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德育管理控制程序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来源 :基础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naj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校要发展,管理是关键。一年前,浙江省大田中学引入国际通行的IS09000质量管理体系,结合学校行之有效的管理经验与模式,以顾客(学生、家长及社会)的需求转化为教育服务的质量要求为宗旨,建立学校德育管理程序和体系,为实现学校德育管理走向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管理基础,有力地推动了学校的自我完善与可持续发展。
  
  
  一、目的及适用范围
  
  本程序主要对学生德育服务及日常学习生活管理进行有效控制。包括思想品德教育、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与养成,劳动、安全、法制等常规教育、社会实践、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其他大型主题教育活动的策划与实施。
  
  二、运行程序
  
  1.确定德育管理者的管理职责
  2000版ISO9000标准对学校的管理者在质量管理体系中应承担的职责作了明确的规定,从管理承诺、以顾客为关注焦点、质量方针、策划、职责权限与沟通、管理评价等方面对德育管理者提出了要求。
  校长负责审批总体德育目标,全面领导学校的德育工作。
  分管德育的副校长负责制定学校的德育目标,审批《政教处工作计划》和大型活动策划方案,督促各部门按时完成工作。
  政教处负责制定《政教处工作计划》,组织、协调、管理、考核班主任及相应学生管理工作,对存在的或潜在的不合格因素及时采取纠正措施,负责审批《班主任工作计划》。 班主任负责制定《班级工作计划》,全面负责班级管理与建设,加强学生日常行为管理。
  德育导师负责结对学生的德育管理工作并做好相应的记录。
  开学初,政教处根据上级德育部门工作安排结合本校总体计划,编制学期《大田中学德育工作计划及行事历》,报分管德育副校长审批后实施,内容主要包括本学期德育工作指导思想、总目标、重点以及具体实施方案和行事日程。各班主任依照学校学期德育工作计划结合本班实际制定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上报政教处审批后实行。班主任和德育导师依据《工作计划》及《大田中学日常行为管理条例》等,对本班或结对学生的学习、思想品德等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分析、指导和监控,重点落实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切实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与联系。
  
  2.对学校的德育资源进行有效整合
  根据2000版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规定,学校管理者应根据学校的宗旨、产品的特点,确定并提供德育工作所必需的人力和物力资源。资源的确立和提供是建立和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的重要基础。学校应根据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各工作岗位、职责,德育活动的性质和特点以及对从事德育工作人员的要求,选择能够胜任的人员从事德育工作。同时,为了实施全员管理,应着力培训提高整合人力资源,提高他们的德育思想及相应的操作技能,以及为达到质量目标而努力的积极性。
  案例:构建“班主任+导师”德育模式
  为了进一步落实德育质量管理体系,整合学校德育资源,实施全员管理的理念,构建“班主任+导师”制的德育新格局。
  (1)宣传动员阶段。对教职员工进行宣传发动,使他们充分了解实施德育导师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发挥自己的专长和潜力,勇担学生的人生导师。 (2)双向选择阶段。德育导师领导小组(设在政教处)负责学生与导师的双向选择,编制“导师风采录” (包括能胜任德育工作的离退休老教师),公布在校园网上供每位学生选择(导师简介内容包括人生理想、教育理念、个人简历、工作业绩、业余爱好和专长等)。然后组织学生申报,最后公布学生与导师结对情况。 (3)明确职责,建规立制。赋予导师相应的权利和义务,要求导师建立师生互动的德育机制,建立学生档案制度、谈心与汇报制度、家访联络制度等。 (4)反馈、考核阶段。加强班主任与导师以及家长之间的沟通,相互之间及时了解、传递学生的思想、学习、心理等的变化与发展。期末,由导师领导小组对德育导师进行全面考核,并评选“最受学生欢迎的导师”。考核程序和内容包括导师自评、学生及家长对导师的评价、班主任的评价及导师领导小组对德育导师的评分。考核结果记入教师档案并与教师职称晋升中的班主任年限挂钩。
  这种德育模式是对传统单一班主任制度的完善,是一种“学生人人有导师,教师个个都育人”的全员参与式的德育模式。
  
  3.对学校产品进行必要的控制
  对学校的产品进行必要控制与管理,是建立学校教育质量管理体系的核心环节,主要包括产品的实现、设计、开发、服务等基本内容。学校产品对学生而言,是学校提供的教育教学服务,对社会、家长而言,是学生的身心素质的发展与提高。
  (1)产品生产过程控制。学校德育管理者应确定实施的监督与测量程序,为产品最终符合确定的要求提供保障。为确保产品的有效实现,控制过程应包括制定符合《中学德育大纲》、 《中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结合本校实际对学生课堂纪律、环境卫生、宿舍管理、三操、夜自修、集会、爱护公物等作出的详细规定与检查要求,形成一整套学生日常管理制度,当产品实现过程中出现偏差时要及时调整,以确保其不偏离标准状态。
  案例:红黄卡奖惩制度
  在《大田中学红黄卡奖惩规定》中,对学生平时日常犯错而又未及处分程度的行为如旷缺课、违反夜自修纪律、乱丢纸屑、就餐插队等均有明文规定,违反者分别给予1~10分的黄卡处罚,记入学生电子档案并公布在校园网上,同时该黄卡分折合成相应的纪律分,在每天三项竞赛班级成绩中的纪律一栏中扣除(如高一(1)班王xx同学今天上午旷课一节,黄卡2分,折合成纪律分为0.2,若该班级的纪律分为4.8,减去0.2则该班实际纪律分数为4.6),而三项竞赛成绩又作为期末评比先进班级的重要依据,也是发放班主任津贴的一项指标,实施黄卡分起到环环相扣的作用。另外,学生个人的黄卡分在学期内实行累积制度,若黄卡分累积达10分,则电话通知家长来校协助教育,达15分以上则给予相应处分,并记入学生思想品德考核表。同样,对于好人好事,视具体情况分别给予红卡奖励。
  案例:编制《政教简报》
  为了加强日常管理信息交流,政教处每周末组织编制《政教简报》,内容主要包括一周政教要事、三项竞赛成绩、表扬与批评、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下周或近阶段主要任务等项内容,并公布在校园网上,为班主任和德育导师提供了详细的信息和资料。
  (2)产品的设计与开发。包括设计与开发的策划、输入、输出评审和验证等。学校德育产品设计与开发应符合教育法规制度、学校办学特色的要求、德育课程的要求及其他有关要求。以大型德育主题活动的组织与策划为例,大型德育活动是常规德育以外的大型主题德育活动,如军训、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社会实践及公益活动等,一般以全校师生或年级组为活动对象,活动策划由政教处成员、年级组长及相关职能部门人员参加,制定 《活动方案》,交由校长办公会议讨论批准,有些活动还须在学校批准的基础上报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政教处根据最终审批意见成立活动领导小组,确定职责,分头联系落实。活动结束后,以问卷调查、个别谈话等形式对活动进行评价、总结和提出改进的建议,为下次活动提供借鉴。
  又如主题班会的设计与开发。每学期由班主任组织两次以上主题班会,各班须在开学初将活动计划方案上报政教处审批、备档,以便政教处进行有效监督检查主题班会落实情况。同时,政教处每学期组织两次全校公开的主题班会,为班主任提供指导。
  案例:道德论坛一朋友考试舞弊该不该揭发
  主题班会公开课举办前两周在全校范围内布置“朋友考试舞弊该不该揭发”这一议题,凡对此话题感兴趣的同学均可将自己的观点以书面形式交至心理健康教育办公室。心理健康教师从中筛选持不同观点且有一定思维深度的同学参加“道德论坛”直播现场,主会场设在校微格教室,其他教室均为分会场,让现场同学在全校学生面前分别阐述自己的观点。在此道德两难情境中,一部分同学认为不该揭发,持此观点的同学理由又各不相同。另一部分同学主张揭发考试舞弊的朋友,他们的理由也不一样。此外,还有部分同学认为朋友初次考试舞弊不该检举,而是先以朋友的身份加以规劝。
  类似这样的道德论坛,学校每学期举行两次,每次确定一个主题。比如:“遵守夜自修纪律有益于谁”,“违反就寝纪律是否侵害别人的就寝权”,“网络道德大家谈”等等,把平时德育中一些看似平淡的说教内容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明辨是非,正确引导学生的道德选择、道德判断以及道德思维,建立具有主体性特征的道德能力培养模式。
  4.对学校质量管理体制进行测量、分析和改进
  学校应及时收集、分析相应的数据和信息,以证实德育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并确定何时、何地改进质量管理体系。信息有来自学校外部的和内部的,外部信息主要有:教育政策、法规、条例,上级的相关德育文件以及教育主管部门的检查与反馈信息,顾客的反馈与投诉。内部信息主要有:日常工作情况,德育质量目标完成情况,存在或潜在的不合格品信息等。顾客满意是对质量管理体系的一种测量,获得学生、家长、社会的认可与满意是学校实施德育质量管理体系所追求的目标。对此学校建立了《学生、家长对班主任及德育导师的民主测评制度》以及内部审核控制程序等相关信息渠道,系统收集、分析各方面的信息,以此来评价学校的德育质量管理体系以及与顾客要求之间的差距,最终作出改进的决策。
  
  三、德育过程中所应用的相关文件及质量记录手册(略)
  四、经验及存在问题
  
  一年来,学校通过引入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学校德育面貌出现了新的变化,总结其经验,主要有以下几点:
  1.强调以服务为宗旨,改变了教师的观念
  自从引入ISO9000族标准于学校德育管理工作后,根据全面质量管理的要求,以顾客为关注焦点,即把学生、家长、社会作为顾客,作为我们的服务对象,从而改变了教师的观念,增强了教师的服务意识。
  2.以过程管理为重点,提高了教育质量
  全面质量管理以过程管理为重点,强化监督机制,坚持全面、全员、全程管理,使学校的德育工作走向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基本实现“事事有依据,事事有负责,事事有程序,事事有监督”的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实施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管理标准,各个层面、各个环节相互衔接,高效运转,提高了教育质量。
  3.以持续改进为目标,增进了顾客的满意度
  充分发挥纠正和预防功能,强化学生管理,强化监督体系,重视学校、家庭、社会密切配合,建立了学生、家长满意度测评机制,以提高顾客满意度为最终目标。
  4.存在的主要问题 质量管理体系与教育主管部门的管理评价在某些方面尚未统一,如何将IS09000质量管理体系与有关评估考核有机结合起来尚待进一步探索。另外应进一步加强团队建设,教师的质量意识、服务意识尚需进一步加强和提高。(作者单位:卢永国,浙江师范大学,浙江金华,321004;卢志敏,临海市大田中学,浙江临海,317000)
其他文献
教育是培育生命的事业,教育的过程首先是一个精神成长的过程,然后才成为科学获知的一部分。当一个孩子满怀憧憬地走进校园,开始他生命体验的时候,我们的语文课堂,就应成为学生生命世界中的一片葱茏绿洲,成为学生精神世界中的一道亮丽风景,成为学生心灵世界中的一股清凉甘泉。要让我们的课堂,流淌生命的活力;要让我们的课堂,充满无限的魅力。    1.生命课堂是洋溢温馨、充满情趣的课堂    课堂应该是情趣和梦幻的
期刊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对艺术,特别是音乐,道德内容是其灵魂,是其存在的意义,学校音乐课的一切形成都应当旨在发展学生的精神生活,帮助他们认识世界,形成他们的世界观,提高他们的道德水平。”也就是说音乐绝不仅仅是单纯为了娱乐,而更重要的是把音乐作为完成塑造人的灵魂、完善人的生命、提高整个民族素质的一条重要途径。音乐教育在德育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和与其他科学无可比拟的优势。它的最大特点是通过优美、动听
期刊
美国《2006年教育状况》指出,美国高中生与他们的亚洲及一些欧洲国家的同伴相比,尽管在阅读上的成绩还算理想,但在世界数学与科学测评中却继续处于劣势。《2006年教育状况》认为,美国高中学生受到来自数学和科学方面的巨大挑战,需要政府出台相关措施来加强高中教育。  美国联邦教育部部长玛格丽特·斯佩林斯表示,这一研究报告的结论证实了美国高中生缺乏就业或继续深造所必需的素养。她指出,布什总统旨在把《不让一
期刊
小学《科学》课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以活动为载体的综合性学科,其目的是让学生充分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形成探究的态度及能力。作为《科学》课的教师,要想使孩子获得成功,就必须在教学全过程中精心策划、组织活动,引导学生在参与当中去发现和探讨,才能使学生的科学探究习惯得以养成,科学实践能力得到提高。    一、培养学生养成观察的习惯    小学生在五彩缤纷的生活中,对周围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和疑问,即
期刊
学校德育肩负培养年轻一代德性的责任,应该是构建公民道德的基础性工程,然而以往德育由于其泛政治化倾向和过分拔高的要求已越来越受到开放社会的冲击,要给学生精神上带来真正的认同感和归宿感,德育必须贴近生活。以生活道德的教育作为切入点和着力点,应该是提高学校德育实效和夯实德育基础的当然之选,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这里所说的生活,并非仅指生物学意义上的“生存、活着”,还包括人的思想、感情、愿望
期刊
人的身心健康教育、遵纪守法意识和道德素质教育是如今教育界常常讨论的热门话题,但在讨论过程或具体实施过程中,有许多工作者往往对三者的关系认识不清,甚至还出现许多糊涂认识。出现的一个普遍现象就是大谈特抓“道德教育”,忽视了“身心健康教育”和“遵纪守法教育”。真正的素质教育应该是“心”“法”“德”并举的教育。就现实意义来说,更应注重人的“心理健康教育”和“遵纪守法教育”。    一、身心健康,是人的发展
期刊
案例描述: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创设情境。教师播放动画故事。  2.在儿童交流的基础上揭示课题:观察物体。  [反思:“问题是探究的源头”,通过创设儿童热爱的现实的故事情境,旨在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诱发儿童生产问题意识,激发儿童认识的冲动性和思维的活跃性,为学习新知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观察探究,主动建构  (一)引导观察,合作交流  1.本位观察:出示玩具恐龙,你们知道都
期刊
[摘 要] 教育公平是教育基本普及之后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在现有条件下,实现区域性教育公平是可以做到的:确立统一的学生水平考核制度,为实现教育公平提供依据;推进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实现办学条件公平;实行骨干教师定期校际轮岗、流动的制度,实现师资水平公平;切实关注弱势群体,让他们都能够顺利地接受义务教育,实现教育权利公平。  [关键词] 教育公平 薄弱学校 合并轮岗  我国大部分地区已基本普
期刊
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理论刊物分会2005年年会于2005年11月9日至11日在浙江宁波召开,50余家教育理论刊物的70余位代表参加了会议。中国教育学会顾问、教育理论刊物分会名誉会长、华东师范大学著名教授、博士生导师瞿葆奎先生亲临会议作了重要指示。中国教育学会赵闾先秘书长莅临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分会理事长、博士生导师傅维利先生做了理事会工作报告。本次年会还就办刊经验与困惑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并完成了换届
期刊
19世纪60年代,哈佛大学校长艾里奥特认为:当学生学习他们喜欢的、或具有一定天赋的课程时,他们的心智才会得到最好的发展。于是,哈佛率先在学生学习上采用“选修课制”,在课程管理上采用“学分制”。由于哈佛实验的成功,这种模式相继被世界许多国家的大学所采用。此后,为了强调一切学术性科目都具有同等的价值,教育专家们呼吁:中学也应实行学分制。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美国率先在中等教育中使用这种模式。目前在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