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每个语言主体都承载着自己独特的语言个性,甚至对民族文化有深远的影响。本文从语言个性理论角度对《樱桃园》的语义层、认知层、语用层进行分析:语义层来讲《樱桃园》中每个人物有各自鲜明的语言特点,从认知层看,契诃夫想要传达时代的自然更替这一思想,从语用层来看《樱桃园》更是作为一个先例文本为人娓娓道来。
关键词:语言个性樱桃园语义层认知层语用层
1、什么是语言个性理论
1.1语言个性的含义及产生
“语言个性是指决定一个人生成、理解言语作品的能力与特征的总和,其语言作品(话语)在1)语言结构的繁简程度、2)反映现实深浅程度、3)目的意义上有所区别。”[]卡拉乌洛夫于1987年出版的《俄语与语言个性》是语言个性理论的理论基础,标志着语言个性理论正式形成。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已经从对语言客体研究转化为对语言主体研究;从对狭义语言能力的研究转化为对广义语言能力的研究;从对文本平面研究转向对文本立体研究;从语言单一研究范式转化为对多种范式综合运用;从对语言类型的普世性研究转化为对个体语言研究的完整体系。
1.2语言个性理论对文本研究的意义
语言个性理论对文本研究有重要理论意义、方法意义和实践意义。传统文本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具体方面进行:作家的遣词造句、作品结构、文学形象、修辞手法等。语言个性理论则从全新角度对文本进行分析,既从微观又从宏观对文本进行全方位多层次跨领域的立体式研究。从以词汇为单位的语义层级再到概念、思想、观点等为单位的认知层级再到交际活动需求为单位的语用层级,三个层级都以各自的恒量从侧面反映一个作家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用全新视角解读文本,发掘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与对世界发展的轨道的设想。是真正发人深省的深层次解读。
1.3语言个性的建构模式
语言个性分为三个层级:言语语义层、认知层、语用层。
言语语义层是最基础的一环,构成要素:单位是词汇;单位关系主要为聚合关系、组合关系、联想关系;定型组合为词组、套话等。体现个人对语言的掌握能力。
认知层构成要素:单位是概念、思想、观点;单位关系为世界景观;定型组合为至理名言、成语、谚语、俗语、定义等。该层级表现语言主体形成的关于世界系统的认识,即语言世界图景。
语用层的构成要素:单位是交际活动需求;单位关系是多层级语义场,交际网;定型组合为先例文本。
三个层级相互交织,相互作用,缺一不可,共同构成语言个性。
2、《樱桃园》中的语言个性
2.1《樱桃园》中的语言个性——语义层
“戏剧”“必须具备”的几个“条件”:第一、要有一个以上的人物,要有完整的故事,有矛盾冲突,能说明人与人的关系;第二、用人来表演——通过贯串的动作和语言(包括朗诵歌唱对话);第三、在一定的地方、一定的时间内演给观众看;第四、戏剧是根据以上三项条件在舞台上表演的集体艺术;第五、戏剧是综合艺术(戏剧艺术刚一形成就是带综合性的,由简单趋于复杂);第六、戏剧是可以保留下来反复演出的。语言在戏剧表演中的作用不可小觑,将文本中主要角色的直接引语和内心语言作为研究材料,在此通过分析主要角色个性语汇构素,即分析词频、词汇使用的多样性、词汇的修辞运用、关键词等,揭示具体的语言个性的语汇构成;通过对比各个角色言语使用中的高频词、共同高频词的联想语义网、语汇语义中心及其聚合体、动词的使用形式的异同,分析戏剧中人物角色之间互动过程中的语汇特点,进而分析语汇特点与该个性的认知层和语用层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对个体的语言做出全面评定。
剧中郎涅夫斯卡娅的语言多故意吸引人的注意力,修饰语以抒情为主,多用富有激情的比喻句,如:“哦,我的孽可就造大了……我瞎糟蹋钱,像一个疯子,嫁了一个男人,他什么事都不會做,只会背一屁股债。我丈夫喝香槟酒,活活糟蹋死的——他喝得真可怕,——不幸我有爱上了另外一个男人,和他一同私奔;就在那个当口——那是我第一次受到惩罚,好比一个闷心雷打在我头上——就在那边河里……我的孩子淹死了,后来我就跑到外国,断然决然地漂泊到远方,打算永远不回来,永远不再见到这条河……我闭着眼睛往前跑,昏昏迷迷,可是他还是死盯着我……残忍,凶暴。”加耶夫是剧中滑稽的角色,其言语较浮夸、庸俗。其爱好打台球,术语中多为台球术语,从而表达内心想法,如“来了,来了……大家去睡吧。吃双“库”下中兜!白球双下……”他的口语和俗语运用较多,表现出部分旧地主精神世界空虚,好吃懒做的特点。
2.2《樱桃园》中的语言个性——认知层
认知层反映了语言主体看待世界的看法,是语言主体对世界的系统认识。认知层的层级单位是概念、思想、观点,文学作品的主要思想凝结在这一层。
《樱桃园》故事发生在19世纪中叶之后的俄罗斯。在经历法国大革命洗礼后,近代工业革命,启蒙主义思想,资本主义蔓延整个欧洲大陆,而此时的俄罗斯仍在沙皇专制统治控制之下。契诃夫戏剧没有明显的批评与褒扬,但在字里行间又能让人感受到其思想的主流价值观:樱桃园的主人加耶夫和郎涅夫斯卡雅代表着封建贵族,他们已成为生活的蛀虫,在经济衰落的形势下仍然过着荒唐糜烂的生活,这种生活在新事物取代旧事物的历史的滚滚车轮中必将被淘汰。《樱桃园》中契诃夫没有把本应成为戏剧中最具有戏剧性的、决定樱桃园命运的拍卖会现场的情境搬上舞台,寓意着新旧的更替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这种更替是潜移默化的而非轰轰烈烈的。新兴资产阶级罗巴辛虽得到樱桃园,然而特罗菲莫夫这一充满正义感的新生代表呐喊出:“整个俄罗斯是我们的花园,我们要建立起一个新花园,比现在的还美丽”,“再也不能这样生活下去了!”的口号。这代表俄罗斯劳苦大众的呐喊正是俄罗斯人民对未来的新的探索与向往,正是戏剧最根本的冲突表现。
2.3《樱桃园》中的语言个性——语用层
交际活动需求是该层级的基本单位。苏联心理学界曾对交际过程划分出三个基本方面:交际方面(建立和发展交流),相互作用(交换信息,为共同的活动制定策略),感知方面(感受和理解他人)。[]先例现象是语用层的基本单位——交际需求的语言关联体,也是该层级的恒量部分。先例现象包含先例文本、先例名、先例情境等。《樱桃园》在俄罗斯文化中已经为人熟知,其中的经典台词也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先例话语:
“…Голоднаясобакаверуеттольковмясо…”(СимеоновПищик)
……饿狗只想找肉吃……(西棉昂诺夫——毕希克)
这句话指不能相信空头允诺。如:“ВразделеСвадьба,Венчание,БракнавопросГолоднаясобакавериттольковмясо.АВывочто?заданныйавторомЛетаюпонастроениюлучшийответэтоЯверювовсехнрошее.Иэтониразунеподводило.”
参考文献:
[1]КарауловЮ.Н.Русскаяязыковаяличностьизадачиееизучения//Языкиличность.Москва:Наука,1989.С.3.
[2]刘功成.论契诃夫小说的戏剧特点.[J].职大学刊.1996,3:80-82
[3]王瑞洋.契诃夫剧作《樱桃园》人物形象分析.[J].戏剧众论.2016,3:19-21
关键词:语言个性樱桃园语义层认知层语用层
1、什么是语言个性理论
1.1语言个性的含义及产生
“语言个性是指决定一个人生成、理解言语作品的能力与特征的总和,其语言作品(话语)在1)语言结构的繁简程度、2)反映现实深浅程度、3)目的意义上有所区别。”[]卡拉乌洛夫于1987年出版的《俄语与语言个性》是语言个性理论的理论基础,标志着语言个性理论正式形成。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已经从对语言客体研究转化为对语言主体研究;从对狭义语言能力的研究转化为对广义语言能力的研究;从对文本平面研究转向对文本立体研究;从语言单一研究范式转化为对多种范式综合运用;从对语言类型的普世性研究转化为对个体语言研究的完整体系。
1.2语言个性理论对文本研究的意义
语言个性理论对文本研究有重要理论意义、方法意义和实践意义。传统文本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具体方面进行:作家的遣词造句、作品结构、文学形象、修辞手法等。语言个性理论则从全新角度对文本进行分析,既从微观又从宏观对文本进行全方位多层次跨领域的立体式研究。从以词汇为单位的语义层级再到概念、思想、观点等为单位的认知层级再到交际活动需求为单位的语用层级,三个层级都以各自的恒量从侧面反映一个作家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用全新视角解读文本,发掘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与对世界发展的轨道的设想。是真正发人深省的深层次解读。
1.3语言个性的建构模式
语言个性分为三个层级:言语语义层、认知层、语用层。
言语语义层是最基础的一环,构成要素:单位是词汇;单位关系主要为聚合关系、组合关系、联想关系;定型组合为词组、套话等。体现个人对语言的掌握能力。
认知层构成要素:单位是概念、思想、观点;单位关系为世界景观;定型组合为至理名言、成语、谚语、俗语、定义等。该层级表现语言主体形成的关于世界系统的认识,即语言世界图景。
语用层的构成要素:单位是交际活动需求;单位关系是多层级语义场,交际网;定型组合为先例文本。
三个层级相互交织,相互作用,缺一不可,共同构成语言个性。
2、《樱桃园》中的语言个性
2.1《樱桃园》中的语言个性——语义层
“戏剧”“必须具备”的几个“条件”:第一、要有一个以上的人物,要有完整的故事,有矛盾冲突,能说明人与人的关系;第二、用人来表演——通过贯串的动作和语言(包括朗诵歌唱对话);第三、在一定的地方、一定的时间内演给观众看;第四、戏剧是根据以上三项条件在舞台上表演的集体艺术;第五、戏剧是综合艺术(戏剧艺术刚一形成就是带综合性的,由简单趋于复杂);第六、戏剧是可以保留下来反复演出的。语言在戏剧表演中的作用不可小觑,将文本中主要角色的直接引语和内心语言作为研究材料,在此通过分析主要角色个性语汇构素,即分析词频、词汇使用的多样性、词汇的修辞运用、关键词等,揭示具体的语言个性的语汇构成;通过对比各个角色言语使用中的高频词、共同高频词的联想语义网、语汇语义中心及其聚合体、动词的使用形式的异同,分析戏剧中人物角色之间互动过程中的语汇特点,进而分析语汇特点与该个性的认知层和语用层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对个体的语言做出全面评定。
剧中郎涅夫斯卡娅的语言多故意吸引人的注意力,修饰语以抒情为主,多用富有激情的比喻句,如:“哦,我的孽可就造大了……我瞎糟蹋钱,像一个疯子,嫁了一个男人,他什么事都不會做,只会背一屁股债。我丈夫喝香槟酒,活活糟蹋死的——他喝得真可怕,——不幸我有爱上了另外一个男人,和他一同私奔;就在那个当口——那是我第一次受到惩罚,好比一个闷心雷打在我头上——就在那边河里……我的孩子淹死了,后来我就跑到外国,断然决然地漂泊到远方,打算永远不回来,永远不再见到这条河……我闭着眼睛往前跑,昏昏迷迷,可是他还是死盯着我……残忍,凶暴。”加耶夫是剧中滑稽的角色,其言语较浮夸、庸俗。其爱好打台球,术语中多为台球术语,从而表达内心想法,如“来了,来了……大家去睡吧。吃双“库”下中兜!白球双下……”他的口语和俗语运用较多,表现出部分旧地主精神世界空虚,好吃懒做的特点。
2.2《樱桃园》中的语言个性——认知层
认知层反映了语言主体看待世界的看法,是语言主体对世界的系统认识。认知层的层级单位是概念、思想、观点,文学作品的主要思想凝结在这一层。
《樱桃园》故事发生在19世纪中叶之后的俄罗斯。在经历法国大革命洗礼后,近代工业革命,启蒙主义思想,资本主义蔓延整个欧洲大陆,而此时的俄罗斯仍在沙皇专制统治控制之下。契诃夫戏剧没有明显的批评与褒扬,但在字里行间又能让人感受到其思想的主流价值观:樱桃园的主人加耶夫和郎涅夫斯卡雅代表着封建贵族,他们已成为生活的蛀虫,在经济衰落的形势下仍然过着荒唐糜烂的生活,这种生活在新事物取代旧事物的历史的滚滚车轮中必将被淘汰。《樱桃园》中契诃夫没有把本应成为戏剧中最具有戏剧性的、决定樱桃园命运的拍卖会现场的情境搬上舞台,寓意着新旧的更替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这种更替是潜移默化的而非轰轰烈烈的。新兴资产阶级罗巴辛虽得到樱桃园,然而特罗菲莫夫这一充满正义感的新生代表呐喊出:“整个俄罗斯是我们的花园,我们要建立起一个新花园,比现在的还美丽”,“再也不能这样生活下去了!”的口号。这代表俄罗斯劳苦大众的呐喊正是俄罗斯人民对未来的新的探索与向往,正是戏剧最根本的冲突表现。
2.3《樱桃园》中的语言个性——语用层
交际活动需求是该层级的基本单位。苏联心理学界曾对交际过程划分出三个基本方面:交际方面(建立和发展交流),相互作用(交换信息,为共同的活动制定策略),感知方面(感受和理解他人)。[]先例现象是语用层的基本单位——交际需求的语言关联体,也是该层级的恒量部分。先例现象包含先例文本、先例名、先例情境等。《樱桃园》在俄罗斯文化中已经为人熟知,其中的经典台词也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先例话语:
“…Голоднаясобакаверуеттольковмясо…”(СимеоновПищик)
……饿狗只想找肉吃……(西棉昂诺夫——毕希克)
这句话指不能相信空头允诺。如:“ВразделеСвадьба,Венчание,БракнавопросГолоднаясобакавериттольковмясо.АВывочто?заданныйавторомЛетаюпонастроениюлучшийответэтоЯверювовсехнрошее.Иэтониразунеподводило.”
参考文献:
[1]КарауловЮ.Н.Русскаяязыковаяличностьизадачиееизучения//Языкиличность.Москва:Наука,1989.С.3.
[2]刘功成.论契诃夫小说的戏剧特点.[J].职大学刊.1996,3:80-82
[3]王瑞洋.契诃夫剧作《樱桃园》人物形象分析.[J].戏剧众论.2016,3: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