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校作为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基地,应加强对团组织工作的改革和创新,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推动校园精神文明建设,构建和谐校园文化。
一、共青团在高校的组织工作与建设和谐校园的关系
(一)建设和谐校园的为高校共青团工作的开展提供了环境和制度保障
根据党中央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的内涵和要求,落实到高校中就是要建立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安定有序、和谐发展的文明校园。民主法治,就是民主办学得到充分发挥,依法治校得到真正落实。公平正义,就是学校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各种矛盾得到正确处理,学校内的公平与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诚信友爱,就是师生员工互助互爱、坦诚相待、融洽相处。安定有序,就是学校组织机制健全、管理完善、秩序良好,各方面都保持安定团结。
(二)高校共青团工作是推动和谐校园建设的动力
1、高校共青团组织功能的发挥可以促进和谐校园氛围的形成。高校共青团组织工作对大学生的教育、引导功能可以帮助学生树立和谐发展的观念,培养其成为自身和谐、与他人和谐、与环境和谐的和谐青年,向其灌输共建和谐校园的观念;而高校共青团组织的另一项功能——服务功能可以为大学生提供发展所需的良性竞争平台和后勤服务保证,使其充分发挥自主性和创造性,进而促进和谐校园氛围的形成。
2、高校共青团组织建设的加强可以促进和谐校园的建设。高校共青团组织工作通过干部队伍的建设,组织机构的健全和工作艺术的提高等途径加强自身的和谐建设,这将有利于建立高效的、有序的、和谐的团组织工作体系,消除工作中责任不清、推诿扯皮的现象,形成稳定的、可持续发展的学生工作模式,进而促进和谐校园的建设。
3、高校共青团组织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构建和谐校园文化。和谐的校园文化是一种主导的、科学的、高雅的文化,它有利于大学生在一种和谐的氛围中提高科学文化素质水平,提高道德修养水平,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积极的、创新的、可持续发展的团组织工作可以消弭校园中的不和谐因素,在和谐校园文化的构建中起到导向作用、教育作用、组织作用、指导作用、维护作用和监督作用,是推动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力量。
二、和谐校园建设目标下高校共青团组织工作创新的举措
(一)以观念创新促和谐校园建设
高校共青团组织应转变意识,把团组织的定位从单一的"管理型组织"向"服务型组织"转变。这是凝聚和培养大学生、健全高校共青团组织育人机制、推进高校共青团组织转型的有效途径,是促进大学生和谐发展、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依托。传统的高校共青团组织工作更多地侧重的是其政治功能,主要职责是加强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共青团组织工作要求我们在坚持以"党政所需、青年满意、团组织能为"的理念要求自己的同时还要坚持与时俱进,观念更新,提升高校共青团组织的学习力、应变力、创新力和持续发展的能力。高校团组织在和谐校园建设中还应具有大局意识、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高度关注学校中存在的各种矛盾和影响校园和谐发展的隐患问题。
(二)以实践创新促和谐校园建设
第一,工作模式的创新。传统的高校团组织工作的模式是自上而下,组织发动活动的形式,这样的组织方式,不利于调动基层团组织和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会给团组织工作增加难度,不利于工作的顺利进行。个别高校开始探索新的管理方式,运用项目化管理的思路向基层团组织乃至学生推动项目的实施。
第二,实践载体的创新。当今社会已进入网络信息化时代,高校团组织工作也应与时俱进,创新实践的载体。对高校团组织部门自身建设而言,应用网络信息化管理,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加强对组织系统各部分的监督。
第三,活动内容的创新。团的活动首先是一个开放性的体系,同时也是一个以广大团员及不同组织者为对象的服务体系,还是一个与团的管理组织配套的动态管理体系。不断创新团组织的活动内容,应坚持团的活动设计功能化,着力打造校园精品文化。
党中央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明确提出了要"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和谐"。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高校共青团组织要紧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主题,围绕育人这一根本职能,树立和谐发展理念,完善建设机制,不断创新工作以推进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努力促进大学生全面而和谐的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培养高层次人才。
参考文献:
[1]共青团十五大报告学习辅导读本[M].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2]黄志坚.共青团工作概论[M].中国青年出版社,1992,(4).
一、共青团在高校的组织工作与建设和谐校园的关系
(一)建设和谐校园的为高校共青团工作的开展提供了环境和制度保障
根据党中央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的内涵和要求,落实到高校中就是要建立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安定有序、和谐发展的文明校园。民主法治,就是民主办学得到充分发挥,依法治校得到真正落实。公平正义,就是学校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各种矛盾得到正确处理,学校内的公平与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诚信友爱,就是师生员工互助互爱、坦诚相待、融洽相处。安定有序,就是学校组织机制健全、管理完善、秩序良好,各方面都保持安定团结。
(二)高校共青团工作是推动和谐校园建设的动力
1、高校共青团组织功能的发挥可以促进和谐校园氛围的形成。高校共青团组织工作对大学生的教育、引导功能可以帮助学生树立和谐发展的观念,培养其成为自身和谐、与他人和谐、与环境和谐的和谐青年,向其灌输共建和谐校园的观念;而高校共青团组织的另一项功能——服务功能可以为大学生提供发展所需的良性竞争平台和后勤服务保证,使其充分发挥自主性和创造性,进而促进和谐校园氛围的形成。
2、高校共青团组织建设的加强可以促进和谐校园的建设。高校共青团组织工作通过干部队伍的建设,组织机构的健全和工作艺术的提高等途径加强自身的和谐建设,这将有利于建立高效的、有序的、和谐的团组织工作体系,消除工作中责任不清、推诿扯皮的现象,形成稳定的、可持续发展的学生工作模式,进而促进和谐校园的建设。
3、高校共青团组织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构建和谐校园文化。和谐的校园文化是一种主导的、科学的、高雅的文化,它有利于大学生在一种和谐的氛围中提高科学文化素质水平,提高道德修养水平,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积极的、创新的、可持续发展的团组织工作可以消弭校园中的不和谐因素,在和谐校园文化的构建中起到导向作用、教育作用、组织作用、指导作用、维护作用和监督作用,是推动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力量。
二、和谐校园建设目标下高校共青团组织工作创新的举措
(一)以观念创新促和谐校园建设
高校共青团组织应转变意识,把团组织的定位从单一的"管理型组织"向"服务型组织"转变。这是凝聚和培养大学生、健全高校共青团组织育人机制、推进高校共青团组织转型的有效途径,是促进大学生和谐发展、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依托。传统的高校共青团组织工作更多地侧重的是其政治功能,主要职责是加强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共青团组织工作要求我们在坚持以"党政所需、青年满意、团组织能为"的理念要求自己的同时还要坚持与时俱进,观念更新,提升高校共青团组织的学习力、应变力、创新力和持续发展的能力。高校团组织在和谐校园建设中还应具有大局意识、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高度关注学校中存在的各种矛盾和影响校园和谐发展的隐患问题。
(二)以实践创新促和谐校园建设
第一,工作模式的创新。传统的高校团组织工作的模式是自上而下,组织发动活动的形式,这样的组织方式,不利于调动基层团组织和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会给团组织工作增加难度,不利于工作的顺利进行。个别高校开始探索新的管理方式,运用项目化管理的思路向基层团组织乃至学生推动项目的实施。
第二,实践载体的创新。当今社会已进入网络信息化时代,高校团组织工作也应与时俱进,创新实践的载体。对高校团组织部门自身建设而言,应用网络信息化管理,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加强对组织系统各部分的监督。
第三,活动内容的创新。团的活动首先是一个开放性的体系,同时也是一个以广大团员及不同组织者为对象的服务体系,还是一个与团的管理组织配套的动态管理体系。不断创新团组织的活动内容,应坚持团的活动设计功能化,着力打造校园精品文化。
党中央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明确提出了要"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和谐"。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高校共青团组织要紧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主题,围绕育人这一根本职能,树立和谐发展理念,完善建设机制,不断创新工作以推进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努力促进大学生全面而和谐的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培养高层次人才。
参考文献:
[1]共青团十五大报告学习辅导读本[M].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2]黄志坚.共青团工作概论[M].中国青年出版社,19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