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红婵的守护者:让风筝飞得更高更远

来源 :恋爱婚姻家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zhiwu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人公

  
   2021年8月5日下午,东京奥运会跳水项目女子单人10米台决赛,中国14岁小将全红婵发挥完美,强势夺冠,为中国代表团摘得第33枚金牌。
   全红婵7岁学跳水,11岁进广东队,13岁进国家队,14岁成为中国队最年轻的选手,像一匹蒙着眼罩的千里马,不知周遭地出现在世界顶级跳水赛事上。
   成名如此之早,又如此之快,跳水界的老前辈們对全红婵给出一致好评。中国第一位奥运跳板跳水冠军、“跳水女皇”高敏,将全红婵形容为“老天给世界跳水界的礼物”。
   起初,每天有上千人围在全红婵远在雷州半岛的老家湛江市麻章区迈合村,拍照,直播。“保护全红婵!”媒体呼吁道。她只有14岁,未来的路还很长,不要用非理性的过誉将其捧杀。
   而在喧嚣之外,有一群人默默地站在远处。他们注视着全红婵,像在守护着一只正在放飞的风筝。正是他们一个接一个地交递线轴,这只风筝才能够飞得更高、更远……

后盾:不要担心家里,不要有后顾之忧


   如果不是因为全红婵,鲜有外人知道迈合村。
   迈合村约有400户人家,398户姓“全”。迈合村的两大产业是水稻和甘蔗,全爸有七八亩土地,种了三四亩水稻,留着自家吃。大儿子在外打工,他分的10亩地,全爸种上了甘蔗。
   全红婵在奥运会夺冠后,各地赶来的人在全家院子里外围了几层,拉着全红婵的母亲与奶奶合影;网红举着手机挤进人群,试图通过直播涨粉;陌生人闯进家门,被拦下后又趁人不注意爬上二楼继续拍摄……
   一条疯狂流传的短视频中,还有人声称当地房地产商送给全红婵父亲全文茂一套房、一间铺面以及20万元奖金。
   全文茂脸都憋红了,挺直身子解释道:“是有人要给我20万元,我说你有这个心很好,我可以跟你合影,钱我不能收。至于车跟房,我见都没见过,我不可能消费我女儿的荣誉。”
   还有企业、网友,给全红婵寄来辣条,全红婵家人拒收。寄件人说,那就放到村委会然后分给村民吧。村干部告诉快递员:不收,全部原路退回。
   涌来的人太多,村民小组组长碰头商量决定:封村。在家务农的年轻人,有时间的都积极做起了志愿者。他们在各条通往村子的道路边设防疫点,被批准进入的人,要逐一登记身份信息和测量体温。
   8月9日傍晚,迈合村终于恢复了旧日的平静。干完农活的全爸和村民坐在村委会的院子里,用外地人几乎听不懂的雷州方言唠家常。
   有村民尽力回忆着全红婵小时候,唯一可能和竞技体育有关的是,村里过年唱戏,她就在戏台下面跟着翻跟头。“这么好的苗子,我们要保护好。不能让外在干扰影响到这个小女孩。”迈合村村主任全自华说。
   全自华是全红婵的“伯伯粉”。自从得知全红婵进入广东省队后,只要她被广东省派出去参加比赛,他都要认真反复观看。“很不容易的,每天爬上跳下地训练,才达到这样的效果。”
   全红婵拿到东京奥运会跳水运动员选拔赛第一站冠军后,全自华还通过村民代表大会,专门向村里申请了10万元奖励全红婵,为的就是鼓励她去拿到更多的冠军,不要担心家里,不要有后顾之忧。
   2017年末,替人做饭的全妈在去工厂的路上被车撞坏肋骨,落下顽疾,出院后,身子始终未恢复到车祸前的状态。为了养家,全爸全妈就种些青菜,再由全爸运到市场上卖。
   一次,全爸凌晨两三点拉了一车150公斤重的菜心,结果遇上同类蔬菜大量上市,一车只能卖二三十元钱,他舍不得,便守着小摊等出高价的商贩,抽了不知几根烟。新鲜的菜叶越来越耷拉,到中午更没人买了,最后,他宁愿倒掉整车的菜回家。“倒了还省点油”,他这么想……
   全爸和女儿的别离多过相聚。全红婵7岁进入湛江市体育运动学校(简称湛江体校),可以一周回家一次,全自华或妻子会开着电瓶车去接女儿。后来,女儿进入广东省队、国家队,一年都难得回来一次。比赛时,女儿不能跟外界联系,他也只能通过新闻了解女儿的消息。
   这些年,全自华从来没听过女儿抱怨训练的辛苦。别人夸他女儿是个天才,他摇摇头。女儿吃过的苦他都知道,但是怕家人担心,除了暗暗心疼女儿,他从不倾诉。
   家里老人生病,全红婵妈妈出车祸留下后遗症,全自华也不敢告诉全红婵。女儿去比赛,他帮不上什么忙,他能够做得好的,就是让女儿安心训练和比赛,不给她增添心理压力。每次和女儿打电话,他都要反复叮嘱:“注意身体,听教练的话。”

伯乐:有天赋的孩子百里挑一、千里挑一


   2014年5月的一天,陈华明像往常一样去选苗子。
   陈华明是湛江体校的跳水教练,上个世纪70年代他服役于八一队,回湛江后转型执教。来到迈合小学时,正值课间,学生们在操场上玩耍,其中有几个小孩正在玩跳房子。陈华明发现里面有个“炸毛”(形容头发像刺猬一样蓬松)的小孩,弹跳能力还不错。他目测小孩的身长比例,感觉也很合适。
   这个“炸毛”孩子便是当时读二年级的全红婵。陈华明又找了几个孩子一起,到操场立定跳远,测试他们的弹跳和柔韧度。全红婵瘦瘦小小的,身高不到1.2米,竟然跳了超过1.6米远,爆发力非常强。
   于是,陈华明把全红婵和3个小孩的名字报给了湛江市麻章区体育局,由体育局工作人员给全红婵家里做后续工作。
   湛江素来是跳水人才集中地。湛江体校开办于上个世纪50年代,是湛江市跳水人才输送学校之一。另一所为湛江市跳水运动学校,那里出了劳丽诗、何冲、何超等顶级跳水赛事冠军。    送女儿去学跳水,全文茂并没有太多宏愿,“选上就去呗,反正有书读。”全红婵在家排行老三,上有哥哥姐姐,下有弟弟妹妹,全文茂常年务农,支撑家庭。体校费用较低,每月都有饭费补贴,询问女儿的意愿后,这事便很快敲定下来。
   全红婵进湛江体校时,除了陈华明,还有3名老教练。这些老教练有着丰富的执教经验,对学生品行要求高,也看重基础技能和扎实训练。
   被招到体育学校的孩子,首先要学的就是游泳。孩子年龄太小,教练给他们绑一块浮板保证其安全,然后让他们在碧绿的泳池里习水性。有的孩子直接被吓哭,闹着要回家。
   教练们当爹又当妈,把他们哄回来慢慢游。全红婵胆子大,她不怕水也不爱哭。陈华明记得,她游了四五天,基本就学会了。
   接下来是长年累月的基本功训练。练着练着,孩子们就不怕了。他们像一条条黝黑的小鱼,在训练房的弹跳床上,轻盈活泼地蹦来蹦去,再一头扎进泳池绿油油的水里。
   陈华明看到了全红婵身上的某些天然优势。比如,她手长脚长,站得笔直,下肢非常有爆发力,跳水水感很好。
   跳水水感好,最直观的体现便是运动员压水花的能力。运动员靠下肢爆发力助跑,起跳时膝盖往后顶,身体抛出去后快速垂直入水,水花溅起的幅度就越小,这就是所谓的“水花消失术”。
   在体育竞技界,刻苦勤奋是运动员的必备素质,天分则是可遇不可求的,它是冠军的加持项。陈华明说:“跳水的好苗子很缺,有天赋的孩子都是百里挑一、千里挑一。”
   湛江体校实行半封闭式管理,学生一个月回一次家。这就意味着来到学校,孩子必须要学会独立。
   陈华明非常清楚,孩子离家太早,来到陌生的环境接受体育训练,内心深处难免慌张不安。在跳水队这个大家庭里,陈华明自觉扮演孩子们的父亲角色,“要让他们知道自己有个靠山,有了依靠就有了向前走的底气。”
   陈华明最常用的方法就是鼓励和给温暖。他不给孩子们灌输必须要赢的思想,而是给他们做兴趣引导。陈华明告诉他们,一定要相信教练,按照教练的指导完成好每一个动作。哪怕是比赛,只要把平时训练的水平拿出来,大胆放开去跳就行。

风筝:以后的路要靠自己脚踏实地地走


   2016年,教练郭艺开始执教湛江体校跳水队。郭艺从陈华明手中接棒,训练全红婵这一批孩子。
   郭艺是陈华明的学生,2003年他被陈华明挑中进入湛江体校接受跳水训练,随后他进入广东省跳水队。如果说陈华明是跳水队大家庭的父亲,1996年出生的郭艺就是孩子们的大哥哥。郭艺跟孩子们没有代沟,和他们同吃同住,24小时守护着他们,孩子们也习惯了有事就找郭艺。
   全红婵给郭艺最深的印象就是自律,她训练非常认真,也不需要老师督促完成任务。到了晚上,全红婵会自觉地练习手臂、腿部等力量后再睡觉。
   2018年3月,11岁的全红婵被选拔至广东省跳水队。两年后,她又进入到国家队——风筝,始终是要放飞出去的。
   全红婵进到广东省队后,陈华明、郭艺能见到她的机会不多。两位启蒙老师每次跟她联系,更多的是关心她的生活,以及是否适应新环境。
   全红婵进入广东省队后,一切就按下了加速键。按照陈华明的经验,一般跳水队员基础训练需要7至8年,而7岁开始练跳水的全红婵,从湛江体校到国家跳水队,只用了6年时间。
   2020年10月,东京奥运会跳水运动员第一站选拔赛前,全红婵刚学完一整套比赛动作。其中,对于她来说难度最大的是难度系数为3.3的207C(向后翻腾三周半抱膝)。
   陈华明说,这个动作是全红婵的“心魔”,那时候她学这个动作才两三个月,发挥还不稳定。果然,在这一站的半决赛第三跳时,全红婵因为207C出现失误。
   石家庄站选拔赛之后,全红婵回到湛江看望教练,还进行了力量训练。这次回来,郭艺觉得她懂事、成熟了很多。
   3站选拔之后,陈华明还不敢肯定全红婵能够拿到进入奥运会的门票。但全紅婵无疑是幸运的,国家队决定派全红婵出征奥运。
   陈华明说:“如果东京奥运会在2020年举行,全红婵年龄不够,肯定参加不了比赛。恰好奥运会延期了1年,让她够上了年龄。更重要的是,国家队做了大胆的决定,用了这个国际赛事经验为零的新人。”
   2021年8月5日,陈华明和郭艺被邀请至湛江市体育局,和全红婵的家人一起看东京奥运会跳水决赛直播。直到全红婵最后无懈可击的一跳,他俩心里的石头才落地。
   从赛场上下来,全红婵给教练们分别发了一张自己拿着金牌的照片。郭艺说:“她是在告诉我们,她做到了。”
   即便是最幸运的“天才少女”,在追求“更高、更快、更强”的顶级体育赛事中,也面临着漫长的攀登。面对媒体采访,全红婵的教练们不约而同地表示:“全红婵还没到最稳定的时刻,未来的路还很长。”
   女儿夺冠后的第二天,全文茂照常骑车直奔家中的橘子地,“不能因为她拿了冠军,我连活都不干了。”在接受采访时,全爸表示,希望女儿未来可以考大学,接着努力学习,才能更好地为国争光,以后的路要靠她脚踏实地地走。
   守护,让风筝飞得更高更远。
其他文献
96岁的黄永玉亲手为夫人写了一份讣告,告别陪伴了自己70余载的夫人。“尊敬的朋友,梅溪于今晨(5月8日)六时三十三分逝世于香港港怡医院。享年九十八岁。多年的交情,因眼前的出行限制,请原谅我们用这种方式告诉您。”  半个多世纪如白驹过隙,两人相遇之时还是民国时代。遥想当年,一个将军之女爱上流浪小伙的故事,如今看来也像是一段任谁都写不出的童话。  “小屋三间,坐也由我,睡也由我;老婆一个,左看是她,右
期刊
每当我看到孩子们戴着鲜艳的红领巾,在学校里无忧无虑、欢乐嬉笑的时候;每当我向孩子们讲述革命故事,瞧着他们那红润的脸蛋,接触到他们那天真稚气的目光的时候,我的心头就一阵紧缩,情不由己地想起我那已离开人世多年的孩子——小蓬头。他出生的时候,正赶上劳苦大众同三大敌人进行浴血奋战,他没有尝过甜蜜的奶糖,没有裹过温暖的襁褓,甚至连奶有时也吃不饱。还没等他懂得人事,就被国民党反动派夺去了幼小的生命。   那是
期刊
《中庸》里说:“君子慎其独也。”所谓慎独,指一个人独处时,即使没有人监督,也能严格要求自己,自觉遵守道德规范。所以,慎独历来被看作是衡量一个人道德水准的试金石。   对于舒华来说,孤独是一种习惯了的、却又必须打破的生存方式。所以,关于他的此慎独,非彼慎独。   近来,只身一人在省城打拼的舒华越来越害怕孤独,在他心里,“慎独”早就跨越了道德领域,来到他的生存空间,给他施加了天大的压力。   如同捷克
期刊
传统村落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保护中国传统村落,对于传承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维系中华文明的根脉等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驻村规划师的横空出世,无疑成了解决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桥梁和纽带,刘琳就是安徽省潜山市万涧村的驻村规划师,让我们一起走进她的乡村振兴故事……传统村落是文明的见证者,记录着时代的变迁  “名牌大学硕士毕业,别人都是到大城市去求职发展,可你却想扎根乡村,真不知道你是
期刊
2016年3月,安徽省妇女儿童发展基金会争取省政协妇联界别支持在马郢捐建了一所“儿童快乐家园”,它架起了志愿者老师服务乡村的桥梁。通过持续实施乡村儿童成长课程体系和微心愿、生日会、图书馆、快乐暑期行等主題活动,让村里的孩子拓宽眼界、丰富知识和感受关爱。   马郢,合肥市长丰县一个原不起眼的村庄,短短4年吸引了112位志愿者老师和数十家支教机构参与共建马郢“儿童快乐家园”,在孩子的心里播下一颗种子,
期刊
本文主人公   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2021年,也是唐山大地震45周年祭。大地震带走了24万条生命,留下了4200多名孤儿,党育苗便是其中之一。   长大成人后,每每谈及那场巨大的灾难,党育苗总会动情地说:“突如其来的大地震,摧毁了我们的家……我是被解放军叔叔从满目疮痍的废墟中救出来的幸存者……”废墟里被救起,她姓了“党”   1976年7月28日,河北省唐山市发生7.8级大地震
期刊
本文主人公      熟悉电视节目《非你莫属》和《爱情保卫战》的人都知道,舞台上的主持人涂磊经常表情严肃,任凭嘉宾的情绪多么激动,他也能面不改色,理智面对。而比他的表情更酷的,是他的点评,就像是根根利箭,无比精准地直戳人心。   有人说,涂磊是一个犀利的媒体人,但谁也不能否认,涂磊的话虽然刺耳,却总似良药,能给人诚恳的情感建议和理性的婚姻解读,一语点醒梦中人。而涂磊在给别人婚姻忠告的同时,也有着自
期刊
本文主人公   一对夫妻、两匹马、一架车、400天,从新疆伊犁到湖北襄阳行走3000公里,他们依旧在路上。一袭红衣飘飘,两挂銮铃叮当,并肩信马由缰,看最美夕阳,望无际雪山,观浩瀚星空。   他们一路上捡拾收获,也学着不断放下。这场纵马旅行,让郑景泰张雯晴夫妻的人生更加丰盈。为圆梦,暂离尘世喧嚣   立夏后,郑景泰和张雯晴经过短时间的休整,再次骑马上路,从湖北襄阳往福建方向奔去。   “起舞,你
期刊
本文主人公   “不需要你认识我,不渴望你知道我,我把青春融进,融进祖国的江河。”这是很多人熟悉的一首歌,每当激昂的旋律响起,总能让人热泪盈眶。这也是“航天员女教头”黄伟芬最喜欢的一首歌。   作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总设计师,她创建了我国航天员选拔与训练技术体系,建立和发展了相关技术。30多年来,她已7次送自己选拔培训的航天员飞上太空,为实现载人航天历史性的突破做出重要贡献,载人航天工程3
期刊
本文主人公      黄雅莉结婚了。对方是恋爱长跑16年的初恋,消息一出,很多人深感诧异。   如果不是结婚的消息冲上热搜,很多人都记不起来她曾是2005年超级女声的一员。因为现在出现在大众视野里的黄雅莉,早已不是歌手黄雅莉,而是“生活家”黄雅莉。   或许你和我一样,很久都没听黄雅莉唱歌,其实她一直在坚持唱歌。不仅如此,她还绘画,旅行,搞装修,把生活过成了诗。   如今,这个“宝藏女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