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勒克莱齐奥荣获2008年诺贝尔文学奖,瑞典文学院的颁奖理由是:他是“一位注重新历程、诗歌历险、感官享受的作者,是一个超越目前主导文明和探求主导文明低层的探索者”。
战争
[法]马·居·勒克莱齐奥著,李焰明、袁筱一译,译林出版社,1994
诺贝尔文学奖最新得主马·居·勒克莱齐奥写于1970年的法国文学名著《战争》,被我国媒体誉为新寓言小说代表作。甚而,有网上文章称其为法国文学的终结者。其实早在1983年,勒克莱齐奥的小说就有了中译本,但20余年间,始终受我国读者的冷遇。即便到了2008年诺贝尔文学奖揭晓之后,也只有法语翻译家欢欣鼓舞、奔走相告。有记者于第一时间在全国范围内向喜欢读外国小说的中国同行询问,几十个电话打出去,只有区区两位读过勒克莱齐奥。
《不列颠百科全书》对寓言的定义是:“以散文或诗歌体写成的短小精悍、有教诲意义的故事,每则故事往往带有一个寓意。”最早广为流传的寓言是印度、埃及和希腊的动物寓言。法国文学有悠久的寓言传统,12世纪末叶,就有了德·弗朗士的寓言集,据说它是直接以英译伊索寓言为蓝本的;到17世纪,出现了我们耳熟能详的拉封丹寓言诗,它主要取材于伊索寓言和东方传说。
通读勒克莱齐奥的新寓言小说《战争》,感觉有两点是符合传统寓言的,一是以散文形式写就,二是带有一个寓意。称这本书为小说,不免有张冠李戴之嫌。有人认为,勒克莱齐奥在本书中摒弃了传统小说的所有主要构件,即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是对传统小说的背叛、解构乃至终结,殊不知它原本就不是小说,遑论对小说的背叛。这本书的寓意也确实只有一个,即物质是残害人类的战争犯;或者说,物质对人类发动的战争,已渗透到人类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甚至已透入我们每个人的肌肤和血液。此说不无警世意味,亦不无夸张成分,秉承传统寓言的宗旨和风格。
而不同之处也有两点,一是其篇幅并非短小,二是其载体并非动物。本书的译文字数达18万字之多,这跟三五行一则故事的伊索寓言比,显然有天壤之别。寓言以动物为载体是古老传统,从伊索的狐狸,到卡夫卡的老鼠,往往因其形象生动鲜活而流传于世,当然以植物乃至人类本身为载体的寓言也不少,而勒克莱齐奥就此诉诸人类的一种血腥活动——战争,则是绝无仅有的。其新寓言的新与奇可见一斑。
阅读的第一联想是鲁迅的《野草》。因为无论是行文的词语和句型,还是情绪的激烈和发泄,两者有不少相似之处;如《野草》中有“生命的泥委弃在地面上”之句,《战争》中有“沙地要饮血”之句。顺势而下的阅读,更觉得后者是介于散文和诗歌之间的长篇散文诗。显然这一点,又符合了传统寓言的定义。
第二联想是波洛克的滴彩画。评论家认为波洛克是抽象表现主义的先驱,以其在帆布上随意泼溅颜料、洒出流畅线条的精湛技艺而著称。勒克莱齐奥挥洒的是词语,就战争主题而言,更准确地说,就其外延无限扩大的战争主题而言,其词语的丰富、密集和变化迅速,完全是波洛克式的。受众对波洛克经典滴彩画的惊讶与欣赏,往往一是其画面的无限扩展,二是其细部的惊人细腻,读勒克莱齐奥的《战争》,也有同样感觉。
战争的狂风掀起,将席卷一切。滚烫的瓦斯从排气管出来,一氧化碳侵入人的五脏六腑。人们的嘴圆圆地张着,于是,一圈圈灰蓝色的烟雾从嘴里飘出,悠悠荡荡向天花板升腾。嘴唇向两边裂开,吐出一连串置人于死地的词句,让人恐惧。这就是战争风暴。
这是《战争》中最普通且最典型的段落。其中的排气管,是最容易使读者联想到最普通且最典型的现代交通工具——汽车。在这里,汽车是现代物质的代表物,是恶化环境的战争犯,它诱导人们发动针对自己的身体和精神的战争。作者认为,人类借助物质毁灭自身的悲剧正在发生,其悲惨结局清晰可见。
媒体报道勒克莱齐奥:“反感城市文明、物质文明、电子化世界,向往自然、向往原始人朴素的生活。他不会开车,不坐电梯。他愿意与印第安人为伍,过钓鱼打猎、吃水果树根的生活。”显然作者对现代物质的敏感及表达,趋向于异乎寻常的极致。
波洛克的抽象画,往往以点、线、面以及色彩,构成细节丰富的独创画面,往往连画家本人也不清楚自己画了什么或企图表达什么,但其内在精神和情感的呈现,无疑是强烈而细腻的。因此有评论家认为,波洛克的图形“充满原型的、好斗的、动物性的、色情的、神秘的特点”。尽管勒克莱齐奥的情绪化跟波洛克的旗鼓相当,但前者企图的单一、其寓言式警世的明显,则是后者极力避免的。
《战争》一书中虽然只有两个有名字的人物,即Bea.B和X先生,而且这两个人物被极度简化,只起到观察现代物质世界如街道、酒吧、机场的导游作用,但拖泥带水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对比于艾略特《荒原》的恣肆无碍,显然有造作故意之痕迹。若把《荒原》看做一则寓言,认为其寓意是现代的人类精神生活如荒原一样悲凉,并非牵强附会。而《荒原》是以诗歌的面目出现的,它是真正完全摒除具体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的,其篇幅是极其有限的,而其意象之丰富、奇特、流畅是令人叹为观止的。反观勒克莱齐奥寓言式的鸿篇巨制,却有“为赋新诗强说愁”之联想。
有评论家认为,勒克莱齐奥发动的是对词语的战争。显然《战争》一书中词语的丰富是蔚为大观的,其恣意的组合、镶嵌、变化,给人眼花缭乱的感觉,容易撩拨人心。于是又联想到艾略特于词语的抱负,艾略特写诗的遣词用句,是寻求一种知识分子的语言,“既不学究气,又不庸俗”。
勒克莱齐奥荣获2008年诺贝尔文学奖,瑞典文学院的颁奖理由是:他是“一位注重新历程、诗歌历险、感官享受的作者,是一个超越目前主导文明和探求主导文明低层的探索者”。瑞典文学院称其为探索者,无疑是恰当的,而称他是法国文学的终结者,显然言过其实。
战争
[法]马·居·勒克莱齐奥著,李焰明、袁筱一译,译林出版社,1994
诺贝尔文学奖最新得主马·居·勒克莱齐奥写于1970年的法国文学名著《战争》,被我国媒体誉为新寓言小说代表作。甚而,有网上文章称其为法国文学的终结者。其实早在1983年,勒克莱齐奥的小说就有了中译本,但20余年间,始终受我国读者的冷遇。即便到了2008年诺贝尔文学奖揭晓之后,也只有法语翻译家欢欣鼓舞、奔走相告。有记者于第一时间在全国范围内向喜欢读外国小说的中国同行询问,几十个电话打出去,只有区区两位读过勒克莱齐奥。
《不列颠百科全书》对寓言的定义是:“以散文或诗歌体写成的短小精悍、有教诲意义的故事,每则故事往往带有一个寓意。”最早广为流传的寓言是印度、埃及和希腊的动物寓言。法国文学有悠久的寓言传统,12世纪末叶,就有了德·弗朗士的寓言集,据说它是直接以英译伊索寓言为蓝本的;到17世纪,出现了我们耳熟能详的拉封丹寓言诗,它主要取材于伊索寓言和东方传说。
通读勒克莱齐奥的新寓言小说《战争》,感觉有两点是符合传统寓言的,一是以散文形式写就,二是带有一个寓意。称这本书为小说,不免有张冠李戴之嫌。有人认为,勒克莱齐奥在本书中摒弃了传统小说的所有主要构件,即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是对传统小说的背叛、解构乃至终结,殊不知它原本就不是小说,遑论对小说的背叛。这本书的寓意也确实只有一个,即物质是残害人类的战争犯;或者说,物质对人类发动的战争,已渗透到人类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甚至已透入我们每个人的肌肤和血液。此说不无警世意味,亦不无夸张成分,秉承传统寓言的宗旨和风格。
而不同之处也有两点,一是其篇幅并非短小,二是其载体并非动物。本书的译文字数达18万字之多,这跟三五行一则故事的伊索寓言比,显然有天壤之别。寓言以动物为载体是古老传统,从伊索的狐狸,到卡夫卡的老鼠,往往因其形象生动鲜活而流传于世,当然以植物乃至人类本身为载体的寓言也不少,而勒克莱齐奥就此诉诸人类的一种血腥活动——战争,则是绝无仅有的。其新寓言的新与奇可见一斑。
阅读的第一联想是鲁迅的《野草》。因为无论是行文的词语和句型,还是情绪的激烈和发泄,两者有不少相似之处;如《野草》中有“生命的泥委弃在地面上”之句,《战争》中有“沙地要饮血”之句。顺势而下的阅读,更觉得后者是介于散文和诗歌之间的长篇散文诗。显然这一点,又符合了传统寓言的定义。
第二联想是波洛克的滴彩画。评论家认为波洛克是抽象表现主义的先驱,以其在帆布上随意泼溅颜料、洒出流畅线条的精湛技艺而著称。勒克莱齐奥挥洒的是词语,就战争主题而言,更准确地说,就其外延无限扩大的战争主题而言,其词语的丰富、密集和变化迅速,完全是波洛克式的。受众对波洛克经典滴彩画的惊讶与欣赏,往往一是其画面的无限扩展,二是其细部的惊人细腻,读勒克莱齐奥的《战争》,也有同样感觉。
战争的狂风掀起,将席卷一切。滚烫的瓦斯从排气管出来,一氧化碳侵入人的五脏六腑。人们的嘴圆圆地张着,于是,一圈圈灰蓝色的烟雾从嘴里飘出,悠悠荡荡向天花板升腾。嘴唇向两边裂开,吐出一连串置人于死地的词句,让人恐惧。这就是战争风暴。
这是《战争》中最普通且最典型的段落。其中的排气管,是最容易使读者联想到最普通且最典型的现代交通工具——汽车。在这里,汽车是现代物质的代表物,是恶化环境的战争犯,它诱导人们发动针对自己的身体和精神的战争。作者认为,人类借助物质毁灭自身的悲剧正在发生,其悲惨结局清晰可见。
媒体报道勒克莱齐奥:“反感城市文明、物质文明、电子化世界,向往自然、向往原始人朴素的生活。他不会开车,不坐电梯。他愿意与印第安人为伍,过钓鱼打猎、吃水果树根的生活。”显然作者对现代物质的敏感及表达,趋向于异乎寻常的极致。
波洛克的抽象画,往往以点、线、面以及色彩,构成细节丰富的独创画面,往往连画家本人也不清楚自己画了什么或企图表达什么,但其内在精神和情感的呈现,无疑是强烈而细腻的。因此有评论家认为,波洛克的图形“充满原型的、好斗的、动物性的、色情的、神秘的特点”。尽管勒克莱齐奥的情绪化跟波洛克的旗鼓相当,但前者企图的单一、其寓言式警世的明显,则是后者极力避免的。
《战争》一书中虽然只有两个有名字的人物,即Bea.B和X先生,而且这两个人物被极度简化,只起到观察现代物质世界如街道、酒吧、机场的导游作用,但拖泥带水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对比于艾略特《荒原》的恣肆无碍,显然有造作故意之痕迹。若把《荒原》看做一则寓言,认为其寓意是现代的人类精神生活如荒原一样悲凉,并非牵强附会。而《荒原》是以诗歌的面目出现的,它是真正完全摒除具体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的,其篇幅是极其有限的,而其意象之丰富、奇特、流畅是令人叹为观止的。反观勒克莱齐奥寓言式的鸿篇巨制,却有“为赋新诗强说愁”之联想。
有评论家认为,勒克莱齐奥发动的是对词语的战争。显然《战争》一书中词语的丰富是蔚为大观的,其恣意的组合、镶嵌、变化,给人眼花缭乱的感觉,容易撩拨人心。于是又联想到艾略特于词语的抱负,艾略特写诗的遣词用句,是寻求一种知识分子的语言,“既不学究气,又不庸俗”。
勒克莱齐奥荣获2008年诺贝尔文学奖,瑞典文学院的颁奖理由是:他是“一位注重新历程、诗歌历险、感官享受的作者,是一个超越目前主导文明和探求主导文明低层的探索者”。瑞典文学院称其为探索者,无疑是恰当的,而称他是法国文学的终结者,显然言过其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