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娅娜:人生一曲高原红

来源 :当代党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jo09112167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身职业装干净利落、一头黑发规则地束在脑后,脸上渗出生动的高原红。
  她,就是西藏自治区那曲县副县长、地区妇联党组书记张娅娜。
  1977年,当15岁的重庆女孩张娅娜背着行囊去西藏寻梦时,她没想到,自己这一生将与高原为伴。
  这里,蓝天白云、雪山草原与贫穷、艰辛相伴。当一位牧民用牛粪烧好一碗喷香的酥油茶,端给她喝时,张娅娜在心里许了一个愿:我一定要让大家过上好日子!
  从一个发电厂学徒工到那曲县副县长、地区妇联党组书记。雪域高原,处处留下了张娅娜的生命印记。
  一天,那曲出租车司机为争客源发生纠纷,一些车主和司机转而围攻地区运管所所长。张娅娜闻讯后急匆匆赶到现场。她奋力挤进人群,用身躯护住所长,用藏语厉声喝道:“不准乱来!”
  面对这个娇小却充满正气的副县长,那些体格健壮的驾驶员退却了。
  但事情并未就此平息。在车辆清理整顿工作的攻坚阶段,几个车主和司机把她堵在了家门口。领头的司机闯进屋,可令他吃惊的是,里面除了一张床,一台电视机,两把挂在墙头的二胡和月琴外,没有一件值钱的东西。
  “没想到一个副县长过得这样清苦!”司机转身出去了。临走,还小心翼翼地帮她关好房门。
  藏民们的善良,让张娅娜感动。作为回报,她唯有拼命工作。
  2002年元月初,数九隆冬。早上7点,她和两位藏族同志驱车前往拉萨跑项目。天寒地冻,车轮打滑,车子不小心翻滚到路基下。窗玻璃全碎了,她们被困在汽车里无法动弹。
  路过的牧民伸出了援手,把她们从汽车里拖出来,并用腰带把两吨半重的车子拉上公路。
  简单检修,汽车可以发动。“立即出发!”张娅娜不顾伤痛,发出了号令。没有了挡风玻璃,寒风刺骨。经过18个小时的奔波,她们终于赶到拉萨。
  一下车,张娅娜就直奔自治区有关部门。一位接待她的领导感慨万分地说:“没见过你这样拼命的人!”
  面对寻常人难以料想的困苦,张娅娜一次次选择了坚强!可有两次,张娅娜还是流泪了。
  2001年冬天,张娅娜去聂荣县永曲乡蹲点。在海拔5000米的高原上,天寒地冻,加上缺氧和劳累,她全身浮肿。就在这时,丈夫却选择了和她离婚,这痛苦比伤痛更深!当地区佛协常务副会长加色·貢桑旦增带着猪肉罐头、蔬菜和藏药,冒着漫天风雪骑马到乡里看望她时,她哽咽着一句话也说不出,眼泪扑簌簌地直往下掉。
  第二次是在那么切乡。为抗击疫情,她每天马不停蹄地辗转于牧场,一头浓密的长发大把脱落,还长了虱子。
  乡党委塔吉书记看不下去了,为她买来鸡蛋、罐头。乡妇联主任嘎嘎硬拉着她,帮她冲洗头发,看着那一缕缕飘落在水盆里的青丝,嘎嘎含着泪直摇头。
  张娅娜哭了——不是因为艰辛,而是大家把她当成了亲人。
  张娅娜非常清楚一个数据:在那曲工作的干部平均年龄仅43岁。她也清楚,长期在高原工作,会给身体带来严重损害。远在重庆的亲人多方帮她跑调动。调函从重庆、从拉萨发了一次又一次,可张娅娜选择了坚守!
  凭着这份坚守,2005年春天,张娅娜作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步入了庄严的人民大会堂,并受到了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当张娅娜身着藏装面带笑容,以《西藏那曲——我的家》为题讲述她在那曲工作、生活的点点滴滴时,在场的几千人都哭了。
  月魄在天终不死,涧流赴海料无还。张娅娜用30多年的坚守谱写了一曲美丽的高原红!
其他文献
文︳陆睿  2013年初,重庆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推进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工作的意见》,标志着全市新一轮高山生态扶贫搬迁正式启动;同年,生态扶贫搬迁成为市委、市政府着力推动的22件民生实事之一。  一年后的今天,涪陵区焦石镇白鹿村,数百名乡亲相继从高寒山区搬进了村里新建的五个生态扶贫搬迁居民点。  2014年,为让乡亲们“搬得出来,富得起来”,当地党委、政府准备把生态搬迁居民点打造成乡村旅游示范
1999年,铜梁县(今铜梁区)安居镇。  一栋老建筑前,丝绸厂老板曾凡久抬起头,久久凝望。  飞檐、斗拱,雕梁、画栋,青砖、琉璃……穿越300年浩淼光阴而来的老楼,仍旧是他童年记忆里的模样。  曾凡久在安居出生、长大。  当地拥有重庆保存最完好的明清古建筑群。  曾凡久家里,就有一栋祖上传下来的清朝老楼。  儿时,他常到老楼雕花的木梯上徜徉,在老楼的厅堂厢房里嬉戏,也会到老楼的屋檐下避雨。  对曾
这就像一个沙漏。  沙漏的上端,是江苏昆山——笔记本电脑产量随着时间推移不断减少:2010年1.2亿台,2011年7449万台,2012年6500万台……  沙漏的下端,是西部重庆——笔电产量随着时间推移不断增加:2011年2547万台,2012年4200万台,2013年6000万台……  一减一增的背后,上演的正是“一江春水向西流”——重庆打造沿江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精彩大戏。  一纸文件  2
改革共识有许多不同的维度。比如,美国学者罗尔斯在《正义论》中提出过态度共识、规范共识、价值共识、目标共识等概念。就当前而言,保证公平无疑是改革的最大价值共识。然而,在公平前提下,社会各界对应改什么和先改什么等具体问题仍存争议,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找准方向,从社会各界最易于达成共识的环节着手。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放开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用好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毫无疑问,这就是当
重庆这座“站立着的城市”,其山城特色景观与人文风情,吸引着国内外诸多影视作品来渝拍摄和全国各地游客前来旅游,从而提升了重庆的城市知名度,带热了重庆的城市旅游。  重庆的交通“奇观”也常常成为全国网友热议的话题。“网红重庆”“8D魔幻城市”等标签也一度成为新浪微博的热搜词。有人說“ GPS 救不了这个地方 ” ,因为 GPS 地图是平面的,而重庆是立体的。  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盘点一下重庆那些奇妙的
7月9日下午,重庆市政协主席徐敬业主持召开市政协两级党组(扩大)会议,传达全市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动员大会精神。徐敬业指出,市政协全体党员干部,一定要按照中央要求,在市委统一领导下,紧密结合自身实际,严格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12字总要求,切实把教育实践活动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徐敬业在部署市政协教育实践活动工作时指出,要深入学习中央政治局专门会议精神,认真落实全市党的群众路线
2015年7月23日,夏日的重庆分外炎热。  “这段时间,我们的产品出口就像这天气一样火热。”重庆博之翰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曾义说。  这些天来,公司生产的红外线热辐射治疗仪,不断接到欧美国家的订单。  “说起来,真正要感谢的还是沙坪坝区提供的良好平台,汇集了像东园ARC2.5创意园这样的创客空间。”曾义说。  创客空间,就是“工业 创客”中的那个“ ”。  为推动区内工业企业转型升级,沙坪坝区充分
赢得大数據时代主动权
基层是青年干部锤炼作风的最佳场所,但不少年轻干部在“入乡随俗”中,形成三大恶习。  思想上“模糊一片”,得过且过。很多年轻干部在基层的摸爬滚打中,没能树立正确的信念,没能准确认知自己、定位自己,反而养成了贪图安逸、得过且过的不良习惯。从校门到公门,虽一步之遥,却有千里差距。  工作上“双脚踏空”,脱离实际。在基层一线,一些年轻干部不是投身于纷繁复杂的基层工作中,而是渐渐养成了“讲假话神气,讲真话受
听完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报告,备受鼓舞。报告中关于开放工作的精彩回顾和前瞻部署,更加坚定了我们建设内陆开放高地的信心。近年来,重庆内陆开放高地建设深刻改变了沙坪坝发展格局。作为中欧班列(重庆)起点所在地,沙坪坝区的开放步伐也在不断加快,逐步从内向型经济模式改变为深度参与国际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分工的外向型模式。下一步,沙坪坝区将坚持以开放倒逼体制改革,以开放增强发展活力,围绕枢纽、开放、平台、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