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我国迈向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中,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其中的重要部署,对于促进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但是,因为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较为脆弱,森林植被的破坏比较严重,所以需要在这些地区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要重视生态环境的建设。本文主要围绕退耕还林和生态环境建设有关问题进行分析。
关键词:退耕还林;生态环境建设
前言
习总书记曾指出:“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环境好了,生活才能更好。良好的人居环境是广大农民的殷切期盼,要坚持绿色发展,打造农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撑点。”“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 在我国社会经济取得巨大发展的同时,存在着牺牲环境为代价而获取经济效益的情况,这使得我国一些地区的生态环境变得越来越恶劣。尤其是我国长江上游以及黄河上中游地区,生态环境非常的脆弱,因为存在着资源过度开发的情况,使得当地的生态平衡严重失调。我国实施退耕还林近20年来,生态环境有了大的改善,但还有部分地区需要继续实施退耕还林的必要,在2014年国家又重启新一轮退耕还林。基于此,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需要重视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要加强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建设。
1要重视对生态环境脆弱地区的植被保护
因为过度开发当地资源,导致长江上游以及黄河上中游地区的生态环境较为脆弱,这使得水土流失的情况逐渐加剧,每年汇入到长江以及黄河的泥沙量高达20亿t余。长江上游土壤侵蚀总面积呈逐年递增的情况,这一生态形式已经危及到我国长江流域的国土保护,影响了周边地区的经济建设。尤其是98年的长江流域的特大洪水,给周边流域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给我们敲响了生态危机的警种,这使得人们认识到如果长江以及黄河源头的植被不能够得到有效的保护,那么水土流失的问题依旧会发生,会对中下游地区造成影响。故此,重庆市永川区将退耕还林作为战略性工程来抓,以便使永川区的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种措施:(1)停止天然林采伐,并且采取一定的措施将这些天然林封禁起来加以保护[1]。与此同时,还要对其他林木(灌木林、人工林)加强管护。(2)对于宜林荒山荒地,需要对其进行绿化,要恢复林草植被。需要坚持封山育林、人工造林相结合,要坚持宜造则早、宜封则封的原则。当然,在退耕还林的实施中,并不是意味着不让农牧民发展,所以当地政府部门也需要适当兼顾地区的经济发展。在一些地势较为平缓,不会造成水土流失的区域,则可以发展经济林,永川区大安街道就大量种植花椒、茶叶、果树等。
2退耕还林与改善生态环境的关系
在我国西部地区,已经实施了退耕还林还草试点工作,但是仅仅这样做还不够,还需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来改善生态环境,加强对当地植被的保护建设。永川区实施退耕还林工程33.68万亩,退耕地造林、荒山造林、封山育林……退耕还林工程已打造成了一个特色工程、民心工程和亮点工程。永川区自2002年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以来,工程建设涉及全区22个镇(街道办事处),183个村、1711个社60940家农户,涉及农民30余万余人。通过退耕还林工程实施,提高了区域森林覆盖面积6.8个百分点。
2.1对生态退耕与植被保护之间的关系进行正确的处理
根据国家林业局以及财政部等相关部门联合下发的文件,确定将长江上游以及黄河上中游地区作为退耕还林还草的试点示范工作,以推动我国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我国西部许多省市,25°以上坡耕地占全国坡耕地面积的70%,虽然坡耕地的亩产量不是非常的理想,但是这是因为农民多年来毁林开垦,为了自己的生存而造成的,这样不仅导致周边的生态环境受到了破坏,还影响了当地生物的多样性。故此,在退耕还林的同时,也需要注重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不能够对植被造成新的破坏[2]。
2.2对退耕地资源与土地开发的关系进行处理
西部地区宜开发为耕地的后备资源虽然较多,占全国耕地后备资源总面积的80%。但是,由于当地的生态环境较为恶劣,土地开发过程中所受到的限制因素太多,例如西南地区缺土,而西北地区缺水,所以将这些后备资源开发为耕地的难度比较大,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并且在退耕之后,需要找到稳产田才能够退的下来。为了确保退耕还林更加顺利的进行,需要在那些平坦、粮食生产条件较好的地方建设为高产基本田。
3退耕还林所需要遵循的原则
3.1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
各地人口、气候条件等不一样,所以在退耕还林还草的方式也会有所差异。故此,需要区别对待,不能够一刀切,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来开展退耕还林的工程。 从2002年起,永川区针对25°以上坡耕地以及荒山全面启动退耕还林,累计退耕地造林16.18万亩,宜林荒山造林8万亩,封山育林6.5万亩,灾后重建3万亩。
3.2坚持农民自愿的原则
对于一些生产条件比较好,不会造成水土流失的耕地,如果农民不愿意退耕,那么可以按照他们的意愿执行,不能够搞强迫。
3.3坚持生态、社会以及经济效益兼顾的原则
退耕还林还草并非单一的经济活动,所以不仅要确保其生态目标得以实现,也需要解决好群众的生计问题,尤其是对于退耕户基本农田的建设,需要将其与农民脱贫致富结合起来,要对农民的生计与退耕还林的关系问题处理好,否则会导致植被的破坏[3]。永川区退耕还林建立的林地资源,也有效鼓励了广大农民、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发展林下经济,建成一批规模大、效益好、带动力强的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培育“林下山鸡”、“林下食用菌”、“林下药材”等特色林下经济品牌,退耕还林工程改善了生态环境,促进了农村结构调整,改变了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增加了农民收入。
3.4要坚持面向市场、强化管理的原则
退耕还林还草需要按照自然规律以及经济规律来办事,例如树种草种的选择,或者是林木与作物的搭配等等,都需要根据市场的需要进行种植,以提高还林还草的技术含量。此外,要将自然植被的自我恢复能力充分的发挥出来,在退牧还草的过程中,要采取围栏封育等措施,以解决植被建设成活率较低、水土保持率较低的问题。
3.5坚持先行试点的原则
退耕还林还草的持续时间较长,工作难度较大,所以需要先在某些地区进行试点,然后在这个试点中不断的总结经验,当取得一定的经验之后,再逐步在其他地区推行这项工作。永川全区森林覆盖率从2000年的24.6%达到了2013年的40.83%,对有效遏制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发挥了积极作用。
结语
综上,在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需要重视对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相结合,不仅要经济发展,也要生态发……因为资源的过度开采而导致当地的生态环境遭到了巨大的破坏,这不利于当地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需要响应国家的政策措施,推行退耕还林还草,要加强对当地的生态环境建设。利用退耕还林对生态环境的改善,助推森林生态旅游产业,发展森林康复疗养业和森林养生休闲度假业,支持林农发展。通过退耕还林的实施,“山顶乔灌戴帽,半山果树缠腰,山下农田林网,村庄竹林环抱”的美丽画景随处可见,“房在树中隐,水在渠中流,车在林中行,人在绿中走”的绿色永川基本形成。
参考文献:
[1]郭亨孝.退耕还林和生态环境建设有关问题的思考[J].四川林业科技,2001,02:21-25.
[2]吕文广.生态安全屏障建设中的生态补偿政策效益评价——以甘肃省退耕还林还草为例[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7,04:105-116.
[3]賀金红,廖允成,胡兵辉,程天矫.黄土高原坡耕地退耕还林(草)的生态经济效应研究[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6,02:110-114.
关键词:退耕还林;生态环境建设
前言
习总书记曾指出:“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环境好了,生活才能更好。良好的人居环境是广大农民的殷切期盼,要坚持绿色发展,打造农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撑点。”“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 在我国社会经济取得巨大发展的同时,存在着牺牲环境为代价而获取经济效益的情况,这使得我国一些地区的生态环境变得越来越恶劣。尤其是我国长江上游以及黄河上中游地区,生态环境非常的脆弱,因为存在着资源过度开发的情况,使得当地的生态平衡严重失调。我国实施退耕还林近20年来,生态环境有了大的改善,但还有部分地区需要继续实施退耕还林的必要,在2014年国家又重启新一轮退耕还林。基于此,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需要重视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要加强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建设。
1要重视对生态环境脆弱地区的植被保护
因为过度开发当地资源,导致长江上游以及黄河上中游地区的生态环境较为脆弱,这使得水土流失的情况逐渐加剧,每年汇入到长江以及黄河的泥沙量高达20亿t余。长江上游土壤侵蚀总面积呈逐年递增的情况,这一生态形式已经危及到我国长江流域的国土保护,影响了周边地区的经济建设。尤其是98年的长江流域的特大洪水,给周边流域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给我们敲响了生态危机的警种,这使得人们认识到如果长江以及黄河源头的植被不能够得到有效的保护,那么水土流失的问题依旧会发生,会对中下游地区造成影响。故此,重庆市永川区将退耕还林作为战略性工程来抓,以便使永川区的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种措施:(1)停止天然林采伐,并且采取一定的措施将这些天然林封禁起来加以保护[1]。与此同时,还要对其他林木(灌木林、人工林)加强管护。(2)对于宜林荒山荒地,需要对其进行绿化,要恢复林草植被。需要坚持封山育林、人工造林相结合,要坚持宜造则早、宜封则封的原则。当然,在退耕还林的实施中,并不是意味着不让农牧民发展,所以当地政府部门也需要适当兼顾地区的经济发展。在一些地势较为平缓,不会造成水土流失的区域,则可以发展经济林,永川区大安街道就大量种植花椒、茶叶、果树等。
2退耕还林与改善生态环境的关系
在我国西部地区,已经实施了退耕还林还草试点工作,但是仅仅这样做还不够,还需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来改善生态环境,加强对当地植被的保护建设。永川区实施退耕还林工程33.68万亩,退耕地造林、荒山造林、封山育林……退耕还林工程已打造成了一个特色工程、民心工程和亮点工程。永川区自2002年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以来,工程建设涉及全区22个镇(街道办事处),183个村、1711个社60940家农户,涉及农民30余万余人。通过退耕还林工程实施,提高了区域森林覆盖面积6.8个百分点。
2.1对生态退耕与植被保护之间的关系进行正确的处理
根据国家林业局以及财政部等相关部门联合下发的文件,确定将长江上游以及黄河上中游地区作为退耕还林还草的试点示范工作,以推动我国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我国西部许多省市,25°以上坡耕地占全国坡耕地面积的70%,虽然坡耕地的亩产量不是非常的理想,但是这是因为农民多年来毁林开垦,为了自己的生存而造成的,这样不仅导致周边的生态环境受到了破坏,还影响了当地生物的多样性。故此,在退耕还林的同时,也需要注重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不能够对植被造成新的破坏[2]。
2.2对退耕地资源与土地开发的关系进行处理
西部地区宜开发为耕地的后备资源虽然较多,占全国耕地后备资源总面积的80%。但是,由于当地的生态环境较为恶劣,土地开发过程中所受到的限制因素太多,例如西南地区缺土,而西北地区缺水,所以将这些后备资源开发为耕地的难度比较大,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并且在退耕之后,需要找到稳产田才能够退的下来。为了确保退耕还林更加顺利的进行,需要在那些平坦、粮食生产条件较好的地方建设为高产基本田。
3退耕还林所需要遵循的原则
3.1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
各地人口、气候条件等不一样,所以在退耕还林还草的方式也会有所差异。故此,需要区别对待,不能够一刀切,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来开展退耕还林的工程。 从2002年起,永川区针对25°以上坡耕地以及荒山全面启动退耕还林,累计退耕地造林16.18万亩,宜林荒山造林8万亩,封山育林6.5万亩,灾后重建3万亩。
3.2坚持农民自愿的原则
对于一些生产条件比较好,不会造成水土流失的耕地,如果农民不愿意退耕,那么可以按照他们的意愿执行,不能够搞强迫。
3.3坚持生态、社会以及经济效益兼顾的原则
退耕还林还草并非单一的经济活动,所以不仅要确保其生态目标得以实现,也需要解决好群众的生计问题,尤其是对于退耕户基本农田的建设,需要将其与农民脱贫致富结合起来,要对农民的生计与退耕还林的关系问题处理好,否则会导致植被的破坏[3]。永川区退耕还林建立的林地资源,也有效鼓励了广大农民、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发展林下经济,建成一批规模大、效益好、带动力强的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培育“林下山鸡”、“林下食用菌”、“林下药材”等特色林下经济品牌,退耕还林工程改善了生态环境,促进了农村结构调整,改变了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增加了农民收入。
3.4要坚持面向市场、强化管理的原则
退耕还林还草需要按照自然规律以及经济规律来办事,例如树种草种的选择,或者是林木与作物的搭配等等,都需要根据市场的需要进行种植,以提高还林还草的技术含量。此外,要将自然植被的自我恢复能力充分的发挥出来,在退牧还草的过程中,要采取围栏封育等措施,以解决植被建设成活率较低、水土保持率较低的问题。
3.5坚持先行试点的原则
退耕还林还草的持续时间较长,工作难度较大,所以需要先在某些地区进行试点,然后在这个试点中不断的总结经验,当取得一定的经验之后,再逐步在其他地区推行这项工作。永川全区森林覆盖率从2000年的24.6%达到了2013年的40.83%,对有效遏制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发挥了积极作用。
结语
综上,在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需要重视对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相结合,不仅要经济发展,也要生态发……因为资源的过度开采而导致当地的生态环境遭到了巨大的破坏,这不利于当地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需要响应国家的政策措施,推行退耕还林还草,要加强对当地的生态环境建设。利用退耕还林对生态环境的改善,助推森林生态旅游产业,发展森林康复疗养业和森林养生休闲度假业,支持林农发展。通过退耕还林的实施,“山顶乔灌戴帽,半山果树缠腰,山下农田林网,村庄竹林环抱”的美丽画景随处可见,“房在树中隐,水在渠中流,车在林中行,人在绿中走”的绿色永川基本形成。
参考文献:
[1]郭亨孝.退耕还林和生态环境建设有关问题的思考[J].四川林业科技,2001,02:21-25.
[2]吕文广.生态安全屏障建设中的生态补偿政策效益评价——以甘肃省退耕还林还草为例[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7,04:105-116.
[3]賀金红,廖允成,胡兵辉,程天矫.黄土高原坡耕地退耕还林(草)的生态经济效应研究[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6,02:11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