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椎骨折的CT、磁共振成像与X线诊断的影像学对比研究

来源 :中国伤残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lived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价X线片、CT、MRI对脊椎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实验的主要时段为2020年6月-2021年4月,实验对象为此期间接治的80例脊椎骨折患者,并分别实施X线片、CT、MRI进行检查,分析3种诊断方式的效果和诊断价值.结果:实验成果表明,CT影像的处理模式时间多于X线平片检测处理,检测费用也更多于X线平片,相比其他2种的检出率,MRI影像的检出率显著更高,数据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脊椎骨折患者来说,X线片,CT 2种诊断方式在临床中比较多见,MRI诊断方式诊断准确率更高.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在加速康复外科(ERAS)病房中实施多模式镇痛管理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疗效.方法:2017年1月-2019年1月选择在本院ERAS病房与普通病房行单侧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各30例作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多模式镇痛,对照组给予传统镇痛,记录所有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的疼痛、髋关节功能恢复与疼痛相关因子表达情况等.结果:观察组的术后住院时间与术后下地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天、3天与7天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都低于对照组(P<0.05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开放性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1例开放性跟骨骨折病例,根据伤口损伤及污染程度的不同分别采取不同的手术治疗方案,结合中医辨证分期用药的临床疗效.结果:21例共22足开放性跟骨骨折病例,伤口甲级愈合13例(足),乙级愈合6例(足),3例出现伤口感染,经治疗后完全痊愈.无慢性骨髓炎发生.AOFAS评分最低83分,最高98分,平均90.35分.结论:根据病情的不同选择合适的手术治疗方案,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能降低伤口感染、坏死等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并能促进功能康复.
目的:探究不同手术入路对踝关节骨折手术患者治疗效果影响的分析.方法:选择踝关节骨折手术患者共72例,时间为2019年12月-2020年12月,观察组(后外侧手术入路治疗)及对照组(外内后侧手术入路治疗)均为36例.对比患者的治疗效果、手术情况、AOFAS足踝评分.结果:观察组疾病总疗效34例(94.44%),较对照组24例(66.67%)更高(P<0.05);观察组的手术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且骨折愈合、手术所用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AOFAS足踝优良率32例(88.89%),高于对照组2
糖尿病是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多因素导致胰岛素分泌和(或)作用缺陷所引起的代谢性疾病,随着国民生活水平提高和生活方式改变,糖尿病发病率及并发症逐年升高,带来了严重的公共健康问题.近年来,气虚血瘀被认为是糖尿病诸多并发症的重要病机,作为益气活血代表方的补阳还五汤在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临床研究、相关药理学作用机制研究也成为热点,并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
目的:观察子午流注针刺法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患者后遗症的疗效.方法:回顾性观察我院2018.1~2020.12月101例脑梗死后遗症患者,将采取子午流注针刺法结合康复训练的51例患者设为A组,将采取常规康复训练的50例患者设为B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疗效、下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步行和平衡能力,血清中白蛋白(ALB)、球蛋白(GLB)的水平.结果:A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2.16%,B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6.00%;A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Fugl-Meyer下肢运动量表(F
心源性休克是心室泵功能受损而导致的休克综合征,是心力衰竭最严重的临床表现,病因以心肌梗死最多见.合理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是该病治疗关键,其中硝普钠与多巴胺联合应用为其临床治疗开辟了新的希望,使心源性休克患者生存率较过去大大提高.但多巴胺和多巴酚丁胺治疗副反应较多,使用剂量过大会引起心动过速,还可能造成外周扩张和体循环血管阻力下降.积极开展该病中医药研究,对提高其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
目的:观察Wiltse入路结合单侧伤椎椎弓根置钉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观察2017年6月-2019年6月采用手术治疗的37例单节段胸腰椎骨折患者,其中19例采用Wiltse入路结合单侧伤椎椎弓根置钉的5钉固定治疗(观察组),18例采用常规后正中入路跨伤椎4钉固定治疗(对照组),比较,2组的手术时间、围术期失血量,术后2组患者的肌酸激酶水平以及术后6个月伤椎前缘高度比、脊柱后凸Cobb角、疼痛VAS评分.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12个月.手术时间、围术期失血量、术后肌酸激酶水平、住
目的:探究早期康复护理与常规护理在老年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治疗中应用的优势效果.方法:对2019年9月-2020年9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8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对比研究,患者均实施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通过系统抽样法分成2组,实施常规护理的40例患者归入对照组,实施早期康复护理的40例患者归入观察组,分组对比患者护理前后NRS和Harris评分、康复效果以及生活质量.结果:就护理后NRS疼痛评分分组对比来看,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较低,Harris评分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较高,观察组患者早期康复效果统计优
目的:观察老年髋部脆性骨折病人行院外主动联络服务护理的临床效果及对病人焦虑情绪、疼痛症状以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价值.方法:纳入我院接收并诊治的老年髋部脆性骨折病人78例为研究对象,病人就诊时间2019年4月-2020年4月,78例老年髋部脆性骨折病人根据信封法平均分为对照组和院外主动联络服务护理组(观察组)2组,对照组(39例)病人接受围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39例)病人接受围术期院外主动联络服务护理.研究2组病人护理前、护理3个月后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简明-麦-吉疼痛问卷(SF-MPQ)评分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对骨折患者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9年1月-2019年11月的86例骨折患者,根据护理方法差异分组,对照组实施了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比较2组护理前后视觉模拟疼痛程度、焦虑水平、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RSS)评分、满意度、治疗配合度、骨折愈合时间、骨折不愈合发生率.结果:护理后观察组视觉模拟疼痛程度、焦虑水平、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RS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满意度是100%(43/43),对照组则是72.09%(31/43),P=0.0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