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成人”观

来源 :中学生天地·高中学习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yong4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说文解字》有云:“成,就也。”所谓“成人”,即修身养德,呈现君子完美之形的过程。这里的“人”,不是指生理上的成年人,而是指在精神层面独立完整的人。孟子说:“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孔孟之道所言的“君子”“贤者”“大丈夫”,都在一定程度上从不同层面诠释了“成人”的丰富内涵。
  “成人”的标准全面深刻
  “成人”一语出自《论语·宪问》,起源于子路的一次求教:
  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孔子对“成人”的标准,提出了五个方面的要求:一是智慧机敏,如臧武仲;二是克己寡欲,如公绰;三是果敢勇力,如卞庄子;四是多才多艺,如冉求;五是礼乐文饰。在孔子眼中,并非满足其一即可,而是必须兼具。或许脱口而出后孔子自己也意识到践行之难,反观时局的混乱、道义的缺失,于是给出了一个相对较低的标准,即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不忘志。少了对智慧、才艺、礼乐方面的要求,更凸显了对义、勇、志三者的追求。
  当然,即使降低了标准,“成人”依旧不易。这给了我们三种叩问:当个人私利与社会公义并存时,何者为先?当苟且偷生与挺身而出相权衡时,何者当为?当久居安逸与怀揣理想矛盾时,如何取舍?
  重义、大勇、恒志,这三方面不仅能让人修身养德,在礼崩乐坏的时代更有助于拯救人心、扶危济世。所以,我们看到即使“累累若丧家之狗”,孔子仍不忘周游列国推行礼乐仁治;当面对季氏一族的擅权犯上,孔子没有明哲保身而是受命任职大司寇,支持王权整頓内政;当弟子冉有为季氏搜刮财富时,孔子坚守道义气愤地将其逐出师门,让其他弟子鸣鼓攻之。孔子以身践之,以己行之,义、勇、志三者如同宝鼎的三足,坚固有力地托起了一个大写的“人”。
  由此观之,孔子关于“成人”的标准是全面的,对人之为人的理解是深刻的。这让我想到《论语》中的另外两句话: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仁者、智者、勇者,缺一不可;忠义仁爱,兼而有之。这既是君子之道的核心,又何尝不是“成人”的必由之路呢?
  “成人”的过程主次分明
  孔子提出了一个高远的目标,同时也告诉我们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分清主次,拿捏轻重,步步走来。
  首先,德先于才。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这一句明确指出:先为人,后成才。在孔子的观念中,“成人”离不开才能,像子贡一样如“瑚琏之器”堪当大任固然好,但最好是像冉有那样多才多艺,因为“君子不器”。但是,对一个人而言,这并不是最迫切的,先要从身边做起,做到孝悌、谨信,再推己及人做到仁爱,当这些都能成为一种自觉时,才有必要习文。
  孔子把对一个人品德的塑造放在了第一位,并且认为这是一个不可含糊、不可跨越的过程,否则再多的学习都成了荒废。的确,学问和才能很容易让一个人脱颖而出,但同时具有蒙蔽性,非常容易掩盖德行的缺失。才能越高,就越有助于行恶,也会让恶果更为可怕。在《季氏将伐颛臾》中,冉有一再地用自己巧妙的言辞为季氏辩解,为自己开脱,于是孔子一连三声直呼其名“求”,愤怒之情溢于言表。面对招摇过市的伪君子、两面三刀的乡愿式人物,即使才能再高,孔子也视如草芥。
  其次,行重于言。
  《论语》中有这样两句话:
  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孔子历来推崇行动的力量,认为应当先践行自己想要说的话,再把话说出来,这样才有说服力,并有助于培养务实的作风。而对于言语,不必追求花哨、讲究精美,只需要做到谨慎即可。正如朱熹所注:“事难行,故要敏;言易出,故要谨。”
  有人对孔子说,冉壅这个人有仁德却没有口才,孔子却说,为什么要有口才呢?靠能言善辩来对付别人,常常会受到别人的厌恶。翻看整本《论语》,做不到的事情轻易地说出口,孔子会“耻躬之不逮也”;总是专注于雕琢言语,孔子会认为“巧言令色,鲜矣仁”;答应别人却不能兑现,孔子会批评“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正是这样重行谨言,帮助我们摆正了言行的位置,找到了“成人”的主方向。
  最后,精神高于物质。
  吃饱穿暖是人的基本需求,趋乐避苦贪图享受是人的本性,而在“成人”之路上,这些物欲恰恰会影响甚至阻碍我们的精神追求。所以,在物质与精神的两相权衡下,孔子毅然将精神放到了高处。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精美的食物和安逸的住所不能影响君子内心对道义的追求,一旦妨碍了,应当义无反顾地舍弃,即使箪食瓢饮在陋巷,也能自得其乐,保持内心的从容和宁静。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君子追求真理,注重的是精神世界的丰富,如果因为物质的贫乏而感到羞耻,那么,这样的人是不值得成为同道之人的。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在《论语》中,君子与小人的区别很多,关于义利,关于周比,而在物质与精神上,君子关心的是道德,小人关心的是土地(利益)。心之所患,成为人品高下的衡量,也决定了人生格局的大小。
  “成人”铸就的是精神上的成熟,只有精神站立起来了,人才能称之为“人”。明确物质与精神的高低,才能领会“成人”的核心。
  “成人”的境界高低有别
  在品行上经过雕琢与磨炼,成为孔子口中的君子贤者,可以说实现了“成人”目标,但境界有高下之分。尽管儒家总体上强调的是积极入世,但个体的能力总会受限于客观环境,所以在孔子身上既有“达则兼济天下”的进取,也有“穷则独善其身”的豁达。
  很多时候,孔子像一个斗志昂扬的勇士,即便现实灰暗、人世惨淡,但依然顽强地与之抗争,越挫越勇。所以守城人评价孔子是一个“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人,孔子自己也说“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能够保持这份初心,矢志不渝,这样的君子在孔子的观念里应该是最值得推崇的。
  但是,时运不济,屡屡碰壁,难免会流露出消极的情绪。穷且愈坚固然可贵,在力不能及的黑暗中能坚守自我,亦不失为君子典范。孔子认为“殷有三仁”,分别是微子、箕子和比干。比干强谏,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箕子佯狂,既是自我保护又向社会发出了控诉,是一种委婉的抗争;微子远走,避免了蒙受世俗的尘埃,保持了自身的高洁。所以在孔子的眼中,能做到“有道则见,无道则隐”“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是“成人”的次一等境界。
  在这两者的基础上,《论语》中还有这样一句话:
  子曰:“贤者辟世,其次辟地,其次辟色,其次辟言。”
  可见,在隐者以下还有三等,分别是:遇到是非之地会避开,这就好比孔子一直规劝子路离开卫国,所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看见他人脸色不好会避开,就像孔子见到“齐衰者”会快步走开,这是懂得推己及人的忠恕之道;听见不好的言辞会避开,正如“颜渊问仁”中孔子所说的“非礼勿听,非礼勿言”。
  在儒家的价值体系中,“成人”有境界的高低,但不管是直面,还是隐避,都是基于对现实深刻体察、对自我彻底反省后的一种人生选择。这不同于畏难惜命的懦弱,也不同于飞蛾扑火的莽撞。求仁得仁,是为“成人”。
其他文献
大戏其实不大,就是一个土台子,一二十人的戏班子。一个五六百户人家的村子,每年总要请几场大戏,冬闲时唱,过年时唱,秋收后也唱,有时某大户人家办满月、庆寿辰,也要唱。少则三五场,多则十来场,那真是村里的盛事。“拉大锯,扯大锯,姥姥家,看大戏”,于童年的我,真是莫大的骄傲和快乐。  村里起戏的消息一出,村里人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邻村请亲戚来看戏,否则就是礼道不周。早已出嫁的闺女带上自己的孩子,是可以借
你是簇簇绿叶间的明珠  也是这大自然中的骄傲  人们惊羡那悄然的微笑  这洁白的花瓣贵若珍宝  昙花一现,那仅仅的一现  荒谬的人们何以显微笑  怎不期望生命长若赛跑  冰冷的沉睡终结于今宵  金子般的世界仅此分秒  昙花一现,那仅仅的一现  我们爱你似白玉的花蕊  惜你丝绸般的长发飘扬  路易十四不及你的淡雅  红玫甘拜于高贵的身膀  昙花一现,那仅仅的一现  世界如许姹紫嫣红多样  而我的眼睛
期刊
从1991年电视剧《外来妹》出现以后,诸多农民工题材电视剧以其独特的风格展现在电视剧的舞台上,表明了农民工群体对中国当下格局和秩序重塑的重要性.但是,"在权力交换与重组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初春的天气乍暖还寒。下午近5点40分,已近下班时间,许昌市档案局馆的大院里徐徐驰进一辆轿车。车门启处,走下一位身村魁梧、端庄儒雅的中年男子,他轻步走进档案阅览室,看到窗明几亮,清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自2009年《潜伏》在中国荧屏热播以来,谍战剧这个中国电视剧大家族中的类型剧以故事好看、人物复杂、情节惊险、悬念丛生而吸引了广大观众的目光。紧随其后,《永不消逝的电波
新官上任先“洗脸”1999年,张宁同志10年媳妇熬成婆,机遇把她推上了局长的位子。但她面临的工作并不轻松。由于种种难以说明的原因,档案工作滞后,档案馆经费拮据,导致库房暴满,柜架奇缺。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