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自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关于晚明启蒙思潮的争论就一直存在,但到目前为止,相关研究成果大都集中在晚明启蒙思潮的性质、内容和价值等方面,而且无论是“晚明启蒙思潮”的肯定论者还是否定论者,大都自觉或不自觉地以西方历史作为参照系。而本文则在辨析“启蒙”概念的基础上,以晚明商业出版为切入点,探讨了启蒙思潮如何形成的问题,认为商业出版改变了文化传播模式,打破了主流意识形态的垄断地位;在商业利润的驱使下,启蒙成为出版商的生意;晚明商业出版促进了启蒙思想的广泛传播,成为启蒙思潮的催生婆。
【机 构】
:
天津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天津300191
【基金项目】
:
2012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晚明商业出版与思想文化及社会变迁研究》(2012T50568)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关于晚明启蒙思潮的争论就一直存在,但到目前为止,相关研究成果大都集中在晚明启蒙思潮的性质、内容和价值等方面,而且无论是“晚明启蒙思潮”的肯定论者还是否定论者,大都自觉或不自觉地以西方历史作为参照系。而本文则在辨析“启蒙”概念的基础上,以晚明商业出版为切入点,探讨了启蒙思潮如何形成的问题,认为商业出版改变了文化传播模式,打破了主流意识形态的垄断地位;在商业利润的驱使下,启蒙成为出版商的生意;晚明商业出版促进了启蒙思想的广泛传播,成为启蒙思潮的催生婆。
其他文献
1月12日,上海教育报刊总社成立十周年庆典在上海音乐学院隆重举行。中共上海市委副书记殷一璀、上海市副市长沈晓明为庆典发来贺信。中共上海市教卫党委书记李宣海开启上海教
摧毁人们对于“心”的信任,是罗蒂哲学的任务之一,然而这一任务是否真的完成了却值得怀疑。仔细考察可以发现,他对心的种种解构,并不能消除心的存在。社会实践、相互作用不仅不能消除心,反而预设了心的存在,没有心的社会实践是不可思议的,相互作用的逻辑前提是相互作用项,也就是心。罗蒂等的说法只看到了相互作用的一个方面,即其整体性的维度,而忘记了这个整体又是向个体的内在性敞开的,如果消除了内在性,整体性、外部环境便无立足之地。心理活动和现象的连续性、稳定性表明了心的存在和独立性,心不能被归之于任何生理、神经或物理活动,
王阳明对待经典有其一贯的立场:尊经即尊心。在他看来,经典的本质功能是指点吾之良知,故而理解与解释经典的根本方法是良知的“自我理解”和“自我解释”。王阳明释经主要通过“专题化”和“非专题化”两种体例进行,在释经方式上因人而异,其根本目的是治病救人;在释经方法上,他认为解经即解心,心通之后,经典的意义才能兑现。王阳明释经是在一种修行—学术共同体中进行的,看似具有浓厚的“密释”之趋向,实则极为明白简易。对于现代读者而言,想要进入王阳明释经学之堂奥,则需要不断改化自身气质。
从明万历十年至清道光二十二年(1602—1842年),永定河下游水环境经历两次大变化。自明万历至清康熙年间,永定河下游东安、武清等地出现两次盛大水势,多地变为泽国。自清乾隆
清朝官方史学经历了乾隆时期的繁荣发展之后,在道光朝已经显著衰退,但仍然保持着记录和编纂本朝各种史籍的基本格局。此外,清季的官方修史取得一些值得注意的业绩,如修成嘉庆《大清一统志》、纂修光绪《大清会典》及其附属各书、国史馆扩展其修史项目等,还编纂了三朝《筹办夷务始末》、《治平宝鉴》、《各国政艺通考》等书。这些书、史编纂,密切联系了清廷的政治需要,也包含有史学学术上的追求。即使在国力衰减、充满危机的状况下,清朝依然坚持了官方史学的运行,这一点超越了以往朝代,尤属可贵。
令狐德、岑文本等所修《周书》,是唐初史家撰写的梁、陈、齐、周、隋"五代史"之一。研究《周书》的历史叙事,揭示《周书》历史叙事的格局与体例、史笔与表述,以及其历史叙事的思想内涵,总结其成就与局限,可为进一步认识中国古代史学历史叙事的一般规律和特殊形式作初步探索。
粤汉铁路连接富庶的华中和华南地区,在湖南省境内的里程占了近60%,在其建设与运营过程中与近代湖南的关系也最为密切。粤汉铁路的建设,对近代区域经济社会变迁产生了深远影响。粤汉铁路加强了湖南与鄂粤两省之间的经济联系,便利了湖南大宗物产的对外输出,有力推动了湖南经济的近代化进程;粤汉铁路对近代湖南传统运输方式造成了挤压,随着时间的推移,铁路在湖南交通运输格局中的地位变得越来越重要,对水运等传统交通方式造成了较大冲击;粤汉铁路改变了近代湖南交通格局,交通方式变革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巨大变化,同时交通的进步不但直
唐诗选本是唐诗传播与经典化的重要途径。自唐代以来,历代文人通过编选、评点、注释唐诗选本,开展诗歌教育,传播个人文学情趣或某一文学团体或派别的文学观。至明清两代,诗坛
抗战时期山西沦陷区约占全省总面积2/3以上,而沦陷区农村则无疑是山西抗战史研究的重要内容。当时满铁北支经济调查所关于《山西省农村概况调查——以在平遥进行的生产分析为中心》的报告,对平遥县南政村土地、人口、农户阶层、农作物、生产要素、生产成本等作了详细考察。受战争的影响,该村役畜不足、肥料短缺,导致农业产量不高及租税费、劳动费高涨等现象,形成农业生产的恶性循环。在此情势下,当时土地零散、规模很小的小农经济难堪重负,致使当地本已破败贫困的农业经济每况愈下。
河间献王刘德积德累行,俨然汉初一位儒家领袖。他修学好古,在河间国复兴儒学,颇得儒家正脉,却与朝廷儒学形成分立。仁义治国,德教化民,是河间献王治道的基本思路;修兴礼乐,治国化民,是河间献王治道的基本途径。河间献王与汉武帝思想倾向的不同导致了他及其河间儒学的悲剧命运,这是历史的遗憾,但掩盖不了河间献王之道德人格与思想学说的价值。河间献王的治道思想为我们今天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具有重要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