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精神在新时代的重要价值

来源 :中华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x54239896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办公的地方,一进大门迎面巨大的影壁上,赫然五个大字——为人民服务。
  延安时期,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毛泽东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革命实践形成了伟大的延安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延安精神的重要内容,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70多年来,我们的党和政府始终坚持这一根本宗旨,始终把广大人民的利益作为各项工作的根本目的,始终放在各项工作的第一位,艰苦奋斗,发奋图强,把一个积贫积弱的国家建成一个初步繁荣富强的国家,人民群众从解决温饱问题到富起来,走上了小康生活的道路。
  历史进入新的时代,我们的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中心。2012年11月15日,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习近平总书记掷地有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中国地域广阔,地区贫富差异比较大。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国家高度重视贫困地区的扶贫工作,有计划、有组织、大规模地扶贫开发,取得了伟大成就,但是直到2012年,全国贫困人口还有9899万人。尤其是西部许多省份经济力量比较薄弱,贫困人口达5086万人。有的贫困县70%的乡村是贫困村,有的贫困村全部是贫困户,那里人民群众的生活还处在贫困线以下。许多贫困地区的贫困人口集中分布在生产条件比较差、自然灾害多、基础设施落后的连片特困地区,土地少而贫瘠,收入微薄,又缺乏其他经营,贫困程度比较深。贫困人口不仅收入水平低,一些地方还面临着吃水、行路、用电、上学、就医等诸多困难。有些村寨交通闭塞,出门要靠攀爬山崖,攀爬滑索,许多人祖辈没有走出过大山。
  脱贫问题十分严峻。如何使这一部分群众摆脱贫困,是摆在我党面前的一个重大问题,是关系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一次次深入到贫困地区贫困县贫困村贫困家庭进行考察,访贫问苦,贫困地区人民群众的贫困生活使他揪心,也更加坚定了他使贫困地区千千万万贫困群众脱贫的决心。
  2012年12月29日至30日,总书记冒着零下十几摄氏度的严寒,踏雪前往阜平看望慰问困难群众,考察扶贫开发工作,向全党全国发出了脱贫攻坚的动员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
  2013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甘肃省海拔2400多米的定西市渭源县元古堆村和海拔1900多米的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自治县布楞沟村考察。随后每年新年首站考察看扶贫,已经成为习近平总书记的一个惯例。党的十八大以来,每年新年献(贺)词总书记忘不了贫困人口的事,忘不了脱贫攻坚的事情。
  2014年10月17日国家设立了“国家扶贫日”,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扶贫开发工作的高度重视。
  2015年,在中国共产党召开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
  2015年11月,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召开,对脱贫攻坚工作全面部署。党中央国务院向全国人民发出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号召,颁布《“十三五”脱贫攻坚计划》,为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制定了时间表和路线图。
  2017年1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省张家口市德胜村考察。
  2017年6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考察,到忻州市岢岚县赵家洼村特困户王三女家看望。23日在太原主持召开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上指出“推进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需要找准导致深度贫困的主要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脱贫攻坚举措”。
  2017年10月25日,习近平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与中外记者见面时说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也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我们将举全党全国之力,坚决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确保兑现我们的承诺。”
  为了坚决兑现承诺,党的十九大把精准脱贫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三大攻坚战之一,而随后公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要求全党上下再动员再部署,集中力量攻克贫困的难中之难、坚中之坚。
  2018年2月11日,党的十九大召开后的第一个春节前夕,习近平来到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这里是全国最典型的区域性整体贫困地区,17个县市中有11个县是深度贫困县,贫困人口达97万。习近平总书记冒着严寒走进贫困村,走进贫困户,仔细询问和查看贫困群众的生活情况。
  2019年4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主持召开解决“两不愁三保障”会议,指出要集中优势兵力打攻坚战。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基层党政干部,要一心一意为老百姓做事,心里装着困难群众,多做雪中送炭的工作,常去貧困地区走一走,常到贫困户家里坐一坐,常同困难群众聊一聊,多了解困难群众的期盼,多解决困难群众的问题,满怀热情为困难群众办事。
  8年来,习近平总书记顶风雪、冒酷暑、踏泥泞,50多次走进贫困村,走进贫困家庭,访贫问苦,实地考察,一次次对脱贫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我们看到,总书记对脱贫是何等的重视,下了多么大的决心。人民领袖始终牵挂着贫困群众,始终想着使乡亲们过上好日子。这是不忘初心,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人民领袖的为民情怀。习近平总书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与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延安精神一脉相承。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全党上下一致,一切为了人民,一切想着人民,迅速行动,下大力气,重力举措,历时8年始终坚持不懈,大打了一场脱贫攻坚战。
  2014年,全国贫困地区80万基层干部进村入户,具体识别贫困人口,12.8万个贫困村、8962万贫困人口被识别出来,建档立卡、录入信息,实行有进有出的动态管理。
  2015年,为了精准扶贫,使贫困人口数据更精准,全国扶贫系统200多万工作人员对建档立卡“回头看”,补录了贫困人口807万,退出不符合贫困条件的人口929万。扶贫精准度进一步提高。   2015年11月27日至28日,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坚定强调要把脱贫攻坚作为“十三五”期间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我们要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一个也不能落下。中西部22个省区市向中央签订了脱贫攻坚责任书,立下了军令状。每年向党中央、国务院报告扶贫脱贫情况,接受督察考核。
  这样形式的军令状、责任书,在中西部22个省区市县乡各级党委政府都能看见,通过层层签订脱贫攻坚责任书,强化了脱贫攻坚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地)县抓落实的管理体制。五级书记形成了一个脱贫攻坚的全方位决战局面。
  2017年2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的时候说:“今天我们这个集体学习,是關于这个脱贫攻坚形势的。安排这个题目的目的,就是能够确保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的目标,是实实在在的实现,不是勉勉强强的实现,更不能是虚假的实现。先安排一个专题片,然后再来发言。”
  看完片子,习近平总书记心情沉重地说:“群众生活现在还这么困难,贫困地区还这么贫困,心里真是沉甸甸的。”总书记指示,农村人口如期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是我们作出的庄严承诺。接着,总书记强调“七个强化”——强化领导责任,强化资金投入,强化部门协调,强化东西协作,强化社会合力,强化基层活力,强化任务落实。对脱贫攻坚战具体指导。
  2018年末,中央在对各省脱贫攻坚成效考核时发现“两不愁三保障”存在突出问题。习近平总书记讲,我们要头脑清楚,不要好高骛远,要紧盯着“两不愁三保障”。
  “两不愁三保障”,是我国农村贫困人口脱贫的基本要求和核心指标,在超过国家贫困标准的同时,还要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
  在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上,习近平要求教育部等五个和“两不愁三保障”工作相关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拿出过硬的举措和办法,确保如期完成任务。到2019年年底,520多万人的“两不愁三保障”问题基本解决。
  从党中央最高指挥部到基层最后一公里,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挂帅、亲自指挥、亲自出征、亲自督战,层层压实责任,举全党全国全社会之力推进,集中优势兵力打攻坚战,充分发挥400多万个基层党组织、9500多万名党员的凝聚力和战斗力,832个贫困县党政正职坚守脱贫攻坚一线指挥部, 300多万名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深入扶贫一线,倾力帮扶。重视程度之高、政策举措之实、工作力度之大前所未有。
  声势浩大的脱贫攻坚战,到2019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从9899万人减少到551万人,贫困县从832个减少到52个,西部农村贫困人口由5086万人减少到323万人,西部地区90%以上的贫困县实现脱贫摘帽。
  2020年是脱贫攻坚的决战年收官年。然而新年前后,一场新冠肺炎疫情突然发生,洪涝灾害又接踵而来。这突发情况严峻地考验着脱贫攻坚战的成败。习近平总书记一个月内三次发出重要指示,要求统筹灾后恢复重建与脱贫工作。总书记强调,2020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和严重洪涝灾害的考验,党中央坚定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的决心不动摇。现在脱贫攻坚到了最后阶段,全党全社会要勠力同心真抓实干,顽强奋斗,攻坚克难,善始善终,善作善成,不获全胜决不收兵。脱贫攻坚的终点没有变,最后的冲线时间没有变。
  8年的脱贫攻坚战,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统筹和领导下,全国上下一心,党政军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广大党员、干部、群众、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人员、各行各业以及诸多社会力量,形成了声势浩大的脱贫攻坚人民战争。数百万扶贫干部倾力奉献,实干苦干,同贫困群众想在一起,住在一起,将最美的年华奉献给了脱贫事业。令人感动的是1800多名党员干部因积劳成疾或因事故在脱贫攻坚岗位上献出了自己的生命。黄文秀,法学硕士,中共党员,广西百色市委派驻乐业县百坭村驻村第一书记, 2019年牺牲在脱贫攻坚一线,献出了年仅30岁的宝贵生命。
  天道不负中国共产党人,不负以人民为中心、铁定决心、百折不挠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中国共产党人,不负大打脱贫攻坚战的各族人民群众,2020年年底,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彻底胜利。
  祖祖辈辈居住在大山深处,在石头缝里刨食的贫困群众异地搬迁到漂亮的楼房,产业扶贫使贫困村变成了富裕村,科技扶贫使贫苦农民掌握了致富技术,就业扶贫使苦于找不到门路的困难群众有了稳定的工作和收入,还有对口支援扶贫、定点扶贫、教育扶贫、医疗扶贫等各种帮扶脱贫形式,使奔小康的路上没有落下一个人。我们看到,湖南湘西十八洞村,2013年人均收入仅1668元,到2020年增长到18369元。我们看到,贫困地区行路难、吃水难、用电难、通讯难、上学难、看病难等问题得到了彻底解决。我们看到,960多万贫困群众坐上搬迁的汽车,彻底摆脱闭塞和落后,住进新的家园,老爷爷老奶奶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2021年2月25日,中共中央召开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彻底解决。
  中华民族历史性地彻底摆脱了绝对贫困,实现了几千年的梦想,中国共产党兑现了对中国人民的神圣承诺。
  脱贫攻坚的伟大胜利,展现的是伟大的中国力量,展现的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力量。这种伟大力量来自于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而创造出如此宏伟的彪炳史册的历史伟业。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100年来,我们的党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自己神圣的历史使命,始终想的是广大人民群众。100年,是闹革命拯救劳苦大众、抓建设为人民谋幸福而艰苦奋斗的100年。历史进入新时代,在新征程我们的党将永远牢记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一如既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永远的奋斗目标,使人民群众有更加丰富的获得感,有更加美好的幸福感。
  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永放光芒!
其他文献
征歌动地天,回首看红船。  血写春秋季,诗吟悲壮年。  巡天神箭疾,护国铁魂坚。  时代翻新处,江山梦正圆。党史学习教育感怀  座前翻史冊,正值百年时。  学习开风气,溯源知本基。  诚诚圆梦者,灿灿复明之。  大道争相去,前程勿可疑!
期刊
一  空间站建忆当年,霸主横拦我靠边。①  知耻更增航宇志,崭新舱室啸长天!二  神州历史五千年,迭代长传奋斗篇。  苦难輝煌迎盛世,勇攀科技百重天!三  六纪年华耳半聪,② 眼花倚镜少朦胧。  添柴助焰羞无力,欣喜吟诗赞伟功。  注释:  ① 美国、俄罗斯、加拿大、日本等多国建国际空间站时,中国也想加入,遭美国阻拦而未成。  ② 一纪为12年。
期刊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1937,延安对话》一书2021年6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隆重出版,这本不到12万字的纪实作品是一份珍贵的礼物,是我们党在延安时期革命实践和思想理论的重要见证,是一部真实展现延安精神的珍贵史料。尘封80年珍贵史料  延安,举世闻名的中国革命圣地,是中共中央和红军长征的“落脚点”,全民族抗日战争的“出发点”,新民主主义建设的“试验区”,解放全中国的“转折点”。从1935
期刊
李慎明同志作报告  2021年9月24日,为进一步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講话精神,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举办专题报告会,由中国社科院原副院长、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副会长李慎明作题为《党的百年奋斗的伟大成就与基本历史经验》的专题报告。出席报告会的有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令狐安,副会长刘建、周吉平、耿焱和在京部分理事、会员,以及中延会有关部门人员共120余人。会议由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副会长李
期刊
2021年是个特殊的年份,在火热的七月,我们刚刚庆祝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在金色的十月,我们又迎来了新中国成立72周年。历史证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今天,中华民族向世界展现的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气象,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
期刊
常务副会长令狐安发言:  在党百年华诞之际我写了首诗:“砥砺前行岁月疾,初衷未改贵情痴。中流击水心求索,大浪淘沙血染衣。万里长征筋骨硬,九天追梦史诗奇。前途何惧狂飙劲,正是扬帆奋进时。”  有文章概括建党百年是从石库门走向天安门的历程。天安门广场中央有两座重要建筑,即人民英雄纪念碑与毛主席纪念堂。习近平总书记在天安门上发表重要讲话,是对为中华民族复兴而英勇牺牲的无数革命先烈和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
期刊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华民族正迎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的曙光。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党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断深化对发展变化的党情、国情、世情的认识和把握,提出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体现了我们党对机遇与挑战、开放与自主、发展与安全的辩证认识,为坚定选择我国经济现代化的战略路径提供了理论依据。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共同现实
期刊
“我从今年(2007年)3月23日到上海工作,到今天为止,总共是7个月零4天。在这段时间里,我与上海人民同甘共苦、同舟共济,对上海产生了难以割舍的感情,上海是一座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城市,上海发展的前景是十分广阔的。到了新的岗位以后,我一定会继续关心和支持上海的工作,衷心祝愿上海的明天更美好。”这是2007年10月26日,习近平同志在离开上海到中央工作时的一段深情道别。如今,十多年过去,漫步黄浦江畔
期刊
新中国从成立至今,已经走过了72年波澜壮阔、感天动地的辉煌历程。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和只争朝夕的拼搏精神,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阔步前进。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深刻总结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百年奋斗历程得出的科学结论,深刻揭示了近代
期刊
理想信念坚定和对党忠诚是紧密联系的。理想信念坚定才能对党忠诚,对党忠诚是对理想信念坚定的最好诠释。9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检验党员干部是不是对党忠诚,在革命年代就要看能不能为党和人民事业冲锋陷阵、舍生忘死,在和平时期也有明确的检验标准。比如,能不能坚持党的领导,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