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生药学属于医学学科之一,顾名思义是研究生药的学科,包括生药的名称、来源、栽培、采集加工、炮制、鉴定、应用、组织培养等内容。也就是说,生药学在药物形成的整个过程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药物的使用最关键的就是疗效和毒理,而以药物毒理为例,生药学对药物毒理的研究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从生药学的研究内容和目标进行分析,结合药物毒理的作用机制,探讨生药学在药物毒理研究中发挥的作用。
关键词:生药学;药物毒理;作用机制;研究分析;化学成分
生药学就是利用植物学、动物学、化学、医学等知识来研究天然药物应用的一门学科,而中药材生药学与毒理学实验是保证安全用药的关键。下文以生药学的研究内容和任务入手分析,通过列举多个例子,证实生药学在药物毒理中的作用。
1、生药学的研究内容及任务
药物的作用是预防、治疗和诊断疾病,有明确的禁忌症、适应症和严格的用法、用量标准;而生药则是来自于天然、未经加工或只是经过简单加工的动、植物、矿物类药材[1]。准确的识别和判定药材的种类、来源,以免浪费资源,明确毒副作用;调查药材的用途,保证药材供应源、累及知识以发掘新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生药质量评价标准,并对其实施正确的评价,为生药生产提供规范化的服务是生药学的主要任务。
2016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根据“一带一路发展规划”[2]提出关于中医药发展的文件。文件指出,中医药是古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交流合作的重要内容,而其一带一路发展还面临着诸多的问题,为推动中医药“一带一路”建设,加强中药的技术创新,完善产业发展制度,促进生药行业规模的快速增长。2017年,中国毒理学药物毒理与安全性评价学术大会上指出,为使群众更好的了解毒理学安全用药的相关知识,要加强药物安全科普活动的开展,创新思路、技术及方法,加大對生药人才的培养,从而保促进药物毒理的研究,促进用药安全。
2、药物毒理作用机制
从用药开始至用药结束甚至结束后一段时间,药物对机体表现出的毒性损伤等一系列的分子事件就是药物毒理作用机制。而从当前的研究现状可以得出,药物的毒理作用机制主要有主要药理学、次要药理学和化学介导性毒物。首先,用药后药物直接与靶分子作用致使药理效应扩大,且这种作用与机体理化性质之间无明显相关性的就是主要药理学毒理作用。其次,除去药物的主要药理学毒理作用外,用药后还发现毒物与靶分子反应介导的其他效应有明显相关性的就是次要药理学毒理作用。而化学介导性毒性则是指用药后,毒性的发生与某种特定的化学物质理化性质之间有密切的联系,不涉及靶分子反应等作用机制。总的来说,研究药物毒理的目的是找出引发机体用药后毒性反应的主要原因,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应对,以提高用药安全性[3]。
3、举例证实生药学在药物毒理中的作用
3.1 壮药白楸的生药学及毒理学研究
壮药白楸为大戟科植物,是壮族医药常见的中药材,有清热利湿、解毒固表的作用,在山西、江苏、江西等地可见。生药学方面,白楸属直立灌木,以高1.5m~3m常见,由白色或微黄色的绒毛包裹花序和叶柄,枝丫小,叶互生呈卵形或三角形,基部近端呈心型,且有两个上无毛下被绒毛包裹的斑点状腺体。根据生药学特性可知,白楸的药性部位为根部,同时为研究其药效和毒理情况,黄婧, 马健雄[4]在其研究中对壮药白楸进行化学成分分析和急性毒性试验。结果得出,化学成分分析得出,壮药白楸中含有糖类、多糖或苷类成分、有机酸、酚性、黄酮类、载体类化合物,小鼠毒性试验显示用药后小鼠表现为安静、活动较少,观察期内活动、食欲及排泄等均无异常。最终指出,根据生药学研究结果,推荐白楸提取配置成药物的最大浓度为1.79g/mL,在此剂量内用药白楸是安全无毒的。这也显然说明,通过化学成分分析、毒性实验等生药学方法,可帮助我们了解白楸的药性和毒理,明确白楸的用药标准。
3.2 苣荬菜的生药学及毒理学研究
苣荬菜为菊科苦苣菜属,有凉血利湿、排脓止痛、消肿解毒、祛瘀化淤的作用,常见于陕西、广西、新疆等地,主要应用于喉咙肿痛、急性咽炎、肺浓疮、产后淤血等症状。其生药特性如下,苣荬菜主茎直且高,以30~150cm多见,苞呈钟状形式,约为1~1.5cm长0.8~1cm;上部可见条状细纹,顶部有伞房状花序且被密集的腺毛包裹,中下部枝叶为倒披针形,有2~5对侧裂片,侧裂片呈版椭圆形或半圆形,有一对顶裂片,多以长卵形存在。花为黄色舌状小花,数量较多,果为长椭圆形扁果,一般以长3.7~4mm,宽0.8~1mm为常见,性苦,寒,于春季开花前采收最为适宜。在郭巧玲[5]的研究中,根据生药学形状鉴定、纤维鉴定、理化鉴定方法对苣荬菜进行研究,结果得出,苣荬菜主要含有酸类、醛类、酮类和芳香族化合物,且不同科属的黄酮含量明显不同。毒性试验得出,苣荬菜具有很好的抗血栓作用,根据槲皮素的推荐剂量下使用均不会造成严重的毒性反应。
综上所述,药物的生产和应用最关注的无非就是药物的疗效和毒副作用,药物毒理学研究的目的就是保证疗效的同时,明确药物的毒理,以减少药物带来的毒副作用。而生药学的应用可帮助我们一定程度上了解生药的药物毒理,以提高用药安全性。
参考文献:
[1]刘睿,李新宇,李亚卓,刘昌孝.网络毒理学及其在中药毒性成分预测中的应用研究[J].药物评价研究,2018, 41(05):709-715.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中医药“一带一路”发展规划(2016—2020年)》[J].中医杂志, 2017,23(04):31.
[3]孙建宁, 董世芬. 中药研发和评价思路与方法探讨[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7, 19(3):444-449.
[4]黄婧, 马健雄. 壮药白楸的生药学及毒理学初步研究[J]. 中国基层医药, 2014, 21(1):10-11.
[5]郭巧玲. 苣荬菜的生药学研究[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1, 20(13):37-39.
关键词:生药学;药物毒理;作用机制;研究分析;化学成分
生药学就是利用植物学、动物学、化学、医学等知识来研究天然药物应用的一门学科,而中药材生药学与毒理学实验是保证安全用药的关键。下文以生药学的研究内容和任务入手分析,通过列举多个例子,证实生药学在药物毒理中的作用。
1、生药学的研究内容及任务
药物的作用是预防、治疗和诊断疾病,有明确的禁忌症、适应症和严格的用法、用量标准;而生药则是来自于天然、未经加工或只是经过简单加工的动、植物、矿物类药材[1]。准确的识别和判定药材的种类、来源,以免浪费资源,明确毒副作用;调查药材的用途,保证药材供应源、累及知识以发掘新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生药质量评价标准,并对其实施正确的评价,为生药生产提供规范化的服务是生药学的主要任务。
2016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根据“一带一路发展规划”[2]提出关于中医药发展的文件。文件指出,中医药是古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交流合作的重要内容,而其一带一路发展还面临着诸多的问题,为推动中医药“一带一路”建设,加强中药的技术创新,完善产业发展制度,促进生药行业规模的快速增长。2017年,中国毒理学药物毒理与安全性评价学术大会上指出,为使群众更好的了解毒理学安全用药的相关知识,要加强药物安全科普活动的开展,创新思路、技术及方法,加大對生药人才的培养,从而保促进药物毒理的研究,促进用药安全。
2、药物毒理作用机制
从用药开始至用药结束甚至结束后一段时间,药物对机体表现出的毒性损伤等一系列的分子事件就是药物毒理作用机制。而从当前的研究现状可以得出,药物的毒理作用机制主要有主要药理学、次要药理学和化学介导性毒物。首先,用药后药物直接与靶分子作用致使药理效应扩大,且这种作用与机体理化性质之间无明显相关性的就是主要药理学毒理作用。其次,除去药物的主要药理学毒理作用外,用药后还发现毒物与靶分子反应介导的其他效应有明显相关性的就是次要药理学毒理作用。而化学介导性毒性则是指用药后,毒性的发生与某种特定的化学物质理化性质之间有密切的联系,不涉及靶分子反应等作用机制。总的来说,研究药物毒理的目的是找出引发机体用药后毒性反应的主要原因,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应对,以提高用药安全性[3]。
3、举例证实生药学在药物毒理中的作用
3.1 壮药白楸的生药学及毒理学研究
壮药白楸为大戟科植物,是壮族医药常见的中药材,有清热利湿、解毒固表的作用,在山西、江苏、江西等地可见。生药学方面,白楸属直立灌木,以高1.5m~3m常见,由白色或微黄色的绒毛包裹花序和叶柄,枝丫小,叶互生呈卵形或三角形,基部近端呈心型,且有两个上无毛下被绒毛包裹的斑点状腺体。根据生药学特性可知,白楸的药性部位为根部,同时为研究其药效和毒理情况,黄婧, 马健雄[4]在其研究中对壮药白楸进行化学成分分析和急性毒性试验。结果得出,化学成分分析得出,壮药白楸中含有糖类、多糖或苷类成分、有机酸、酚性、黄酮类、载体类化合物,小鼠毒性试验显示用药后小鼠表现为安静、活动较少,观察期内活动、食欲及排泄等均无异常。最终指出,根据生药学研究结果,推荐白楸提取配置成药物的最大浓度为1.79g/mL,在此剂量内用药白楸是安全无毒的。这也显然说明,通过化学成分分析、毒性实验等生药学方法,可帮助我们了解白楸的药性和毒理,明确白楸的用药标准。
3.2 苣荬菜的生药学及毒理学研究
苣荬菜为菊科苦苣菜属,有凉血利湿、排脓止痛、消肿解毒、祛瘀化淤的作用,常见于陕西、广西、新疆等地,主要应用于喉咙肿痛、急性咽炎、肺浓疮、产后淤血等症状。其生药特性如下,苣荬菜主茎直且高,以30~150cm多见,苞呈钟状形式,约为1~1.5cm长0.8~1cm;上部可见条状细纹,顶部有伞房状花序且被密集的腺毛包裹,中下部枝叶为倒披针形,有2~5对侧裂片,侧裂片呈版椭圆形或半圆形,有一对顶裂片,多以长卵形存在。花为黄色舌状小花,数量较多,果为长椭圆形扁果,一般以长3.7~4mm,宽0.8~1mm为常见,性苦,寒,于春季开花前采收最为适宜。在郭巧玲[5]的研究中,根据生药学形状鉴定、纤维鉴定、理化鉴定方法对苣荬菜进行研究,结果得出,苣荬菜主要含有酸类、醛类、酮类和芳香族化合物,且不同科属的黄酮含量明显不同。毒性试验得出,苣荬菜具有很好的抗血栓作用,根据槲皮素的推荐剂量下使用均不会造成严重的毒性反应。
综上所述,药物的生产和应用最关注的无非就是药物的疗效和毒副作用,药物毒理学研究的目的就是保证疗效的同时,明确药物的毒理,以减少药物带来的毒副作用。而生药学的应用可帮助我们一定程度上了解生药的药物毒理,以提高用药安全性。
参考文献:
[1]刘睿,李新宇,李亚卓,刘昌孝.网络毒理学及其在中药毒性成分预测中的应用研究[J].药物评价研究,2018, 41(05):709-715.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中医药“一带一路”发展规划(2016—2020年)》[J].中医杂志, 2017,23(04):31.
[3]孙建宁, 董世芬. 中药研发和评价思路与方法探讨[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7, 19(3):444-449.
[4]黄婧, 马健雄. 壮药白楸的生药学及毒理学初步研究[J]. 中国基层医药, 2014, 21(1):10-11.
[5]郭巧玲. 苣荬菜的生药学研究[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1, 20(13):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