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今,全球价值链已经成为经济全球化最突出的特征。不同国家不同行业嵌入全球价值链的情况各不相同,成为了影响技能劳动收入差距的重要因素。所以本文利用WIOD数据库中中国33个行业1995-2009年的相关数据,构建固定效应模型,实证研究不同行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参与度以及位置指数对于中国高、中、低技能劳动力之间的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中国越积极参与全球价值链,提升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越能显著降低中国高、中、低技能劳动力之间的收入差距。
一、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中国作为贸易大国,积极参与全球价值链,以自身勞动力要素的成本优势嵌入到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中,获得贸易增长。但同时嵌入全球价值链也给中国劳动力市场带来了影响,国内劳动力市场的差距发生变化。
根据新古典理论,开放贸易有利于提高发展中国家低技能劳动力的相对收入水平,从而有利于降低收入不平等。然而,现实情况却不一定是这样,一些发展中国家虽然在持续扩大对外贸易的程度,但是其国内收入差距反而日益增大,这种现象显然与之前的理论是相悖的。从实证的角度来看,许多学者也对造成一国行业不同技能劳动力的收入差距发生变化的原因进行了研究。Pissaride& Christopher (1997)认为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承接其他国家外包的生产程序,这些生产程序属于高技术行业,需要投入高技能劳动力,因此增加了对于高技能劳动力的需求。从国内研究来看,唐东波(2012)研究认为进口或者出口技术程度高的产品有利于促进高技能劳动力需求的提升,技能收入差距扩大。
综上,本文从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出发,将Wang et al.(2017)测算方法得出的全球价值链的位置指数与Koopman et al.(2010)测算方法得出的全球价值链参与度指数综合起来,研究行业嵌入全球价值链的情况具体如何影响技能劳动力劳动收入差距,选取中国33个行业,实证研究GVC参与度以及位置指数对于中国技能劳动收入差距的影响。
二、数据与模型
为了研究中国行业嵌入全球价值链的情况对于中国技能劳动收入差距的影响,本文设定模型如下:
Yit=β0+β1GVCPositionit+β2GVCParticipationit+βXit+μi+μt+εit (1)
其中,下标i代表行业,下标t代表年份;被解释变量Yit包括YHMit、YHLit、YMLit,分别表示高-中技能、高-低技能、中-低技能劳动力单位时间工资的比值。参考Feenstra&Hanson(1996)的方法,用不同技能劳动力的单位时间工资的比值来表示,取对数形式;核心解释变量为GVCPositionit与GVCParticipationit;μi代表行业i的固定效应;μt代表年份t的固定效应;εit为随机扰动项。Xit为控制变量,包括行业的资本密集度(K_L),行业规模(GO),进口渗透率(Import),行业劳动生产率(Prod),均以对数形式表示。
本文采用的数据来源于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WIOD)中的世界投入产出表(WIOTs)、社会经济账户表(SEAs),本文选取2013版本的统计数据。WIOD根据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ISCED)的教育程度级别将不同技能劳动力区分为高、中、低三类。由于中国在SEAs中缺少2010年以及之后数据,本文的数据为1995年至2009年的中国33个行业数据。
GVC位置指数基于更新的Wang et al.(2017)定义的“GVC位置指数”的计算方法,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同时,GVC参与度参考Koopman et al.(2010),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三、回归与检验
(一)基本回归结果
根据表1的基本回归结果,可以发现,中国各行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参与度以及地位指数的提高可以降低各行业的技能劳动力收入差距。每一列的主要解释变量系数都具有较强的显著性,对中国技能劳动力收入差距具有较强的解释力。根据基本回归结果,可以了解到,随着中国不断深入参与全球价值链,逐渐提高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技能劳动收入差距缩小。
(二)稳健性检验
1.替代被解释变量
为了确保回归结果的稳健性,本文以不同的指标替代被解释变量,使用高、中、低技能劳动力的单位工资占全行业所有劳动力的单位工资的比值代替原本的被解释变量进行回归。
回归结果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参与度指数以及位置指数的提升会降低高技能劳动力的单位工资占比,提升中技能劳动力的单位工资占比,也可以提高低技能劳动力的单位工资占比,并且提高幅度高于中技能劳动力单位工资占比的上升幅度。
出现这样的结果可能是因为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还处于较低的位置,在国际贸易的生产中需要更多的是低技能劳动力,所以随着中国加入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提升了低技能劳动力的需求,低技能劳动力的收入水平上升。同时,中技术劳动力的工资占比也在上升,说明中国正在提高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所以行业生产中对于中技能劳动力的需求上升。
替代被解释变量的稳健性检验结果佐证了,全球价值链参与度以及位置指数的提升,会使得不同技能劳动力的收入差距减小,并且结果显著。
2.工具变量法
其次,为了控制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本文采用工具变量法进行稳健性检验,参照之前的论文,例如耿伟&郝碧榕(2018),选择GVC参与度以及GVC位置指数的滞后一期作为工具变量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在控制了变量内生性之后,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参与度以及位置指数的提升依然会缩小行业内技能劳动收入差距,并且结果具有显著性。
四、结语
本文从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角度,对中国技能劳动力的劳动工资差距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使用WIOD数据库中1995-2009年中国33 个行业的面板数据。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行业的GVC参与度以及GVC位置指数的提升,技能劳动力的工资差距会减少。随后进行稳健性检验,采用替换被解释变量和工具变量法。检验结果同样证实了结论,并且结果显著。
本文的结论启示:第一、要始终坚持对外开放这一基本国策,积极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第二,政府应该鼓励企业自主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并且鼓励企业出口,尤其是高新技术企业出口。第三,技术水平的提升离不开人才,政府也要加强人力资本的培养,重视劳动力的技能提升。
(作者单位: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一、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中国作为贸易大国,积极参与全球价值链,以自身勞动力要素的成本优势嵌入到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中,获得贸易增长。但同时嵌入全球价值链也给中国劳动力市场带来了影响,国内劳动力市场的差距发生变化。
根据新古典理论,开放贸易有利于提高发展中国家低技能劳动力的相对收入水平,从而有利于降低收入不平等。然而,现实情况却不一定是这样,一些发展中国家虽然在持续扩大对外贸易的程度,但是其国内收入差距反而日益增大,这种现象显然与之前的理论是相悖的。从实证的角度来看,许多学者也对造成一国行业不同技能劳动力的收入差距发生变化的原因进行了研究。Pissaride& Christopher (1997)认为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承接其他国家外包的生产程序,这些生产程序属于高技术行业,需要投入高技能劳动力,因此增加了对于高技能劳动力的需求。从国内研究来看,唐东波(2012)研究认为进口或者出口技术程度高的产品有利于促进高技能劳动力需求的提升,技能收入差距扩大。
综上,本文从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出发,将Wang et al.(2017)测算方法得出的全球价值链的位置指数与Koopman et al.(2010)测算方法得出的全球价值链参与度指数综合起来,研究行业嵌入全球价值链的情况具体如何影响技能劳动力劳动收入差距,选取中国33个行业,实证研究GVC参与度以及位置指数对于中国技能劳动收入差距的影响。
二、数据与模型
为了研究中国行业嵌入全球价值链的情况对于中国技能劳动收入差距的影响,本文设定模型如下:
Yit=β0+β1GVCPositionit+β2GVCParticipationit+βXit+μi+μt+εit (1)
其中,下标i代表行业,下标t代表年份;被解释变量Yit包括YHMit、YHLit、YMLit,分别表示高-中技能、高-低技能、中-低技能劳动力单位时间工资的比值。参考Feenstra&Hanson(1996)的方法,用不同技能劳动力的单位时间工资的比值来表示,取对数形式;核心解释变量为GVCPositionit与GVCParticipationit;μi代表行业i的固定效应;μt代表年份t的固定效应;εit为随机扰动项。Xit为控制变量,包括行业的资本密集度(K_L),行业规模(GO),进口渗透率(Import),行业劳动生产率(Prod),均以对数形式表示。
本文采用的数据来源于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WIOD)中的世界投入产出表(WIOTs)、社会经济账户表(SEAs),本文选取2013版本的统计数据。WIOD根据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ISCED)的教育程度级别将不同技能劳动力区分为高、中、低三类。由于中国在SEAs中缺少2010年以及之后数据,本文的数据为1995年至2009年的中国33个行业数据。
GVC位置指数基于更新的Wang et al.(2017)定义的“GVC位置指数”的计算方法,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同时,GVC参与度参考Koopman et al.(2010),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三、回归与检验
(一)基本回归结果
根据表1的基本回归结果,可以发现,中国各行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参与度以及地位指数的提高可以降低各行业的技能劳动力收入差距。每一列的主要解释变量系数都具有较强的显著性,对中国技能劳动力收入差距具有较强的解释力。根据基本回归结果,可以了解到,随着中国不断深入参与全球价值链,逐渐提高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技能劳动收入差距缩小。
(二)稳健性检验
1.替代被解释变量
为了确保回归结果的稳健性,本文以不同的指标替代被解释变量,使用高、中、低技能劳动力的单位工资占全行业所有劳动力的单位工资的比值代替原本的被解释变量进行回归。
回归结果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参与度指数以及位置指数的提升会降低高技能劳动力的单位工资占比,提升中技能劳动力的单位工资占比,也可以提高低技能劳动力的单位工资占比,并且提高幅度高于中技能劳动力单位工资占比的上升幅度。
出现这样的结果可能是因为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还处于较低的位置,在国际贸易的生产中需要更多的是低技能劳动力,所以随着中国加入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提升了低技能劳动力的需求,低技能劳动力的收入水平上升。同时,中技术劳动力的工资占比也在上升,说明中国正在提高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所以行业生产中对于中技能劳动力的需求上升。
替代被解释变量的稳健性检验结果佐证了,全球价值链参与度以及位置指数的提升,会使得不同技能劳动力的收入差距减小,并且结果显著。
2.工具变量法
其次,为了控制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本文采用工具变量法进行稳健性检验,参照之前的论文,例如耿伟&郝碧榕(2018),选择GVC参与度以及GVC位置指数的滞后一期作为工具变量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在控制了变量内生性之后,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参与度以及位置指数的提升依然会缩小行业内技能劳动收入差距,并且结果具有显著性。
四、结语
本文从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角度,对中国技能劳动力的劳动工资差距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使用WIOD数据库中1995-2009年中国33 个行业的面板数据。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行业的GVC参与度以及GVC位置指数的提升,技能劳动力的工资差距会减少。随后进行稳健性检验,采用替换被解释变量和工具变量法。检验结果同样证实了结论,并且结果显著。
本文的结论启示:第一、要始终坚持对外开放这一基本国策,积极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第二,政府应该鼓励企业自主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并且鼓励企业出口,尤其是高新技术企业出口。第三,技术水平的提升离不开人才,政府也要加强人力资本的培养,重视劳动力的技能提升。
(作者单位:上海对外经贸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