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区块链的大体积混凝土温度监测系统的研究与实践

来源 :广东土木与建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zy43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体积混凝土的质量对建筑安全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混凝土在温度高于一定阈值时容易产生形变、裂缝,在现有的监管模式下,检测还是主要依靠人力手动记录到数据库,这使数据存在篡改或丢失的可能。创新性地利用区块链的分布式账本技术解决方案,实现了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检测系统,弥补了工地现场对大体积混凝土温度监测安全性的不足,利用区块链的可追溯性和防篡改性,让所有的数据都有据可依,有证可查;利用区块链的去中心化特点,让监控分析出的预警数据得以进行多方整改操作,保证了其严谨性和有效性。区块链的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检测系统已被投入
其他文献
某大型火车站位于高烈度区,结构方案采用橡胶隔震支座高位隔震体系。采用时程分析对此模型进行了两个水平向地震作用的分析,讨论了高位隔震结构在多遇地震和罕遇地震下的隔震性能。主要得出如下结论:高位隔震结构的位移角、柱顶剪力明显低于非隔震结构,表现出良好的减震效果;隔震支座配合设置粘滞阻尼器比单独采用天然橡胶隔振支座,更能有效减少地震力;增强高位隔震结构底部的嵌固和下部结构刚度,能显著增强隔震效果,减少悬臂柱的鞭稍效应。
传统工程检测实验室存在过程管理繁杂、公信力不足、检测结果的应用单一等问题,通过探析智慧实验室所具有的物联网技术、大数据分析、区块链技术等功能特点发现,智慧实验室是应对传统实验室问题的有效手段。智慧实验室是智慧城市建设发展应用于工程检测实验室的具体表现,是工程检测实验室应用信息化技术的高阶形态,从传统工程检测实验室向智慧实验室的发展具有可行性和必然性,是大势所趋。
针对建筑核心筒超前爬模施工方法进行施工阶段的分析,且考虑施工过程中的混凝土强度时效性及施工荷载不利工况对主体受力的影响,对施工过程中的超前部分进行仿真分析,寻找薄弱部位或承载力不足的构件,是对结构整体设计的必要补充,也是建筑安全生产的关键步骤之一。
分别向不饱和聚酯树脂(UP)和UP基人造石英石复合材料(简称人造石)中添加不同用量的亚磷酸酯类抗氧剂3010,研究了抗氧剂3010用量对UP和人造石耐黄变、力学等性能的影响。UP的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抗氧剂3010用量从0份增至0.7份时,150℃热氧老化2 h的黄色指数从47.2降低到30.2,降幅达36%,然而拉伸强度由42.08 MPa下降至37.98 MPa(下降9.7%),冲击强度从8.14 kJ/㎡下降至6.11 kJ/㎡(下降24.9%)。人造石的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当抗氧剂3010的用量从0份
基于冷挤压套筒连接装配式剪力墙的抗震性能试验结果,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非线性有限元模型。对加载全过程中装配式剪力墙的力学性能进行分析,有限元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影响剪力墙力学性能的主要因素,包括墙体剪跨比、轴压比、边缘构件纵筋配筋率等。结果表明:随着轴压比提高,剪力墙极限承载力提高,延性降低;随着剪跨比减小,延性降低;随着边缘构件纵筋配筋率提高,极限承载力略有提高,剪力墙的延性降低。
作为具有优良承载性能的新型连续焊接不锈钢屋面体系,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为研究连续焊接不锈钢金属屋面系统在动态风荷载作用下板宽对系统风振效应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建立了有限元三维数值模型,并将数值计算结果与力学性能测试结果展开了对比分析,以检验数值计算模型的合理性,进一步探讨了板宽对屋面系统屋面板、支座和檩条等效应力、竖向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连续焊接不锈钢屋面系统以屋面板竖向振型为主,屋面板板宽越大,屋面板、檩条、支座、焊缝和板肋处等效应力也增大,屋面板变形变大,当板宽由300 mm增大至500 mm时竖向变
综合改造加固项目是以建筑功能改造升级为主要目标的工程,具有技术综合性高、工程概况复杂等特点。通过案例分析与文献学习,探讨综合改造加固项目的前景与发展,认为在新时期建筑行业大背景下,提高其项目实施团队的技术全面性、现场管理等基本能力,以及提升其与绿色建筑设计、建筑信息模型技术等新概念、新技术的结合程度,是该阶段综合改造加固项目的主要发展方向。
为研究短肢剪力墙结构在地震激励作用下的地震反应,以钢筋与混凝土协同作用计算出的整体结构的等效模量方法为依据,对某实际短肢剪力墙结构试验设计模型建有限元模型,采用通用有限元ANSYS软件进行反应谱分析与时程反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基于“等效模量法”的计算结果可靠、准确,可揭示结构的薄弱环节;设置阻尼器可有效减小地震反应;T型短肢剪力墙比L型短肢剪力墙的抗震性能强。
主要介绍了医用聚乳酸(PLA)的化学改性和物理改性研究进展情况。化学改性主要包括与小分子共聚改性、嵌段共聚改性、接枝改性和交联改性等,其中,接枝改性包括本体接枝改性与表面接枝改性,这两者根据主要实施方法包括自由基链转移法、等离子接枝法、紫外光氧化接枝法、辐射接枝法等。物理改性则包括无机填料改性与有机共混改性。最后指出了物理及化学改性方法的优缺点,并对医用PLA改性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对变截面柱节点包钢加固的设计方法及施工技术进行了研究,提出一种先进的变截面柱节点加固方法,最后根据实际工程应用,论述该方法可行性。此方法是在变截面柱节点的柱交接处,设置一厚钢板,并在此钢板上打化学螺栓。以此钢板连接上下的加固角钢。研究结果表明,此加固方法显著的提高变截面柱节点的承载能力,同时提高施工速度,缩减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