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中地理科际联系的认识

来源 :学问·科教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uhongliang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地理是中学学科教学体系中一门特殊学科,它知识内容复杂,综合性强,与其他学科间横向联系密切 。这种密切的科际联系对于全面提高地理教学质量、全面发展学生素质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一、加强科际联系的意义
  
  高中地理学科教学系统是学校教学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通过教师、学生、教材等各要素间的相互联系、 相互促进的教学过程来完成地理教学任务,实现地理教学目的。因此加强高中地理科际联系,从教师来说,可以开阔教学思路,挖掘教学潜力,提高教学效果;对学生来说,可以形成各学科间融会贯通的知识体系,培养 和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造能力;对教材而言,可以取长补短使教材内容更加丰富多采,更为引人入胜 。与此同时,也使教学过程变得生动活泼,可以从多方面提高教学质量,发展学生素质。
  
  二、加强科际联系的理论依据和现实要求
  
  加强高中地理科际联系,是以系统科学理论中的整体相关性、动态有序性和最优化原则为依据的。
  从多学科组成的开放性教学系统来看,高中地理与其他学科一道,既明确分工又密切合作,共同完成知识传授 、能力培养和思想教育等三项职能。因此必须树立整体观念,注重相关作用,以保证取得最佳效益。
  高中地理具有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之知识兼容,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并重等明显特点。在综合性强、联系广泛的高中地理知识系统的学习过程中,相关学科的知识内容和理论方法可以帮助学生顺利理解和掌握地理知识,同时也为相关学科知识创造了横向迁移和实践应用的难得机会。这样就可以形成地理学科与其他学科在教与 学两方面都相互沟通、相互促进的相关效应。
  用动态的观点来看,加强高中地理科际联系是大势所趋。它不仅体现当今科学技术进一步分化必然导致进 一步综合的发展方向,而且也反映了面向未来培养跨世纪的人才,必须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努力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改革方向。近年来,非智力因素的开发、课程综合化的探索和整体 改革的成功经验确实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借鉴。
  从教学效果的检查和评价的角度来看,前几年,由于高考采用了“3+2”模式的课程评价机制,对于地理学科的教学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消极影响。但我们从近几年全国各地的高考试题中,不难看出,从素质教育的要求出发,高考各学科的命题中跨学科的综合题逐年增加。在当前,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过渡的起步阶段,高考命题的正确导向无疑是为我们的改革和 探索提供了难得的机会和动力。
  
  三、加强科际联系的原则和方法
  
  加强科际联系应有利于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与完善,有利于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提升,有利于学生素质的 全面提高,并与学生当前的知识水平相适应。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有序的实施并确实取得最佳效益。
  (一)学科间沟通
  为了保证学生能够通过加强科际联系获得正确反映地理环境整体特征的地理知识,形成各学科有机结合的 知识体系和综合能力。在备课过程中,教师一方面要认真分析本学科的大纲和教材,准确把握学科知识要点和 目标要求。另一方面更要通过有目的有侧重地阅读分析相关学科教材,通过和相关学科教师对相关知识及教法 的探讨,来确定本学科与相关学科的相联系、相重复、相交叉、相衔接之处,来确定各学科间的分工协作。尤其是在我省实行的“3+X”的高考模式下,进行学科间的探讨和研究势在必行,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地的合理安排各自的教学内容、形式和方法。
  (二)课内渗透
  在课堂教学中引入相关学科,必须分清主辅关系保持本学科特色,做到适时适量适度。具体从以下各方面 进行有机渗透。
  1.通过知识迁移,用相关学科知识帮助学生理解地理知识,为相关学科知识的应用创造条件。例如,在讲影响生物分布的因素时,可以利用生物上所学过的光合作用原理,帮助学生理解生物分布为什么要受到光照、热量、水分条件的限制。
  2.通过方法移植,用其他学科的理论方法直观地表现或分析地理现象和规律。例如,在讲地质灾害中的滑坡形成原理时,可以用物理上所学过的受力分析的方法来讲解,当土体受到的下滑力小于摩擦力的时候,山体是稳定的;当遇到强降水的时候,土体的重量就会增加,下滑力增大,且摩擦系数减小,摩擦力变小,当下滑力大于摩擦力的时候,土体就会整体下滑,从而形成滑坡。这样就会使比较抽象的问题,变得更加直观、形象,不但解决了滑坡形成的原理,且能帮助学生分析影响滑坡的因素,一举两得。
  3.创设问题情境,应用地理知识解决相关学科问题。
  (三)课外延伸
  课外活动作为地理教学体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是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 重要形式。通过开展各种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可以培养学生对各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根据各地 各校的实际情况开展校内的读书、办报、竞赛、讲座、写作活动,开展校外的参观、调查、实验、观测活动等等。
  加强高中地理科际联系,要求我们必须转变和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必须完善和提高自身知识能力的结构水 平。在综合化的思想指导下,有条不紊地进行学科教学的改革和探索,必将对高中地理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和 学生素质的全面培养产生深远的影响。
其他文献
文章在分析赣商及其商业文化的基础上,全面把握江西全民创业的总体态势,深入剖析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进一步推进江西全民创业的对策建议。
因为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显得较为单一和枯燥,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当中,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很难被激发出来,所以教师应当在教学方式上进行创新和改进,将原来较为枯燥、难懂、抽象
【摘要】当前职业道德建设滑坡严重,出现的不良现象,既有体制转换过程中道德规范尚未成形带来的影响,更重要的是道德思想混乱和道德信义动摇而造成的。加强职业道德建设,防止思想道德滑坡,必须从道德思想教育上、行为规范建立上、道德观念确立上,多方面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能收到长远的效果。  【关键词】新时期;职业道德;建设重点;解决方式    职业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本文通过探讨当前
【摘要】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人性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从本质上来讲也是“以人为本”,是指根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注重从人的本性出发,以促进人的人格完善和全面发展为特定目标,体现对人的尊重和信任的思想政治教育。本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探讨思想政治教育人性化在中专教育中的实现。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思想政治教育;人性化;实现    人格是一个人整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人精神面
本文首先分析了工民建工程施工管理问题,其次分析了工民建工程施工管理方式,旨在为工民建工程施工管理工作的高质量高效率进行提供参考意见,以此来提高工民建工程施工质量和
邓小平同志在创新方面堪称楷模。他否定“两个凡是”,确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他否定阶级斗争为纲,确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他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并创造性地提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习是一种个性化行动。作为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创设一个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的“场所”,让的个性在宽松、自然、愉悦的氛围中得到释放,展现生命的活力。然而长期以来,我们的课堂忽视了学生情感、想象、领悟等多方面的发展,忽视了生命的存在,我们过多地强调知识的记忆、模仿,制约了学生的嘴巴、双手、头脑,压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最终使教学变得机械、沉闷、缺乏童心和灵性,缺乏生命活力。
【摘要】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是师生互动、交往、共同发展的过程。新课程将改变传统意义上的教与学,构建师生互教互学的"学习共同体"。对话教学以师生心理世界的开放为特征,以互动为方式,语言交融,心灵交流,师生双方均从对话中获得道德和理性的升华。  【关键词】教学;对话;对话教学    课堂教学的过程,对师生双方来说,都是一种"共享"。师生之间人格的相遇、精神的交往、心灵的理解,便创造了也分享了真正的教育
摘要:语文教学是发展学生想象力、联想力、思考力的极好阵地。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必须着力开发他们的智力,发展他们的创造力,才能使学生的潜能得到更好的发挥,成为具有创造精神的新型人才。  关键词:语文教学 培养 创新能力    语文教学活动中充满了可创造性的元素和机会,尤其在新教学理念的影响下,教师更注重在教学过程中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创新精神,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这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最大程度地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