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见真皮毛孢子菌引起皮肤感染一例

来源 :中华皮肤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sr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报道1例真皮毛孢子菌引起的皮肤感染.方法 取皮损作直接镜检、真菌培养和组织病理学检查,分离菌株行DNA序列分析、API 20C AUX试剂盒检测、明胶液化试验、温度试验和体外药敏试验.结果 70岁男性患者,右内踝植物刺伤后出现肿块、溃疡9个月.皮损直接镜检阴性,组织病理显示真皮内菌丝和孢子.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培养出奶黄色酵母样菌落,微量培养可见假菌丝、真菌丝、关节孢子和芽生孢子,API 20C AUX试剂盒检测结果提示为土生念珠菌,DNA序列分析属于真皮毛孢子菌.菌株不能液化明胶,可在25~40 ℃环境下生长,对两性霉素B、伊曲康唑、伏立康唑、制霉菌素敏感.伊曲康唑治疗4个月后皮损完全愈合.结论 根据其形态学特点和DNA序列分析,菌株被鉴定为真皮毛孢子菌.伊曲康唑治疗有效。

其他文献
为促进中国皮肤病学基础和临床研究发展,宁波朗生医药有限公司2010年设立“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朗生帕夫林皮肤病学研究基金”,资助皮肤科医师开展帕夫林治疗免疫相关性皮肤病的基础及临床研究。
期刊
研究发现,CD147分子中存在着调节淋巴细胞活化的抗原决定簇,且细胞上CD147的表达水平与细胞的活化状态有关,活化的T淋巴细胞上CD147表达上调~([1]).有文献报道~([2]),活动性高的SLE患者易发生对糖皮质激素不敏感现象,且其活化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上P糖蛋白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
期刊
目的 探讨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鱼鳞病家系临床表型、基因型及超微结构.方法 观察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鱼鳞病患者临床表现.用PCR扩增TGM1基因15个外显子及其邻近剪切位点,双向直接测序;取先证者背部皮损做透射电镜观察,记录电镜表现特征.结果 先证者临床表现介于板层状鱼鳞病及非大疱性鱼鳞病样红皮病之间,其弟弟为火棉胶婴儿.先证者、其弟及父亲3号外显子第551位碱基胞嘧啶(C)→胸腺嘧啶(T),其编码的第
环状肉芽肿(granuloma annulare,GA)是一种病因不明、发生于真皮或皮下组织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特征性皮损为肤色、红色或紫红色群集的丘疹或结节,常呈环状排列.基本的组织病理改变为灶性胶原纤维变性及栅栏状肉芽肿形成。
期刊
患者男,58岁.因左颈侧皮疹1年余就诊,患者无明显自觉症状,近期皮疹迅速增人.既往史、个人史、家族史无特殊.各系统检查无异常.皮肤科检查:左侧颈部见一1.5 cm×1.0 cm×0.5 cm红色结节,表面稍硬,境界清楚,与周围组织尤黏连(图1)。
期刊
神经性皮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皮肤病,以剧烈瘙痒和皮肤局限性苔藓样变为特点,外用糖皮质激素是主要的治疗手段.复方氟米松软膏是含0.02%匹伐酸氟米松及3%水杨酸的糖皮质激素复方制剂,为全面评价其治疗神经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我们进行随机、开放、复方卤米松乳膏作为阳性药物对照的多中心平行临床试验。
期刊
患者男,34岁,哈萨克族人,以头面部、双肘部及臀部起皮疹伴声音沙哑20余年就诊.患者自述幼年时无明显诱因头面部、颈部出现黄色小丘疹,似颗粒状,并伴脱发,但不严重.10岁左右时,无明显诱因出现说话费力,发音困难等,声音稍嘶哑,无明显呼吸困难、吞咽困难等症状。
期刊
患者男,51岁.因全身红斑、角化、皮肤异色、肢端水疱7年余于2009年1月来我科就诊.患者于2001年7月起反复出现全身红色绿豆大小丘疹,剧烈瘙痒,伴双下肢和双足蚕豆大小血疱,并出现脱屑.在当地医院多次按湿疹、剥脱性皮炎治疗,皮疹有所好转,遗留暗褐色色素沉着,并发生双手足疼痛.后皮疹反复发作,全身红斑、丘疹、水疱、脱屑,四肢大疱、血疱,伴剧烈痒痛,同时双眼出现眼睑内翻、倒睫,伴视力减退、睁眼困难。
期刊
基底细胞上皮瘤(basal cell carcinoma,BCC)为常见的皮肤恶性肿瘤之一,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激光、冷冻、放疗及局部细胞毒类药物治疗等~([1-2]).因为皮损位于面部,治疗的目的是永久治愈并获得最佳美容效果.我们确诊4例老年面部基底细胞上皮瘤,因患者要求治疗但拒绝手术,选择口服阿维A及外用0.1%维A酸乳膏(迪维霜)治疗,取得满意效果。
期刊
我们采用中草药内服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肌内注射治疗慢性荨麻疹,经临床观察发现,对治疗慢性荨麻疹及控带其复发有较好的疗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