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我国家庭教育的实施

来源 :群文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sangp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家庭教育,是大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基础。家庭教育是终身教育,它开始于孩子出生之日(甚至可上溯到胎儿期),在人的一生中起着重要作用。孩子入学后,家庭教育既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又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延伸。父母与子女之间的问题,也是教育中较为复杂的问题之一,如果父母不是子女真正需要的有道德素养、使孩子生活充实的人,那么对子女施加的教育影响将会受到消极影响。只有当父母合理地使用自己手中的教育权利时,那些对子女的教诲,才能真正灌输到他们的心灵当中,才能引起情感上的共鸣,唤起良好的愿望。当今,在我国家庭教育的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若干问题。
  
  一、家庭教育在子女德育方面存在的问题
  
  目前,存在一个普遍现象,父母不重视子女的德育教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引起了经济和社会生活的许多重大变动,传统的德育意识已经被打破,人们的价值取向出现多样化,价值选择呈现出务实化,呈现出重新定位的动荡和多重化之间的混乱。在大的方面现在的青少年对社会体制、优化环境、公共规则建设的责任感比较淡漠,小到自身集体主义、合作互助的观念遭到强烈冲击,还受到“人的本质是自私的”“一切向钱看”等为核心的资产阶级价值观的迷惑。很多人都明显地感觉到,人们的道德水准与20世纪50年代相比,有了较大幅度的下降。这种局面的形成,学校、社会是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的,但是由于父母对子女道德方面的低要求,对孩子的品德品行教育不很重视,甚至有的父母可能还会向子女灌输一些与学校德育相背离的错误思想,使子女未能形成正确的道德标准。
  
  二、家庭教育在子女情感、心理健康方面的忽视
  
  家庭还有一个重要的精神生活功能,这方面却常常被许多父母忽视,他们通常认为子女只要身体好、学习好就可以了,其他的都无关紧要,尤其对子女的情感和心理健康重视不够。
  由于受几千年文化的影响,人们更看重生活的感受、知识的内化、情感的内敛和自我的内省,认为情感不是教育出来的,而是自己去体会的,加之在科技革命的推动下,当代人创造了日益发达、丰富的物质世界,它提供给人类各种物质的便利与享受,使得生活更加富裕。有很多家长沉迷于物质生活之中而精神生活匮乏,只有现实的打算与计较而缺乏人生的理想和追求。当前的“应试教育”又强化了学科课程知识的传授,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考上理想的大学,将来出人头地,他们将子女的学习成绩看的格外重要,而忽略了子女的心理动态,不重视与子女交流思想感情,这对子女的心理健康成长是很不利的。众所周知,现实生活中有部分孩子会产生心理障碍,有的甚至会患上严重的心理疾病,这将对他的学习、工作以及人际交往影响终生。
  家庭是子女接触最早、最多的生活环境,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行举措对子女的心理健康有很多影响,父母对子女的过分溺爱、过分严厉或放任不管,都会使子女形成胆怯、自卑、任性与惧怕的不健康心理,所以子女的情感需求与心理健康问题应该引起父母的足够重视。
  
  三、关于如何实施家庭教育的探讨
  
  二十一世纪的到来,对我们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为了适应经济和科技的挑战,为了适应社会进步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也为了教育工作本身与发展的需求,最根本的就是使教育真正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也就是从以教育的选拔功能为重心转移到以教育的普及功能为重心,从以教育的知识、智能论为中心转移到以教育的人格全面发展论为中心,在这种趋势下,家庭教育又应该如何改进和实施呢?
  
  (一)父母在家庭教育中占据主导地位
  1 加强自身修养是实施家庭教育的必要条件
  家庭教育的实施者主要是父母,父母从孕育新生命开始,便以一个教育者的身份而存在。而许多父母认为教育子女那应该是学校的事情,自己的责任无非是供养子女,这个观点可谓大错特错。子女的教育是需要学校、家庭与社会共同承担,缺一不可的,这其中家庭教育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并非可有可无。
  家庭教育是一门科学,父母的教育观念、教育能力、教育方式等等,构成父母教育素质的特殊内涵,所以父母教育素质的高低是家庭教育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在生活中,父母应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做到尊老爱幼、勤俭节约,与邻里之间互帮互助和睦相处,给子女起到好的表率作用,避免对子女的思想产生负面影响;在工作上,应踏实肯干,积极进取,不断学习以弥补自身不足;在业余时间,应经常读书、看报,关心国家大事,注意国际形势,使自己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2 认真分析子女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是实施家庭教育前提条件
  如今,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已变得不容忽视,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伴随着生理上的变化,子女的心理也会随之而发生变化,做父母的对此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
  在日常生活中,应尽量为子女营造一个和谐、温馨的家庭环境。父母还应尽力满足子女的情感需要和心理需求,在工作和家务之余,多抽出时间来倾听子女的心声,帮他们出谋划策、排忧解烦。对待子女在生活中、学习上遇到的麻烦,应尊重和信任他们,不敷衍应付、不粗暴干涉,不采取专制手段强求子女一定按已意行事。对子女所犯错误,不能一味责怪,甚至打骂,当然更不能姑息迁就,而是应耐心地帮他们找出犯错根源,以待日后改正。
  在当今应试教育思想的支配下,许多父母认为除了学习功课是正经事,其它都是没必要去做的,当子女有正当的业余爱好时,常常以自己的好恶为标准,强迫子女放弃,这是非常不可取的。做为家长,对子女的正当爱好应给予一定的引导和支持,使他们在德智体美方面能够均衡发展。
  3 以身作则是实施家庭教育的重要条件
  以身作则说来容易,真正实施起来却很困难。孔子说:“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强令不从。”在家庭教育的实施过程中,父母应该注意将言传和身教统一起来,不能说一套做一套。要想对孩子起到良好的教育作用,父母首先要严于律己,言行一致,用自己的良好行为去影响孩子,以道德榜样引导孩子。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的一面镜子。孩子最初的学习是从模仿开始,而且大多是以成人为模仿对象。在家庭环境中,跟孩子相处时间最多的父母,自然也就成了孩子天然的模仿对象,而父母的言行举止、思想道德品质等都是孩子的模仿内容。
  当代家庭中,有的父母往往更多的重视孩子的成长,把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金钱都花费在子女身上,而淡化了自己另一项应尽的义务——赡养父母。他们一方面教育子女要尊老爱幼,并期盼孩子长大后能孝顺自己;另一方面又对自己的父母所遇到的困难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关心不够,这会给孩子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对孩子尊老、敬老品德的形成是非常不利的。
  孩子自身的很多东西都是源于父母的遗传,性格上面的某些缺陷也很有可能与父母相似,所以父母必须首先了解自 己的弱点和不足,以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加以改善和弥补。
  4 磨砺教育是实施家庭教育的重要方式
  二千多年前,中国的教育家就认识到磨砺是培养具有创业品格的一代新人的最有效途径。目前,许多西方国家愈来愈重视子女的磨砺教育,我国也应把磨砺教育作为家庭教育中较为重要的方式。
  磨砺教育是对抗乃至替代溺爱型家庭养育方式最为有效和比较理智的方式。所谓磨砺教育,就是父母有目的地提供和创设一些相对艰苦和困难的条件和环境,以培养子女克服困难的勇气、意志和能力,使其智力因素获得长足发展。需要注意的是,磨砺教育既要锻炼子女身体方面的耐受力,更要磨砺他们的心灵,使他们能承受更多的责任,能禁受意志和情感方面的考验。
  
  (二)教育工作者应加强科研以及家庭教育辅助体系的建设
  作为学生家长,他们的职业、学识、经历都有着很大的区别,日常生活的压力或生活环境的差异,使得他们没有足够的精力或能力探讨家庭教育的科学实施,更多的还是要依靠专业人员来进行改进和完善。所以,一方面教育工作者应该在现有理论的基础上,借助于学校这个平台进行实践,不断通过调查、研究,探索以求得到更实用、更合理、更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以供父母参考;另一方面,也要加强家庭教育辅助体系的建设,比如成立家长学校,为家长进行相关家庭教育的辅导,一方面使学生家长充分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帮助他们掌握正确的家庭教育方法。目前,社会上举办的亲子班。就是让家长和幼儿一起上课,使他们掌握更科学的与孩子相处的方式方法,了解在幼儿教育方面家长需要注意的问题等等。
  
  (三)加强法制建设保障家庭教育的实施
  我国是一个法制社会,公民依法守法的观念正在逐渐增强,《未成年人保护法》切实保护了处于成长期的学生的切身利益,明令禁止学校体罚学生。但在家庭教育中,体罚的现象仍比较普遍,家庭暴力、谩骂教育屡见不鲜,且时常发生骇人听闻的事件,令人扼腕叹息。因此,必须加强法制宣传和法制建设,不断强化父母的法律意识,改变他们对家庭教育的认识,使他们更好、更有效的对子女实施家庭教育。
  
  (四)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密切配合是实施家庭教育的有力手段
  对孩子的教育活动,实施场所主要是家庭和学校,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各有所长,各有特色。家庭教育具有亲情的影响力,学校教育具有权威性、规范性。只有学校、家庭两者的教育目的一致才能收到最佳的教育效果,这就要求学校、家庭要经常互通学生的个性情感、行为表现、兴趣爱好等情况,共同制定教育目标。因此,作为父母,应该多与子女的学校保持联系,按时出席学校召开的家长座谈会和各种需要家长参与和配合的活动;积极配合班主任及各科任老师的工作,并与他们在指导思想上达成共识,以便更好、更有效地教育和培养子女。在与社会教育合作方面,既要鼓励子女向社会上拥现出的好人好事学习,多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又要注意及时纠正子女因受社会不良思潮影响而养生的不良习惯。
  总之,家庭教育不仅影响子女的学习和生活,而且参与塑造他们的全部个性和人格行为。家庭教育折射出现实的社会关系,孕育着未来社会的风貌。因此,在全世界范围内,教育研究的趋势已经转向研究构成受教育者成长的所有相关因素,这些错综复杂的因素之一便是家庭,它已经做为一种教育实体而被研究。家庭教育是一门科学,有着内在的规律性和科学的方法;家庭教育也是一门艺术,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只有掌握科学的方法,进行因材施教,才会望子成龙、望女成凤。
其他文献
国家教委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音乐大纲》确立了音乐教育在我国基础中的地位,提出了“音乐教育是实施智育的重要途径。”所以教育改革——迎刃而生的新课改,给我们教学一线的教师们,指明了方向。在音乐教育改革中,我认为首先要更新我们的教学思想、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音乐教学的质量。    一、由重“知识”向重“学生”转变    传统的教学观念认为音乐课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技术和音乐知识,所
期刊
在大学的课程设置中,课程分为专业课、公共课和选修课三种。对于专业课,大多数的学生的态度都是一致的,就是不管喜欢与否,都尽量的学好,积极性还是比较高的,但是对于公共课和选修课的学习与专业课就不一样了。下面就大学生对于选修课的学习状况谈谈个人的看法。    一、大学生对选修课的学习现状    (一)兴趣浓厚,期望值高  对于刚刚从高中枯燥的学习中锵脱出来的大学生来说,他们渴望汲取新鲜、丰富的社会知识,
期刊
教师是教学过程的设计者和指导者,学生是教育的客体,又是学习与发展的主体。课堂教学是一种教学形式,教师的一堂课不能只满足合乎科学性、系统性,还必须能够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高中化学教学是化学思维活动的教学,新课标下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化学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发展学生的能力。从化学学科的特点来看,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和观察能力尤其重要,是提高和发展学生各种能力的基础,在化学实验中只有观察得好才能获得全面和正
期刊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形成,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世界的扩张有着紧密的联系。世界历史理论实质上涉及到全球化问题,对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研究现状作一述评,梳理世界历史的形成和发展,科学把握其整体的发展趋势和不同发展道路,从方法论上指导科学世界历史观在现时的确立,把握当今世界历史的复杂格局和演变趋势。  随着全球化问题的不断深放,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备受关注。但是,同样是从马克思关于世界历史的论述出发,
期刊
当前,信息爆炸对人的综合素质带来的挑战日益严峻,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发展的有生力量,其信息素养是国民信息素养的重要体现。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已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重大理论问题与实践问题。    一、信息素养的基本概念    信息素养的概念是保罗泽考斯基(Paul Zurkowski)最先提出的,他认为有信息素养的人必须能够确定何时需要信息,并且具有检索、评价和有效使用所需信息的能力。  Bruce提
期刊
语文教师是运用语言的典范,让课堂语言具有说服力、感染力、吸引力。  语言是一门艺术,是传递思想的工具,是人与人交流的载体。而语文教师更应是运用语言的典范,让课堂语言具有说服力、感染力、吸引力。  那么作为语文教师怎样才能使自己的语言像磁石吸铁那样吸引住学生呢?    一、准确规范,灵活多变    准确规范这是对课堂教学语言的基本要求,语言教学是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能力,因此语文教学语言必须准确无误。
期刊
自“9.11”事件发生后,恐怖主义活动越来越猖獗。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2008年西藏发生“3.14”打砸抢烧事件。2009年新疆发生“7.5”事件及其后发生的“针扎”事件使恐怖活动再次走人我们的视野。    一、恐怖主义定义    恐怖主义犯罪概念中,最核心的是“恐怖主义”。因此要界定恐怖主义犯罪,首先就应明了什么是恐怖主义。针对恐怖主的概念,有众多说法。《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就恐怖主义
期刊
“班中班式自主量化考核管理模式”是结合个人量化考核以及班级分组竞赛激励的优越性,摸索实践的一种新的班法落实和班级管理模式。简单的说就是把大班分成小班,从而进行的小班之间的量化评比。    一、正确的指导思想    在长期的实践中证明正确的指导思想,是实践班中班式自主量化考核管理达到预期目的的保障。是如何分班;如何建立组织、制度;如何进行日常考核、处理考核结果的依据和保障。  (一)共同进步:这是班
期刊
近年来,我国女性群体里受侵害的问题已成为一个较严重的社会问题。强奸案的发生给受害女性的身心健康带来了极大的损害,而且大多数伴随终身。这不仅践踏了人性的尊严,而且给社会治安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所以我们选取河北省某县为例,进行调研,从中找出强奸犯罪的特点和成因,以其在今后打击强奸犯罪的斗争中有所借鉴。  据调研统计,自2007年以来,调研地区共发生强奸案件29起。其中2007年发案7起,2008年发
期刊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环境保护的形势越来越严峻,党和国家对环境保护工作高度重视,但环保工作,仅靠政府自上而下的行政手段管理是远远不够的,深入与广泛的公众参与这种自下而上的力量才是持久推动环境污染治理工作的根本动力。    一、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工作的理论基础与法律依据    公众参与作为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一环,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重视,有着一定的理论基础。首先,环境本身是人类的公共财产,是人类生存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