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焦虑时代建设性新闻的构建策略

来源 :青年记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mbooas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通信技术的进步和媒体环境的变革,人们在信息爆炸下产生的“信息焦虑”已经成为一大社会问题。除了对信息环境进行监管治理外,建设性新闻的构建也是治理“信息焦虑”的主要方式之一。本文从正本清源、循序渐进、因势利导、负重涉远四个方面提出了建设性新闻的构建策略,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重大主题报道是主流媒体最重要的报道形式之一,承担着重要的新闻传播与宣传教育功能。融媒体时代,我国媒体的重大主题报道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本文深入分析当前主流媒体重大主题报道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新闻理念到新闻实践提出相关优化策略。
新型主流媒体的构建不仅能使媒体的传播力、影响力得到质的提升,同时也能提升其参与社会治理的能力。本文就当前新型主流媒体建设的突出问题进行研讨,并提出主流媒体应着力提升内容品质,坚持价值传播,努力构建综合性平台,不断增强外宣能力等对策,以推动新型主流媒体的构建。
目的:探讨不同体能锻炼模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及自我效能感的干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xx大学的150名在校本科生,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50人)。A组采用契约锻炼模式,B组采用运动处方锻炼模式,C组不进行干预。对比3组大学生干预前后的自我效能感、身体自尊及心理健康状况变化。结果:与干预前相比,A组与B组干预后的GSES评分、PSPP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C组干预前后的GSES评分、PSPP评分无明显变化(P>0.05)。3组干预后的GSES评分、PSPP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本文将M村村民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并分析他们的身体传播行为,发现信息技术浪潮下身体本体在乡村熟人社会的信息传播中仍具有重要意义。物质性身体是村民呈现乡村生活、传播村庄信息以及建构村庄情感的在地化实践。在此过程中,身体扮演的表演、记忆与交流角色成为村民自我表达的方式。
2021年新春走基层期间,中国青年报采用融合新闻的方式,分梯次、多角度对事实孤儿群体进行了报道。本文以该系列报道为例探讨创新经验,为传统媒体转型发展提供参考。
如何应用5G网络通信技术吸引受众、获得广大用户关注,是军事新闻宣传中必须解决的问题。本文结合5G技术变革对媒介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从内容生产、平台建设、技术创新等方面对军事新闻短视频的发展路径进行分析,为军事新闻传播提供新思路。
本文以第32届中国经济新闻奖特别奖的两组系列报道为例,从不同侧面阐述了经济报道须坚持的四个方面:大局观、执行力、专业性、社会化。具有这四个特征,必是让人读后“够解渴”“很过瘾”的经济报道。
骨肉情深“指骨肉至亲感情深厚(骨肉:比喻父母、兄弟、子女等亲人)。语见唐·张九龄《敕渤海王大武艺书》:”兄友弟悌,岂待训习?骨肉情深,自所不忍。“清·李百川《绿野仙踪》三十五回:”殷氏见兄弟骨肉情深,丝毫不记旧事,越发感愧无地。“沈砺《越中三先生传》:”顾尸不可得,骨肉情深,伤如之何?“”骨肉之情“指骨肉之间的感情。语见《后汉纪·桓帝纪》:”臣闻帝王之于亲戚,爱之虽隆,必示之以威礼,宠之虽贵,必示之以法度。如是则和亲之道兴,骨肉之情固。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一些非理性的情绪以负面言论在网络平台、现实生活中进行传播、蔓延。本文研究发现,通过平衡报道、健康传播、权威解读,广播媒介能够兼容多元信息、普及防疫知识、引导正向舆论,有效干预非理性情绪的产生。
党报微信公号内容生产的关键在于从精英、严肃的纸媒向平民化社交媒体的转型,这需要重估媒介价值、调整定位及叙事方式。《河北日报》微信公号定位服务本省用户,选题上偏向生活化和服务性,话语风格上弱化政治性,以情感传播与客观陈述相结合的叙事模式实现舆论引导,改变了主流意识形态修辞策略,建构了不同于传统地方党报和营销号的话语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