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湘西侗族“非遗+扶贫”的文化发展新模式研究

来源 :艺术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mzI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当前国家强调扶贫工作的背景下,如何将非遗和扶贫结合,构建一套行之有效的文化发展新模式,成为业内人士的关注中心。湘西是湖南典型的贫困地区,作为湘西主要民族之一,侗族的非遗资源丰富,诸多发展优势使其较为适合实施“非遗+扶贫”模式。为此,政府、社会、学校三方面应相互协作,从树立非遗产业意识、传授掌握非遗技能、开拓非遗产品销售平台、提升非遗产品设计、非遗年轻人才教育等方面,共同助力非遗扶贫事业的开展,如此才能抓住遇,发挥非遗带动侗族地区百姓就近就业、居家就业的独特优势,发展传统工艺与文化创意产业,实现精准脱贫。
  关键词:湖南湘西侗族;“非遗+扶贫”;文化发展;新模式研究
  扶贫工作是党中央、国务院的一项重要战略部署。湖南湘西是少数民族聚居区,以侗族、土家族、苗族和白族为主,这里风景优美,民俗多元,但由于湘西多山,路多险峻,交通不便,并且还是革命老区,经济发展一直落后,相比东南沿海地带,百姓收入不高,是湖南贫困程度最深、扶贫任务最重的地区。针对湖南湘西这些贫困地方,文化和旅游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扶贫思想,大力推进文化扶贫工作,连续发布了一系列非遗扶贫方面的文件,旨在加强非遗保护和精准扶贫的有机结合,互相促进,推动贫困地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1 湖南湘西侗族实行“非遗+扶贫”文化发展新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在推动实行“非遗+扶贫”文化发展新模式前,首先应对湖南湘西侗族地区进行全方位的情况分析,了解模式施行的可行性,具体分析内容如下:
  1.1 优势
  一是资源优势。湘西地区是湖南省内重要的旅游资源集聚区,这里生态良好,自然风光秀丽,历史悠久,人文底蕴深厚,古韵盎然,民俗风情独特,人居环境纯真质朴。由于少数民族种类繁多,非遗文化资源极其丰富,光侗族就拥有侗锦、侗歌、侗戏、侗布、刺绣、编织、彩绘、雕刻、剪纸和刻纸等非遗技艺,在当前的生活中,侗族百姓还保留了自己编织、染色、裁剪制作用的侗锦、侗布做成的民族服饰,由此可见,湘西侗族地区在发展非遗产业上资源优势巨大。
  二是技能优势。非遗是一种需要人耐下心来亲手制作的手工技艺,耗时耗力,一件非遗产品往往需要三四周、三四月乃至三四年的制作时间。湘西侗族相比汉族,在人口数量上没有优势,但这些非遗技艺都与其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侗族人从小在家人亲手制作非遗产品的环境里耳濡目染,掌握了一定的制作基础,如刺绣、侗锦、侗布等技艺,几乎家家女性成员都会做,可见湘西侗族地区发展非遗产业具有很好的技能优势。
  三是市场优势。要想通过非遗来实现扶贫,前提是要将非遗产品以不错的利润大量销售出去,即需要广阔的市场前景。现代生活经济快速发展,我国经济已进入新常态,广大居民旅游消费需求出现很大变化,越来越多的人追求文化内涵丰富的独特产品,渴望深度体验他乡特色的风俗艺术,近些年非遗旅游价值出现不断上升的有利现状。侗族非遗产品具有独特性和原生性,能良好展示本民族文化与生活的多样性,地道优质的侗族非遗产品势必会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四是政策优势。目前,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省级层面,在振兴传统工艺助力精准扶贫方面已具备良好基础,推动非遗产业发展的政策优势显著。在国家层面,相关政府部门陆续开展了一系列针对传统工艺传承人群的工艺研修培训班,从管理、工艺、品牌建设、市场营销等方面进行深度授课,为培养扶贫带头人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在全国支持设立了11个传统工艺工作站,为帮助传统工艺项目提升品质、融入生活提供有益经验。在省级层面,包括山东、湖南、贵州、甘肃在内的诸多省份都积极探索非遗产业的发展,推广卓有成效的非遗文化扶贫经验,许多与传统工艺相关的企业都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主动招收当地贫困劳动力就业,开设培训班,免费进行技艺辅导,帮助贫困家庭脱贫增收。
  1.2 劣势
  一是保护意识淡薄。目前国家在非遗保护和传承工作宣传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但在大山里的贫困地区,侗族百姓由于信息闭塞,当地人的非遗保护意识较为淡薄,文化行政部门也是重申请、轻保护,人们并不知道非遗很重要,需要大力保护,甚至一些专业人士连哪些是非遗都弄不清楚。并且由于侗族非遗技艺分散在各城乡,缺乏足够的整体性,且种类繁杂,延展性较弱,其保护工作有一定难度。此外,侗族主要分布在湖南、广西、贵州的三省交界处,受三省行政区划的限制,现有的侗族非遗保护与传承无法实现整体保护、传承和发展的规划。
  二是技艺断层明显。包含侗族在内的56个民族的非遗传承都出现令人担忧的技艺断层现象。一直以来,非遗传承都主要靠师傅带徒弟的口传心授方式,然而目前侗族很多非遗传承人都年事已高,年轻人或是选择外出打工,或是耐不住寂寞和辛苦,不愿意沉下心来好好制作非遗产品,最终导致侗族非遗传承人青黄不接,后继无人,其非遗文化不可避免地出现断层现象。
  三是设计陈旧落后。湘西侗族地区是经济较为贫困的地区,由于经济不发达,与外界接触少,接收信息的渠道闭塞,在创新教育、美学教育方面大大落后于发达地区。非遗手艺人只懂得按照以往传统的民族审美、制作工艺来制作侗锦、木雕、剪纸、竹编等,和受现代文化影響的时尚产品相比,在设计上明显显得陈旧、过时,这些足不出户的老手艺人对非遗背后的文化内涵了解甚少,更不要说依据现代审美理念对产品注入深层次的文化精神,进行优秀的创新再设计了,这使得侗族非遗产品走向现代人生活遭受了一定的发展阻碍。
  2 湖南湘西侗族“非遗+扶贫”文化发展新模式的内容构建
  从上文对湖南湘西侗族实行“非遗+扶贫”文化发展新模式的可行性分析中,可以看出实行“非遗+扶贫”的模式构建大有可为。贫困地区的非遗扶贫开发项目需要人才、资金、技术等方面的大力支持,在当前侗族非遗文化自觉还未完全激发出来的情况下,政府、社会、学校、个人都应全力加入侗族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工作中,相互协作,共同助力非遗扶贫事业的开展,让非遗传统技艺在侗族当地扶贫工作中起增收扶贫、保护传承的双重作用。   2.1 全面排查当地贫困户,宣传推广并带动其掌握非遗技能
  在推行“非遗+扶贫”发展模式前,湖南省、市、县级文化行政部门首先要行动起来,全面排查湘西侗族地区各县村的贫困户数量,了解有多少户掌握非遗技能,掌握哪些非遗技能,掌握的程度有多少,有多少贫困户不会做侗锦、侗布等。经过实地调研走访后,当地家家户户都要建立一个非遗技艺情况档案,便于后期统一管理和比较。在建档立卡后,各级文化行政部门要向当地贫困户大力宣传非遗,帮助其了解非遗,让他们明白非遗不仅仅是有实用功能的日用品,还能销售卖钱,成为一门赚钱生意。
  侗族百姓在树立学习握非遗技能的意识后,湖南省内要做好非遗保护专项资金的统筹规划工作,重点关注侗族贫困地区的非遗产业项目、传承人培养项目等,尽可能地满足该地区的非遗保护资金需求。在成功宣传推广非遗后,实行一系列有效措施,帮助当地百姓学习掌握非遗技能,对已经建档立卡的贫困户,要以收入为依据,再一次核实,逐村逐户地摸底排查和精确复核,及时更新建档信息,总结工作成果。
  2.2 成立非遗扶贫就业工作坊,搭建多样化产品销售平台
  如何帮助侗族百姓扎实有效地掌握非遗技能?从贫困地区现有条件来看,成立非遗扶贫就业工作坊是行之有效的办法之一。一方面,湖南省内各级政府部门要支持湘西侗族貧困地区利用当地已有的非遗保护设施、闲置场所或企业厂房等,采取“政府扶持、传承人自主创办”的方式,针对不同乡镇、不同家庭、不同社区、不同乡土文化等特点,以具有市场潜力、带动就业能力强的传统工艺项目为依托,设立各具特色的非遗扶贫就业工坊,鼓励并扶持传承人创办传习工作室等。以培训为重点抓手,由本地市的非遗传承人或非遗师傅亲自授课,对有意愿、有基本素质的侗族百姓进行定期培训,以点带面,最终帮助更多人掌握非遗技艺。
  以侗锦制作为例,来自通道侗乡的粟田梅凭借优秀的侗锦制造技艺,成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2008年在当地政府部门的支持下,她创办了集织造、技艺交流、侗锦销售于一体的“通道雄关侗锦坊”,组织村里姐妹批量织造侗锦,定期举办侗锦织造技艺培训班,已培训了三千多名织娘,帮助她们不断提升侗锦织艺,带领脱贫致富。
  另一方面,成立非遗扶贫工作坊的同时,还要搭建多样化的非遗产品销售平台,如开通淘宝店、微信店、直播店等线上销售渠道,拓宽线下旅游景点的摊位、门店销售,以及火车站、机场等人流量较多的销售点,和传统工艺企业形成合作加工销售等模式,多渠道进行非遗产品的销售,形成扶贫就业、产业发展和文化振兴的多赢格局。政府也要加大对侗族优秀非遗产品的宣传力度,在国内外各地举办的非遗节、博览会、世博会等各类活动平台上,积极向市场展示优秀的侗族非遗产品,赢得国内外订单。此外还要灵活运用微博、微信、抖音、直播等互联网平台来传播非遗,最终达到创造品牌效应、多渠道销售的目标。
  2.3 组织专业艺术院校团队,进行产品专业设计和改造提升
  非遗产业兴旺是促进“非遗+扶贫”模式成功、实现侗族百姓精准脱贫的首要条件,然而目前存在的设计陈旧落后、无法满足现代人审美理念的一大劣势,严重影响了侗族非遗产品的走向。要解决此问题,必须发挥专业艺术院校人才的高水准设计才能,对传统工艺产品进行由内而外的专业设计和改造提升。在产品造型、色彩、材质设计等方面,合理运用现代工艺美术设计原则进行造型设计,可适当选择新颖独特的材质进行材质创新,例如,传统的侗锦给人以图案繁密的华丽感,而融入现代流行文化、审美文化后,可以对花纹图案予以简化改变,并且在功能上予以创新拓宽,设计出手机壳、披肩、挎包、壁画、旗袍等各式侗锦产品,使古老的侗锦走入寻常百姓的生活中。
  2.4 实施非遗教育工程,在湘西侗族地区的学校培育年轻人才
  湘西侗族地区非遗项目众多,但普遍面临后继无人的尴尬局面。学校是传播和继承文化的最佳场所,学生在学校收获知识,学会创新,是国家发展的栋梁。目前国家倡导“非遗进校园”工程,选择当地特色有趣的非遗项目,将其带入校园,此类基础性教育一方面能从小培养孩子健康的兴趣爱好,另一方面能加强贫困地区孩子对非遗的认识,一定程度上起着宣传非遗的作用,但在传承非遗项目精华,使非遗技艺和产业得到大发展方面,仅靠此类基础性教育还远远不够,必须借助“非遗职业教育”的推动。
  非遗和职业教育有机结合,不仅能够为非遗保护以及民族特色产业、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人才保障,而且也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这是一个双赢的举措。故而,湖南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职业院校三者之间要制定合理的发展计划,明确推进非遗与专业、产业及职业岗位的对接,推进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通过这些“对接”,挖掘一条畅通无阻的非遗人才传承新路径,使职业院校能提供给行业切实需要的优秀非遗人才,真正提高非遗传承质量。
  对于非遗传承人的深度培养,湖南各级文化部门还要不断开展人才培养、技艺创新的培训课程,组织侗族地区各类非遗传承人定期前往省内外高校参加管理、设计、销售等方面的学习课程,不断提升非遗技艺的现代水平,有效增强非遗项目的发展后劲,为非遗发展“续航”。
  3 结语
  在湖南湘西侗族地区实行“非遗+扶贫”的文化发展新模式是符合精准定位、因地制宜地开展国家扶贫工作的一大重要举措。从最初依赖国家投入的“输血式”扶贫,到如今将资源优势变为产业优势的“造血式”扶贫,湘西侗族地区要抓住这一机遇,大力发挥非遗带动贫困地区群众就近就业、居家就业的独特优势,如此,湘西侗族的非遗扶贫发展之路才会走得稳步扎实,成果喜人。
  参考文献:
  [1] 刘永飞.西部民族省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扶贫开发研究——以国家级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例[J].中州学刊,2013(10).
  [2] 王建民.扶贫开发与少数民族文化——以少数民族主体性讨论为核心[J].民族研究,2012(3).
  作者简介:黄璜(1982—),湖南常德人,本科,2004年毕业于湖南科技大学,硕士,2014年毕业于重庆大学,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视觉传达设计系副教授。
其他文献
对215例结直肠腺癌行MC_5单克隆抗体免疫组化定位类型的研究,发现极向型主要见于高分化癌;弥漫型主要见于低分化癌。根据133例回访,极向型的5年生存率为74.4%,弥漫型为36.2%。
在总结分析了去年全省各类事故基本状况,发生规律和特点的基础上,在事故预测方面利用定性预测和一元线性回归,趋势预测等定量预测方法相结合的办法,利用计算机应用软件Exce17.0,制定出电子
<正> 血浆交换疗法又称血浆清除疗法,是指清除患者血浆中有害物质的一种新疗法。我院近两年对4例重型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简称MG)进行了7次血浆交换,使患者病情迅速
<正> 肝内胆管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又称胆管细胞型肝癌。临床上较为少见,目前对其认识尚不深入。我院1981年7月至1992年12月手术治疗20例,现报告有关临床资
本文对大鼠失血性休克和输血后心房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进行了观察。实验动物分为对照组、失血性休克组及输血组。结果表明,失血性体克对心房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主要
本文测定了25例缓解期肺心病患者β血栓球蛋白(β-TG)、血小板第Ⅳ因子(PF_4)血浆浓度和血小板聚集率(PAR)。结果肺心病患者β-TG、PF_4、β-TG/PF_4及PAR均显著大于正常对照
<正> 胃泌素是胃肠道G细胞分泌的一种多肽激素。它的主要生物学作用是促进胃酸分泌和营养胃肠道粘膜。近年来实验证实,胃泌素不仅对正常结肠粘膜有营养作用,而且对
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创建虚拟知识创新环境是实现安全科学知识创新的重要举措之一。安全科学的虚拟创新环境是在虚拟现实技术的构思下,利用计算机和相关技术及设备构建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