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CD28及CD80分子表达的研究

来源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lhRL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CD28及CD80分子在活跃期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上的表达及在SLE发病中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 13例初发活跃期及 13例复发活跃期 SLE患者PBMC表面 CD28及CD80分子的表达。结果:初发及复发活跃期SLE患者PBMC表达CD28分子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初发活跃期SLE患者PBMC表达CD80分子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初发与复发活跃期SLE患者之间比较PBMC表达CD28及CD80分子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SLE患者外周血T细胞及APC间存在异常的CD28-CD80。共刺激分子的信号传导,这种异常的信号传导在SLE发病机制中可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xpression of CD28 and CD80 on 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 (PBMCs) in patients with active SLE and the possible mechanism of them in the pathogenesis of SLE. Methods: Flow cytometry was used to detect the expression of CD28 and CD80 on the surface of PBMC in 13 primary SLE patients and 13 relapsed active patients. Results: The expression of CD28 in 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 of primary and recurrent active SLE patients decreased to a certain extent compared with that of normal controls, but the difference was not significant (P> 0.05). The number of CD80 in PBMC of active SLE patient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normal controls (P <0.05).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expression of CD28 and CD80 in PBMC between primary and relapsed active SLE patients (P> 0.05). Conclusion: There are abnormal CD28-CD80 in peripheral blood T cells and APC in SLE patients. Costimulatory molecules, this abnormal signal transduction may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athogenesis of SLE.
其他文献
经导管射频消融(RFCA)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IVT)技术已日臻完善,成功率达95%或更高[1],对于室早是否也可采用RFCA治疗,目前国内外尚有争议,本文结合3例频发单源性室早的FRCA,
混凝土工程对高层建筑施工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经济的发展高层混凝土施工方法多种多样,文章介绍了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梁柱节点及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方法和裂缝控制。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在我国发病率较高 ,难以治愈 ,目前对于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尚无特异性的治疗方法[1] 。拉米夫定 (Lamivudine ,3TC)是一种胞嘧啶核苷衍生物 ,在体外和动物模型中有很强
有些肥厚型心肌病在临床上往往被误诊为非Q波心肌梗死,而明确合并急性非Q波心肌梗死在临床上比较少见,我们对5例此类患者总结分析如下.
我院于 1995年以后 ,米非司酮合并米索前列醇广泛应用临床终止妊娠。在这个过程中 ,临床医师均严格按说明使用 ,妊娠控制在 4 9d以内 ,并经过B超证实方可使用。但笔者发现有少
1 对象与方法研究对象为1999年11月至2000年11月,在本院住院LVEF≤40%的CHF患者20例,其中男12例,女8例,平均年龄(62.0±10.2)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应用氨体舒通与依那
目的观察胶原膜引导骨组织再生的形式,了解膜的理化特性、降解情况,并探讨引导悱骨再生的机制.方法成年新西兰兔造成10mm桡骨缺损,实验组缺损处移植胶原膜及表面脱钙异体骨,
目的根据儿童骨折特点,探索外固定支架在儿童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自1999年1月至2001年8月,采用外固定支架的方法治疗各类复杂的儿童骨折25例,术后早期进行患肢功能练习。
目的 总结颅内肿瘤发病规律,探索其流行病学特点,以期增加术前诊断的准确性。方法从年龄、性别、肿瘤发生部位及组织病理学特征等方面,对1988~2000年经手术后病理学检查证实的
牙齿腐损是口颌系统的常见损害,病因多样。本文就牙齿腐损的病因、诊断标准、评分指标,牙齿腐损与胃肠紊乱的关系进行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