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啃老,母亲如何是好

来源 :新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nzhaok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我来说,做一个母亲是一个艰难和温暖的成长过程。母亲是在孩子之后“出生”,这是一个漫长的化学反应,我和孩子一起编织我们彼此交错的命运和历史,她走向成人世界,而我则走进一个女人生命的深处。
  从严母到“为奴为婢”
  30年前,女儿的降生给我带来了无限的幸福和希望。当然,这希望也包含了做母亲的巨大责任。从此,我认真地规划着女儿的未来,一丝不苟地塑造着她的人生。我把学习成绩作为衡量一个好孩子的标准,监控着女儿的一言一行,作业天天查,批评天天有,不允许做错题,我信奉着“缺点不说不知道,优点不说跑不了”的教条。在我的严厉管教下,女儿诚惶诚恐地避免犯错。“妈妈我错了”,永远是女儿向我表达的唯一。她永远默默听从我的说教,永远按照我的标准约束自己。
  几年前,当我也有了隔辈人,辈分长了,地位低了。女儿生孩子不久,两家老人开始“轮流值日”看孩子。当我看到女儿明明是承接雨露却一副应当应分、心安理得、大小姐样子,我就来气、来火,就想到“越俎代庖”不利于他们成长,应该让他们自己带孩子,买菜、做饭、夫妻二人在生活的酸甜苦辣中磨合。而且我和老伴年轻时孩子家务自己一手搞定,从来没有依赖过老人,如今老了我们希望按自己的方式过休闲的生活,不乐“为奴为婢”。
  世界上最深的那条代沟
  两代人在一起生活价值观的差距实在是太大了,沟通好像已经无济于事,只能用“不正常”的方式来敷衍,比如争吵。
  女儿觉着我不同于别人家父母乖乖挨“啃”不叫痛,还无端生出许多说辞来。我希望他们事业上有目标有追求,他们认为在市场经济大潮下,我的古板教条是行不通的;我希望他们开卷有益,读些有深度的书籍,可他们却几乎不摸书报,甚至很少看电视,一切都是网上搞定; 我希望他们合理饮食、适度运动,有健康的生活方式,他们却以车代步、依赖空调,以至高血脂、脂肪肝缠身;我希望他们量入为出不搞攀比,可是他们却将不想穿的衣服、过时的手机和略有小恙的空调冰箱弃之如履……我也知道,在女儿眼里,我习惯于挤公交车、节水省电攒旧物,疏离网络,对于网购心存戒备,是一个落伍过时的人。
  好几次,我们老夫妻俩开个头,把房间收拾好,一应生活用品买齐,让他们小夫妻独立生活,结果没几天他们就回到公婆的翅膀底下去了。我仍不死心。抱着能把她“说醒”的期望而不断唠叨。说轻了置之不理,说重了摔门而去,三天两头气得我血压升高,手冰凉。生气、忧虑和担心,成了伴随退休生活的重料猛火。一天,因为催促女儿早点独立,她抱着孩子大哭大闹,激烈的言辞也深印在我的脑子里:“老妈,求求你别逼我了。我永远没用,辜负了你的希望,活着没意思。”
  我愕然,内心委屈、混乱、痛苦,这难道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草莓族”——抗挫折能力如此差?30多年间,我全心全意地哺育女儿成长,上学、工作、婚姻以至照顾第三代,一路扶持到今,她不能给我多少抚慰和回报,反而自暴自弃、自私幼稚。
  借助于“母亲”这个维度成长
  当我们母女激烈冲突过后,我突然意识到我自以为爱女儿,可这种爱是有条件的,是狭隘的,是需要孩子回报的。当我指责教训女儿时,从未体会一下女儿内心深处的情感;我命令女儿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时,从未问女儿“喜欢做什么,不喜欢做什么”;当我不停地担心女儿会犯错、会失败,一味地数落女儿的种种不是时,其实是为了缓冲自己内心的焦虑、紧张和不安。我们用父辈中习得的行为模式,刻板地扭曲着孩子的心灵,其实是我们内心深处的自怨自恨与报复。当女儿无言的愤怒内化为自责自恨郁郁寡欢时,正是对我的最大惩罚!
  我第一次静下心来,想想为人母的回报是什么呢?女儿一步一个脚印成长的轨迹,充满喜怒哀乐的日常生活,使我的人生变得完整圆满。她婴儿期时口水嗒嗒的亲吻,摇摇学步时的憨态,到亭亭玉立的成长过程,无不令我开怀大笑。能够从容地陪伴她成长,天伦之乐不就是最好的回报吗?
  纠结和摩擦过后,我渐渐想明白了,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生活。回想自己十几岁考上大学离开家乡后,何尝不是一心向往在广阔天地里自由驰骋?父母的日常叮咛和劝告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但当初又听进去了多少?还是尊重他们的生活吧,重要的是每个人都自己选择过、生活过、反思总结过,就行了。
  多年前纪录片《狐狸的故事》中的情节,依然记忆犹新。长大成人的小狐狸不愿意离开父母,老狐狸便露出利齿,回来一次,咬跑一次,直至小狐狸再也不敢回来。而作为一名退休在家的母亲想摆脱“为奴”地位,首先应转变观念,要理直气壮,抚养孙辈,并非退休老人的家庭责任。把退休时间用于志趣爱好、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等,理应得到全社会的支持。换个角度讲,老人的重复抚育行为,也是对子女、孙辈的反依赖,严格讲,是一种“精神上难以断乳”的自私行为。我“当牛做马”的行为,剥夺了女儿做母亲的体验和思考。
  自此之后,我严词拒绝每日在女儿家“值班”,也不再将女儿高兴与否当成头等大事。刚开始女儿不理解,赌气扬言不再带外孙来我家。而我的态度是:带孩子来看我,我待之如上宾,不带孩子来看我,我不为所动。过了半年,女儿女婿终于开始独立生活。而亲家也在电话里说:“我真佩服你,敢做‘恶人’,我也要学习你。”
  我在上老年大学、读书写作的过程中,孜孜以求地寻找内心的寄托,结交了更多的新老朋友,精神上逐渐坚强了起来,心胸也逐渐开阔起来。我逐渐能以更开放包容的心态,与女儿像朋友一样轻松相处。
  这不是一个女人成长为合格的妈妈、成为一个无私忘我的母亲,而是一个人借助于“母亲”这个维度自我成长。成熟是需要用一生完成的功课,托尔斯泰八十出走,是因为他还有困惑和困扰,还需要成长。渐行渐远,愈走愈高。我在成熟,女儿也在成长,也许所有的人,都应该知道自己需要成长,并且能够持续成长,就这样一直成长下去。
  (责编:孙展)
其他文献
唯一 一次爆粗口  我的父亲是个一身正气,秉性刚直不阿,为人正直坦荡,举止儒雅谦和的军人,他严谨博学,乐观而又不失幽默感,字写得很漂亮,文史功力深厚。  父亲会严肃地批评人,但不会骂人,从我记事开始到他离开,从未听他说过一个骂人的脏字,同时,他也是绝不允许我和哥哥们骂人或说脏话的。那年,周恩来总理去世后,父亲听说“四人帮”不许各地群众搞自发的祭奠仪式,他气愤至极,用气得发抖的手拍了一下桌子忿忿地说
期刊
“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这句话我念了N多遍。——马少骅  今年年初,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还在拍摄的时候,一次跟朋友去北京昌平的小汤山探班,初见马少骅心里不由得一愣:他能演邓小平吗?他长得哪像邓小平啊?  剧组休息间隙,碰巧看到马少骅手里夹着一支烟,站在门外正和几个从四川过来的人聊天,印象里他好像是在请教四川话的尾音。他披着一件军大衣,操着地道的川音不疾不徐地说道:“小平同志那是有大气魄的人
期刊
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的结果显示,我国人群目前牙周健康状况较差,牙石检出率高,刷牙有效性差,人们的牙周健康知识很少。调查报告显示,我国成年人达到口腔卫生良好的不足0.22%,而牙齿健康是世界卫生组织(WHO)确定的人体健康十大标准之一。成年人牙周不健康者高达97%,每10个老年人中就有一个人全口没有一颗牙。有数据表明,65~74岁的人均缺牙数为35~44岁年龄组的11.2倍,提示45岁以后平均每
期刊
在江城武汉,有位叫曾少峰的民营企业家,了解到独居老人吃饭难的事情后,投巨资创办“幸福食堂”,一日三餐只收十元钱。  投巨资为独居老人办食堂  曾少峰创办“幸福食堂”的想法,源于一次偶然。  2010年的一个冬夜,曾少峰遇到一位摔倒在马路边的老婆婆,他扶起老人,并了解到,这位姓张的老人一个人独居,她今年75岁,患有多种老年病,再加上住在6楼,下一次楼十分艰难,买次菜做顿饭要耗费大半天的时间。这天,她
期刊
今天老汉我也被“震惊”了,听说朋友的信用卡透支6毛钱,6年后变成欠近万元,翻了上万倍。这近万元欠款是怎么来的?听我细细道来——  超限费7.03元  例如,你的信用卡是5000元额度,银行允许你多刷卡10%,即5500元,多出的500元即要收取超限费。据专业人士告知,除了招行不允许超限之外,别的银行信用卡均可以。你可以申请提高临时额度,只要到期全额还款,这样银行就没法占你便宜了。  年费150元 
期刊
咱们老年人理财,除了要谨慎辨别虚假金融理财和贷款服务信息,从正规平台获得金融理财信息之外,还有什么特别应该注意的吗?当下股市跌宕,咱们可别干借钱给人炒股的傻事了。  什么叫“借钱给人炒股”?就是购买银行偏股型的理财产品。如果银行告诉你,这个理财产品是资本市场型的,那么也是一回事。  按照监管要求,银行理财产品募集的资金不可以直接投资于股票二级市场,因此,银行理财产品中与股市有关联的产品主要有以下两
期刊
马航失联事件连日来令世界揪心。来自多国的12架飞机、14艘舰船连日来在印度洋57506平方公里面积的范围内继续搜索马航MH370航班。黑匣子电池可能已经耗尽,搜寻工作将从被动地探测信号转向主动寻找残骸。  搜寻之难,黑匣子作用持疑  马航MH370航班神秘失联,让外界对通过找到黑匣子解开疑惑充满期待。黑匣子是飞机专用的电子记录设备之一,能把飞机停止工作或失事坠毁前半小时的语音对话和两小时的飞行高度
期刊
5月14日,是焦裕禄同志逝世50周年纪念日。今年3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赴兰考县调研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习总书记在接见焦裕禄同志家属时说:“焦裕禄的精神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仍然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们要永远向他学习;要把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作为一条红线贯穿活动始终,做到深学、细照、笃行。”希望通过弘扬焦裕禄精神,为推进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正能量。 
期刊
“夕阳红”为何不如“养生堂”火  CCTV有一档“夕阳红”节目,创办20多年了;BTV有一档“养生堂”节目,创办了6年。如果我问你,这两个节目哪个更火?你大概会说:还是“养生堂”吧?  恭喜你答对了。百度一下,你就会发现,“夕阳红”视频基本上只在央视自己的网站上播出,而“养生堂”的视频,却在爱奇艺、百度视频等其他网站上也能看到。  也许你会说,这两档内容不同的节目怎么好比?是啊,两档节目定位并不相
期刊
李琦(1923~2009年)和冯真是中国著名的夫妻画家,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李琦擅长人物刻画,画作《主席走遍全国》《我们的总设计师》在海内外影响甚广。冯真以油画见长,近年更以发扬民间年画、剪纸艺术著称。  日前,八旬高龄的冯真教授应邀写下对丈夫李琦的回忆文字,读来情真意远。  最近,有人拿来一幅画问是不是李琦的真迹。我们一看,就是真迹。1958年毛泽东同志到十三陵水库工地劳动,李琦也在场,创作一幅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