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媒体纷争时代格局和电视科技技术的日新月异,近年来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审美水平的提高,传统天气预报播报中简单数字、图片及信息说明的形式已远不能满足观众的观赏要求,人们逐渐倾向于看到一个听觉和视觉都赏心悦目的高品质天气预报节目,这就需要对节目中的音乐、畫面进行艺术性修整,将背景音乐与视觉画面、特效等高度结合起来,提高天气预告节目的声画艺术。基于此,本文对声画艺术在天气预报节目中的应用进行了积极探究,从而促使天气预报节目今后可以做得更贴近生活、更精细化、更大数据量。以期待能为业内同仁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天气预报;声画艺术结合;应用与创新之路;
中图分类号:P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10-00-01
一、声画结合、创新与应用
在新时期天气预报节目的制作及播报过程中,为有效配合画面的播出效果,应采取新颖的音视频包装(即声画结合)进行配合播报,让背景音乐起到有效的连接、补充以及升华作用,加入符合受众需求的音效,实现音效的吸引力与引导力。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在评估策划阶段应当对节目的定位及每一个画面的制作都积极创新与整合,在考虑视觉与听觉效应的基础上,进行天气预报节目的精心制作,从节目的宗旨、想要达到的感官效果、信息传递指标等出发决定用什么基调的音乐,以及播放的节奏感控制等等。以中央2套《第一时间》栏目中的天气预报为例,其天气预报版块所采用的基调音乐风格相比于中央1套的《新闻联播》就截然不同,其音乐与节目的表现风格、播出时效等诸多因素相互呼应,形成了高度的结合感和风格上的相似性[1]。从而增加节目本身的时间特性及信息量。又如《鞍山天气预报》节目的背景音乐为《毕业生》,这首音乐出自美国的一部著名电影,节奏明快流畅,使天气预报节目个性丰盈,使受众更容易形成对节目的整体印象,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节目的品牌形象,达到了预期的效果[2]。
除了节目中的背景乐以外,在进入影院时代后,为了辅助提升电视节目中的画面层次感和震撼视听效果,在对电视节目的音频包装方面植入了大量音效,天气预报也不例外;在实现天气预报节目的音效中,采用大量的自然天气(风雨雷电)音效、转场音效以及模拟音效等,旨在探求与接近人们对生活中各种声音的模仿,并对其进行设计、制作,进而进行情绪的表达和声效的表现。如时下热播专题剧《舌尖上的中国》更多的是采用人情的视角和接近自然的音效,为人营造了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的画面,又接近受众所处的环境等。从画面、配色、意境、到故事、音乐、解说,简直是完美的佳作。
二、广告背景画面的艺术制作与创新
因为天气预报节目拥有数量众多的受众群体,节目受众范围广,所以广告商会选择天气预报作广告,在新时期人们审美水平逐渐提高的前提下,天气预报节目广告画面制作的艺术效果将对节目的收视率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广告词语精彩简练,避免画面繁杂出现
基于天气预报节目中广告画面的出现时间比较短的现状,在进行广告设计与制作的时候需要对画面中的词语进行深度的精炼,即实现广告词语的精彩简练,力求在较短的时间内造成受众心灵的震撼和冲击,牢牢抓住受众的注意力,此外,天气预报节目中一定要避免画面繁杂情况的出现,毕竟节目播报的时间较短,不能要求受众在繁杂无规律的画面中去归类总结广告的内容等,这样会导致受众对画面产生厌烦感,为了达到既定的宣传效果, 必须使设计和制作的画面可让观众一目了然,可及时对广告画面所表达的内容进行有效的浏览与记忆。
(二)利用设计软件增加画面趣味
不同于其他节目中广告画面和广告的表现形式,天气预报节目的广告是配有声音的广告词,而且这种声音所表达的内容是气象信息,所有受众对广告的了解仅仅依靠的是对背景广告画面的观看,对受众形成的是一种视觉形象,因此为了吸引受众的注意力与观看欲望,就必须在广告画面上下功夫,通过一定的设计与制作,让观众对广告的内容一目了然,使得观众在对画面的美感享受中达到对广告内容的了解等。在具体的设计制作过程中,相关的参与设计制作人员必须要掌握一些动画设计软件知识,形成对广告画面的动画效果设计,诸如文字的走光、移动、特写、旋转、图像的翻转、角标运用等等,增加广告画面的趣味性与可视性。
(三)突出特色,体现主题
另外,天气预报节目中的画面还包括云图、地图以及天气形势图等,因为图片对受众的吸引力远大于文字,所以一定要通过设计制作色彩丰富的画面来吸引受众的注意力与观看欲望,如《凤凰卫视天气预报》节目中,在色彩的设计方面,首先对节目的编排选择确定了一个主色调,在保持与频道风格一致的基础上凸显了天气预报的特点,并经过对明亮颜色的使用,突出了对受众视觉的冲击感,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其次,在画面背景的搭配方面,因为背景的主要作用是体现节目的情调和风格,所以不能有强烈的对比,为了体现主题与吸引观众,在背景的色彩的处理上,应采用低对比度的颜色,因为过于丰富的颜色会影响文字效果和前景图片,对于需要经过一定的变化来增加天气预报节目背景的厚度,也应当是统一前提下的一种变化。在内容相对单调的地方,通过对一些制作技术的应用,来增加图像及画面的层次感吗,经过实虚搭配是画面显得丰富,通过这种途径也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内容上的缺憾,实现对受众的吸引,进而提高节目的收视率,树立起气象部门的良好形象[3]。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天气预报节目在进行天气预报节目的设计与制作过程中,应当从整合画面与声音的角度入手,对节目中的背景音乐进行符合节目风格与贴近受众需求的选择;在画面的设计制作方面,应当积极运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进行动画效果的设置等。从而来提高节目的收视率,满足新时期受众对天气预报节目的审美需求。作为一档服务栏目 ,必须注重“以人为本”,通过感性方式给观众传递需求服务和科普知识。如何以天气预报为主线 ,抓住热点、突出节目特性和加强预警预报的准确性是关键。
参考文献:
[1]张晶,赵敏.电视天气预报节目中的服务性和社会性[J].科技创新导报,2012,01:225-226.
[2]丁涛.电视天气预报节目的创新与发展[J].新闻爱好者,2012,03:64-65.
[3]滕达.浅谈气象主播在天气预报节目中的定位[J].黑龙江气象,2013,01:44-45
关键词:天气预报;声画艺术结合;应用与创新之路;
中图分类号:P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10-00-01
一、声画结合、创新与应用
在新时期天气预报节目的制作及播报过程中,为有效配合画面的播出效果,应采取新颖的音视频包装(即声画结合)进行配合播报,让背景音乐起到有效的连接、补充以及升华作用,加入符合受众需求的音效,实现音效的吸引力与引导力。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在评估策划阶段应当对节目的定位及每一个画面的制作都积极创新与整合,在考虑视觉与听觉效应的基础上,进行天气预报节目的精心制作,从节目的宗旨、想要达到的感官效果、信息传递指标等出发决定用什么基调的音乐,以及播放的节奏感控制等等。以中央2套《第一时间》栏目中的天气预报为例,其天气预报版块所采用的基调音乐风格相比于中央1套的《新闻联播》就截然不同,其音乐与节目的表现风格、播出时效等诸多因素相互呼应,形成了高度的结合感和风格上的相似性[1]。从而增加节目本身的时间特性及信息量。又如《鞍山天气预报》节目的背景音乐为《毕业生》,这首音乐出自美国的一部著名电影,节奏明快流畅,使天气预报节目个性丰盈,使受众更容易形成对节目的整体印象,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节目的品牌形象,达到了预期的效果[2]。
除了节目中的背景乐以外,在进入影院时代后,为了辅助提升电视节目中的画面层次感和震撼视听效果,在对电视节目的音频包装方面植入了大量音效,天气预报也不例外;在实现天气预报节目的音效中,采用大量的自然天气(风雨雷电)音效、转场音效以及模拟音效等,旨在探求与接近人们对生活中各种声音的模仿,并对其进行设计、制作,进而进行情绪的表达和声效的表现。如时下热播专题剧《舌尖上的中国》更多的是采用人情的视角和接近自然的音效,为人营造了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的画面,又接近受众所处的环境等。从画面、配色、意境、到故事、音乐、解说,简直是完美的佳作。
二、广告背景画面的艺术制作与创新
因为天气预报节目拥有数量众多的受众群体,节目受众范围广,所以广告商会选择天气预报作广告,在新时期人们审美水平逐渐提高的前提下,天气预报节目广告画面制作的艺术效果将对节目的收视率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广告词语精彩简练,避免画面繁杂出现
基于天气预报节目中广告画面的出现时间比较短的现状,在进行广告设计与制作的时候需要对画面中的词语进行深度的精炼,即实现广告词语的精彩简练,力求在较短的时间内造成受众心灵的震撼和冲击,牢牢抓住受众的注意力,此外,天气预报节目中一定要避免画面繁杂情况的出现,毕竟节目播报的时间较短,不能要求受众在繁杂无规律的画面中去归类总结广告的内容等,这样会导致受众对画面产生厌烦感,为了达到既定的宣传效果, 必须使设计和制作的画面可让观众一目了然,可及时对广告画面所表达的内容进行有效的浏览与记忆。
(二)利用设计软件增加画面趣味
不同于其他节目中广告画面和广告的表现形式,天气预报节目的广告是配有声音的广告词,而且这种声音所表达的内容是气象信息,所有受众对广告的了解仅仅依靠的是对背景广告画面的观看,对受众形成的是一种视觉形象,因此为了吸引受众的注意力与观看欲望,就必须在广告画面上下功夫,通过一定的设计与制作,让观众对广告的内容一目了然,使得观众在对画面的美感享受中达到对广告内容的了解等。在具体的设计制作过程中,相关的参与设计制作人员必须要掌握一些动画设计软件知识,形成对广告画面的动画效果设计,诸如文字的走光、移动、特写、旋转、图像的翻转、角标运用等等,增加广告画面的趣味性与可视性。
(三)突出特色,体现主题
另外,天气预报节目中的画面还包括云图、地图以及天气形势图等,因为图片对受众的吸引力远大于文字,所以一定要通过设计制作色彩丰富的画面来吸引受众的注意力与观看欲望,如《凤凰卫视天气预报》节目中,在色彩的设计方面,首先对节目的编排选择确定了一个主色调,在保持与频道风格一致的基础上凸显了天气预报的特点,并经过对明亮颜色的使用,突出了对受众视觉的冲击感,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其次,在画面背景的搭配方面,因为背景的主要作用是体现节目的情调和风格,所以不能有强烈的对比,为了体现主题与吸引观众,在背景的色彩的处理上,应采用低对比度的颜色,因为过于丰富的颜色会影响文字效果和前景图片,对于需要经过一定的变化来增加天气预报节目背景的厚度,也应当是统一前提下的一种变化。在内容相对单调的地方,通过对一些制作技术的应用,来增加图像及画面的层次感吗,经过实虚搭配是画面显得丰富,通过这种途径也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内容上的缺憾,实现对受众的吸引,进而提高节目的收视率,树立起气象部门的良好形象[3]。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天气预报节目在进行天气预报节目的设计与制作过程中,应当从整合画面与声音的角度入手,对节目中的背景音乐进行符合节目风格与贴近受众需求的选择;在画面的设计制作方面,应当积极运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进行动画效果的设置等。从而来提高节目的收视率,满足新时期受众对天气预报节目的审美需求。作为一档服务栏目 ,必须注重“以人为本”,通过感性方式给观众传递需求服务和科普知识。如何以天气预报为主线 ,抓住热点、突出节目特性和加强预警预报的准确性是关键。
参考文献:
[1]张晶,赵敏.电视天气预报节目中的服务性和社会性[J].科技创新导报,2012,01:225-226.
[2]丁涛.电视天气预报节目的创新与发展[J].新闻爱好者,2012,03:64-65.
[3]滕达.浅谈气象主播在天气预报节目中的定位[J].黑龙江气象,2013,01: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