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歌曲《丁香花》看拉赫玛尼诺夫浪漫曲的创作特征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gep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谢尔盖·瓦西里耶维奇·拉赫玛尼诺夫是19世纪后期伟大的音乐大师之一。他的音乐创作取材广泛、领域甚广,在交响曲、协奏曲、室内乐、歌剧、艺术歌曲等方面都有很大的艺术成就,终其一生为音乐事业奉献着自己的热情和智慧。《丁香花》这个作品充满了对祖国、对人民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美好期盼,有时候带着淡淡的忧伤。作品的钢琴织体部分结构复杂、音响厚实,形如流水。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罗斯音乐史上重要的里程碑。全曲短小精炼、简洁明快、旋律优美,深受广大乐曲爱好者的喜爱。
  关键词:丁香花 浪漫曲 创作特征
  中图分类号:J603 文献标识码:A
  “浪漫曲”是一种抒情声乐曲,旋律优美,易引起人们的遐思和浪漫情怀。《丁香花》是拉赫玛尼诺夫创作的一首著名浪漫曲,以它如梦如幻的旋律赢得了全世界人的喜爱,是俄罗斯“浪漫曲”的经典之作。
  一 如诗如梦的“浪漫曲”
  “浪漫曲”原发于西班牙,流行于18世纪和19世纪,19世纪中叶流行于俄罗斯。“浪漫曲”的情感表达细腻,曲调优美,词曲紧密结合,常常使人浮想联翩,深受乐曲的影响。格林卡、达尔戈梅斯基是俄罗斯“浪漫曲”的奠基者,后经作曲家巴拉基列夫、穆索尔斯基、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等著名音乐家的发展和开拓,到拉赫玛尼诺夫时代已经达到了“浪漫曲”创作的巅峰。而拉赫玛尼诺夫又以其创造性的继承和发扬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将俄罗斯“浪漫曲”带入了最辉煌的时代。
  二 拉赫玛尼诺夫和他的《丁香花》
  1 拉赫玛尼诺夫的艺术天堂
  拉赫玛尼诺夫出生于1873年,是俄罗斯伟大的作曲家、钢琴家和指挥家。他出生在一个条件比较优越的家庭,从小深受音乐艺术的熏陶。4岁开始学钢琴,毕业于圣彼得音乐学院的母亲是他的启蒙钢琴教师,7岁开始接受系统的钢琴教育,9岁进入彼得堡音乐学院,12岁转入莫斯科音乐学院。据说钢琴是拉赫玛尼诺夫童年时受罚的道具,母亲往往会罚他坐在钢琴底下。拉赫玛尼诺夫于1891年毕业于莫斯科音乐学院,成绩非常优秀。次年,创作上演了独幕歌剧《阿列科》并获得大金质奖章。他早期的作品就很受人们欢迎,成为那个时代人们“疗伤”的“良药”,给人们带来了强大的精神力量,使很多人走出了命运的低谷。主要作品有《在神秘黑夜的寂静中》、《在圣修道院大门旁》、《你再一次让我感到》等。1893年10月伟大的音乐家柴可夫斯基去世,拉赫玛尼诺夫很是悲痛,为其创作了大批的音乐作品。如《绝望者之歌》、《花儿凋谢了》、《你记得那个夜晚吗?》等。直到1897年拉赫玛尼诺夫的创作生涯都是顺利的,这期间他的作品已经开始吸收文学作品的营养。1897年3月《第一交响曲》演出惨败,这次的演出失败对事业上一直顺风顺水的拉赫玛尼诺夫打击很大,直到1900年才走出失败的阴霾。1900到1917年是他创作事业的鼎盛时期,期间有大量脍炙人口的作品,《丁香花》就是其中一首。到了后期,拉赫玛尼诺夫的创作就表现得比较阴郁,侨居海外的他充满了对祖国、对故土的眷恋。不同的时期,不同的音乐元素和音乐主题,他的作品从不缺少令人想象神往的空间,每一个音节都有浪漫的元素和他卓越的才华展现,拉赫玛尼诺夫为音乐倾注了他毕生的心血和智慧,为音乐生、为音乐痴、为音乐狂。成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有影响的浪漫乐派大师。
  《丁香花》是一套艺术歌曲的第五首,这套艺术歌曲共12首,每一首都是经典,除《丁香花》外还有《这地方好》等歌曲都是脍炙人口、令人耳熟能详的歌曲。个性魅力以及淳朴优雅的音乐风格在他的作品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作品全感旋律明亮清新、感情真挚动人极富民族特色,表现手法比较复杂。有人曾说过这与他那双巨大的手有关系,他的左手能轻易按到跨十二度的琴键,因此他的作品不是所有人都能演奏的。拉赫玛尼诺夫很喜欢安静,他曾说过:“没有比安静独处对我更有帮助。”在安静中思考创作就是他生命的一大乐事。他创作的作品有一种安静、祥和、清新、自然、真挚、细腻的感觉。
  2 拉赫玛尼诺夫作品的如诗如画
  拉赫玛尼诺夫的作品大量吸取了优秀诗人普希金、莱蒙托夫、涅克拉索夫、丘特切夫、阿·康·托尔斯泰等的诗词艺术作品,将文学作品和音乐紧密地结合起来,因此他的作品有很强的文学性。《丁香花》的创作就选用诗人贝克多娃诗词。全曲节奏明朗、旋律有梦如幻气势悠扬。通过作品的欣赏,让人浮想联翩。仿佛置身于茫茫的大自然中,甚至可以嗅到俄罗斯泥土的芬芳。在紫色的丁香花开满的土地上,花香阵阵袭来,渴望幸福的女子独自闻着花香,向那绿荫后的一片片紫色花海中走去。多么美的画卷,让人陶醉,让人遐想,唤醒人们心中对幸福的渴望。“我只能寄慰于丁香花朵,藏在绿荫深处,淹没在浓香中。”这淡淡忧伤隐藏在浓浓的花香中,像春天的细雨清新却带着几丝伤感。全曲降A大调,旋律逐渐上升。钢琴伴奏悠远绵长,使人听完意犹未尽。整个作品衔接巧妙,自然流畅。给人一种呼吸到新鲜空气的感觉。让人对这乐声,这情景向往、迷恋。以唯美的文学性激发人们对自然、对人生的某一种期盼与渴望。使人们的心中充满了春日的阳光还带着晨露的微微潮湿。
  3 拉赫玛尼诺夫作品的浓情蜜意
  《丁香花》的首句是一个五声性的乐句,全曲旋律有小变大,由弱到强。给人一种慢慢舒展、蔓延的感觉。如春天抽长的嫩芽极力想伸展,又顾忌这春天的一丝凉意。所以,整个过程充满了柔和的希望。春天的早晨,阳光洒满大地,主人公迎着阳光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淡淡的花香使她欣喜,追着淡淡的花香,她看到树影后盛开的紫色丁香,轻轻地走过去花香渐浓。在第二个乐句上,音乐的力度逐渐变强,音乐的层次感也慢慢突显出来。就如同不经意发现那片丁香花的那丝惊喜,这份惊喜随着醉人的花香轻轻地释放出来,变得越来越强烈。钢琴的伴奏如同一个知心的密友在耳边窃窃私语,分享着主人公的惊喜与欢乐,同时带着祝福和期盼。伴奏时,左手的旋律于歌唱遥相呼应,表达的感情更真挚动人。第二段开始的强有力度,之后一个小调的离调。犹如主人公在丁香花旁想到了心思,不只是甜蜜还是烦恼压抑了开始的那份惊喜,使人陷入沉思与遐想之中。最后一句又与前面呼应,使人的心潮随音乐起伏。淡淡的愁思消散开来,使听者的心中充满了遐想和期望,如身临其境般的感觉。全曲此起彼伏,感情真实、细腻、动人,使人们在音乐中能与演奏者和作曲家达成共识,产生共鸣。这就是拉赫玛尼诺夫作曲的又一大特色,旋律磅礴宽广,乐曲表达自然、真挚、细腻、动人。   4 拉赫玛尼诺夫作品的民族色彩
  拉赫玛尼诺夫的创作离不开深厚的俄罗斯文化的底蕴,他的作品充满了俄罗斯文化的元素。在选材上,俄罗斯文学给他很大的支持。在个人感情上,他深爱着他的祖国和人民。因此,他的作品在情感流露的同时更多的是对祖国的依恋和热爱。在作品《丁香花》中,我们可以听到那美妙的俄罗斯风光。淡香的紫丁香在寒冷的冬天过去之后急忙地开遍大地,让人来不及拒绝,春天的气息已迎面扑来。漫长的寒冬在这簇拥的紫色花朵中消散,连那微微的寒意也慢慢地散尽。优美的旋律把听者带到了美丽的俄罗斯,使人们深深感受到那里的风土人情。旋律气势磅礴、顺畅优美、余音悠长。深厚的民族特色与优美旋律的精巧融合使乐曲所表达的感情更加真挚、动情。在他的作品中体现的是一个平凡俄罗斯人朴实、真挚的情感。表达的是一种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画卷。他希望所有的人都能感受到他的音乐,理解他的音乐,用音乐感动人生。
  5 拉赫玛尼诺夫作品的选材广泛
  拉赫玛尼诺夫一生作品很多,题材也相当广泛。早期他的作品以爱情为主,题材的选取也以爱情诗为主。随着他音乐创作的发展和成熟,在他的音乐中加入了更多的幻想、忧伤、悲剧的元素。特别是后期作品更加的忧郁、悲伤、孤寂、彷徨,这与他长期居于国外远离国土有很大的关系。他的作品大多抒发的是个人内心世界的真实感情体验,选材不拘一格,表达的乐曲意境非常动人。他歌颂自然、歌颂祖国、歌颂人们。他的作品情感细腻、气势磅礴,用乐曲声刻画出一幅幅令人心旷神怡、满心向往的静逸世界,这也是为什么他的作品能如此动人心弦的原因之一。
  三 唯美的丁香花
  作品《丁香花》短小精致,表达感情细腻、悠长。全曲风格简洁、清新、朴实、明快。旋律如行云流水般自然、流畅,感觉如雨后的空气一样清新、明亮。歌唱与旋律的巧妙结合使作品散发着一种独特的魅力。此曲是拉赫玛尼诺夫献给斯特列卡洛娃的,感情细腻,意境柔和。是拉式12首艺术歌曲的经典之一。此曲创作时,拉赫玛尼诺夫已走出了事业的低谷,在感情和事业上都有所收获,此曲也隐含着一种新意和喜悦。全曲分20小节,在9/4拍上构成,分为两段。第一段以重复乐为主,有平稳的中音区展开旋律,旋律由弱到强、由低到高,逐渐蔓延伸展。如丁香怒放,花香逐渐散开由远及近,花香越来越浓烈。旋律开始于三声调,以五声调为基础缓缓展开。将人们引入无限的遐想空间。第二段承接第一段,一开始曲调的力度就较强,随后形成一个小高潮,随着音乐的继续,高涨的情绪慢慢散开,如同滴入水中的一滴鲜血慢慢地变淡,给人一种飘渺、不稳定的感觉。钢琴伴奏犹如行云流水,一开始采用连续的八分音符,尾声低音伴奏前后呼应,使整个伴奏清澈、明朗,给乐曲增色不少。
  《丁香花》全曲衔接巧妙,乐感明快又带着一丝忧伤。自然的旋律使整个作品显得简洁、淳朴和生动。曲调宁静典雅,令人充满想象,音乐在朴实的俄罗斯民族情怀中又带有一种唯美的贵族浪漫气质,质朴而不缺少优雅。就像那紫色的丁香花艳丽而不娇气,花香中隐隐的有一丝清淡的苦涩,那苦涩和花香一样醉人,带给人的是一种朴实无华的高雅,一种与众不同的美感。大自然的美丽在指尖、在口舌之间流淌,那一份静逸、唯美的享受就是音乐艺术带给我们最大的震撼和愉悦,这就是艺术的巨大魅力和强大的感染力。
  四 结语
  《丁香花》的音符飘散在耳边,引得人遐想连连,唯美的丁香花、唯美的浪漫曲,它只是拉赫玛尼诺夫众多的艺术作品中一首短小精致的小作品,只是浩瀚的艺术海洋的一滴水。而它所折射出的艺术魅力和艺术震撼力却是强大的。流畅优美的旋律、浓郁的民族风情是一个时代艺术的缩影。艺术,它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它用各种方式影响着人们、改变着人们。所有的艺术追求者和爱好者,我们学习和欣赏艺术的前提就是尊重艺术,然后再细细品味,细细体会艺术所带给我们精神世界的感触,最后在实现我们对艺术的认知、分析和借鉴。在前人的艺术根基上继承和发扬他们优点,用探索、创新的精神摸索出自己的特色。就像拉赫玛尼诺夫的《丁香花》,永远都盛开得那么娇艳,永远都散发着它的艺术光芒。
  参考文献:
  [1] 唐磊:《丁香花》,《歌海》,2006年第2期。
  [2] 张艺:《简析拉赫玛尼诺夫的音乐创作》,《大众文艺》,2010年第19期。
  [3] 张娜:《拉赫玛尼诺夫创作风格探析》,《音乐天地》,2010年第7期。
  [4] 黄金城:《拉赫玛尼诺夫第一钢琴协奏曲创作技法研究》,浙江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
  [5] 申华:《拉赫玛尼诺夫钢琴音乐的创作特征》,《黄河之声》,2011年第20期。
  [6] 陈旸:《拉赫玛尼诺夫和他的浪漫曲》,《艺术教育》,2007年第11期。
  [7] 余洁:《拉赫玛尼诺夫和他的艺术歌曲》,《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
  [8] 张媛:《拉赫玛尼诺夫浪漫曲的和声技法》,《齐鲁艺苑》,2009年第1期。
  [9] 梅芳:《拉赫玛尼诺夫音乐中独特的浪漫主义风格探究》,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
  作者简介:李曦,女,1968—,湖北十堰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歌剧、声乐演唱、俄罗斯艺术歌曲,工作单位:汉口学院音乐学院。
其他文献
朝鲜是单一民族国家,境内99%以上的居民是朝鲜族人。服饰朝鲜的传统民族服饰从古至今改变不大。在东方各民族中,朝鲜人的衣着是比较独特的。女装上身是带小灯笼袖的斜襟飘带
中华大地在四、五十万年前已有原始人居住。从传说中看,有居住在南方的蛮族,居住在东方的夷族,居住在北方的狄族和居住在西方的羌族和戎族。他们先后进入中原地区,共同创造
就拱坝体型优化设计中涉及的一些应注意的问题做简要的介绍,并就相关的方法做进一步的探讨。 This paper briefly introduces some problems that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正> 明代前期,特別是洪武、永乐、洪熙、宣德(1385~1435年)间,画坛上的许多画家承袭元代绘画秀润清灵的风格,他们的画风对于中国文人画的延续和发展,以及明中期以吴门画家沈周、文征明为首的吴派绘画的兴起,起了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这些明前期画家的代表人物有王绂、杜琼、刘钰、夏(日永)、姚绶、陈録等,他们又被称为"吴门派"的前期画家。他们以影响大、作品多而为人们所熟知,但也有一些画家由于流传下来的作品较少,画史中对他们的记载又较简略,所以鲜为人知。陈宗渊就是其中的一位。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新西兰农林部新西兰生物安全局(MAF Biosecurity NewZ ealand)依据新西兰《生物安全法,1993》制定的相关进境健康标准,负责进口花卉的检疫工作。进口花卉具体分为鲜切花/切叶
魔芋是一种公认的保健食品,具有抗癌减肥的功效。近些年来其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在山丘区已成为农民致富创收的主要种植作物之一。在栽植中虽然病害不多,但危害极大,损失严重。
Mi-chel MC…∥Cur Opin Pharmacol.-2007,7.-121~123历史上,心脏功能研究与血管功能研究是相互独立的,如心力衰竭和动脉粥样硬化是被相互独立考虑的。这些系统的药理操作被限
喷水鱼洗是中国物理学史上一件重要的研究实物,但有关史料记载并不多见。本文提供了《清稗类钞选》中关于喷水鱼洗的一条新史料,有助于对这一问题研究的深入。 Spray fish w
座落在黄河三角洲上的新兴石油城——东营,以1983年10月1日国务院正式批准省辖市为标志,该地区便进入了一个以发展石油工业为龙头、石油化工工业和地方工业同时并举、工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