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校企合作提升专业硕士工程实践创新能力研究

来源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gfuli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高校可以依托校企联合,提升专业硕士工程实践创新能力。从专业硕士工程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实际出发,针对专业硕士导师指导情况和现有培养模式进行分析,积极探索提升专业硕士工程实践创新能力的途径,提出了依托校企联合和三导师制等有效实行方案。
  [关 键 词] 专业硕士;工程实践;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16-0048-02
  高校专业硕士肩负着国家未来的科技创新。依托校企联合专业硕士工程实践创新能力提升,是专业硕士教育的核心内容,更是提高高校专业硕士培养质量的关键。
  一、专业硕士工程实践创新能力概念
  专业硕士工程实践创新能力是指工科类专业硕士教育过程中,建立实习基地,通过实践教学等环节,从而具备发明创新的综合实力。专业硕士是高层次应用型人才,需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才能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学术研究与职业背景的密切联系,是专业硕士教育最突出的表现。专业硕士不是为了专门从事科学研究,大多为参加职业性工作,像教师、工程师和会计师等。专业硕士工科类学生在现场的实习称为专业硕士工程实践[1][2]。把自己所学知识用于实践,以此来巩固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专业硕士的最大特点就是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是专业硕士培养的重中之重。如何更好地建立实习基地,让专业硕士在企业达到增强实训的目的至关重要。
  二、专业硕士工程实践创新能力提升现状
  国内专业硕士工程实践创新能力提升指导,在导师指导模式、导师指导规模、导师指导频率和导师指导评价上,存在许多问题。专业硕士工程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目前主要依靠导师指导。导师既要指导专业硕士学习,又要关心他们的生活。不仅要提供研究学问的方法,还要培养和引导他们的创新能力。
  (一)导师指导模式
  导师忽视或不能正确理解学生的想法,影响了专业硕士的工程实践创新能力培养。
  (二)导师指导规模
  导师指导规模大,指导未能达到学生的期望,显著影响了专业硕士的工程实践创新能力提升。
  (三)导师指导频率
  高校导师非常繁忙,既要搞科研,又要管教学,还有许多导师身兼行政管理和社会各类职务,使得专业硕士工程实践创新能力指导的时间和质量得不到有效保证[3][4]。加上部分导师指导责任感的欠缺,使其用于专业硕士工程实践创新能力指导的时间和次数都比较有限。
  (四)导师指导评价
  评价导师指导指标简单,流于形式,影响了专业硕士的工程实践创新能力水平提高。
  三、专业硕士工程实践创新能力提升存在问题的原因
  导师指导的能力建设、导师指导的弱化现象、导师指导的行政色彩、导师指导的内部动机是造成专业硕士工程实践创新能力提升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导师指导的能力建设
  明确导师的创新创业教育责任,加强导师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能力建设。完善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和绩效考核标准,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的考核评价[5]。建立定期考核、淘汰制度,配齐配强创新创业教育与创业就业指导专职导师队伍。
  (二)导师指导的弱化现象
  专业硕士研究生招生数量迅速增加,加上导师精力有限,没有足够的时间指导日益增加的学生,造成指导弱化现象。
  (三)导师指导的行政色彩
  高校导师的评价,重视科技成果,忽视人才培养,考核指标只是流于形式。
  (四)导师指导的内部动机
  高校导师的奖励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导师内部动机。
  四、国外专业硕士工程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经验
  西方发达国家专业硕士工程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方式各异。德国注重师徒式培养方式;美国通过专业式的探索,形成多元主体合作的协作式培养方式;英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大多在效仿美国专业硕士培养方式的基础上,逐步形成自己独具风格的培养方式[6][7]。国外专业硕士工程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经验如下:
  美國专业硕士导师,分为在职和非在职两种。英国大多数大学,重视导师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剑桥大学则注重专业硕士研究能力的培养;牛津大学实行导师制,每周一次“一对一授课”,取得了辉煌成果;日本专业硕士导师偏重实践指导能力提升;澳大利亚导师更加关注地方教育发展和专业硕士就业市场的实际。
  五、有效依托校企联合专业硕士工程实践创新能力提升对策
  注重培养适应企业行业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实现研究生教育的结构性优化和战略性调整,达到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增强教育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导师是高校专业硕士工程实践创新能力提升的主要责任人,加强导师素质培训,调整导师指导模式,并有效依托校企联合,就能达到提升专业硕士工程实践创新能力的目的。
  (一)导师素质培训
  树立导师指导标杆,强化导师指导形象,增强导师指导责任,培养导师反思能力,完善导师指导评价。
  (二)导师指导模式
  借鉴牛津大学一对一导师制,实行“三对一”三导师制,多层面、全方位、立体地给予专业硕士充足的指导。
  (三)依托校企联合
  有效依托校企联合,实现“三对一”的三导师制指导机制。高校安排两位指导教师,一位导师负责专业硕士培养目标和素质提高,另一位导师负责专业硕士理论指导。专业硕士实践技能训练,由企业指导教师负责。三位导师协调交流,共同负责提升专业硕士研究生创新性技能[8][9],成功对接科技项目,最终解决导师指导弱化的现象。
  六、我校专业硕士工程实践创新能力提升实践
  2016年5月,我校获批“第二届全国示范性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并参加授牌仪式。推动了实习实践基地建设,实现产学研合作,提高研究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10]。   我校研究生院重视导师培训,采取制度驱动、严把质量关、导师培训常态化、优秀研究生课程建设、基地建设等举措。新遴选的导师增强责任意识和使命感,把加强科学研究和主动关心学生成长结合起来。邀请了“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科学与中国”院士专家全国巡讲团亲临我校指导交流,导师培训系列活动旨在提高研究生导师的责任意识和育人意识,使学校、导师和研究生三方形成合力,共同致力于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
  我校2012年度研究生招生考务管理和招生管理工作考核结果均为优秀,获得江苏省教育考试院表彰。
  我校设立首个研究生法制教育基地。研究生法制教育基地的建设是我校研究生“三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进行知识教育的同时,对强化其法制意识、塑造完整人格、成人成才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生作为拔尖创新人才的后备军,更需要修身养性,时时警醒,努力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才。
  2017年6月,我校获批28项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2017年我校共申报39项,获批28项,获批率为71.8%,在2016年19项基础上增加9项,增幅47.4%,获批数连续三年位居江苏省属高校第二位,为我校全面提高研究生质量,开展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打下坚实基础。
  七、结论
  有效依托校企联合达到专业硕士工程实践创新能力提升目的,应注重导师指导模式调整,实现“三对一”三导师制指导机制,建立创新创业教育导师,到行业企业挂职锻炼制度[11]。实行多层面、全方位、立体的、充足的指导,有利于推进高校专业硕士高素质创新人才培養。
  参考文献:
  [1]鞠银燕,宋杰光,徐明晗,等.工程应用型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现代化,2017(2):1-2,14.
  [2]刘奇,赵宝新,史建伟.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研究:以河北建筑工程学院为例[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4):244-245.
  [3]任红格,史涛.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以华北理工大学为例[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2):203-204.
  [4]黄靖.“互联网+”背景下高校人才培养特色[J].中国高校科技,2017(Z1):87-88.
  [5]邹碧海,寇娜,周世靖.安全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研究:以重庆科技学院为例[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0):118-120,124.
  [6]王勋,徐军.以综合创新实验平台提升工程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的探索[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6(3):110-112.
  [7]李亚员.国外创新人才培养研究进展与实践框架[J].中国高校科技,2017(Z1):46-49.
  [8]刘俊玮,马勇.依托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提高人才培养质量[J].中国高校科技,2017(Z1):63-65.
  [9]李梦娇.强化专业学位工程硕士实践能力培养研究[D].山东大学,2016.
  [10]陈秀彬.基于高校工程类专业实验课程教学的思考[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3):192-193.
  [11]李九生,裘国华.校企联合专业硕士培养途径探究[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6(4):24-25.
其他文献
技能大师工作室是以职业院校骨干专业、品牌专业和特色专业为载体,由省级职业教育教学专家、行业企业技术能手、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共同组成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和技术攻关
通过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法合成了三嵌段共聚物聚环氧乙烷-b-聚丙烯酸叔丁酯-b-聚苯乙烯[PEO45-bPtBAx-b-PSy(x=35、100;y≈140)]。通过体积排斥色谱法和核磁测试对嵌段共聚物
竹炭(BC)作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具有原料易得,可再生且具有生长周期短、环境友好等特点,其制备的超级电容器具有成本低、容量高、充放电时间短、环境友好和安全性高等优点,
随着市场经济水平快速提升,经济贸易得到很大发展,在此背景下,社会所需的专业经贸类人才越来越多.新时期,新课程改革对我国中职院校经贸类专业课程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阶
CeO2基NOx选择性催化还原(SCR)催化剂由于其良好的性能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综述了CeO2基催化剂的载体,分析了不同载体的NOx转化率和适应温区,并总结了已经提出的CeO2基催化
综述了石墨烯基TiO2光催化剂复合材料如石墨烯-TiO2、氧化石墨烯-TiO2和还原氧化石墨烯-TiO2的最新研究进展。概述了这些材料的制备方法、相关的基本原理和石墨烯基复合材料
依托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现代电气系统比赛设备的使用和维护,介绍运动控制系统实训室建设是提高学生知识水平,学习兴趣和专业技能的关键驱动因素,为后续其他项目化课程的开
近年来我国《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课程的人才培养目标日益明确,越来越重视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而项目教学是基于项目活动的研究性学习,即主要通过解决项目完成过程中遇到
以中南民族大学MBA专业为例,从教学条件、师资队伍、专业建设、实践教学等方面对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教学质量保障现状进行分析,指出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利于提
在制造类专业中,许多必修基础课较为复杂且抽象,尤其是《机械制图》这门技术类专业必修课.随着计算机辅助软件的研发与应用,理论知识与课程实践较为复杂,许多学生难以理解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