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腔镜下冷刀切除术在育龄期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来源 :中外医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aig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冷刀切除术在育龄期子宫内膜息肉(EP)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8年3月-2020年3月收治的84例育龄期EP患者,按抽签法将其随机分为电切组及冷刀组,各42例。两组均于确诊后行宫腔镜下息肉切除术,电切组采用电切治疗,冷刀组则行冷刀切除。比较两组手术效果(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阴道出血时间、住院时间)。于术前及术后1个月行经阴道彩超,检查两组子宫螺旋动脉血流状态[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随访1年,记录两组术后1年内并发症发生情况(宫腔粘连、宫颈管狭窄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对全身麻醉患者苏醒期躁动及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1月-2020年11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00例全身麻醉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综合护理.比较两组麻醉苏醒时间、躁动发生情况、负性情绪.结果:研究组Steward苏醒评分≥4分时间、意识恢复时间、睁眼时间均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躁动发生率为6.00%,低于对照组的2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
目的:探讨儿童性早熟诊断中性激素检测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本院2018年6月-2020年4月收治的74例性早熟儿童作为试验组;将本院2018年6月-2020年4月体检的74例健康儿童作为参照组。均进行性激素检测,对比性激素检测结果[孕酮(P)、垂体催乳素(PRL)、雌二醇(E2)、睾酮(T)、促卵泡生成素(FSH)及促黄体生成素(LH)],女童卵巢容积、直径>4 mm卵泡数、子宫容积及GnRH激发试验结果。结果:试验组P(0.29±0.11)ng/ml及LH(0.82±0.30)
目的:探讨巴曲酶联合曲美他嗪在急性前循环脑梗死中的应用及对NIHSS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8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110例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进行研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n=55)和对照组(n=55).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巴曲酶联合曲美他嗪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NIHSS、梗死面积、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脑血流动力学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
目的:探讨血培养标本中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情况.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0年2月笔者所在医院采集的2958份血液作为血培养标本,均对送检的血液标本进行血培养、病原菌鉴定及药敏试验,对血培养标本中的病原菌分布及病原菌耐药性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本研究中送检2958份血液标本中,共有307株病原菌被检出,其中革兰阳性菌85株(金黄色葡萄球菌25株,肠球菌29株,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27株,其他4株)、革兰阴性菌214株(大肠埃希菌129株,肺炎克雷伯菌57株,奇异变形杆菌13株,其他15株)、真菌8株(
目的:探究行化疗的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应用针对性个体化心理干预护理的价值.方法:86例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均为本院2019年5月-2020年5月所收治,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1组(针对性个体化心理干预护理)与研究2组(常规护理),各43例,探讨实施不同护理对护理效果的影响.结果:护理前,两组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1组评分均低于研究2组(P0.05),护理后,研究1组评分均低于研究2组(P0.05),护理后研究1组评分高于研究
目的:比较分析儿童腺病毒(ADV)肺炎急性期患儿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6、IL-10、干扰素-γ(IFN-γ)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浓度水平变化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确诊为儿童ADV肺炎急性期的60例患儿为研究组,根据心肌损伤评定标准的测定结果为两组,其中合并心肌损伤患儿为A组30例,无合并心肌损伤患儿为B组30例;同期随机选取60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分析各组外周血清的IL-6、IFN-γ和hs-CRP浓度水平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外周血清I
目的:研究磷酸化真核细胞始动因子4E结合蛋白1(p-4EBP1)表达水平与乳腺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关联性.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本院乳腺癌患者134例,检测癌组织、癌旁组织中p-4EBP1表达阳性率,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学特征、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结果:癌组织p-4EBP1表达阳性率为65.67%,高于癌旁组织的11.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p-4EBP1阳性患者中淋巴结转移占比62.50%,高于阴性患者的37.50%(P<0.05);淋巴结转移p-4EBP1阳性患者中
目的:应用锥形束CT(CBCT)对比胸上段食管癌患者两种不同固定方式的摆位误差,对比其优劣,为其选择更好的固定方式提供可靠的参考。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汕头市中心医院放疗科行放射治疗的60例胸上段食管癌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不同固定方式将患者分为头颈肩热塑膜组和真空垫组,每组30例。患者首次治疗前行CBCT,采集左右方向(X)、前后方向(Y)、头脚方向(Z)、以Y为转轴的旋转(U)及Z为转轴的旋转(V)的旋转等5个维度的摆位误差。对比分析两组各维度的摆位误差及超标(需修正误差)率。
目的:分析采用鼻渊通窍颗粒对老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的血清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在本院2016年1月-2019年1月治疗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老年患者中随机抽取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借助计算机随机分组软件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在予以常规治疗措施(指导健康饮食、调整睡眠体位等)基础上辅以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治疗措施基础上予以鼻渊通窍颗粒治疗,比较两组炎性因子指标、睡眠指标等以评价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和
目的:探讨黄芪建中汤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清胃泌素(Gas)水平的影响。方法:选2019年12月-2020年12月本院的消化性溃疡患者7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6例。对照组应用常规西药(奥美拉唑)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黄芪建中汤治疗。比较两组胃动素(MTL)、转化生子因子-α(TGF-α)、Gas水平、中医症候评分、症状缓解时间。结果:研究组治疗后Gas(65.24±9.12)ng/L,低于对照组的(86.94±10.63)ng/L,研究组MTL(322.09±89.12)ng/L、TGF-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