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实施素质教育,是当前中学教育改革的基本任务。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方向看,素质教育势在必行,地理学科也不例外。中学地理有它独特的一面,是其他学科都无法替代的。在素质教育中不容忽视的是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特别是地理学科中,创造性思维具有新奇、独特、流畅和变通等特点,其表现为思路开阔,能迅速发现各事物间、现象与本质间的新联系,富于想象和长于类比。
那么在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呢?
一、探求“学生兴趣”,转变教育思想
当前中学地理推行素质教育的制约因素,关键是教师的教育思想没有根本,还受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的束缚。“应试教育”是单纯为应付考试、争取高分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一种教育模式,它主要面向少数学生,只重视知识传授,使学生课程负担过重,挫伤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影响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这种教育倾向,不利于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也不利于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实施素质教育,正是为了克服“应试教育”的弊端。素质教育是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注重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它不仅强调全面性,而且强调全体性、基础性、发展性。因此,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作为教育者——教师,首先必须从思想上根本转变过来,这就需要广大教师有远见,勇于突破传统观念、善于承受各方面压力。学生地理能考出高分,这不是最终目的。应注重培养和提高全体学生全面掌握地理基础知识、地理基本技能和地理基础观念的整体素质。如果我们地理教师善于寓教于乐,使教学活泼生动、妙趣横生,培养和激发学生的“痴”情“迷”劲,使之欲罢不能,乐于探索,可能在学生心中埋下终生为之探索的种子。所以,在地理教学中,教师不能满足于对学生一讲就懂,更应善于提出新颖的引起认知冲突的问题,促使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如讲“时区和日界线”内容时,教师首先展示两个小问题:(1)小华得知到日本东京访问的爸爸,今天就回到上海,他了解到飞机从东京起飞的时间为早上8点,按照飞机飞行2小时15分钟计算,到达上海的时间应为10时15分。他准备到机场迎接爸爸。可还没动身爸爸就到家了,这是怎么回事呢?(2)一对孪生姐妹,姐姐先出生,但年龄小一天,妹妹后出生,年龄却比姐姐大一天。为何出现这种奇妙情况呢?这样学生就会带着强烈的好奇心听讲,会将这种兴趣转化为学习动力,使学生自主学习,实现教育观念的根本转变。
二、创设“问题情境”,提高教师素质
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帮助他们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善于联系新旧知识间的相似点和不同点,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认识水平,尽可能地创造条件,使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总结,形成自己的概念。如讲北美气候时,首先让学生阅读教材插图,然后设问:“北美与欧洲西部纬度相当,欧洲西部地气候表现了海洋性的特征,而北美却普遍有大陆性特征,为什么?”学生只有通过比较、综合,才能得出确切的回答。
应当强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无疑是通过教师的激励来显示的。而学生的思维过程又是通过对老师的提问来回答的。如教师提出:“我国某大河流域,五月初曾连续多天降雨,引起河水猛涨,使流域内两个省区的水稻、甘蔗的丰产受到威胁,请你想想这条河是哪条?降水属于哪种形式?”在学生作出正确回答后,教师进一步追问:“你是怎样推出来的?”当学生的思维活动遇到了障碍,教师可问:“你卡在什么地方?”最后,通过师生共同分析予以解决。这种教法,形式上只问一个学生,但对其他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同样产生了激励作用,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挖掘学生学习潜能
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地理教学的主要方式。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还要充分运用“变式”教学,克服学生孤立思考问题和消极定势的影响,即对同一事物要善于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进行揭示。同时,教师所提问题也要有较大内涵,要多提需要从不同角度去考虑的问题,以利于学生进行扩散思维,使学生尽可能新,尽可能多,尽可能是前所未有的独创的想法、解法、见解和可能性。例如:“假如采用人工融冰化雪的方法促使天山大规模消融以解决新疆的干旱问题,采用大规模的南水北调方法解决华北地区的缺水问题,你认为对人类环境将会产生哪些影响?”“假如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东向西,那么恒星日和太阳日哪个大?”“假若黄赤交角为零,地球上将会产生哪些地理现象?”所提问题的用意均是促进学生广开思路,突破“常规”,形成创见。教师不仅要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更要教给学生独立探求,索取知识的方法。
学习地理,掌握内容是其一,掌握方法触类旁通是其二,后者就是一种能力。有了这种能力,学生就会善于从教师的讲解中捕捉瞬息即逝的问题,就会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接受,去掉教师的“拐棍”也能“走路”。如果地理教师都能把金钥匙交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开启知识的大门,发掘知识的宝库,那么学生的积极性将会空前高涨。与此同时,还应告诉学生,任何学习上的成功都不是信手拈来的,实现任何一类问题的创造性解决,都与平时扎实的基本知识和技术有关。要求学生具备持久的学习热情和不断探索的自学精神,坚持主见,知难而进,“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
总之,只要我们能抓住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这一重大教育改革机遇,认清形势,贯彻教育方针,努力进行教育教学改革,优化教育教学过程,明确教育教学任务,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发展创造性思维作出自己可贵的贡献。
(作者单位:063300 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丰南一中)
那么在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呢?
一、探求“学生兴趣”,转变教育思想
当前中学地理推行素质教育的制约因素,关键是教师的教育思想没有根本,还受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的束缚。“应试教育”是单纯为应付考试、争取高分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一种教育模式,它主要面向少数学生,只重视知识传授,使学生课程负担过重,挫伤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影响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这种教育倾向,不利于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也不利于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实施素质教育,正是为了克服“应试教育”的弊端。素质教育是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注重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它不仅强调全面性,而且强调全体性、基础性、发展性。因此,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作为教育者——教师,首先必须从思想上根本转变过来,这就需要广大教师有远见,勇于突破传统观念、善于承受各方面压力。学生地理能考出高分,这不是最终目的。应注重培养和提高全体学生全面掌握地理基础知识、地理基本技能和地理基础观念的整体素质。如果我们地理教师善于寓教于乐,使教学活泼生动、妙趣横生,培养和激发学生的“痴”情“迷”劲,使之欲罢不能,乐于探索,可能在学生心中埋下终生为之探索的种子。所以,在地理教学中,教师不能满足于对学生一讲就懂,更应善于提出新颖的引起认知冲突的问题,促使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如讲“时区和日界线”内容时,教师首先展示两个小问题:(1)小华得知到日本东京访问的爸爸,今天就回到上海,他了解到飞机从东京起飞的时间为早上8点,按照飞机飞行2小时15分钟计算,到达上海的时间应为10时15分。他准备到机场迎接爸爸。可还没动身爸爸就到家了,这是怎么回事呢?(2)一对孪生姐妹,姐姐先出生,但年龄小一天,妹妹后出生,年龄却比姐姐大一天。为何出现这种奇妙情况呢?这样学生就会带着强烈的好奇心听讲,会将这种兴趣转化为学习动力,使学生自主学习,实现教育观念的根本转变。
二、创设“问题情境”,提高教师素质
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帮助他们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善于联系新旧知识间的相似点和不同点,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认识水平,尽可能地创造条件,使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总结,形成自己的概念。如讲北美气候时,首先让学生阅读教材插图,然后设问:“北美与欧洲西部纬度相当,欧洲西部地气候表现了海洋性的特征,而北美却普遍有大陆性特征,为什么?”学生只有通过比较、综合,才能得出确切的回答。
应当强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无疑是通过教师的激励来显示的。而学生的思维过程又是通过对老师的提问来回答的。如教师提出:“我国某大河流域,五月初曾连续多天降雨,引起河水猛涨,使流域内两个省区的水稻、甘蔗的丰产受到威胁,请你想想这条河是哪条?降水属于哪种形式?”在学生作出正确回答后,教师进一步追问:“你是怎样推出来的?”当学生的思维活动遇到了障碍,教师可问:“你卡在什么地方?”最后,通过师生共同分析予以解决。这种教法,形式上只问一个学生,但对其他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同样产生了激励作用,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挖掘学生学习潜能
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地理教学的主要方式。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还要充分运用“变式”教学,克服学生孤立思考问题和消极定势的影响,即对同一事物要善于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进行揭示。同时,教师所提问题也要有较大内涵,要多提需要从不同角度去考虑的问题,以利于学生进行扩散思维,使学生尽可能新,尽可能多,尽可能是前所未有的独创的想法、解法、见解和可能性。例如:“假如采用人工融冰化雪的方法促使天山大规模消融以解决新疆的干旱问题,采用大规模的南水北调方法解决华北地区的缺水问题,你认为对人类环境将会产生哪些影响?”“假如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东向西,那么恒星日和太阳日哪个大?”“假若黄赤交角为零,地球上将会产生哪些地理现象?”所提问题的用意均是促进学生广开思路,突破“常规”,形成创见。教师不仅要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更要教给学生独立探求,索取知识的方法。
学习地理,掌握内容是其一,掌握方法触类旁通是其二,后者就是一种能力。有了这种能力,学生就会善于从教师的讲解中捕捉瞬息即逝的问题,就会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接受,去掉教师的“拐棍”也能“走路”。如果地理教师都能把金钥匙交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开启知识的大门,发掘知识的宝库,那么学生的积极性将会空前高涨。与此同时,还应告诉学生,任何学习上的成功都不是信手拈来的,实现任何一类问题的创造性解决,都与平时扎实的基本知识和技术有关。要求学生具备持久的学习热情和不断探索的自学精神,坚持主见,知难而进,“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
总之,只要我们能抓住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这一重大教育改革机遇,认清形势,贯彻教育方针,努力进行教育教学改革,优化教育教学过程,明确教育教学任务,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发展创造性思维作出自己可贵的贡献。
(作者单位:063300 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丰南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