴:肝阳上亢加太冲、太溪;痰湿中阻加丰隆、阴陵泉;气血两虚加气海;肾精亏虚加肾俞、太溪
  2.3针刺手法2组主穴、实证配穴均采用平补平泻法,虚证配穴采用补法,留针30 min,2组均每日1次,5次为1疗程,疗程间休息2 d,2~3个疗程后统计治疗结果。
  3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3.1疗效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眩晕消失,无其他不适者,为痊愈;眩晕消失,但有头部不适者,为显效;眩晕明显减轻,而尚未消失者,为好转;治疗后眩晕改善不明显者,为无效。
  3.2治疗结果见表1。
  4讨论
  《素问·刺禁论》:“脏有要害,不可不察,肝生于左,肺藏于右,心布于表,肾治于里,脾为之使,胃为之市……”[1]。后人将其简称为“左肝右肺”,不是指两脏的解剖位置,而是指功能,是在表达脏气的运行和作用位置。人身之气,阳从左升,阴从右降,肝气以左升为主,肺气以右降为主。“左肝右肺”说明在人体气机阴阳升降中,肝肺两脏的生理功能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不同病理征象可以从肝肺升降功能失调去辨识,后世医家在临证中又进一步对“左肝右肺”进行了阐述,让医者对本句话更好理解。“左肝右肺”是中医调理脏腑气机升降理论的总纲,集中反映了“气”在人体脏腑中的运动规律。以五脏为中心的气机升降趋势为:心火下降,肾水上济,肝木左升,肺金右降,脾胃居中,为升降之枢纽;其中脾之升清需肝生发条达之辅,胃之降浊需肺肃降收敛之助[2]。肝肺之气在人体的升降出入这一基本生命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生理状态下的营卫通达,气血周流,无不与肝之疏泄条达,肺之宣发肃降有关。肝之升,肺之降,协调配合,升降不已,维持着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3]。
  《素问·至真要大论篇》曰“诸风掉眩,皆属于肝”[1],大意为:诸,众也,在这指“大多”的意思;风,指病而言,风有内风、外风之别;掉,指肢体动摇不安的证候;眩,指头目眩晕,视物旋转的证候;意为肢体动摇不定和头目眩晕大多属于肝的病变。张介宾云“掉,摇也。眩,运也。风主动摇,木之化也,故属于肝。其虚其实皆能致此。……”[4],指出眩晕其发病机制与肝的关系甚为密切。清代叶天士“肝从左而生,肺从右而降,升降得宜,则气机舒展”,无升则无降,无出则无入。一旦肝肺的生理功能失调,主要表现在气机升降失常和气血运行不利两方面。肺金与肝木正常的相克关系失常,即“右降”对“左升”的制约关系失常[2]。患者出现了眩晕也说明肝的“升”的功能出现了问题,而人是一个整体,既然“升”的一方面出现了问题,也同时说明“降”的方面也就会出现问题,升降失宜了。在临床治疗中,选用左侧足少阳胆经的足临泣、期门,手少阳三焦经的外关(同名经的气血相通)调节肝胆经经气,以助肝气升发;肺主肃降,选择右侧手太阴肺经的中府、尺泽、列缺,以调节肺气,助肺气肃降。两者共同作用,维持人体正常的气机升降,使升降得宜,疾病得到康复。
  “肝左肺右”主要指脏器病变的体表表现在左在右的不同而言,肝左肺右显于变态—病理状态,有结构的基础;隐于常态—生理状态,由病态可知[5],。临床中笔者对患者进行经络诊查时可发现,很多和“肝”有关疾病的患者,其左侧与肝区所对应的区域,要比右侧要高出许多,也就是左期门穴、日月穴所在区域;而和“肺” 有关疾病的患者,在其肺经循行线上进行诊查可发现,结节、条索状的东西,右侧往往比左侧要多,这说明右侧经络堵塞比左侧要厉害,这也从经络上印证了“左肝右肺”理论。
  笔者采用针刺患者左侧肝经、右侧肺经为主治疗以眩晕为主要症状的病人,从调节气机升降治疗眩晕疗效显著。这样的治疗不同于常规的方法,使笔者在临床治疗更有着重点,从大方向着眼、小处着手,取穴少治疗效果好。参考文献:
  [1]南京中医药大学.黄帝内经素问译释[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2]杨文思,杨利华.“左肝右肺”临床拓展应用浅谈[J].光明中医,2011(10).
  [3]明·张介宾.张景岳医学全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1095.
  [4]魏丹霞,施兴黔,陆家龙.陆家龙导师对“左肝右肺”的发微[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1,32(7):9~10.
  [5]秦立新.论“肝左肺右”[J].天津中医学院学报,1997,16(4):6.
  (收稿日期:2012-09-29)
其他文献
摘 要:目的:观察自拟生脉桔梗汤联合抗生素治疗气阴两虚痰热壅肺型老年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2组均予对症及抗感染治疗,治疗组另予生脉桔梗汤口服。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生脉桔梗汤联合抗生素治疗气阴两虚痰热壅肺型老年肺炎的临床疗效满意。  关键词:老年肺炎;生脉桔梗汤;疗效  中图分类号:R563.1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
期刊
摘 要:目的:对丽江糙苏(Phlomis likiangensis.C.Y.Wu)的根、茎、叶、粉末进行显微鉴别,为其鉴定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显微鉴别的方法。结果:丽江糙苏的根、茎、叶、粉末在显微方面有明显特征。结论:研究结果可作为丽江糙苏在生药学方面的鉴别依据。  关键词:丽江糙苏;显微鉴别;中药资源  中图分类号:R931.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13)
期刊
关键词:密花豆属;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1007-2349(2013)04-0056-04  密花豆属(Spatholobus Hassk.)植物系豆科(Leguminosae)刺桐亚族(Subtrib.Erythrininae Benth.)多年生藤本植物,全世界约有40种,主要分布于中南半岛、马来半岛和非洲热带地区。我国有10种和1变种,主产于云南、广西和
期刊
摘要:目的:优选桂黄降脂颗粒的最佳水提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以水提物的干浸膏重量、有机酸、丹参素钠和橙皮苷的含量为综合评分指标,多指标成分优选桂黄降脂颗粒的最佳水提工艺。结果:桂黄降脂颗粒最佳水提取工艺为:浸泡30 min,加8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1 h。结论:该提取工艺客观可行,稳定合理,可为工艺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多指标成分;正交设计;有机酸;丹参素钠;橙皮苷;桂黄降脂颗粒 
期刊
关键词: 壮医;刮痧排毒;咳嗽  中图分类号: R256.11 文献标志码 :B  文章编号 :1007-2349(2014)01-0073-03  壮医刮痧疗法历史悠久,在壮族地区,被广泛应用于疾病的治疗,其操作简单方便,成本费用低,效果显著。据民间和现代临床研究,刮痧疗法用于治疗咳嗽特别是慢性咳嗽,对于缓解症状,促进康复具有较好的疗效。历史上,壮医刮痧缺乏理论指导,原理不清,操作方法没有形成统
期刊
摘 要:傈僳族是云南世居民族之一,在与自然和疾病长期作斗争过程中,傈僳族先民积累了许多治疗骨折的宝贵经验,有傈僳族自己的独特性,并长期在傈僳族聚居地广泛使用,但随着农村新型医疗合作的推广和国家卫生行政许可管理新要求,民间治疗骨折的行医活动受到限制。本文根据实地走访获知的傈僳族民间骨折在傈僳族聚居地现状,对如何传承和保护傈僳族民间骨折诊疗技术进行探讨。  关键词:傈僳族;骨折;传承保护  中图分类号
期刊
关键词: 眼底出血疾病;眼底血证;中医病名  中图分类号: R276.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7-2349(2014)01-0007-02  各种原因导致的眼底出血疾病包括现代医学视网膜静脉阻塞、视网膜静脉周围炎、视盘血管炎、高血压眼底出血、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老年性黄斑变性(湿性)等疾病。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社会压力不断加大,致使此类疾病不断增多。中医认为疾
期刊
摘要:目的 观察加味香砂六君子汤治疗化疗所致迟发性呕吐的临床疗效。 方法 恶性肿瘤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和治疗组20例,对照组用格拉司琼于化疗期间静滴,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同时服用中药加味香砂六君子汤,比较2组疗效。 结果 对照组止呕有效率为35%,治疗组为75%,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用格拉司琼3 mg于每日化疗前15 min静滴,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针刺健康青年左侧曲泉穴,观察双侧大脑中动脉(MCA)在不同的时间点血流速度、搏动及阻抗指数变化,为临床使用该穴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随机选取20例健康青年,针刺左侧曲泉穴,用经颅多普勒超声仪(TCD),在针刺前10 min、进针时(进针得气后行平补平泻手法)、留针时(留针15 min,行平补平泻手法)、出针时(留针30 min行平补平泻手法,出针后即刻)、出针后10 min分别检测
期刊
关键词:潜阳;温潜法;滋潜法  中图分类号:R2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12)12-0018-02  潜阳法是针对阳气浮越上亢的治疗方法,其源于唐代王冰注《素问·至真要大论》云:“病之火甚者,尤龙火也,得湿而焰,遇水而燔,不知其性,以水湿折之,适足以火焰诣天,物穷方止矣;识其性者,反常之理,以火逐之,则燔灼自消,焰火扑灭。”其所述“以火逐龙火”法,便为潜阳法的先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