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曾经看过一本书,叫《豆豆豆:38种豆子的美味关系》。作者是美国人,可能因为拉美移民的关系(特别是巴西),她对豆子的深情厚谊真是让人看了满嘴豆香,有意思的是,娜斯小姐的BLOG叫“食万粒豆”,果然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就请她做了“豆豆豆”的序(当然这因果也可能是颠倒的)。想来伊人也是窈窕翩翩的,对得起这青脆利落。
这套书市面上看到了5本,分别是“豆”、“番茄”、“马铃薯”、“大蒜”、“辣椒”,除了辣椒没买,其他都收入书柜,确实算难得的策划好执行好文章也不错的一套书。 编辑也捉狭,最苗条的东西请了娜斯写序;憨厚粗壮实在的番茄和马铃薯就请了大众情人沈宏非做序,以沈大腕的体重和普及程度来说,那是当仁不让。这套书里,我最喜欢的还是“大蒜”和“豆豆豆”,两者最朴实也最执着,提供了小小地球尽可能多的实用风味处理方法。而马铃薯和番茄两本书呢,就有点历史书的趣味了,或许还要加上阶级斗争和达尔文主义,毕竟说起来,这两样东西已经超越了大米和面粉,成为全球最受欢迎最普及的食物,就像鸡汤一样,不会得知大部分人,这也是在云南诸多的米线品种中,过桥米线何以成为知名度冠军的原因:那一碗鸡汤是普适的。
大概是土豆和番茄比豆子产量高的原因,自从这两件物品席卷全球以来,更古老的豆子逐渐失去了他们原本在食物链上牢固的地位。尤其是汉人,有了大豆做的豆腐后,那些产量不高的小豆都在饭桌上消失了。唯一幸存的是豌豆,在重庆高高低低的街道上,面条和米线的摊上,一碗原本只有辣椒和花椒的阳春面,浇上一勺煮得钯软的豆汤,立刻就成了无上的美味。
在云南的边境地带,山地居民仍然保持着对豆子的信仰。我最爱的一种家乡菜,就是颜色介于红豆和绿豆之间的一种深色小饭豆熬出的汤,一般是熬煮之后,再加上腊肉、油渣和各色东南亚式的香草回锅炒,那种喷香扎实的蛋白质流淌在碗里,绝对催进米饭的销量,让人一碗接一碗。
所以到了尼泊尔,看到满街的人民都在吃豆汤饭时,我就仿佛有了一把找寻到旧时光的钥匙,打开房门,是一屋子各式各样的豆子。去观看喜马拉雅全景最好的山村Damang的两天,一直没吃上肉,不知道是丹珠阿姨茹素,还是小村庄没有集市无法得到稳定的供应。然而丹珠阿姨能做出清鲜的炒花椰菜,辣脆的腌笋丝,就着豆汤拌饭,再来一瓶酒精度超过7%的本地啤酒,山村的黑夜就这样半饱半醺地流过去了。
尼泊尔人仿佛每天都在吃豆汤饭,在这个贫困的山国,这大抵是可以理解的。熬得软烂的小扁豆,是山国人最主要的蛋白质来源,当你走在那些光芒万丈的山道上,在周到的茶屋里吃批萨时,要是注意到你的背夫们,他们往往拿着一大碟米饭,就着黄色的豆汤,手一搅,呼噜呼噜下肚,很多时候,没有一点油水。
供给客人的却就多色多姿了。在尼泊尔,你永远不可能吃上同样的两份豆汤饭。仅仅豆汤的面目就迥然不同,深色的小赤豆熬的浓汤堪称人间美味,而黄色的鹰嘴豆常常会让你以为吃到了猪食,更别提“豪华豆汤饭”里可能配有四季不同的蔬菜、酸奶甚至咖喱鱼了。在尼泊尔,豆汤饭被称为达粑塔卡里(dal-bhat-tarkari),达是指豆汤,粑是指米饭,在贫瘠的山国,有时也指其他五谷杂粮,而塔卡里则指的是咖喱蔬菜,最大的变数就在这里,老实说,每次点豆汤饭,我都祈祷里边会有青菜和卷心菜,不要总是给我来一份咖喱土豆。
在Damang的最后一天,非常稀奇地,我捡到了刚从印度回来的北京人朱君,于是,我们俩成为第一和第二个在丹珠阿姨的客栈留言本写字的中国人。他听得我要去安娜普纳营地徒步,一定要跟我去。
从Damang返回首都,在几家客栈门口等车就好。最早一辆小巴大约早上七点四十抵达,约四个小时到达首都。但我们并无需要如此折腾,下了山,河谷边通向博卡拉的国道,时时刻刻满满当当充斥着来回两大城市的各色车辆。拦到有空位的车并不容易,尤其那些票价最便宜的,车顶上聚集着男人的中巴。好在还有无数伪装成越野车的面包车,中途有人下车,让我们得以坐着到了博卡拉。
在博卡拉,我几乎没再吃豆汤饭,而是吃了川菜和客家菜——从中国飞过来的老友声称不能吃咖喱,而博卡拉又是如此的游客化。川菜在四处扩张,仅有的一家客家菜来自加尔各答,酿豆腐居然有滋有味,这些颠沛流离的次大陆旧侨,从溽热的恒河平原北上到一千多米海拔的博卡拉,与沿着川藏线而来的新生代中国人相遇,倒有了红油与花椒外的别致品格。
一进山,我又开始了餐餐豆汤饭的生活。因为对批萨和炒面炒饭实在提不起兴趣,更重要的原因是,在尼泊尔,豆汤饭按规矩是要无限量供应豆汤和饭到吃饱为止,咖喱素菜在名义上也是无限量供应,可是,既然是奢侈的亮点,总归不会多备的,那些爽辣的时鲜蔬菜,常常添过一次就已告罄。
从1600米海拔到4400米海拔,每个茶屋聚集的村落,对客人吃食用不用心,大抵就体现在这豆汤饭的配菜上。一路往返安娜普纳峰的登山营地,我几乎已经忘记哪个村子清晨的日照金山最美,却依然记得哪一家的豆汤饭最用心最美味。尽量避开在喜马拉雅的村庄用餐,那儿的配菜只有土豆,其他菜式也非常之劣。整个行程,我觉得最佳的豆汤饭有两个,一个是河谷最低处的吉米的BEE HIVE VIEW GUEST HOUSE,咖喱非常出色,配菜居然精心到有拌有沙拉酱的生菜沙拉;另一个是MBC的FISH TAIL旅馆,配菜有红油竹笋,土豆泥烩莲花白和炒芥菜,在三千七百米的高山上见到青菜,连我那号称不吃咖喱的朋友也忍不住扒来小半碗。
一路歇息茶屋的潜规则是,你要为背夫和向导的食宿买单(这意味着你要按菜单上的房费付账,不过其实也就多一两百卢比,理所当然)。也因此,如果不请背夫向导,你的住宿预算,几乎可以压缩到忽略不计的地步。难得的是,这些惊人便宜的简单床铺,大多数保持着很好的清洁水准,我和朱君刚好是从尼泊尔南北两个邻居印度和西藏进来,都叹息感恩于尼泊尔居民保持房屋整洁的习惯——终于没有可怕的印度男洗衣工或洗不掉酥油味的床单了。
ABC我们走了九天,常常被路遇的中国游客鄙视——他们可以拉练到六七天完成。然而一路上碰见的法国人和澳大利亚人又惊叹于我们的速度,他们很多人要花十二天完成,每天走路绝不超过四小时,午饭总是很漫长,然后在雪山和密林的背景下晒太阳,喝奶茶,心平气和地接受高山尼泊尔人的饭菜,不像我的同伴们总是意难平——在那个有温泉的山庄,他们看见了清瘦的家鸡在院子里悠然踱步,动了清煮鸡汤的心,一问,自己煮的价格亦要收同样的菜价,中国人的小算盘一打,便悻悻然放弃了。
总归是有得吃就吃吧,按尼泊尔人对山神的敬仰,通常在海拔两千五百米以上,你就不能吃肉了(蛋奶是允许的)。在四千多米的登山基地旁,唯一的奢侈品,大概是与炒饭同价的一瓶杜巴啤酒吧,我就这样,一路从翠谷奢侈到雪线。不要觉得它昂贵,这不过不到三十元人民币,在你所在大城市的夜店里,可能还买不到同样份量的啤酒。而这瓶啤酒,又是那些尼泊尔背夫,一步步从一千多米的平原运到四千米的雪线的。而支持他们前进的能量,只能是一盘又一盘的豆汤饭罢。
尼佬,云南土著,Lonely Planet作者和专栏作者,一年在路有半载的旅行者,2013年底,深入印度三个多月,体验经典的次大陆旅人漫游。
这套书市面上看到了5本,分别是“豆”、“番茄”、“马铃薯”、“大蒜”、“辣椒”,除了辣椒没买,其他都收入书柜,确实算难得的策划好执行好文章也不错的一套书。 编辑也捉狭,最苗条的东西请了娜斯写序;憨厚粗壮实在的番茄和马铃薯就请了大众情人沈宏非做序,以沈大腕的体重和普及程度来说,那是当仁不让。这套书里,我最喜欢的还是“大蒜”和“豆豆豆”,两者最朴实也最执着,提供了小小地球尽可能多的实用风味处理方法。而马铃薯和番茄两本书呢,就有点历史书的趣味了,或许还要加上阶级斗争和达尔文主义,毕竟说起来,这两样东西已经超越了大米和面粉,成为全球最受欢迎最普及的食物,就像鸡汤一样,不会得知大部分人,这也是在云南诸多的米线品种中,过桥米线何以成为知名度冠军的原因:那一碗鸡汤是普适的。
大概是土豆和番茄比豆子产量高的原因,自从这两件物品席卷全球以来,更古老的豆子逐渐失去了他们原本在食物链上牢固的地位。尤其是汉人,有了大豆做的豆腐后,那些产量不高的小豆都在饭桌上消失了。唯一幸存的是豌豆,在重庆高高低低的街道上,面条和米线的摊上,一碗原本只有辣椒和花椒的阳春面,浇上一勺煮得钯软的豆汤,立刻就成了无上的美味。
在云南的边境地带,山地居民仍然保持着对豆子的信仰。我最爱的一种家乡菜,就是颜色介于红豆和绿豆之间的一种深色小饭豆熬出的汤,一般是熬煮之后,再加上腊肉、油渣和各色东南亚式的香草回锅炒,那种喷香扎实的蛋白质流淌在碗里,绝对催进米饭的销量,让人一碗接一碗。
所以到了尼泊尔,看到满街的人民都在吃豆汤饭时,我就仿佛有了一把找寻到旧时光的钥匙,打开房门,是一屋子各式各样的豆子。去观看喜马拉雅全景最好的山村Damang的两天,一直没吃上肉,不知道是丹珠阿姨茹素,还是小村庄没有集市无法得到稳定的供应。然而丹珠阿姨能做出清鲜的炒花椰菜,辣脆的腌笋丝,就着豆汤拌饭,再来一瓶酒精度超过7%的本地啤酒,山村的黑夜就这样半饱半醺地流过去了。
尼泊尔人仿佛每天都在吃豆汤饭,在这个贫困的山国,这大抵是可以理解的。熬得软烂的小扁豆,是山国人最主要的蛋白质来源,当你走在那些光芒万丈的山道上,在周到的茶屋里吃批萨时,要是注意到你的背夫们,他们往往拿着一大碟米饭,就着黄色的豆汤,手一搅,呼噜呼噜下肚,很多时候,没有一点油水。
供给客人的却就多色多姿了。在尼泊尔,你永远不可能吃上同样的两份豆汤饭。仅仅豆汤的面目就迥然不同,深色的小赤豆熬的浓汤堪称人间美味,而黄色的鹰嘴豆常常会让你以为吃到了猪食,更别提“豪华豆汤饭”里可能配有四季不同的蔬菜、酸奶甚至咖喱鱼了。在尼泊尔,豆汤饭被称为达粑塔卡里(dal-bhat-tarkari),达是指豆汤,粑是指米饭,在贫瘠的山国,有时也指其他五谷杂粮,而塔卡里则指的是咖喱蔬菜,最大的变数就在这里,老实说,每次点豆汤饭,我都祈祷里边会有青菜和卷心菜,不要总是给我来一份咖喱土豆。
在Damang的最后一天,非常稀奇地,我捡到了刚从印度回来的北京人朱君,于是,我们俩成为第一和第二个在丹珠阿姨的客栈留言本写字的中国人。他听得我要去安娜普纳营地徒步,一定要跟我去。
从Damang返回首都,在几家客栈门口等车就好。最早一辆小巴大约早上七点四十抵达,约四个小时到达首都。但我们并无需要如此折腾,下了山,河谷边通向博卡拉的国道,时时刻刻满满当当充斥着来回两大城市的各色车辆。拦到有空位的车并不容易,尤其那些票价最便宜的,车顶上聚集着男人的中巴。好在还有无数伪装成越野车的面包车,中途有人下车,让我们得以坐着到了博卡拉。
在博卡拉,我几乎没再吃豆汤饭,而是吃了川菜和客家菜——从中国飞过来的老友声称不能吃咖喱,而博卡拉又是如此的游客化。川菜在四处扩张,仅有的一家客家菜来自加尔各答,酿豆腐居然有滋有味,这些颠沛流离的次大陆旧侨,从溽热的恒河平原北上到一千多米海拔的博卡拉,与沿着川藏线而来的新生代中国人相遇,倒有了红油与花椒外的别致品格。
一进山,我又开始了餐餐豆汤饭的生活。因为对批萨和炒面炒饭实在提不起兴趣,更重要的原因是,在尼泊尔,豆汤饭按规矩是要无限量供应豆汤和饭到吃饱为止,咖喱素菜在名义上也是无限量供应,可是,既然是奢侈的亮点,总归不会多备的,那些爽辣的时鲜蔬菜,常常添过一次就已告罄。
从1600米海拔到4400米海拔,每个茶屋聚集的村落,对客人吃食用不用心,大抵就体现在这豆汤饭的配菜上。一路往返安娜普纳峰的登山营地,我几乎已经忘记哪个村子清晨的日照金山最美,却依然记得哪一家的豆汤饭最用心最美味。尽量避开在喜马拉雅的村庄用餐,那儿的配菜只有土豆,其他菜式也非常之劣。整个行程,我觉得最佳的豆汤饭有两个,一个是河谷最低处的吉米的BEE HIVE VIEW GUEST HOUSE,咖喱非常出色,配菜居然精心到有拌有沙拉酱的生菜沙拉;另一个是MBC的FISH TAIL旅馆,配菜有红油竹笋,土豆泥烩莲花白和炒芥菜,在三千七百米的高山上见到青菜,连我那号称不吃咖喱的朋友也忍不住扒来小半碗。
一路歇息茶屋的潜规则是,你要为背夫和向导的食宿买单(这意味着你要按菜单上的房费付账,不过其实也就多一两百卢比,理所当然)。也因此,如果不请背夫向导,你的住宿预算,几乎可以压缩到忽略不计的地步。难得的是,这些惊人便宜的简单床铺,大多数保持着很好的清洁水准,我和朱君刚好是从尼泊尔南北两个邻居印度和西藏进来,都叹息感恩于尼泊尔居民保持房屋整洁的习惯——终于没有可怕的印度男洗衣工或洗不掉酥油味的床单了。
ABC我们走了九天,常常被路遇的中国游客鄙视——他们可以拉练到六七天完成。然而一路上碰见的法国人和澳大利亚人又惊叹于我们的速度,他们很多人要花十二天完成,每天走路绝不超过四小时,午饭总是很漫长,然后在雪山和密林的背景下晒太阳,喝奶茶,心平气和地接受高山尼泊尔人的饭菜,不像我的同伴们总是意难平——在那个有温泉的山庄,他们看见了清瘦的家鸡在院子里悠然踱步,动了清煮鸡汤的心,一问,自己煮的价格亦要收同样的菜价,中国人的小算盘一打,便悻悻然放弃了。
总归是有得吃就吃吧,按尼泊尔人对山神的敬仰,通常在海拔两千五百米以上,你就不能吃肉了(蛋奶是允许的)。在四千多米的登山基地旁,唯一的奢侈品,大概是与炒饭同价的一瓶杜巴啤酒吧,我就这样,一路从翠谷奢侈到雪线。不要觉得它昂贵,这不过不到三十元人民币,在你所在大城市的夜店里,可能还买不到同样份量的啤酒。而这瓶啤酒,又是那些尼泊尔背夫,一步步从一千多米的平原运到四千米的雪线的。而支持他们前进的能量,只能是一盘又一盘的豆汤饭罢。
尼佬,云南土著,Lonely Planet作者和专栏作者,一年在路有半载的旅行者,2013年底,深入印度三个多月,体验经典的次大陆旅人漫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