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sgongp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审题是指正确理解题意,寻找解题信息,合理选取研究对象,充分发掘问题中的隐含条件,实现由“表述”到“条件”的转化,对题目进行分析、综合、寻求解题思路和方法的过程。审题是解决物理问题的基础,有些学生在问题解决的开始阶段便陷入困境,多是没有很好地分析相关的物理过程,问题中的隐含条件、临界条件不能充分而合理地利用的原因。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对于一些类似简单的问题,出错多是审题不清或粗心造成的,下面的案例就是一个很好地说明。
  一质点从A点沿着半径为r=2cm的圆周运动到B点,这一过程中质点的位移和路程各是多少?
  这个问题中对于求“路程”而言,所给条件是不充分的,路程大小只能用通式(一般式)表示,即s=2ncm(或6.28ncm,n是正整数),而在目前就接触到的资料(甚至是教参)中有关这个题目的结果却都是s=2cm(或6.28cm)。原因很简单,那就是认为该题中“质点从A点是第一次运动到B点”,然而从原题中无论如何也找不到“第一次”或同类含义的词语。这类题表现出的问题有两个:对于习题编者而言,从所给答案看,编者的意图是“第一次”,因而题意不严谨;从学生方面来看,认为结果是s=2πcm(或6.28cm),只能说明没有认真审题。
  在甲校高一年级“运动的描述”一章月考试卷中含有本题,高一年级共12个班,626名学生参加考试并全部上交试卷,结果统计发现对于本题“路程”的结果中全年级只有1名(占总人数的0.16﹪)学生写着:“对于‘路程’,由于条件不清无法求。”其余的有569名学生所做的结果都是2πcm(或6.28cm)。试题所给的参考答案是s=2πcm,教师在批阅过程中,也认为“路程”正确的结果就是s=2πcm(或6.28cm)。问题到底出在什么地方?带着这一问题笔者在乙校对高一年级(8个班)进行问卷(下发450份,收回439份),就“路程”结果进行统计,有56份问卷(占收回总数的12.76﹪)答案是s=2nπcm(或6.28ncm,或类似答案,如2xπcm等),有383份的答案是2πcm(或6.28cm)。
  笔者对答对的56人30人中下发问卷,问题是:“本题路程是s=2nπcm(或6.28ncm,或类似答案如2xπcm等),谈谈你当时的解题思路。”笔者对收回的30份问卷进行分析发现,其中有22人的回答基本相同,并不使人感到意外,大致是:既然一份问卷中仅有一个这样的题目,肯定有点弯,不大可能是直来直去的。不久笔者将该题目放在丙校高一年级(9个班,共511人)一次测验题中,不过该问题已改为选择题,即:
  一质点从A点沿着半径为r=2cm的圆周运动到B点,这一过程中质点的位移和路程各是()
  A. 4cm,2πcmB. 2πcm
  C. 2πcm,2πcmD. 4cm,2nπcm(n是正整数)
  统计丙校批阅的501份试卷,本选择题选D项(答案正确)的有367人(占批阅人数的73.25﹪),后来同选对该题的其中10名学生就选对的原因进行座谈,其中6名学生的回答基本一致,诸如:“开始选A项,后来又改选D项的。”“开始选A项,但一看到D项,感觉此题要讨论的。”“开始计算的数值与A项对应,但一看到D项中的有个n,就意识到质点从A点沿圆周运动到B点不一定是首次呀。”“我一看到D项,立刻意识到应选该项。”等等,另外4名学生则大致说:“读完题,结合所给的答案,就觉得答案是D项。”再查阅选D项中的331份(其余的36份已发给学生),验证了座谈学生的回答是有普遍性的:331份试卷中,该题的A项有207人涂改过,很显然,选对该题的学生中,开始选A项占多数(62.54﹪)。
  需要说明的是,甲、乙、丙三校都是普通学校,高一生源的情况基本一致,为何同一题目采取不同的形式(计算或选择)、在不同的环境下(在试卷中或单独出现,这里的环境不是指地点场所等),学生回答正确率却差别很大呢?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表现在通过审题获取信息的能力方面,甲校几乎没有学生(甚至是教师)给出正确答案,反映出学生平时在解题过程中,不注重审题过程,思维定势很严重,从“质点由A点沿圆周运动到B点”获取的信息就是“质点运动半周”。该题在乙校相对于甲校而言形式没变,仍为计算题,但环境变了:原是在一份试卷中出现,现在成为单独的一个题目了,乙校学生对同一问题回答的正确率显然比甲校高得多,表面看来好像是在审题能力方面好于甲校,但仅从乙校答对该题的学生回答里可以看出这种推测是一厢情愿。该试题的单独出现在一份试卷上,已向学生暗示它的“不平凡”。这种“不平凡”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出题者的意图,二是该题的结果。就是这种“不平凡”间接提高了乙校学生所谓的“审题能力”,其实乙校学生就该题的审题能力未必好于甲校的学生。该题到丙校后相对甲校来看,环境(依然在一份试卷中出现)没变,但形式变了(由计算题改为选择题),丙校学生选对率很高,从上面调查中发现,就是D项中的数字“2nπcm(n是正整数)”比较奇特,同样是间接地引起了学生对该题结果的重视。可以设想,当时该题中的D项若变为“4cm,4cm”,则丙校绝大多数学生就会选A项。当然,D项改动后,本题就没有了正确答案。
  总之,审题就是审题者对题目的信息发现、辨认、转译的过程。审题既是一种能力,又是一种习惯。学生在审题时要注意问题的关键信息,重视问题的图景,既不能掉以轻心,忽视细节和词语的含意,又不能凭思维定势曲解问题的原意。平时要充分利用典型问题,引导学生多角度地思考、分析,把握问题的目标,养成认真严谨的解题习惯,从而提高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其他文献
现在的幼儿,有两大特点:一是智力发展好,知识面广;二是生活自理能力差,即生活习惯不好。目前大多数幼儿是独生子女,家长往往过于注重对幼儿知识的传授、智力的开发,而忽视对幼儿生活习惯的培养。小班幼儿年龄小、生活能力差,我们应抓住幼儿这一关键时期,培养其良好的生活习惯。    一、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    1.饮食习惯  (1)正确地使用餐具,独立进餐。  (2)进餐时不大声讲话,不东张西望,专心进
期刊
摘要: 我国汽车产业的现状是技术创新能力弱、核心技术靠引进、自主品牌没有竞争力、高端汽车人才紧缺。因此,本文认为,我国汽车产业要发展,就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立具有民族特色的自主品牌,提高核心竞争力,并发展新能源汽车。  关键词: 我国汽车业 发展现状主要问题发展对策    汽车产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涉及面广、关联度高、消费拉动大。据统计,每增产1万辆汽车,将拉动GDP增长88.8
期刊
作文批改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同样也是提高学生习作水平的有效手段,而作文批改对话的空间方式是多维度的,除了传统的纸质空间,还有立体空间、网路空间等,本文进一步根据教学实践
在以往的作文教学中,我们常常忽视作文的主体是学生自我,而对他们的写作内容和写作方法又限制得过于死板。这样,作文教学走入了一种毫无活力的僵化的训练模式。我们经常教育学生
石油立法过程中必然会涉及对石油资源所有权制度、矿业权制度等若干制度的探讨。本文通过对石油资源矿业权制度的法律属性的阐释,引发在石油资源矿业权制度构建过程中存在的
期刊
“调查记者”是指主要从事调查性报道的记者。调查性报道是深度报道的一种,在中国,它是一种以揭示真相为宗旨的报道方式,是新闻工作者针对被掩盖或者被忽视的损害公众利益的行为以及社会问题,通过独立、系统、科学、有针对性的调查而完成的报道方式,這种报道通常篇幅长、分量重、关注广泛。  “调查记者”在采访时所提的问题可以分成许多种类,它们就像是“调查记者”手中的十八般兵器,熟悉和掌握这些问题对于“调查记者”的
破产程序的正常运作可以有效地保护债权人和债务人的利益。本文从破产申请的提出、破产申请的受理、破产的和解与整顿、破产宣告等四方面来阐述公司破产程序。 The normal o
期刊
摘要: 本文对末位淘汰的内涵进行了分析,论述了末位淘汰与不合格淘汰的区别,并从定性和定量的角度分析了末位淘汰,分析了实施末位淘汰的积极和消极作用,以及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末位淘汰定性分析定量分析    每当年末岁终,或者某一工作阶段、某一次学习培训结束之际,单位、部门或者培训机构都要对某一年或某一阶段的工作,或者某一次的学习培训工作进行考核和总结,有的甚至推行末位淘汰。实践证明,推行培训淘
期刊
青年职工是单位中最活跃的分子,是单位持续发展的中坚力量,是单位的未来和希望。准确把握青年职工的心态,加强和改进青年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对于鼓舞青年职工干劲,建设广大职工队伍,培育单位精神,促进单位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公路部门正值实施精确化管理的重要关口,如何更好地在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做好青年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激发青年职工的工作热情和干劲,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在构建和谐公路中的积极
期刊
目的:探析中西医结合治疗门诊老年高血压合并脂代谢紊乱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合并脂代谢紊乱患者中随机选取120例患者进行研究,对照组患者进行西医治疗,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