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日常交流中会广泛使用称谓语,许多国内外学者都从不同角度对称谓语进行过研究。文章以《红楼梦》中对贾宝玉的称谓为语料,来研究社会关系和情感原则对贾宝玉称谓选择的影响。
关键词:称谓语;社会关系;情感原则
1.称谓语的定义
一般说来,称谓语是“人们由于亲属和别的方面的相互关系,以及由于身份、职业等而得来的名称”。由此看出,称谓语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符号,它不但具有一般符号所具有的指称功能,还可反映交际双方的某种关系,如平等、疏远、亲近等关系,反映交际双方的身份、年龄、职业等特征,展示说话人的思想、感情、态度等。
《红楼梦》反映了封建礼教的毒害和作为礼仪之邦的中国的传统文化精华, 贾宝玉作为《红楼梦》的主人公,对他的称谓语的研究更具有代表意义。
2.社会关系对贾宝玉称谓选择的影响
称谓原则是由社会关系决定的。传承上千年的宗法制度和伦理道德观念发展到清代,得到进一步加强,反映到称谓语上,它要求必须严格遵守“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者也”(《荀子·富国》)的原则,我们称这种原则为等差原则。“比……有权势”“比……富有”“比……年长”“是……的家长”“是……的雇主”,所有这些关系带都有明显的等级差别或身份规定性,它们都是不对称的,都具有等差性。例如:贾政因问道:“跟宝玉的是谁?”……嚇的李贵忙双膝跪下,……又回说:“哥儿已念到第三本《诗经》……”
在以上贾政和李贵的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出社会关系对贾宝玉称谓选择的影响。贾政是贾宝玉的父亲,地位高于宝玉,所以他可以直呼宝玉的名字,但是李贵是贾宝玉的仆人,他在社会地位上低于宝玉,所以他要尊称宝玉为“哥儿”。
3.情感原则对贾宝玉称谓选择的影响
称谓的选择不仅受社会关系的影响,也受会话双方亲疏关系的影响。情感原则是指人与人相互称呼时,讲究亲疏远近,注重关系的融洽和情感的交流,从“情感”和“关系”的角度选择称谓语来称呼对方。在汉语传统社会中,称呼人的最大讲究就是讲究亲疏远近,讲究情感是否深厚,因此在选择称谓语的时候,不管是亲人、朋友还是陌生人,人们一般都选用带有情感色彩的称谓语来称呼对方,所以很多时候称谓语的选择受双方关系远近和情感深厚程度的影响。例如:
麝月翻身,打个哈欠,笑道:“他叫袭人,与我有什么相干!”因问:“做什么?” 宝玉说:“要吃茶。”
麝月笑道:“你们两个都别睡,说着话儿,我出去走走回来。”
以上是麝月如何称呼宝玉的两个例子。在第一个对话中,麝月在与宝玉对话时没有用称呼语,而通常只有地位高的人称呼地位低的人才可以不用称呼语。在第二个对话中,麝月称呼晴雯和宝玉为“你们”,事实上麝月这样称呼是很不合适的,因为晴雯和宝玉并不处在同一个社会地位,通常社会地位低的人是不能和社会地位高的人一同被称为“你们”的。但是在日常对话中,除了要考虑社会关系、情感因素,会话双方的亲疏关系也是影响称谓语选择的重要因素。麝月和晴雯都是宝玉身边的贴身侍女,她们和宝玉从小一起长大,关系很亲密,所以她们在非正式场合可以这样称呼宝玉。
再看下面一个例子:
晴雯道:“这话只等宝玉来问他,与我们无关。”那媳妇冷笑道:“我有胆问他去?他那一件事,不是听姑娘们的调停?他纵依了,姑娘们不依,也未必中用。比如方才说话,虽背地里,姑娘们就直接叫他的名字,在姑娘们就使得,在我们就成了野人了!”
在这个对话中,晴雯因坠儿偷窃和坠儿的养母吵架。晴雯直呼宝玉名字,被坠儿养母嘲笑。从这里,我们可以明显看出晴雯虽社会地位低于宝玉,但因是宝玉贴身侍女,关系亲密,所以可以直呼宝玉名字而不会被责怪,但是其他仆人并不能直呼宝玉名字,因为他们社会地位低于宝玉且和宝玉情感关系疏远。
当然,社会地位和情感原则之间是存在冲突的,这时如何选择称谓语可能是一道难解的“方程式”。相对来说,最佳的称谓方式应该是既尊重对方又不失身份,还能比较准确地体现双方的关系,也就是说,兼顾社会关系和情感原则。
参考文献:
[1]陈毅平.《红楼梦》会话中的称呼语[J].修辞学习,2007(4): 54-57.
[2]卫志强.称呼的类型及其语用特点[J].世界汉语教学,1994(2): 10-15.
关键词:称谓语;社会关系;情感原则
1.称谓语的定义
一般说来,称谓语是“人们由于亲属和别的方面的相互关系,以及由于身份、职业等而得来的名称”。由此看出,称谓语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符号,它不但具有一般符号所具有的指称功能,还可反映交际双方的某种关系,如平等、疏远、亲近等关系,反映交际双方的身份、年龄、职业等特征,展示说话人的思想、感情、态度等。
《红楼梦》反映了封建礼教的毒害和作为礼仪之邦的中国的传统文化精华, 贾宝玉作为《红楼梦》的主人公,对他的称谓语的研究更具有代表意义。
2.社会关系对贾宝玉称谓选择的影响
称谓原则是由社会关系决定的。传承上千年的宗法制度和伦理道德观念发展到清代,得到进一步加强,反映到称谓语上,它要求必须严格遵守“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者也”(《荀子·富国》)的原则,我们称这种原则为等差原则。“比……有权势”“比……富有”“比……年长”“是……的家长”“是……的雇主”,所有这些关系带都有明显的等级差别或身份规定性,它们都是不对称的,都具有等差性。例如:贾政因问道:“跟宝玉的是谁?”……嚇的李贵忙双膝跪下,……又回说:“哥儿已念到第三本《诗经》……”
在以上贾政和李贵的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出社会关系对贾宝玉称谓选择的影响。贾政是贾宝玉的父亲,地位高于宝玉,所以他可以直呼宝玉的名字,但是李贵是贾宝玉的仆人,他在社会地位上低于宝玉,所以他要尊称宝玉为“哥儿”。
3.情感原则对贾宝玉称谓选择的影响
称谓的选择不仅受社会关系的影响,也受会话双方亲疏关系的影响。情感原则是指人与人相互称呼时,讲究亲疏远近,注重关系的融洽和情感的交流,从“情感”和“关系”的角度选择称谓语来称呼对方。在汉语传统社会中,称呼人的最大讲究就是讲究亲疏远近,讲究情感是否深厚,因此在选择称谓语的时候,不管是亲人、朋友还是陌生人,人们一般都选用带有情感色彩的称谓语来称呼对方,所以很多时候称谓语的选择受双方关系远近和情感深厚程度的影响。例如:
麝月翻身,打个哈欠,笑道:“他叫袭人,与我有什么相干!”因问:“做什么?” 宝玉说:“要吃茶。”
麝月笑道:“你们两个都别睡,说着话儿,我出去走走回来。”
以上是麝月如何称呼宝玉的两个例子。在第一个对话中,麝月在与宝玉对话时没有用称呼语,而通常只有地位高的人称呼地位低的人才可以不用称呼语。在第二个对话中,麝月称呼晴雯和宝玉为“你们”,事实上麝月这样称呼是很不合适的,因为晴雯和宝玉并不处在同一个社会地位,通常社会地位低的人是不能和社会地位高的人一同被称为“你们”的。但是在日常对话中,除了要考虑社会关系、情感因素,会话双方的亲疏关系也是影响称谓语选择的重要因素。麝月和晴雯都是宝玉身边的贴身侍女,她们和宝玉从小一起长大,关系很亲密,所以她们在非正式场合可以这样称呼宝玉。
再看下面一个例子:
晴雯道:“这话只等宝玉来问他,与我们无关。”那媳妇冷笑道:“我有胆问他去?他那一件事,不是听姑娘们的调停?他纵依了,姑娘们不依,也未必中用。比如方才说话,虽背地里,姑娘们就直接叫他的名字,在姑娘们就使得,在我们就成了野人了!”
在这个对话中,晴雯因坠儿偷窃和坠儿的养母吵架。晴雯直呼宝玉名字,被坠儿养母嘲笑。从这里,我们可以明显看出晴雯虽社会地位低于宝玉,但因是宝玉贴身侍女,关系亲密,所以可以直呼宝玉名字而不会被责怪,但是其他仆人并不能直呼宝玉名字,因为他们社会地位低于宝玉且和宝玉情感关系疏远。
当然,社会地位和情感原则之间是存在冲突的,这时如何选择称谓语可能是一道难解的“方程式”。相对来说,最佳的称谓方式应该是既尊重对方又不失身份,还能比较准确地体现双方的关系,也就是说,兼顾社会关系和情感原则。
参考文献:
[1]陈毅平.《红楼梦》会话中的称呼语[J].修辞学习,2007(4): 54-57.
[2]卫志强.称呼的类型及其语用特点[J].世界汉语教学,1994(2): 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