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在推进知识产权强国建设中不断进行改革,各地各部门正在积极寻找突破口,深化知识产权文化建设的改革。在全媒体背景下,知识产权文化建设有了新的特征,而媒介的融合在一定程度上为我国知识产权文化建设搭建了更广阔的发展平台。我们可以将全媒体时代媒介载体的多样性与知识产权文化建设的复杂性联系起来,使受众在开放和共享的环境下,认识、认可、信任和接纳知识产权文化,融入知识产权文化建设的氛围,增强体验感和情感粘性。
【关键词】全媒体;知识产权文化;媒介策略
【基金项目】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项目 《全媒体背景下知识产权建设的媒介策略研究》(项目号:19B630004)
中图分类号:TN94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46/j.issn.1673-0348.2020.21.046
1. 全媒體背景下知识产权文化建设的内涵
1.1 知识产权文化建设
1.1.1 知识产权文化的内涵
文化体现出的是人类社会的创造能力,因此从广义上来说,知识产权文化是与知识产权领域相关的一切;狭义的知识产权文化是指在知识产权实践过程中人们的认知以及对知识产权尊重的氛围和规则。
1.1.2 知识产权文化建设的特征
第一,积极适应本国国情。知识产权文化虽然起源于西方,但是在建设它的过程中要根植于自己的土壤,调整知识产权文化建设的氛围以适应本国的整体人文氛围。
第二,健全知识产权法制保障。过去,对于实打实、看的见的发明专利我们国家的保护日渐成熟,但是对于精神层面知识产权文化的形成更多的是存在于道德约束上。这就需要从制度和法律上指明,任何形式的知识都是收到保护的,知识产权制度的明确是知识产权文化建设的保证。
第三,激发知识产权主体的积极性。建设知识产权文化,离不开具体的知识产权主体——企事业单位。企事业单位在实际工作中,对与知识产权的需要和利用数量极大、范围极广,是知识产权文化建设的基本阵地。
1.2 全媒体与知识产权文化建设的关系
在媒介融合背景下,信息传播的方式更加多样。准确把握全媒体发展的新变化,并有效的利用它开展知识产权文化建设,将对知识产权事业发展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
在全媒体时代,一个人既可以是信息的获得者,也可以是信息的发布者,信息的传递不再单向和自上而下,当然,也正是受到全媒体这种多元化与开放性特征的影响,海量的、缺乏监管的信息会出现越来越多的知识产权问题。综上,全媒体与知识产权文化建设的关系是相互影响,彼此促进的。
2. 我国知识产权文化的现状与问题
近年来,随着知识产权政策的制定与宣传、典型案例的报道,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知识产权有所了解,知识产权的主体也对自身权益日渐重视,并对如何获取权益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例如,知识产权的最大主体——知识分子,从认为“偷书不算偷到对版税问题“一问到底”,传统士大夫似的认知已经有了相当的改变,知识产权文化逐步形成。此外,国家、地区、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多层面,也已经从多个角度对知识产权文化的建设和人才的培养做出了论述,全面开展研究工作。但是,我国的传统文化、历史遗留下来的思想观念和风气等,都对现代知识产权文化塑造产生了不小的阻力。
2.1 中西方差异引发知识产权文化传播阻力
知识产权由西方引入,西方文化、国情与本国文化、国情产生碰撞,从而会使知识产权文化在中国的传播遇到阻力。
2.2 知识产权文化界定模糊
当前,社会大众对知识产权文化的界定比较模糊,业界也没有统一的说法。例如针对一篇具体的文章,或一项专利,人们虽然能清楚的知道其属于知识产权保护范畴,但具体属于知识产权哪一领域、如何保护等不够清晰。
2.3 对文化创意产业的知识产权保护不足
对于文化创意产业的知识产权保护,国家在立法层面上稍显滞后,虽然目前开始了对文化创意产业保护的宣传,但宣传的范围不够广,宣传内容不够全面。因此,人们在面对文化创意产业时,并不会主动产生保护意识,同时文化创意产业的主体维权意识较弱,这不但容易伤害他人的知识产权权益,也容易让自身权益受到伤害。
2.4 网络知识产权执法的专业性和执法力度有待提高
网络技术的成熟以及各种APP的涌现,激发了人们的创作热情,这就在知识产权方面提出了新的诉求。新的传播方式,一方面为信息交流制造了机会和平台,另一方面也使得知识产权侵权更加广泛。近些年,网络知识产权生态环境虽然有了很大改进,但是网络知识产权的侵权手段也不断升级,从直接变为隐蔽。因此,网络知识产权比传统知识产权更加复杂,亟需提高其评价体系的科学性、提升执法人员的素质。
3. 全媒体背景下知识产权文化建设的媒介策略
在全媒体背景下,不同领域、不同背景的受众交流方式更加直接,交流的领域更加广范,知识产权文化建设被赋予了新的特征,知识产权文化建设的载体更加多样,从传统的报纸、广播、电视逐渐转向新媒体和各种媒体的融合。
3.1 大数据清晰知识产权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在全媒体时代,社会逐渐迈入了大数据阶段,人们对一件事物的了解往往需要数据的支撑。在知识产权领域,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受众的满意度、改变行业格局,可以说有知识产权应用的地方,都会产生知识产权的数据资源。知识产权文化建设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借助大数据:
3.1.1 大数据检索知识产权资源 大数据的智能化可以为人们查询商标、专利、版权提供海量的资源,并进行数据对比,减轻工作强度。
3.1.2 大數据分析知识产权数据
在进行知识产权的转化时,掌握相关数据就是掌握了先机,大数据可以帮助企业获取更有价值的信息。
3.1.3 大数据进行知识产权评估
大数据的核心价值在于分析,这种分析是直观而又可信的。可以说,相比于现有的评估体系,大数据的分析模式在知识产权文化价值的评估上将会更加客观和全面,也更具针对性。
3.2 媒介融合提升知识产权文化体验
受众在参与某件事的时候,会融入自己的先主观判断,产生相应的感官刺激,进而被带入到一定的情境或氛围之中。因此受众的直接体验是知识产权文化氛围营造的关键,而传播方式不同会带来体验的不同。
在全媒体时代,传播媒介与每一个人的生活体验都密不可分,各种媒体的融合和创造产生了全新的媒介感官体验:知识产权文化的建设既可以通过广播、电视之类的传统媒体平台,也可以通过手机等新媒体平台进行传输和引导;受众在认识和接受知识产权文化的时候,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传播媒介以及符合自身心理需求的内容。
3.3 差异化利用多种媒体打造知识产权文化影响力
知识产权文化的影响力是在权威度和信任度的基础上产生的,随之而来的就是受众的美誉和忠诚。
3.3.1 利用传统媒体打造权威而可信的知识产权文化建设内容
全媒体时代,信息渠道的多样化在带来信息丰富的同时,也带来了信息内容的泛滥和信息来源的不可控,这个时候就需要传统媒体站出来,将经过判断和筛选的权威而又可信任的信息传递给受众。对于知识产权文化来说,专业性的内容是受众认知进而认可的基础,更是知识产权文化树立权威权、获得信任的立足点。知识产权文化要想从内容上权威而可信,必须在纷繁杂乱的信息中进行筛选,抓住知识产权热点问题和前瞻研究,找到最有价值、最可靠的信息以满足受众对知识产权政策及相关领域的急切需求。同时,知识产权文化建设与传统媒体的合作要找到契合的点。比如,新闻资讯类节目可以权威的传递知识产权战略、政策等信息;新闻调查类节目可以通过采访、评论等形式挖掘知识产权保护的典型案例和成功经验;生活服务类节目可以向受众普及知识产权知识,打造知识产权服务平台等。
3.3.2 利用新媒体打造丰富、互动性强的知识产权文化建设形式
要想使受众充分了解知识产权文化并接受它,务必将学术性、政策性强的信息转换为普通大众能接受的通俗语言,这就需要更加多样的媒介形态和传播形式。微博、微信、QQ、视频网站等都是目前人们生活中的常用社交媒体,在文化领域,很多科技期刊,纷纷建立微信公众平台,可以更好的宣传期刊、给作者和读者提供互动平台;在大众传播领域,《新闻联播》、政务媒体纷纷入驻抖音视频,树立了亲民的政治形象,可以在第一时间和受众进行沟通,收到及时的反馈,同时可以利用抖音巨大的“流量”提升网络影响力。
3.4 利用全媒体打造群众喜闻乐见的知识产权文化IP
最近几年,出现了一个新的词语——“IP”,这个词的本意就是“知识产权”,但是全媒体时代赋予了“IP”新的特征。第一,IP有着强大的“粉丝”市场。IP的价值在于它积累的“粉丝数”;第二,IP具有衍生性,它不仅指一个具体事物的知识产权,还包括这一个事物衍生品的知识产权,而现实生活中衍生品的影响力往往是巨大的,发展空间超乎想象。可以预见,打造知识产权文化IP会使受众对知识产权文化产生情感黏性,而IP的衍生性会使得知识产权文化影响力获得延伸。比如电视剧《陈情令》,本身是由一部网络小说改编,它借助各种媒体的力量,将自身的话题性无线扩大,衍生出一系列相关IP,提升了自身的价值和受众的品牌忠诚度。
知识产权文化建设可以利用全媒体资源进行专题策划,以讲座、沙龙、广播电视节目、社交媒体的推送、视频网站直播等形式,打造自己的IP,扩大影响力,营造知识产权文化氛围。
参考文献:
[1]鲍红.知识产权文化建设与发展论坛论文集[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3.
[2]魏铁.知识产权文化概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5.
[3]姜海洋.知识产权文化的本土化建构——以知识产权文化与传统文化关系为研究视角[J].学术论坛,2015,38(09):125-131.
[4]刘华,黄金池.文化治理视域下我国知识产权文化政策结构性优化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58(02):85-90.
[5]田磊,李宗辉.建设知识产权强国需要什么样的文化支撑[J].人民论坛,2018(11):125-127.
[6]赵志彬.中国知识产权文化的发展与展望[J].知识产权,2019(08):28-37.
[7]柴慧婕.“互联网+”背景下数字版权运维中的知识产权保护[J].人民论坛,2016(14):122-124.
作者简介:金婷(1984—),女,汉族,河南郑州人,硕士,现为河南工业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有声语言传播,节目主持艺术。
【关键词】全媒体;知识产权文化;媒介策略
【基金项目】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项目 《全媒体背景下知识产权建设的媒介策略研究》(项目号:19B630004)
中图分类号:TN94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46/j.issn.1673-0348.2020.21.046
1. 全媒體背景下知识产权文化建设的内涵
1.1 知识产权文化建设
1.1.1 知识产权文化的内涵
文化体现出的是人类社会的创造能力,因此从广义上来说,知识产权文化是与知识产权领域相关的一切;狭义的知识产权文化是指在知识产权实践过程中人们的认知以及对知识产权尊重的氛围和规则。
1.1.2 知识产权文化建设的特征
第一,积极适应本国国情。知识产权文化虽然起源于西方,但是在建设它的过程中要根植于自己的土壤,调整知识产权文化建设的氛围以适应本国的整体人文氛围。
第二,健全知识产权法制保障。过去,对于实打实、看的见的发明专利我们国家的保护日渐成熟,但是对于精神层面知识产权文化的形成更多的是存在于道德约束上。这就需要从制度和法律上指明,任何形式的知识都是收到保护的,知识产权制度的明确是知识产权文化建设的保证。
第三,激发知识产权主体的积极性。建设知识产权文化,离不开具体的知识产权主体——企事业单位。企事业单位在实际工作中,对与知识产权的需要和利用数量极大、范围极广,是知识产权文化建设的基本阵地。
1.2 全媒体与知识产权文化建设的关系
在媒介融合背景下,信息传播的方式更加多样。准确把握全媒体发展的新变化,并有效的利用它开展知识产权文化建设,将对知识产权事业发展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
在全媒体时代,一个人既可以是信息的获得者,也可以是信息的发布者,信息的传递不再单向和自上而下,当然,也正是受到全媒体这种多元化与开放性特征的影响,海量的、缺乏监管的信息会出现越来越多的知识产权问题。综上,全媒体与知识产权文化建设的关系是相互影响,彼此促进的。
2. 我国知识产权文化的现状与问题
近年来,随着知识产权政策的制定与宣传、典型案例的报道,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知识产权有所了解,知识产权的主体也对自身权益日渐重视,并对如何获取权益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例如,知识产权的最大主体——知识分子,从认为“偷书不算偷到对版税问题“一问到底”,传统士大夫似的认知已经有了相当的改变,知识产权文化逐步形成。此外,国家、地区、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多层面,也已经从多个角度对知识产权文化的建设和人才的培养做出了论述,全面开展研究工作。但是,我国的传统文化、历史遗留下来的思想观念和风气等,都对现代知识产权文化塑造产生了不小的阻力。
2.1 中西方差异引发知识产权文化传播阻力
知识产权由西方引入,西方文化、国情与本国文化、国情产生碰撞,从而会使知识产权文化在中国的传播遇到阻力。
2.2 知识产权文化界定模糊
当前,社会大众对知识产权文化的界定比较模糊,业界也没有统一的说法。例如针对一篇具体的文章,或一项专利,人们虽然能清楚的知道其属于知识产权保护范畴,但具体属于知识产权哪一领域、如何保护等不够清晰。
2.3 对文化创意产业的知识产权保护不足
对于文化创意产业的知识产权保护,国家在立法层面上稍显滞后,虽然目前开始了对文化创意产业保护的宣传,但宣传的范围不够广,宣传内容不够全面。因此,人们在面对文化创意产业时,并不会主动产生保护意识,同时文化创意产业的主体维权意识较弱,这不但容易伤害他人的知识产权权益,也容易让自身权益受到伤害。
2.4 网络知识产权执法的专业性和执法力度有待提高
网络技术的成熟以及各种APP的涌现,激发了人们的创作热情,这就在知识产权方面提出了新的诉求。新的传播方式,一方面为信息交流制造了机会和平台,另一方面也使得知识产权侵权更加广泛。近些年,网络知识产权生态环境虽然有了很大改进,但是网络知识产权的侵权手段也不断升级,从直接变为隐蔽。因此,网络知识产权比传统知识产权更加复杂,亟需提高其评价体系的科学性、提升执法人员的素质。
3. 全媒体背景下知识产权文化建设的媒介策略
在全媒体背景下,不同领域、不同背景的受众交流方式更加直接,交流的领域更加广范,知识产权文化建设被赋予了新的特征,知识产权文化建设的载体更加多样,从传统的报纸、广播、电视逐渐转向新媒体和各种媒体的融合。
3.1 大数据清晰知识产权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在全媒体时代,社会逐渐迈入了大数据阶段,人们对一件事物的了解往往需要数据的支撑。在知识产权领域,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受众的满意度、改变行业格局,可以说有知识产权应用的地方,都会产生知识产权的数据资源。知识产权文化建设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借助大数据:
3.1.1 大数据检索知识产权资源 大数据的智能化可以为人们查询商标、专利、版权提供海量的资源,并进行数据对比,减轻工作强度。
3.1.2 大數据分析知识产权数据
在进行知识产权的转化时,掌握相关数据就是掌握了先机,大数据可以帮助企业获取更有价值的信息。
3.1.3 大数据进行知识产权评估
大数据的核心价值在于分析,这种分析是直观而又可信的。可以说,相比于现有的评估体系,大数据的分析模式在知识产权文化价值的评估上将会更加客观和全面,也更具针对性。
3.2 媒介融合提升知识产权文化体验
受众在参与某件事的时候,会融入自己的先主观判断,产生相应的感官刺激,进而被带入到一定的情境或氛围之中。因此受众的直接体验是知识产权文化氛围营造的关键,而传播方式不同会带来体验的不同。
在全媒体时代,传播媒介与每一个人的生活体验都密不可分,各种媒体的融合和创造产生了全新的媒介感官体验:知识产权文化的建设既可以通过广播、电视之类的传统媒体平台,也可以通过手机等新媒体平台进行传输和引导;受众在认识和接受知识产权文化的时候,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传播媒介以及符合自身心理需求的内容。
3.3 差异化利用多种媒体打造知识产权文化影响力
知识产权文化的影响力是在权威度和信任度的基础上产生的,随之而来的就是受众的美誉和忠诚。
3.3.1 利用传统媒体打造权威而可信的知识产权文化建设内容
全媒体时代,信息渠道的多样化在带来信息丰富的同时,也带来了信息内容的泛滥和信息来源的不可控,这个时候就需要传统媒体站出来,将经过判断和筛选的权威而又可信任的信息传递给受众。对于知识产权文化来说,专业性的内容是受众认知进而认可的基础,更是知识产权文化树立权威权、获得信任的立足点。知识产权文化要想从内容上权威而可信,必须在纷繁杂乱的信息中进行筛选,抓住知识产权热点问题和前瞻研究,找到最有价值、最可靠的信息以满足受众对知识产权政策及相关领域的急切需求。同时,知识产权文化建设与传统媒体的合作要找到契合的点。比如,新闻资讯类节目可以权威的传递知识产权战略、政策等信息;新闻调查类节目可以通过采访、评论等形式挖掘知识产权保护的典型案例和成功经验;生活服务类节目可以向受众普及知识产权知识,打造知识产权服务平台等。
3.3.2 利用新媒体打造丰富、互动性强的知识产权文化建设形式
要想使受众充分了解知识产权文化并接受它,务必将学术性、政策性强的信息转换为普通大众能接受的通俗语言,这就需要更加多样的媒介形态和传播形式。微博、微信、QQ、视频网站等都是目前人们生活中的常用社交媒体,在文化领域,很多科技期刊,纷纷建立微信公众平台,可以更好的宣传期刊、给作者和读者提供互动平台;在大众传播领域,《新闻联播》、政务媒体纷纷入驻抖音视频,树立了亲民的政治形象,可以在第一时间和受众进行沟通,收到及时的反馈,同时可以利用抖音巨大的“流量”提升网络影响力。
3.4 利用全媒体打造群众喜闻乐见的知识产权文化IP
最近几年,出现了一个新的词语——“IP”,这个词的本意就是“知识产权”,但是全媒体时代赋予了“IP”新的特征。第一,IP有着强大的“粉丝”市场。IP的价值在于它积累的“粉丝数”;第二,IP具有衍生性,它不仅指一个具体事物的知识产权,还包括这一个事物衍生品的知识产权,而现实生活中衍生品的影响力往往是巨大的,发展空间超乎想象。可以预见,打造知识产权文化IP会使受众对知识产权文化产生情感黏性,而IP的衍生性会使得知识产权文化影响力获得延伸。比如电视剧《陈情令》,本身是由一部网络小说改编,它借助各种媒体的力量,将自身的话题性无线扩大,衍生出一系列相关IP,提升了自身的价值和受众的品牌忠诚度。
知识产权文化建设可以利用全媒体资源进行专题策划,以讲座、沙龙、广播电视节目、社交媒体的推送、视频网站直播等形式,打造自己的IP,扩大影响力,营造知识产权文化氛围。
参考文献:
[1]鲍红.知识产权文化建设与发展论坛论文集[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3.
[2]魏铁.知识产权文化概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5.
[3]姜海洋.知识产权文化的本土化建构——以知识产权文化与传统文化关系为研究视角[J].学术论坛,2015,38(09):125-131.
[4]刘华,黄金池.文化治理视域下我国知识产权文化政策结构性优化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58(02):85-90.
[5]田磊,李宗辉.建设知识产权强国需要什么样的文化支撑[J].人民论坛,2018(11):125-127.
[6]赵志彬.中国知识产权文化的发展与展望[J].知识产权,2019(08):28-37.
[7]柴慧婕.“互联网+”背景下数字版权运维中的知识产权保护[J].人民论坛,2016(14):122-124.
作者简介:金婷(1984—),女,汉族,河南郑州人,硕士,现为河南工业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有声语言传播,节目主持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