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不做个“懒”教师

来源 :知识窗·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rer10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魏书生老师在他的报告中不止一次地讲到他是一个懒人:让学生自己制定计划、自留作业、自己设计考题、自己批改作文、自己管理自己。如果说教学的最高境界是“教是为了不教”,那么笔者认为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就是两个字——偷懒。
  在平常的教学中,我们一些教师太勤快了,以至于学生变懒了。相反,“懒”教师教出来的是勤学生、能学生、“活”学生。新课改的实质就是要培养出肯学习、会学习、能学习、学有所获、学以致用的新型人才,它要求教师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利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要想让学生真正获得新知,形成提高语文素养的能力,教师就必须学会“偷懒”,做聪明的“懒”教师。其实在笔者看来,我们语文教师可以算是学校中最勤奋的一族!例如:应该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阅读文本、自我体验时,我们语文教师喜欢“喋喋不休”地讲;而当需要教师“勤奋”钻研课文时,我们语文教师又捧着一本“教参”,而“懒”得接触一些新东西。
  教师“懒”一点,并不是要求教师“袖手旁观”,而是要求教师课前必须精心筹划,认真思索如何尽量少占据课堂的时间,如何有效地把课堂还给学生,如何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如何引领学生逐步学会学习。
  一、讲课时“偷懒”
  讲课时要遵循“必讲的要精讲,可讲、可不讲的就不讲”的原则,尽量少占用学生的宝贵时间。一节课中,教师最多讲25分钟,剩下的时间留给学生朗读、讨论、质疑。
  二、辅导时“偷懒”
  当遇到学生问某个字怎么读、某个成语是什么意思时,笔者总是说:“你自己查查字词典吧!”凡是学生通过工具书能查到的知识,笔者一般不直接给出答案,而是“逼”他们自己动手去找答案。这样教师“懒”了,学生自己动手的机会多了,久而久之就会养成勤查字典、词典的好习惯。
  三、批改作文时“偷懒”
  实践证明,教师全批全改,不仅费力,而且效果也不明显。笔者的做法是统一浏览作文,然后找出其中共同的优点和突出的问题,做好记录以便课堂上评讲,再统计出优秀者和未达要求者的名单,详细批改留给学生。笔者先在班上选一些学生组成改卷小组,小组成员一般是六七人左右。教师对他们大致的要求是找出所评改的作文中存在哪些问题,推荐好的作品并且需要写出推荐理由。这样,学生在品评别人作品,吸取他人优点,摒弃自己缺点的同时,无形中提高了自己的作文水平和鉴赏能力。
  四、有的放矢的“懒”
  教师的“懒”必须建立在胸有成竹的基础之上,做到“懒”得科学、合理,“懒”得有方、有度,“懒”得有心、有效。“懒”只是一种外在的表象,在“懒”的背后,教师付出的是更多的心思和汗水。
  教师要想“偷懒”,就需平时注重学习方法的渗透和指导。学生要想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离不开教师的指点和潜移默化的渗透。比如笔者在教学《项脊轩志》时,就教学生用圈点批注法学习这篇文章,教师只需在一旁指导就行了。
  教师要想“偷懒”,就需精心组建学习小组并充分发挥其效能。赋予学习小组一定的权利,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小组之间可以进行良性竞争,制定竞争细则,如从作业完成情况、上课提问或回答问题、平时的学习纪律检查等方面定期评出先进小组。
  教师要想“偷懒”,就需相信学生的能力。教师要适度地信任自己的学生,因为信任既可以有效地开发学生的潜能,又可以培养学生的个性,还可以发挥学生的特长,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如果我们的“懒”既能让自己从繁琐的事务中解脱出来,又能培养一大批能干的学生,何乐而不为。
  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曾一针见血地指出:“我们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人的天资必须在外界因素的推动下才能发展成为现实的能力。教师的“偷懒”在某种情形下就是激励,就是唤醒,就是鼓舞。因此,我们不妨做一个“懒”老师吧!
  (作者单位:江西省安福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宏·中文分级阅读系统”的主体是“宏·中文分级阅读网站”,一个“导—读—互动—测评”精准对接的师生课外阅读网络交互平台。与网站配套的还有线下课外阅读指导课程,家庭、班级、年级、学校等阅读组织结构。在建设好网站的基础上,还要调动各方面资源的支持,使学生的课外阅读科学化、专业化,并真正实现个性化。  [关键词]互联网 ;中文;分级阅读;宏  一、研究背景  1.课外阅读是国内外教育发展的必然
舞蹈是一门与音乐、美术和文学融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儿童舞蹈的创作植根于儿童生活,了解和熟悉孩子们的生活,知道他们爱什么,恨什么,喜欢什么和讨厌什么,懂得他们的追求和希望……在校园文艺工作中,如何创编校园舞蹈精品节目,是舞蹈教师们颇伤脑筋的问题。特别是在创编少儿舞蹈时,这个问题就更加突出。因为孩子年龄小,身体机能各方面还没有完全成熟,加之大多没有受过足够的正规训练,没有扎实的基本功,肢体语言没有足够的
摘要:随着新课标、新课程的推行和中考与高考的改革,“开放性试题”作为一种考查学生创新能力的新题型在试卷中的比重越来越大。作为一种新的题型,它的特点是什么?优势何在?它的命制有什么规律?本文从有效考察学生的能力出发,探宄开放性试题的命制。  关键词:新课程 思想政治 开放性试题 命制    一、开放性试题的定义    开放性试题一般提供全新的问题情境,选材具有时代性和典型性,设问具有新颖性和开放性,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的建立和完善,制定于20世纪80年代的《档案法》存在的问题和缺陷显现无疑。市场经济发达的欧美国家很早就产生了档案法规。研究国外档案法治的相关成果,对现行《档案法》的修改和进一步完善我国档案法治的建设,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档案 立法 市场经济 发展趋势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全新背景下,我国档案学界的有识之士普遍感到,1987年颁布的《中华人民
读到这样一则寓言:一头健壮的狮子一觉醒来,突然发现自己尾巴上多了一个标签,上面写着“驴”字。狮子很是恼火,想把这个标签弄下来,可想尽一切办法也无济于事。更让它恼火的是不管它走到哪,动物王国的其他成员都会指着它的标签说:“看,这是一头驴。”狮子一开始并不相信它们的话,因为与大部分动物王国的成员相比,它的身躯实在是太庞大了,完全符合一头健康狮子的标准。可被认为“驴”的话听多了,狮子也开始怀疑起自己的真
音乐教学在审美教育方面具有的独特功能和作用是其他学科所不能比拟的。但长期以采。音乐教学偏重“专业化”,人们习惯把音乐课看作是一门学习识谱、唱歌。传授技能、技巧的所谓“调剂性”课程,以至于不能充分地体现和发挥音乐课的美育功能和作用。    一、挖掘美育素材    在音乐授课过程中,教师要对蕴含在教材中的美育因素加以概括和提炼,并刻意地强调增加审美教育的效果。如对于音乐的速度,可以让学生参与律动;对于
中学生作为一个社会群体,功利主义思想在他们身上更直接、更迫切地体现出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学生价值观念中功利主义的倾向越来越明显。   一、中学生功利主义倾向的表现和弊端   中学生是社会中思想最活跃、接受新知识最快、最具有新思维的一个群体。他们与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不可能游离于社会之外,必深受社会思潮的影响。   1.中学生功利主义思想的表现   (1)学习的功利化  
哈佛商学院工商管理系的柯比教授(W·C·Kriby)提出:唯有学习力,才能让学生真正提升学习效率,成为学习的主人。所以在课堂上,教师应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培养学生的学习力。以英语教学为例,教师应从学生出发,引导学生进行有效、持续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力。  一、基于经验,关注学生的学习力  以学生为本的设计首先应基于学生的已有经验,设计有效的学习活动方案,并在此基础上关注培养学生的学习力。  一是利
摘要:新课改全新的教育理念、教学方式等给高中语文教学带来了可喜的变化,但是,因为新课改实施不久,语文老师对新课改认识不足,加之此次改革之广之深也是前所未有的,所以教学实践中出现了“新”“旧”交替的若干问题。本文针对此类现象分析了当前语文教学的误区,并结合笔者的教学体会提出了一些应对措施。  关键词:新课改 高中语文教学 教学现状 观念转变    新课改背景下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方式的确需要转变,但
对于小学生道德品质养成而言,思想品德课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课堂教学又是德育的主渠道。但遗憾的是,新课程改革已走过十余年的历程,小学品德课以灌输为主的教学方式仍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学科教学效果还不尽如人意。从思想品德课的学科特点来看,品德知识的灌输是必要的,但灌输必须以学生理解为条件;同时,要辅之以情境性的体验活动,落脚于社会实际行动,并不断予以矫正,才能真正凸显品德学科的德育效果,促进学生良好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