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神”林国荣

来源 :名人传记·财富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li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一分耕耘才能有一分收获”的原野,注定没有“把猪吹上天”的风口。而有“食神”之称的林国荣,硬是依靠“脚踏实地”,把自己的食品王国做成了上市公司。
  61岁的林国荣最近迷上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2》。
  一句解说词深深地打动了他——今天当我们有权远离自然享受美食的时候,最应该感谢的,是这些通过劳动和智慧成就餐桌美味的人们。
  好些时候,他都觉得影片中那些在田野上耕耘抑或在大山里采摘的人,仿佛就是他自己。
  但对某些情节,林国荣却有所保留。比如,一个老汉挎着竹篓翻山越岭地寻找野生香菇,认为野生的虽然外观差一些,但更具营养和美味。
  林国荣并不服气。在他旗下闽中食品的农业基地里,香菇密密麻麻地生长在温室里的培植墙上。“只要控制好温度和湿度等条件,跟野生环境一样,产业化种植的香菇就不会比野生的差。”
  林国荣的不服气自有底气。40多年来,他将闽中食品从一间关帝庙里的脱水蔬菜小作坊,发展成了一个全产业链布局、产品远销海外26个国家和地区、年销售38亿多元的农业产业帝国。
  这很像练习少林功夫。必须下苦功夫从少林长拳练起,再是罗汉拳、伏虎拳,要练易筋经、一指禅,少说也得三四十年。
  这片“一分耕耘才能有一分收获”的原野,注定没有“把猪吹上天”的风口。
  街道作坊走出关帝庙
  1971年,福建莆田县城厢镇凤凰街道的八个待业青年,在当地一座关帝庙里创立了一个脱水蔬菜小作坊,这个集体性质的小企业,就是闽中食品的前身。
  这一年,林国荣18岁,是邻近街道的一名拖拉机手。在上级的委派下,他开始驾着拖拉机为这个脱水作坊运输烧锅炉的煤炭。
  小作坊的生意模式是,采购附近农户的蘑菇,脱水加工后再运往上海出口国外。国外市场对于脱水蔬菜的需求量巨大,小作坊的生意自然蒸蒸日上。这让拉煤的林国荣非常想加入。
  1973年,在熟人的介绍下,林国荣如愿以偿进入小作坊,干起了洗菜工、锅炉工。他健壮如牛,两三个人烧锅炉的活,他一个人就能干完。由此,他很快受到了老厂长的赏识。
  然而,由于特殊年代的派系斗争,这家一度年收入50万元、利润20万元的小作坊陷入停滞。直至1982年经营生产恢复正常,在老厂长的保荐下,林国荣当选为分管供销的副厂长。
  此时,加工脱水蔬菜已在山东、江苏、浙江和福建沿海蔚然成风,关帝庙里的小作坊再不求变,很快就会被市场淘汰。
  头脑灵活的林国荣想到了在资本上寻求援兵。
  在镇政府全资所有的基础上,他找来地方政府参股,让区镇两级政府占股66%,剩下34%的股份,他找到了福建省土畜产进出口公司接手。当时出口贸易都是通过省级国营的进出口贸易公司,这34%的股份,不仅保证了公司出口渠道的畅通,还让公司从镇级企业,直接升格为省级企业。
  这一系列的资本运作,让企业顿时焕发出了生机。1986年,占地23亩的莆田市闽中脱水蔬菜厂正式成立,林国荣率领大家走出了关帝庙,并众望所归地出任厂长。
  踏破铁鞋省下九千万
  “三个国资股东,三个婆婆”虽然让公司规模在闽浙一带遥遥领先,但付出的代价却令林国荣感到头痛。
  比如区镇两级政府一度提出让闽中为当地一些困难国企提供担保,又比如林国荣曾到外省拿下出口订单,进出口公司一怒之下下令停产,甚至停售产品包装铝箔袋。这让林国荣坚定了一个想法:企业要发展,就一定要把实力做强,体制做活。
  因此,1998年,林国荣申请来2060万元的贷款,用于首期厂房投资。
  次年,闽中占地120亩的新厂房落成投产,企业由此更名为“莆田市闽中蔬菜食品工业总厂”。这不仅仅是规模的扩大与名称的改变,更重要的是,在林国荣的主导下,闽中掌握了一项当时业界的秘密武器——冻干技术。农产品通过低温干燥工艺脱水,呈海绵体,保持原有的形状、色泽和营养,泡水后立即恢复原样。这种冻干食品最初只供给宇航员,后来在欧美市场上铺开,被用于比萨、火腿肠和牛奶佐食等日常饮食。
  林国荣在筹建新厂房时听说了这种新技术,当即奔赴海外,却得知建设一条冻干生产线需要整整一个亿。
  没钱,怎么办?林国荣不屈不挠,在国内四处走访,踏破铁鞋无觅处,最终在沈阳找到一家工厂,对方能够生产冻干设备,只需880万元,省下了9120万。
  由此,闽中成为国内最早掌握冻干技术的企业之一,冻干产品成了拳头产品,至今能为闽中带来近20亿元的年销售额,毛利高达40%。
  实力做强后做活体制。2004年9月,两家分别来自新加坡和美国的投资机构共同出资4500万元,全盘收购了闽中股权,并将其中的18%(上市后被稀释至9%)赠送给以林国荣为首的管理层。外资的进入,让闽中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种植基地,并加快上市的步伐。2010年4月,闽中在新加坡挂牌上市。时至2014年,闽中食品已经成为一个年销售38亿元、农工商三大产业协同运转的国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海外奇兵拿下智利巴西
  在企业管理上,通常避讳多个家庭成员在同一个公司上班。但在闽中,只要员工工作成绩突出,公司便可以为其家人提供一份工作,既激励了员工,又留住了人才。
  这其实是从人性负面到正面的视角转换。“每个小家族都把公司当作最不能丢脸的地方。爸爸在公司做得好,儿子进了公司怎么敢不好好干,给爸爸丢脸。”
  现在,林国荣的儿子刘文闻为代表的第二代闽中人,已逐渐接过父辈的旗帜。
  今年31岁的刘文闻,是林国荣的独子。2002年,因为国际关系问题,林国荣退出了日本市场,闽中的出口量顿时锐减三分之一,急需开辟新的海外战场,这一任务交给了拥有海外留学背景的刘文闻。
  2002年,19岁的刘文闻揣着两万美金,从中国召集20多个朋友齐赴智利开拓南美市场。一群年轻人把从林国荣那里学到的建立经销商的销售模式迅速铺开,并用闽中高性价比的产品冲击市场。经过两年的苦战,刘文闻最终击败了当地一个世袭的大蒜贸易商,占据了智利保鲜大蒜90%的市场,年销售额高达两亿元。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闽中的产品严重滞销。为让闽中渡过难关,林国荣给刘文闻下了死命令——必须拿下巴西市场。
  几经商量后,父子两人决定:既然巴西经销商拿不出现金,那就先货后款,把货物直接运到巴西经销商的仓库,并派专人看管,巴西经销商提货销售后再返还进货款。
  没有进货款也能做生意,这一大胆的办法,很快受到了巴西经销商们的欢迎。刘文闻迅速跟巴西6个大的农产品经销商建立了关系,一举冲进了潜力巨大的巴西市场,当年就斩获了2亿元的销售额。
  内心强硬而且善用手腕
  至今,林国荣本人在闽中食品的持股并不算多。无论是漫长的国营体制时代,还是后来外资接盘海外上市,虽然与资本方分歧不断,但他不仅保持了对闽中食品的绝对话语权,还拉扯出了一条与资本方共生共荣的历史轴线。
  这是一种技术,更是一门艺术。在国内企业家群体中,能做到这一步的,只有柳传志、马云和任正非等极少数几个传奇人物。林国荣跟他们的共性是,内心强硬,善用手腕。
  比如,在1990年前后的国营时期,一次,领导要安排十几个待业青年进入闽中工作。林国荣担心影响企业运作,便回答说目前确实人手已够,不如由闽中发工资给这些人,暂时也不用他们上班,这样对企业对他们都好。
  第一个月,林国荣便把4.6万元工资悉数交给了当地政府。第二个月,领导想来想去确有不妥,主动提出此事作罢。
  又比如,进入外资控股时代后,林国荣希望面对内销市场做品牌,但控股方不想承担短期亏损及风险,林国荣最后急了:“品牌必须要做,大不了罢免我!”
  现在,闽中的“真田生活有机馆”已在福建开了9家,它采用短链农业模式,缩短了有机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的距离,仅有机鸡蛋一项,每天3000枚都供不应求。
  此外,其还进军饮料市场,2013年,真田系列饮料年销售额达到2亿多元。
  评价小组分担琐碎事务
  管理这个庞大的农业公司,林国荣的办法也颇接地气。
  为了避免被琐碎事务占用过多精力,林国荣设立了一个特别的管理组织—评价小组。
  评价小组拥有11名成员,完全由全体员工无记名投票产生,公司副总以上的管理层不得参选。这11名小组成员不脱离生产岗位,他们活跃在车间和田地,接受员工的提议或举报,并进行实地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和公司制度,11名小组成员以投票方式决定奖励或者惩罚。
  掌握员工“生杀大权”的评价小组,每年都会换届选举,如果任期内的确有失公允,四个车间主任级别以上的干部,就可以联名罢免一个小组成员,形成互相制衡的局面。
  这一套“土机制”,让林国荣和管理层“少了很多乱七八糟的事情,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研究企业战略”。
  “大家族文化”
  管理层敢于放心地把权力交给评价小组,其实是基于一种以企业利益为最高利益的价值观,这也是维系闽中团队走过40多年风风雨雨的纽带。
  实际上,林国荣从始至终都不是公司的持有者,闽中能走到今天,是他和几个副总从关帝庙一直坚守至今的结果,正是这段一起奋斗的历史,沉淀出了闽中独特的“大家族文化”。“整个公司就是一个大家庭,我们几个元老想的不是怎么把公司的拿回自己家,而是把自己家的往公司拿,为公司好。”
  在企业管理上,通常避讳多个家庭成员在同一个公司上班。但在闽中,只要员工工作成绩突出,公司便可以为其家人提供一份工作,让其把家安在闽中,既激励了员工,又留住了人才。
  这其实是从人性负面到正面的视角转换。“每个小家族都把公司当做最不能丢脸的地方。爸爸在公司做得好,儿子进了公司怎么敢不好好干,给爸爸丢脸?”
  在这种价值观的影响下,以林国荣的儿子刘文闻为代表的第二代闽中人,开始逐渐接过父辈的旗帜,并为这个拥有40多年历史的农业产业帝国注入了新鲜血液。(编辑/张本科)
其他文献
我吸烟的不良嗜好是当年作为知青在下乡的日子里养成的,屈指算来,已经四十六年了。  1966年6月初,高考迫在眉睫,突然有一天,时任郑州市教育局长的陈德昌到我们学校召开应届毕业生大会,宣布“停课闹革命”,时间一个星期。一个星期过去,陈局长又来宣布说停课延长到两个星期。我们不少同学一边“闹革命”一边偷偷复习功课,盼着陈局长来校宣布复课高考。然而,陈局长再来的时候让我们大吃一惊,他已经不再是局长了,而是
期刊
阿里入股高德后,成从武将不是一个人面对和百度地图的竞争。成从武有两个身份。作为一名高尔夫球爱好者,他希望和百度创始人李彦宏打上一局;可作为高德软件CEO来说,现实让他和太极门徒马云走得更近。  2013年1月的一天,成从武来到杭州,第一次见到马云。“我们早就该见面了”,常见寒暄的背后意味深长:他们可不打算欣赏冬日里的西湖风景,是一个对本地化生活服务生意的美好想象促成了这次的见面。  “地图对于阿里
期刊
从一名普通的脚夫到一个著名的富豪,他和妻子共同创立的“佐川捷运”垄断了整个日本的货运,年营业额超过3万亿日元,名列日本商业第一。他的成功被视为日本战后的一大奇迹,大众传播媒介更将其称为“现代的神话”。  不屈于命运转变  在日本语里,“脚夫”是江户时代传下来的,以送信件、金钱和其他物品为职业的人。虽然在今天,名义上的脚夫制度已经没有了,但是脚夫这种行业还是存在的,只不过换了一种名称而已,那就是运输
期刊
与王石相伴的关键词一直颇为单纯:万科、登山、自律、勤奋。不论企业家的圈子、学术圈还是媒体圈,称赞他的人都远多于批评他的人。  与一直备受争议的任志强不同,在2013年“红烧肉”事件之前,王石只遭遇过两次相对较大的“公关危机”:一次是2007年的“拐点论”事件,另一次就是2008年汶川地震时的“捐款门”事件。  企业家圈子  与王石关系最好的“圈内人”是冯仑,在王石的新书《大道当然》中,冯仑这个名字
期刊
王水福是一个时刻留心身边机会的人。他说自己是一个“机会主义者”,但他坚持一条基本的战略主线,即坚持“资本多元化、产品专业化”。  王水福喜欢“隐”在杭州北山路新新饭店五楼的西子会所里。天气晴朗的日子,西湖边的梧桐叶会通过一层通透的玻璃映入这座历史悠久的饭店房间。  作为西子联合控股有限公司(下称“西子联合”)董事长,王水福喜欢独处,也喜欢与各色人等聊天并从中汲取养分,务必不让自己陷入公司的具体事务
期刊
在洛阳市西南部,八百里伏牛山脉源头,一片坐落在崇山峻岭之中的原始森林旅游景区正在向世人展示她的魅力与多姿。这便是嵩县莲花山。  自然与人文资源得天独厚  莲花山位于伏牛山脉东端,因九道山岭形似九朵莲花而得名,是伏牛山腹地重要的原生态森林旅游区。景区面积30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300米,主峰海拔2200米。莲花山群峰绵延,层峦叠翠,云环雾绕,山水相映,洞幽、林密、竹茂,被誉为原生态旅游度假胜地。被世
期刊
近年来,钟海涛的章草越来越被书坛所关注和熟悉。河南省书协主席宋华平先生评价其章草:“尚古意、化笔法、呈文人志趣。”其以高古大气的章草作为艺术创作载体,以古雅朴茂的笔调,书写卓异才情、深厚学养 ,体现出“以文化书,以书呈文”的书法内涵,在当代章草书家中鹤立而独行。  钟海涛对章草的探索,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系统研习章草的阶段,这一时期,其对书法的学习,涉猎的面非常广。对汉、魏、六朝碑版中圆
期刊
6年的法律学习,没有换来律所里的西装革履,反而换来了炒勺和围裙,卖米粉的北大硕士生张天一,更看重的是一个不在流水线上生成的人生。  这次他火得如此彻底,这把火从《非你莫属》的演播大厅一直烧到北京环球金融中心地下那间不足40平方米的“伏牛堂”米粉店。这让今年要毕业的24岁北大硕士研究生张天一有些手足无措。  凌晨两点,他安静地守在一锅牛骨汤前,这里面藏着第二天120位食客味觉冒险的全部秘密。6年的法
期刊
站在一个制高点,没有看不清楚的问题。像大师一样,境界到了,不需要给人家交流,就自成一家。做人也好,办企业也好,都要活得明白。不活到这个层次,就不是一个重量级的。  企业关键是当家人、决策人的思路和能力  我曾问过很多人,世上上千年的企业有多少?没人答得上来。据我了解,德国和日本上千年的企业最多。这类企业,第一代创业者很关键,就像毛泽东,没有毛泽东就没有新中国。毛泽东牺牲了很多家人,可以说大爱无疆。
期刊
在过去,快消品公司多是寄希望于通过高强度的广告投放等方式来增加消费者的频次,强化品牌形象。简单说,这种联系更多通过时间节点、空间节点实现,但是在社会化媒体时代,有没有一些新的节点可以挖掘,旧的节点有没有一些翻新的玩法?  “当我把产品卖给你的时候,我们的关系不是结束了,而是刚刚开始。”这是互联网时代特别看重的用户理念,即不仅卖产品,而是通过产品这个媒介,和消费者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形成持续的互动,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