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边

来源 :初中生之友·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le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沙爽,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诗刊》《散文》《钟山》《天涯》《大家》等刊。出版有散文集《手语》《春天的自行车》《逆时光》《拈花》,长篇历史人物传记《桃花庵主——唐寅传》,历史随笔集《味道东坡》等。
  经过了一秋一冬,这片芦苇已经被漂成了米白色。它们的身材高挑颀长,虽然膝盖以下被淹没在冰水里,但仍然比我高出了至少一尺。一阵风吹来,干枯的苇叶嘁喳作响。芦苇丛中会不会突然蹿出一匹狼,或者别的什么食人兽?
  我退回到岸上,沿着海岸,绕过巨蟹般蹲伏在那里的古炮台遗址公园,在它的护台河边漫步。护台河两岸的石堤是近年修筑的,河中的水在冰面下流动,透出一种不属于尘世的清莹。不,流动可能只是我的错觉,是西风吹出的波纹制造的潺湲幻影。
  这是第一次,我站在老炮台的南边凝视它的侧影。至少十年之前,我站立的地方还是一片沼泽湿地。春夏时节,偶尔会有人高高挽起裤脚,俯身在这儿挖泥溜——一种只生长在北方靠近河口的泥质海滩上的小型贝类,比拇指盖大不了多少,滋味却极为鲜美。再早一点儿,二十多年前,那时炮台还未经修缮,延续着它百年来缓慢的衰败,残存的半截炮身锈迹斑驳,杂树林里满是荒草。那时候,老炮台是小城人看海的唯一去处,除此之外,四围皆是望不到边际的苇荡和滩涂。但奇怪的是,喜欢来这里游荡的人,大抵属于15岁到25岁这一年龄段;更小的少年聚集在市区的街头和公园里,还没有能量把这样的荒郊野岭发展为他们的游乐地点;而成年人的世界支离破碎,下意识地,他们会避开作为同类项的残败和荒寒。
  在漸渐升起的暮气中,我蓦然惊觉,外墙的缺口处立着一个模糊的人影,正居高临下地盯着我看。我定了定神,假装不经意地望过去。原来那是一眼炮口,漆成油黑色的铁炮瞪着它的独眼,向天空中怒目而视。
  道光年间,大清帝国开始逐步加固它的海上防线。作为通往整个东北内陆的柔软咽喉,辽河口沿海东岸的炮台建设也提上日程。大炮台从动工到建成,耗时整整六载。必须先在这沼泽湿地中铺出一条沙土路,将苇荡辟为平地,再于其上垒起高台。建筑者将大黄米熬成黏稠的米汤,按比例与黄土、白灰及沙石混合,再一层一层夯实。在临海的一侧,依此方式筑成厚达数米的护墙。
  大炮台建成之后的第七载,适逢农历甲午年。在朝鲜半岛,大清军队与日本人展开的战事节节失利。随后黄海海战败北,战火波及辽东。该年10月,日军兵分两路:东路进攻鸭绿江防线,攻占虎山、安东和九连城;南路在旅顺花园口登陆,占领金州和大连湾,血洗旅顺口。
  战火从甲午燃烧到乙未。北洋舰队在威海卫战役中全军覆没,丁汝昌吞鸦片自杀。二十天后,从大连北上的日军占领了营口外围地区,而后兵分两路:一路主攻市区。营口总兵蒋希夷不敢迎战,率领部下2000名团勇,越过冰封的辽河,向北退却。另一路向西攻打炮台。炮台守军点燃引线,但不知是心情激荡还是平日疏于演练,炮弹接连落空,并未击中敌人。不过清军事先在通往炮台的路上埋设了地雷,炸死了两名日军。
  战事进行至此,沦为孤岛的炮台处于尴尬境地——铁炮旨在迎拒海上来犯之敌,保卫内陆的城市和人民。城区既已失守,炮台守还是不守,实际上已毫无意义。第二天,日军再次攻打炮台,发现守卫军已于前夜撤退,炮台内外的数百间兵营空无一人。
  这一年秋天,不战而逃的营口总兵蒋希夷被处以腰斩。且战且退的炮台守卫营官乔干臣得享天年,病逝后被赏赐顶戴花翎,配祀昭忠祠。
  酷刑与重赏并未能挽救一个行将崩溃的帝国。仅仅五年后,八国联军攻进北京,慈禧太后和光绪帝仓皇逃出宫城。
  这些新崭崭的铁炮都是现代人仿制的。只有残破锈蚀的那一门,曾经见证过帝国的残冬,如今它不知被移往何处。在最初的一声呐喊之后,它的生命陷入了永恒的寂静。
  一只鸟突然叫了一声,自我的头顶疾掠而起。它的惊惶感染了另外几只,它们茫然飞起,在相隔十米远的另一棵树上落下。我仰首望去,这才发现自己立于一棵大杨树下,它的枝杈上竟然栖着一种我从未见过的鸟类,足有二三十只。这些鸟通体纯黑,体型比乌鸦和喜鹊小,比麻雀和燕子则至少要大上两倍;一对棕黄色的眼珠警觉锐利,看上去很有智慧。
  乌鸫,它们一定是乌鸫!
  在此之前,我从来没有见过乌鸫,只是在一些诗文里读到过它们的名字。而自从那些成群飞舞的海鸥在这个城市里消失之后,许多年来,我的鸟类邻居只剩下麻雀和燕子。
  这些鸟是从哪里来的?它们是长居于此还是临时驻留?短暂的对望之后,鸟儿们似乎对我渐生戒惧,呼啦啦地起身飞走了。
  它们的影子,迅速隐没进林木深处。
  对此,史蒂文森曾经写道:“乌鸫在视野中消失的时候/为众多圆圈中的一个/标明了边界。”
  圆圈的边界?那又是什么意思呢?
其他文献
年少的时候,我常常做着这样的梦:从一座高山上滑下来,好像坐上的是一个巨大的滑滑梯,“滑滑梯”两边有葳蕤的树木、裸露着苍白岩石的山坡。“滑滑梯”连接着山脚下宽宽的大桥,桥下是白森森的河水,河水上方有个白盘子似的太阳。滑过平坦的大桥,我就直接坠入了虚空……  每每此时,惊醒过来,我一身冷汗,心怦怦跳得厉害,双手紧紧抱着自己瘦削的肩膀。我颤抖着打开灯,再一次把这个梦写下来。  这是一种恐惧,一种关于生存
面对一朵盛开的花,你可能摘下它带走,也可能留它在枝头:你可能大声赞叹它,也可能用温柔的文字歌颂它。而我,每次面对《初中生之友》,就如同一位立在花前的人,总被她的韵致和气质所打动,后来发展到若非净手洁面、整束衣着、平稳心跳,我不敢贸然打开它。  记得刚入初中时,我对生活的轻浅认知,直接制约了我写作能力的提升。面对老师布置的作文任务,我习惯地托着腮帮子,满目呆滞地盯着作文本。许久找不到头绪。写出的文字
你是我生命中的一缕阳光  让我从枯萎到绽放  你看那斑驳的黑板  着上了新的颜色  你看那冷清的教室  洒进记忆的暖阳  你看那校园的青藤下  散落着谁的书签  你看那回家的路灯  记录着追逐的梦想  四季的更替  掩不住岁月的流转  定格的照片  抹不去青春的时光  你是我生命中的一缕阳光  给我的心灵無限滋养
雨涂抹之后的天空,会更蓝;风侵蚀后的沙丘,会更独特;雪占领之后的田野,会更肥沃……泪水洒落之后的我,会更坚强。  ——题 记  “加油,加油!”在热烈的呐喊声中,初中组女子100米预赛正在进行着。忽然,“砰”的一声,一个娇小的身影摔倒了,整个人都扑到了地上,而我没有做任何多余的动作——没有理会旁人的哄笑,没有去拍身上沾上的泥沙,没有羞愧地离开跑道……我只是快速地起身,奋力向前跑去。虽然我知道无论怎
今年是《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0周年。条约以法律形式确认了《中日联合声明》的各项原则,为中日关系的全面发展奠定了政治基础,在中日关系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条约全文虽不足1000字,但从酝酿到缔结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历时六个春秋),其间中日双方各自国内的政局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谈判的决策者和执行者也几经转换。中方的当事人先后有毛泽东、周恩来、华国锋、邓小平等国家领导人和姬鹏飞、乔冠华、黄华三任外长
秋,我一直在读你,希冀读懂你!  秋风瑟瑟地吹着,光秃遒劲的枝丫勾勒着你的轮廓。  秋,你深沉得有些凉意。在秋日金黄而苍凉的阳光的照耀下,黄叶随风飘零,纷纷坠地,那是要化为春泥了吗?秋,你荒凉得有些乐趣。“小溪清水平如镜,一叶飞出细浪生。”是风的节拍,让叶子与浪花共舞,原来,你荒凉的外袍下竟有着如此闲雅的内心,难道这就是看淡了生命轮回的洒脱么?  秋,我终于读懂了你,在你的怀抱里,风是悠闲的脉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摘自党的十九大报告  上海兴业路,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前来学习参观的人流络绎不绝。  人们依然清晰记得,2017年10月31日,党的十九大闭幕一周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来到这里,右手握拳,重温共产党人铿锵誓言的场景。  一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凝心聚力,以伟大工程激荡伟大梦想,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开启新的篇章
第一次喝麻姑茶,苦得让我有点怀疑人生。而今,我对那杯泛着淡褐色泡沫的茶,却有了别样的情怀。  我家旁边有一块山坡,爷爷专门开辟出来栽种茶树,变成了茶园。从我记事起,那儿就是一片墨绿,郁郁葱葱,茶香缥缈。  十岁那年,我第一次在爷爷的指导下有滋有味地喝麻姑茶,走进茶的温润世界。  那天,天气炎热,爷爷奶奶到茶园里摘茶叶去了,我一个人在家。回忆起爷爷和他的朋友们喝茶聊天的情景,我突发奇想:既然成品茶不
四季轮回,寒来暑往,当人们为人情世故而奔忙,为功名利禄而痴狂。有谁收起自己被人世欲火焚烤得浮躁不堪的心,停下脚步,聆听四季之声?  窸窸窣窣的雨声告诉你春天来了。你打开窗,只见一片桃红柳绿。你深吸一口气,笑出声来——这是崭新的一年。雨一停,你便笑着跳着来到屋外。你发现草丛中点缀了星星点点的小花,盘绕在栅栏上的花藤也结出了一个小喇叭。你闭上眼,听见蜜蜂扑棱着翅膀工作的声音,听见风轻吻花瓣的声音,听见
第六期“英文坑”与同学们如期相遇,到现在为止,相信大家了解了很多中英文表达上的差异。如果你们能掌握好这些知识,以后在口语表达或是写文章方面都会更加得心应手。接下来我们依旧试着翻译一下下面这五句话,看看你会不会中招!  1. 这本书卖得很好。  中国式:The book is sold well.  美国式:The book sells well.  同学们如果能想到“be sold”,说明你们对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