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鸡油菌

来源 :小品文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orui5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少人对春雨情有独钟,究其原因不尽相同,有的喜欢它的若即若离,有的喜欢它的诗意盎然,有的喜欢它的步履轻盈,有的喜欢它的润泽万物。因此,便有了这许多关于春雨的曼妙之句——“小楼一夜听春雨”“沾衣欲湿杏花雨”“天街小雨润如酥”等等。
  而我也十分喜欢春雨,个中缘由却与以上的种种不尽相同,如果真要说有点什么联系,那么可以说喜欢它的生发万物。在村庄里,春雨过后,极易滋生出一味野菜。这野菜长在山野之间,有一个好听的名字——鸡油菌。
  连续下了几日的雨,院子里的杏花落了一地,好不容易有点放晴的征兆,结果一堆阴云飘过来,又飘起了雨,一下又是好几日。终于放晴了,暖暖的阳光照在正打盹的小黄狗身上,祖父抽着旱烟,伸了个懒腰,然后看了看天,脸上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之后祖父拉长了声音叫我:“阿宇,走,上——山——去!”好像是故意叫给谁听似的。
  不用多问,祖父的用意再明显不过——上山寻找鸡油菌。鸡油菌最容易在春雨中扎根土壤,等春雨一结束,便破土生长。鸡油菌有天然的自我保护意识,一般不会长在特别显眼的地方,而是躲在草丛中,或大树背后。但在村庄里生活了几十年的老人们,早已将鸡油菌的藏身之处了解得透透彻彻,因此,鸡油菌的自我保护反而成为了暴露它行踪的重要线索。
  祖父是寻找线索的一把好手,常常能在石崖边或大树背后的草丛中,迅速而精准地发现鸡油菌的踪迹。鸡油菌状如一把朴素的伞,伞盖和一小节伞柄在地面之上,而大部分的伞柄却扎根在泥土里。这便需要采摘的人将泥土撬松,然后一鼓作气将伞柄从泥土里拔出来。
  有些鸡油菌的伞盖才刚刚有了撑开的趋势,看上去就像一个花骨朵,这样的鸡油菌祖父一般是不会采的。祖父会弄一些草将它遮掩起来,而后悄悄做上只有我们能够识别的记号。鸡油菌长得非常快,可能现在刚刚破土,过不了几个小时,就亭亭如盖了。因此,黄昏时,祖父会带着我再次上山,去寻找那些记号下面的鸡油菌。这是一件不能等的事情,如果等到第二天,鸡油菌的伞盖就会裂开,或直接烂掉。
  祖父从来不会空手而回,往往都能采上十几朵,即便运气不佳,也至少有五六朵。采摘到的鸡油菌,祖父会用事先准备好的篾条串起来,然后将篾条扣成一个圆,套在手上,一边下山一边打量。我跟在祖父的后面,嚷着要拿鸡油菌,祖父总会逗我一番,然后笑容满面地将篾条套在我的手上。采摘鸡油菌的往往不止祖父一人,有时会碰个正着,但其他人往往收获甚少,因此祖父的脸上总是春风满面、得意洋洋。
  当然,最得意的不是年迈的祖父,而是年少的我。鸡油菌被送进了厨房,我迫不及待地舀水来清洗,然后满怀急切地等着从地里归来的母亲。母亲最会用鸡油菌做花样百出的美味佳肴,最常做的是青椒炒鸡油菌。这道菜的做法特别简单,与普通的家常菜大同小异。首先下点菜油,七八分熟时,放几颗花椒和少许生姜片,之后将切成条的青椒倒入,翻炒至青椒有虎皮时,放入鸡油菌,炒个两三分钟,放适量的盐和味精,就可以起锅了。如此炒出来的鸡油菌青黄相间、色泽鲜亮,清香四溢、味道鲜美,放在嘴里咀嚼特别有嚼劲。母亲总会特别在意一点:她从不用刀切鸡油菌,而一定要用手撕成小条。她说,刀切的鸡油菌炒出来,会破坏了那股子来自于山野的清香之气。无论如何,只要有母亲炒的鸡油菌,我总能多吃两碗饭,哪怕撑得不行了,也还想再加半碗。
  有时家里买了肉,或杀了鸡,正好祖父又采摘了一些鸡油菌,还能享受到母亲做的肉丝菌汤和鸡油菌烧鸡。这两道菜对于我而言,要比青椒炒鸡油菌更美味。因為在那些贫瘠的岁月里,吃一回肉不是件容易的事情。直到多年之后离开村庄,这两道菜我也没能吃上多少回。
  在无论春雨如何缠绵也长不出一朵鸡油菌的城市里,我常常怀念鸡油菌的味道,有时想想也会忍不住吞口水。偶尔一场春雨过后,会有三五个农人拎着鸡油菌到城里来卖。他们拎鸡油菌的方式和祖父如出一辙,一根篾条将鸡油菌串起来,然后将篾条套在手上。
  每次我遇见,总会毫不犹豫地买下来,然后炒一道青椒鸡油菌,或煲一个肉丝菌汤。只是,无论我如何调味,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少的味道是什么呢?或许,是逐渐被城市淡化的山野之气。
  选自《经典美文》
其他文献
到十里花廊,是为了一群白鹭。那是平生第一次见到白鹭,一只、两只、五只……在太平河一片沙渚上,这白羽长腿的精灵,觅食、嬉戏,那么优雅、悠闲。四周一派安谧,清亮的河水,映着它们矫捷的身姿,与水草的影子时而重叠,时而分开,像水中皮影之舞。忽然,一只鹭飞起来,收腿,展翼,朗声叫了两嗓子,像呼唤同伴,又像说再见的意思。紧接着,精灵们便像白色闪电一样,倏忽之间便消失在绿树接天的云际。沿柳荫匝地的滨水步道,一路
从小爱山,每逢出外旅游,少不了上山。上山又偏爱走极险之道,走了许多,回想起来,感悟颇深的还是豫北林虑山王相岩崖壁上的那条栈道。  栈道横挂在数百米高的悬崖峭壁半中腰,是人工在绝壁上开凿出的一条约一米五高、平均不到一米宽、六七十米长的极险之道。我过时根本直不起腰,必须低着头、弯着腰、侧着身甚至爬着才能通过,如钻“老虎嘴”。栈道最宽处一米,最窄处仅一尺多,只能侧身而过。伸头往外一望,下面便是深不可测的
如注的夏雨急敲竖琴般的鱼鳞瓦,乱珠溅玉。天上之水顺着瓦槽飞流直下,砸落在檐沟里,条石上,跳跃着曼妙的舞姿。白水盈盈,水汽氤氲,潮湿了农人甜甜的梦。   风从瓦缝间挤过,呼哨悠长,玉笛暗飞声。雨,越下越密,在瓦背上奔驰,声声切切,清越激昂。声响混合,长短交织,忽高忽低,忽急忽缓,拨动着尘封的心弦。   瓦檐下,燕子成双交颈,窃窃私语,道不尽缠绵与欢愉。它们抖落玄衣上的水珠,翡翠般的眸子咕噜咕噜转动。
老北京人管中秋节叫八月节。这是因为一进入八月,中秋节浓浓的气氛就忍不住开始弥漫开来了。首先,过节的气氛像一股股的溪水,从大街小巷的街肆店铺里流淌出来。这个季节里,瓜果桃李正热热闹闹的上市,中秋节,各家都要拜月祭祀,少不了供奉的果品。于是,卖各式水果的摊子,一般都会拥挤上街头,花团锦簇,向人们争献媚眼。我小时候,前门大街之东,鲜鱼口之南,有条叫果子市的小胡同,这季节,一个个卖水果的摊位,像蒜瓣一样挤
陌生的村庄,在屋门口坐着摘花生的老妇人,脚跟边蜷着一只小黑猫,屋顶上趴着开好的丝瓜花……这是一次旅途之中,无意间掠入我眼中的画面,没有什么特别的,但就是常常被我想起。那个村庄,那个老妇人,那貓那花,它们在我心里,投下异样的温暖。我确信,它们与我心底的某根脉络相通。机场门口,一对年轻男女依依惜别,男人送女人登机。就要登机了,女人走向检票口,复又折回头,跑向男人,只是为了帮他理理乱了的衣领。这样的场景
居住在繁华的都市,每当白昼已尽,城市里华灯璀璨,凭窗遥望浩瀚银河里闪烁不定的星辰,我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起儿时乡下的老家,想起老家散发着桐油清香味的木板房,想起木板房里的煤油灯,想起煤油灯伴我走过的那段难忘的岁月,想起那个遥远的年代。我出生在一个山旮旯里。童年时,老家不通电,人们照明用的是一盏盏大大小小、样式大同小异的煤油灯。那时,每当夜幕降临,村里家家户户就会陆陆续续点起煤油灯,闪闪的灯光星星点点散
男人藏私房钿是一个公开的秘密。私房钿是老婆不知道也不能让老婆知道的,而且要隐藏在不能让老婆发现的地方。每月10日,母亲总会在吃晚饭的时候问父亲,“工资发了吗,拿出来。”这是我家每月都会出现的一幕。“发了。”父亲从皮夹中拿出一只工资袋,递到母亲手中。工资“交公”,听从“组织”安排,香烟钱、交通费、零用钱,除此外,基本没有“财政预算”了,父亲只能将平时单位发的加班费、值班费和省下来的零用钱攒起来。我知
清人张潮《幽梦影》中有句话:“窗内人于窗纸上作字,吾于窗外观之,极佳。”  极佳是一种感觉,也是一种味觉,还是一种视觉与触觉。一个人站窗外,看别人在室里于窗户纸上写字。丽日瞳瞳,窗户纸上映着什么字?上看下瞧,左观右看,大抵是一些“清风明月”、“福禄寿禧”。字虽是反的,然而却觉得效果不错。这样的生活场景,往往发生在江南的某个风雅老宅院内。  生活有许多“极佳”,透视感很强,让人觉得事物的美妙。  冬
在上海,人们普遍认同“家常菜最好吃”,上海人请客吃饭,最高境界就是设家宴。但如果条件所限,必须“外头吃”,那也是锁定“最好吃的”而不是“最贵的”。  所以经过一百多年的修炼,上海人也越来越会吃了,所谓“会吃”,就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适口而止,二是适可而止。前者讲究对味道的品鉴,后者强调内敛,反对铺张浪费。  早年,来城里创业的厨师就是取各帮之长为我所用,形成了咸甜适口的本帮菜。近年来本帮菜满血复活
一進峄城,就融入一个石榴的世界。满耳是石榴的故事,满眼是摇动的石榴树。记得小时候,鲁北平原,我们的村落只有一株石榴树,在九奶奶家。九奶奶住在村西头,家屋后有个大院子,里面种着阔叶的桑树,开白花的杏树,开红花的桃树,还有一棵粗壮高大的树。树上的虬枝舒意伸展,树叶层层叠叠,夏日里绿荫遮日,浓密的叶子里垂出无数圆圆的小小的果实。我们小伙伴就常常爬到树上去摘。那是一种青色的果,味似苹果,酸而甜,咬一口,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