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之地理分布

来源 :地理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lson168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地形甚为复杂,试由扬子江溯流而上,在下流可见广大之冲积平原,在中流多为海拔五百公尺左右之邱陵地带,在贵州云南二省有一千公尺以上之高原地带,至上流西康省境内则为三千公尺以上之高山地带,几可尽中国地形之大观。中国民族亦由多数种族混合而成,而同化异族之原动力,即为以平原为发祥地之汉族,此项建设伟大民族之工作,今已十成其九。中国人口大约为四万
其他文献
河川迳流系数的变化,是决定于降雨的历时,强度及降雨前的天气。这可由Б.都尔河(文斯基森林山区)的两次洪水予以证实。1951年5月10—11日,由于连续下了42小时的霪雨,最大强度每小时7毫米,观测到洪水上涨4.18米;降雨强度减弱到每小时2—3 毫米时,水位立即下降。1951年6月19—20日,虽然下了一次暴雨,降雨强度每小时18毫米,但暴雨后是较小的雨,Б.都尔河的水位总共只上升了21厘米;这由
期刊
本文研究了马卡维耶夫和科兹洛夫斯基关于河流纵剖面的形成取决于侵蚀基准的变化这一问题的论文。这二位作者见解之所以不同,是因为他们没有注意到二条河流大小的区别(伏尔加河和库拉河),在河口处海底的不同倾斜以及气候上的差别。文中指出,必须运用水文学的方法,以便在方法上正确地研究河床中所发生的各种现象。
期刊
А. И .伏耶依科夫在他的有名著"世界的气候及特别是俄国的气候"一书中曾作了以下结论:"河流是气候的产物"。这个原理,是许多著作的物理依据。例如1940年Б. Д.查依科夫研究了伏尔加河径流量与降水量及气温之间的关系,并在这一基础上回溯了该河径流量数列至1838年,即回溯至卡赞和斯维尔德洛夫斯克两测站对降水量及气温的开始观测时期。1946年Б.А.阿波洛夫和И.В.萨莫依洛夫曾根据列宁格勒的气温
期刊
引言过去河流水文的研究主要是研究河床内或河谷内的水流动态,根少接触到形成径流水量的流域。除此以外,常常研究较大的河流,对于小河及流域面积等于3—20平方公里冲沟的水流动态却根少或者差不多不加研究。其实往往正是从这种"初级流域"流出的水流,形成了河流的总流量。研究所有这种"初级流域"是不可能的。因此鉴定"初级流域"的水文气象动态就大力地利用平均自然地理特征,如降水等值钱、流量等值线、温度等值钱等。这
期刊
到目前为止,大多数研究者均把干旱划分为土壤干旱和大气干旱。把土壤水分儲藏量減少到开始不利于植物發育的时刻,作为土壤干旱来临的时間。大气干旱被理解为这样一种天气条件,这种天气条件的特征是具有对植物狀
期刊
中国四疆,极南至北纬一五度四六分(西沙群岛南端之特里屯岛),极北至北纬五三度五二分半(萨彦山脊),极东至东经一三五度○二分半(黑龙江与乌苏里江合流处之耶字界牌),极西至东经七○度二一分(帕米尔之巴达克山)。中国天气,极热至摄氏四五度又十分之七(吐鲁番),极冷至摄氏零下四五度又十分之六(爱珲)。中国地形,有高自二千至五千公尺左右之高原(云贵西
期刊
江苏位于长江淮河之下游,东邻大海,南滨太湖,几全部为冲积平原所构成,除省西南部,间有若干黄土邱陵,与高达百公尺以上之山地以外,其余均为平坦原野,高于海面不足五十公尺,太湖附近及江北里下一带,地势尤为低洼,河港纷歧,灌溉极便。雨量分布,自南趋北渐减,如上海平均每年雨量一千一百四十八公厘里下河之阜宁平均每年雨量八百公厘,而省西北部铜山之雨量,则仅六百五十一公厘较上海减少几达一倍,惟下雨时期,全省均以夏
期刊
余负浙江省建设厅之雅命,历时四旬,漫游两浙。归撰此文,欲以比较的眼光,作名胜之综述;非为一邱一壑之描模,而为相互关系之认识。夫跋涉山川,识疆域之形势:观风他乡,思民生之疾苦。东南交通周览会之举行,义固不外乎此,本文之作,意亦在斯焉。
期刊
民国二十三年五月十五日,至十七日,中国境内相继雷雨或阵雨。按此期开高低气压之移动及雨区分布舆此之关系,可断言为飑线雷雨而无疑。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在此次雷雨来临之前,曾施放测风气球及飞机观察各一次,故关於此次雷雨之结构,粗可窥其一斑。因於各处平地观测之报告到齐后,会合而整理之,既成是篇。
期刊
昔之言关系发黄河上游者,(甘肃宁夏)於气候雨量物产等方面多所偏重,而对於地壳情形,每鲜论列。今乃就地面上之自然现象,说到人生之意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