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

来源 :教学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zih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基本组织形式,教学成败的关键在于课堂教学,同样的教材,同样的四十分钟,不同的教师上课,课堂会出现不同的场面,课堂教学效果却截然不同,这所有的一切,都取决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本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理念,结合教学实践,就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合理适时地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习习惯、开展扎实训练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突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方面,进行了肤浅的探索。
  【关键词】兴趣;习惯;训练;有效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社会、家长对学校的殷切期望,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我们每个教师的责任,更是压在每个教师肩上的一副重担,也是办让人民满意教育的一个永恒话题。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作为数学教学我觉得只有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才会信心百倍,激情高涨;只有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才能加倍努力,不断创新;只有开展了扎实的基本训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才能更好地理解掌握,灵活运用。兴趣决定着习惯的养成,习惯制约着训练的效果,训练促进兴趣的激发和习惯的培养,三者联系紧密,相互依存。只有把紧紧抓住这三条线,才能更好地突出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从而更好地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培养基本技能,提高基本思维能力。
  一、浓厚的学习兴趣是突出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前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兴趣是学习成功的秘诀,是获取知识的开端,是求知欲望的前提。学生学习的兴趣越浓,越有利于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实践证明: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积极愉快地参与学习活动,乐此不疲。
  美国的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针对兴趣在学习数学中的重要性,就要尽力结合教学内容的实际情况为学生创设宽松、快乐的情境,让学生从喜闻乐见的情境出发,在情境中自主探索,继而对数学学习迸发出激情,碰撞出火花。新教材的编写中都采用了“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模式展开,注重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充分注意体现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教材插图多,就暗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把这些图作为一个情境线索,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数学、用数学。“主题图”是新课标实验教材编写的一大特色,其意图在于体现《标准》“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的基本理念。如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6~7页的小猪帮小兔盖房子,第53页的“热爱自然、保护环境”图,第96~97页的“学校运动会”全景等。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些素材,合理整合远程教育中的资源,不断探索,提高其使用价值,制作一些实用而又充满乐趣的课件,为学生的学习提供直观、有趣的数学情境,更好地把数学知识的学习融入生活之中,让数学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发现数学,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
  在数学课堂上,常常把传统地“复习导入”创设成“知识闯关”,把单调的“课堂练习”设计成惊险刺激的“挑战舞台”……从一节课的开始,就让学生新鲜感十足,活力高涨,真正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快乐,在快乐中主动学习,学习生活中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对数学学习产生一种“渴求”的欲望,渴望这种上课的环境、氛围,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个个激情高昂,兴趣盎然,让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在每一个学生心中深深的扎下根,成为突出数学课堂有效性的有力前提。
  二、良好的学习习惯是突出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基础
  新课程标准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和教学理念,为了很好地体现和落实这一核心理念就应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习而言,良好的习惯不仅是体现一个学生、一个班级、一所学校的优良学风的重要因素,更是衡量一个学生基本学习能力的主要方面。课标把培养学生有主动参与、克服困难、质疑、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列为“情感和态度”方面的具体目标,为此,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也就成了突出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个重要而又不可缺少的内容。
  首先,培养良好的组织纪律性。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作为学生,良好的组织纪律性是他们开展自主学习的首要保证,否则,学习过程将是一班几十个学生各行其事,人人我行我素,个个为所欲为的天地,自主、合作学习也只能是纸上谈兵,学习的效果将是一塌糊涂。培养良好的组织纪律性并不是要所有学生课堂上都毕恭毕敬,都惟命是从。而是只要学生把心放在学习上,一心一意为了学习在活动就行了,增强学生的自律性。在这方面,高年级的学生由于各方面的能力相对强多了,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让一个小组长去负责一个小组的学习活动。而低年级特别是目前大班额的情况下,学生的课堂纪律直接关系到一堂课的成败,影响到一堂课的效果。课堂上就要结合儿童爱受表扬的心理特点,发挥榜样的力量,让学生小组之间、同桌之间比一比谁表现好;利用答问的时机奖励的表现好的孩子;适时利用小奖品加以激励等等这些措施,尽量让活跃无序的课堂变得活而不乱,动中有序。当然老师不能吝啬表扬,但表扬要有理,褒奖要有度。在加强正面引导的同时也不少了客观批评,但不能随便批评,要批评有方,疏而不堵。在这种纪律约束过程中,还能营造一种良好的交流环境,让每个学生逐步养成积极参与倾听和评价别人发言的良好习惯。
  其次,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勤奋刻苦的习惯。孔子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对学和思的关系做了精辟的论述。可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养成良好的独立思考的习惯也是十分重要的。要使学生产生独立思考的热情,在课堂上就应该不失时机地为学生提供独立思考的机会,想方设法地为学生创设探索情境。高年级的教师在教学中让学生找出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独立或小组解答,低年级的教师通过出示主题图、讲述故事、创设情境等方式让学生去发现、收集其中的数学信息,提出自己想解决的问题,展开讨论、加以思考,相互交流,评议总结,得出结论,不管采取哪种形式的学习,学生都经历了一种“发现——质疑——探新——求证”的思考过程,不仅培养了他们的思维能力,还极大限度地开发了学生的智力。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告诫我们学习要自强不息,刻苦勤奋,对学生来说,就要求他们不懈地去努力学习。很多时候,老师们会面对学生的困惑与错误,此时不能刻薄地挖苦和批评,而要和蔼地启发与开导,引导学生积极动脑,刻苦钻研,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予鼓励性评价,从而让他们体会到学习中成功的快乐,让他们明白学习是无止境的,学习是需要不断刻苦努力的。
  再次,培养学生积极动手、动口的习惯。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课堂的主人。在课堂上,如果学生不能发挥出自己的水平,个个沉默不语,这样不仅给学习带来严重的不良影响,而且久而久之也会使我们教学工作步入一个不可思议的恶性循环链,不该说的老在说,应该说的总不说,该懂的不懂,该掌握的没掌握,最后的学习效果肯定是糟糕透顶的。所以就一定要加强培养学生的动手、动口的能力,培养他们的操作、交流的能力。课堂上,学生充分动起来了,气氛才能活跃,师生才能更有效地交往互动。课堂上要让学生自己发现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积极开展活动,动手操作,动口交流,相互评价,最终达到理解知识,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的目的。通过坚持不懈的训练,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更能培养学生的分析、辨别能力,事实证明,只要孩子们个个大胆起来,人人表达出来,那么学生所面临的数学问题也就轻松地在他们的辩论中渐渐明白,得到解答。
  可见,习惯对学习数学的作用至关重要,只有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让数学学习的过程肥力充足,为突出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扎实的基本训练是突出数学教学有效性的保障
  教学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秉承“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的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思想。教学的效果要的不是“一花独秀”,而是力求“满园花开”。因此,数学课堂中以“培优促中帮困”为主线的基本训练是不可缺少的,只有将整个过程加以强化,深入开展,才能让学生“人人进步”、“个个合格”、“更多优秀”。教师要结合各自的教学实际,制定详细的训练计划,从细致的学情分析,到具体明确的工作目标,以及切实可行的训练措施,为我们的教学指明方向,提供依据,使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有的放矢。
  扎实的训练能使学生熟能生巧,深化理解,巩固掌握,合理运用。训练绝不是搞题海战术,而是结合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学情开展有层次、针对性强的练习,扎实的训练不仅能让优生吃饱,食欲大增,也改善了学困生的消化能力,增加了食量。让学生在练习中熟能生巧,理解掌握知识,提高数学能力。同时在训练中也能很好地发现教学中的得失,以便进行教学反思。反思不仅总结教学成功的经验,更能对教学难以突破之处的质疑和探索,对今后的教学起着引领方向,突破疑难的重要作用。在让学生认识锐角、钝角的时候,由于二年级的内容只要求学生抽象认识什么样的角是锐角,什么样的角是钝角,不引入90度这个概念,教学中要学生借助三角尺上的直角作为工具进行判断。一节课下来,没有几个学生能熟练地掌握学习内容,动手操作能力极差。课后我仔细回顾了教学情况,分析了学生的困惑之处,我为学生编了这样三句话“点对点,边压边,边重合是直角,边在内是锐角,边在外是钝角”,并及时为学生补习,借助三角尺边演示边让学生理解这几句话意思,结果意想不到的是学生都很快掌握了运用三角尺上的直角来判断钝角与锐角的方法。
其他文献
【摘要】在新课程理念下,每一个学科都在进行不断地改革,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小学科学课也不例外。新课标理念下,在教学实际中,教师应转变观念、改变教法,创设恰当的课堂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实践、探究的环境中学习科学。教学不再是“老师教学生学、老师做实验学生看”,而成为“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发现过程”的过程。所以如何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积极地探索,并培
期刊
【摘要】什么是兴趣呢?兴趣是一种积极的情绪表现,是一种内在的动力因素,总是主体指向一定事物的自我活动。也就是说:兴趣是使人愉快、使人感到有意思、有吸引力的特性。兴趣是使学生积极主动进行学习的内在动力,如果有了学习兴趣,学生就能够产生对于学习的向往,才能好学,乐学。  【关键词】兴趣;学习兴趣;主动学习;愉快  学习的最后刺激是对所学的材料的兴趣,要想给学生上好课,就得千方百计点燃学生的兴趣之火。什
期刊
【摘要】新课程提出了自主学习的概念,它提倡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数学是学习的重要部分,数学是生活的重要助手,而小学数学将作为基础成就学习与生活。小学数学是有趣的,它有许多数字游戏和活动;小学数学是复杂的,随着年级的增加,学业也将增加,知识难度也将增大。  【关键词】小学数学;情境体验;轻装上阵  小学数
期刊
【摘要】新课标指出,科学探究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也是化学课程的重要内容。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实验正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方式,在化学教学中,实验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可以让学生学习获得新知识,验证巩固原有知识,更加重要的是它还能让学生学会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实验的这种作用是其它教育无法替代的。因此,在化学教学中,如何选好实验,用好实验,做好实验,充分发挥实验的
期刊
【摘要】小学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一项重要工作,更是教师培养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一个难点。《语文课程标准》关于作文的总目标强调: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的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如何才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成为广大语文教师的难题。  【关键词】小学作文教学;引导学生;写作水平;新课程改革;全面提高;语文教学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
期刊
【摘要】本课题试图从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发现的初中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入手,运用体育教学理论与心理健康教育交叉融合的方法,探索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成因,并对现行体育课堂教学进行了必要的改革,设计校本特色的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矫治方案与措施,从而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效率,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关键词】体育课堂教学;常见心理问题;成因与矫治  社会心理学家认为:“研究个性不能离开活动”,人的“个性在任何方面都
期刊
【摘要】小学数学是初高中数学的基础,是培养学生数学兴趣的基石,是开启学生智慧的钥匙。教好数学是小学数学教师必须完成的艰巨使命。教师在数学教学中,不仅要传授学生数学知识,还要引导学生快乐体验,熟练应用,充分体验数学的价值,感受成功的喜悦,体会知识的力量,从而达到学会学好的目的。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目的  一、教学联系生活  “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夜之繁,
期刊
【摘要】新颖的教学手段往往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哪怕是一张图片、一首歌曲也能给课堂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展示一个新的天地。而小学语文教材内容丰富,语言优美,富有形象性和趣味性,最适合采用电教手段进行教学。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技术;语文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效果,学习兴趣  小学语文教材内容丰富,语言优美,富有形象性和趣味性,最适合采用电教手段进行教学。而电教媒体作为现代化教学手段之一,在小
期刊
【摘要】阅读是人们学习语言、驾驭语言、运用语言的重要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阅读课文是新课标对阅读的总要求。语文教学中,通过示范性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使阅读成为一种习惯;通过阅读技巧的训练,使学生掌握阅读中的停顿、重音、语调和语速,给学生以音乐美的熏陶;引导学生在阅读中与作者产生共鸣,激发学生的情感美;理解文章的深层意蕴,最终在感悟性阅读中发展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
期刊
【摘要】阅读是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阅读理解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和制约着一个人的听、说、读、写等各方面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因此,高中英语教学的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理解能力和应用语言的能力。  【关键词】阅读能力;精读;泛读;阅读习惯;文化意识  阅读教学在英语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以学生实践为基础来引导学生多看、多读、多练,通过一系列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技能,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阅读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