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倡导教师指导下的有效学习,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的获取过程,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研究的热点话题。我认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自主的、生动活泼的、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其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生活实践、活动开展等方式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有效途径。
一、有效营造环境,提供开放教学氛围
课堂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心理。这就要求教师开放教学环境,优化师生、生生关系,将课堂还给学生,将自主还给学生,激发学生自己学习数学的兴趣,去研究数学。
教学《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时,首先让学生按小组进行动手操作,用12个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拼长方形,并根据所摆的情况,完成书上的表格。由于是按小组进行学习的,学生很快就发现拼成的长方形有三种情况。接着,学生分组讨论:拼成的长方形的长和什么有关系?宽和什么有关系?面积和什么有关系?基于前一环节的实际操作,学生讨论得比较认真。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无所顾忌,畅所欲言,发现拼成的长方形的长和每排摆的正方形的个数有关系;拼成的长方形的宽和摆的排数有关系;拼成的长方形的面积和所摆正方形的个数有关系。最后学生小组讨论,归纳、概括出计算长方形的面积可以直接用长和宽相乘比较简便,在民主、开放的课堂环境中学习有效地提高了学习效率。
二、有效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参与热情
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小学生好奇、好胜的心理,根据教材的具体内容以及学生思维发展阶段的特点,创设新奇、有趣、富有挑战性的、充满疑问的情景,点燃学生的“发现”之渴望、“研究”之兴趣、“探索”之热情,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需要,变“低效学习”为“高效学习”。
在教学《年、月、日》一课前,我让学生通过上网查找有关年、月、日的知识,鼓励他们把查阅到的信息在小组进行集中讨论、分析、比较,然后综合结果。授课时,我直接利用学生手中的材料加以分析、讲解。学生研究自己找到的材料要比研究教师提供给他们的材料更投入,更感兴趣。
三、有效开展活动,提供动手实践机会
数学新课程遵循“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大力倡导“在实践中学习”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真正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走向成功的彼岸。
在教学《分数意义》时,让学生事先准备充分的材料,如实物、长方形和正方形纸、小棒等,上课后让学生根据我提出的问题:“你能把这些物体或图形平均分吗?平均分之后你可以得到哪些分数?”来分组讨论。然后让学生动手操作,并写出相应的分数。学生都饶有兴趣地投入到实践活动之中,充分自由地选择材料,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探索。这样安排,每个学生都可获得成功的学习体验,得到相应的发展,在活动中得来的知识也就掌握得更加牢固了。
四、有效新旧连接,促进知识内化构建
学生对数学的认知矛盾是激起求知和有效探究的有利因素。在新旧知识的连接点,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认知矛盾,甚至寻找契机制造一些矛盾,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进而引导他们有效学习数学知识。
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一课,老师演示在森林边有一棵大树,树上有3只小乌,树下草地上有3只小鸟,树顶上空还有3只小乌。然后老师问:看着这幅图画,你能写出什么算式?先让学生计算3+3+3=9,接着直接出示算式计算“3+3+3+3+3+3+3+3”,说:“得几”。学生感到有些麻烦了,随后教师把写着很多个3相加的长纸条移除,告诉学生这道题要用新的办法来解决,于是就顺利引入新课。又如教学《正方形的认识》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先出示长方形让学生说说它的特征,然后把这个长方形逐渐收缩或扩大成正方形,问学生:“现在得到的这个图形有什么特点,你能给它起个名称吗?”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又根据“渐变”的观点沟通了知识间的联系。
五、有效生活实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最好的动机是对所学学科的兴趣。”兴趣是学生最重要的学习助推器。由于数学知识本身具有抽象性,与小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思维特点和活泼好动的年龄特点构成矛盾。单纯的数学知识往往比较枯燥乏味,难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激发他们的学习情感。因此,要从现代生产、生活实际或社会热点问题出发创设情境,给出一些新鲜的、生动的、有趣的、真实的数学问题让学生解答,引发学生对真实问题的探究,进而诱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形成正确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
在教学《长方形面积》内容时,我就让学生到羽毛球场,量羽毛球的长和宽,算出它的面积;让学生量乒乓球台算面积、量国旗算面积。又如在教学《认识公顷》时,我就先让学生到操场量教师先画好的边长为10米的正方形,让学生算出它的面积。然后告诉学生100个这么大的正方形就是1公顷。再让学生讨论1公顷应该等于多少平方米?应该是怎样的一个正方形?然后让学生用测绳量出100米的边长来,让大家体会边长100米的正方形的大小。最后请学生估算一下我们学校大约占地多少公顷,在同学激烈的争论声中结束了这堂课。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有把“学”的权力还给学生,把“想”的时间交给学生,把“做”的过程留给学生,每一个学生才都有成功的体验,从而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有效营造环境,提供开放教学氛围
课堂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心理。这就要求教师开放教学环境,优化师生、生生关系,将课堂还给学生,将自主还给学生,激发学生自己学习数学的兴趣,去研究数学。
教学《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时,首先让学生按小组进行动手操作,用12个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拼长方形,并根据所摆的情况,完成书上的表格。由于是按小组进行学习的,学生很快就发现拼成的长方形有三种情况。接着,学生分组讨论:拼成的长方形的长和什么有关系?宽和什么有关系?面积和什么有关系?基于前一环节的实际操作,学生讨论得比较认真。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无所顾忌,畅所欲言,发现拼成的长方形的长和每排摆的正方形的个数有关系;拼成的长方形的宽和摆的排数有关系;拼成的长方形的面积和所摆正方形的个数有关系。最后学生小组讨论,归纳、概括出计算长方形的面积可以直接用长和宽相乘比较简便,在民主、开放的课堂环境中学习有效地提高了学习效率。
二、有效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参与热情
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小学生好奇、好胜的心理,根据教材的具体内容以及学生思维发展阶段的特点,创设新奇、有趣、富有挑战性的、充满疑问的情景,点燃学生的“发现”之渴望、“研究”之兴趣、“探索”之热情,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需要,变“低效学习”为“高效学习”。
在教学《年、月、日》一课前,我让学生通过上网查找有关年、月、日的知识,鼓励他们把查阅到的信息在小组进行集中讨论、分析、比较,然后综合结果。授课时,我直接利用学生手中的材料加以分析、讲解。学生研究自己找到的材料要比研究教师提供给他们的材料更投入,更感兴趣。
三、有效开展活动,提供动手实践机会
数学新课程遵循“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大力倡导“在实践中学习”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真正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走向成功的彼岸。
在教学《分数意义》时,让学生事先准备充分的材料,如实物、长方形和正方形纸、小棒等,上课后让学生根据我提出的问题:“你能把这些物体或图形平均分吗?平均分之后你可以得到哪些分数?”来分组讨论。然后让学生动手操作,并写出相应的分数。学生都饶有兴趣地投入到实践活动之中,充分自由地选择材料,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探索。这样安排,每个学生都可获得成功的学习体验,得到相应的发展,在活动中得来的知识也就掌握得更加牢固了。
四、有效新旧连接,促进知识内化构建
学生对数学的认知矛盾是激起求知和有效探究的有利因素。在新旧知识的连接点,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认知矛盾,甚至寻找契机制造一些矛盾,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进而引导他们有效学习数学知识。
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一课,老师演示在森林边有一棵大树,树上有3只小乌,树下草地上有3只小鸟,树顶上空还有3只小乌。然后老师问:看着这幅图画,你能写出什么算式?先让学生计算3+3+3=9,接着直接出示算式计算“3+3+3+3+3+3+3+3”,说:“得几”。学生感到有些麻烦了,随后教师把写着很多个3相加的长纸条移除,告诉学生这道题要用新的办法来解决,于是就顺利引入新课。又如教学《正方形的认识》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先出示长方形让学生说说它的特征,然后把这个长方形逐渐收缩或扩大成正方形,问学生:“现在得到的这个图形有什么特点,你能给它起个名称吗?”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又根据“渐变”的观点沟通了知识间的联系。
五、有效生活实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最好的动机是对所学学科的兴趣。”兴趣是学生最重要的学习助推器。由于数学知识本身具有抽象性,与小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思维特点和活泼好动的年龄特点构成矛盾。单纯的数学知识往往比较枯燥乏味,难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激发他们的学习情感。因此,要从现代生产、生活实际或社会热点问题出发创设情境,给出一些新鲜的、生动的、有趣的、真实的数学问题让学生解答,引发学生对真实问题的探究,进而诱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形成正确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
在教学《长方形面积》内容时,我就让学生到羽毛球场,量羽毛球的长和宽,算出它的面积;让学生量乒乓球台算面积、量国旗算面积。又如在教学《认识公顷》时,我就先让学生到操场量教师先画好的边长为10米的正方形,让学生算出它的面积。然后告诉学生100个这么大的正方形就是1公顷。再让学生讨论1公顷应该等于多少平方米?应该是怎样的一个正方形?然后让学生用测绳量出100米的边长来,让大家体会边长100米的正方形的大小。最后请学生估算一下我们学校大约占地多少公顷,在同学激烈的争论声中结束了这堂课。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有把“学”的权力还给学生,把“想”的时间交给学生,把“做”的过程留给学生,每一个学生才都有成功的体验,从而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