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来源 :学生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ncec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学生一旦对语文产生兴趣,学习时就再也不会感到是一种精神负担,而会觉得是一种乐趣,他们就会主动地、积极地获取语文知识,锻炼语文技能。因而说促进语文学习的提高,就着眼于“寓学于乐,寓乐于学”,结合这种情况,下面就联系自身的实践来谈谈如何实现这一点。
  一、教学形式要多样,避免程式化
  一些学生不喜欢上语文课,如果问其原因,多数人都会说,每课书都是介绍时代背景、分段、总结段意、总结中心思想和写作特点,老是这一套,真没意思。如果以这种程式化的方法上语文课,每节课都是老面孔,不要说学生不感兴趣,教师自己也会觉得枯燥乏味的。
  语文教师应当根据青少年学生的悦新好奇的心理特征,千方百计地避免教学程式化,力求教学形式多样化,让学生经常有一种新鲜感。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选择适当的教学形式。因此,在具体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根据不同的课文使用不同的教学形式,有的让学生编课本剧,如学《晏子使楚》;有的让学生画一画,如学古诗《钱塘湖春行》;有的可借助多媒体课件,如在教学《春》一课时,借助课件展现春草图,春花图,春雨图,同时播放声情并茂的课文录音朗读。图像和声音并用,把文字变得生动形象,创造一种审美时空。
  总之,只有教学形式新颖多样,才能使学生日渐感到上语文课是新鲜活泼、充满乐趣的,而不是枯燥乏味的。
  二、引发疑问,激起求知兴趣
  用疑问激发求知兴趣,可以吸引学生寻根究底,深入到学科知识的内核中去,从而成为不断催发智能的刺激。
  引发疑问的方法有以下两种:
  (1)于平淡无奇处引疑。许多白话课文,乍看起来,似乎一目了然,平淡无奇,学生浮光掠影地读一读,不知其中奥妙,常常兴味索然。如能引导学生寻根究底,见其自读之未见,闻其自学之未闻,学习兴趣定然激增。这就需要教师于平淡无奇处引疑。
  (2)于新知与旧知的比较中引疑。引导学生把新知与旧知作比较,可用旧知推导新知,把新知识纳入原有的知识结构中去,不断增长知识信息量。如教读《为了忘却的纪念》教师应提出一个问题:同样描写月光如水,为什么《荷塘月色》中“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用的是“泻”字,而《为了忘却的纪念》中“月光如水照缁衣”用的是“照”字,能不能互相调换?为什么?经过热烈争论之后,学生会认识到:前者用动静结合的手法,表现了月夜下面荷塘的生机,后者强调了“瞰”,表现了白色恐怖下深夜的死寂。两者都恰当地表现了作者的真情实感。通过这样比较,学生不仅懂得了“泻”和“照”的妙用,而且懂得了锤炼词句要和文章表达的感情色彩相吻合。这就从点滴知识上升到规律性知识了。经常这样激疑生趣,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积极性定会与日俱增。
  三、引进“活水”,与时俱进,开拓学生视野
  语文教学内容,不能满足于课本,因为课本受编辑出版时间和篇幅限制,不可能选入最新时文和收进教学所需的全部内容。现行语文教材中相当数量的课文是几十年前,甚至数百年前的旧文章。这些“传统课文”确实文质兼美,艺术精湛。然而美则美矣,但缺少是大精神,如果师生总是在过去的生活气息里徘徊,天长日久,难免让人觉得乏味。教师应该结合课文内容,适当地引进一些新的信息,或紧扣教学目标,扩充阅读一些最新时文,讲一些名人故事,渗透些教育学、心理学等知识,把学生的学习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四、练习或问答有一定的深度和难度,使学生不断体验到克服困难的乐趣
  练习或作业过浅过易,学生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完成,激不起思维活力,引不起学习兴趣;若过深过难,学生费尽九牛二虎之力,仍不得其解者,必然挫伤其积极性,自然也不会使他们感兴趣。只有那种有一定深度和难度,经过努力探索之后,又能解决的问题,才能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引起浓厚的兴趣。
  教学内容过深过浅或过难过易都不能满足需要,都会妨碍学习兴趣的形成和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备课时深入钻研教材,熟悉学生的实际水平,准确把握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精心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
  五、教学语言准确、鲜明、生动、风趣
  语言是教师最重要的教学工具。教师如果掌握不好教学语言,就无法把课讲得清楚、明白、生动、有趣,自然也就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要成功,因素固然有许多,但如果教师不善于运用教学语言,则其他一切因素的功用都会大大削弱。教师讲课语言简洁明了,就能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讲话生动形象,就能使抽象的东西具体化;语言感情真挚、充沛,就能打动人心,感人肺腑,能在学生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以致终生难忘。可以说,掌握好教学语言,是教师一切基本功中最重要的基本功。
  六、使学生经常享受到成功的欢乐
  为了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欢乐,就要创造条件,使每一个教学生有获得成功的机会。这就是说,教师在提出问题和评讲作业的时候,要请水平较高的学生回答一些难题,让水平较低的学生回答那些比较容易的题目。这样,便能与被提问者的水平相适应,使每个人都有可能取得成功。
  为了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欢乐,学生在回答问题或完成作业的过程中遇到困难的时候,教师应适时地、恰到好处地、巧妙地给以启发指点,使学生能够完成任务。这就是说,当学生处于“山重水复疑无路”之时,一经点拨便能使他们感到“柳暗花明又一村”而豁然开朗,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兴趣是成功的先导,一个成功的教师就是要做学生头脑里火把的点燃者。因为浓厚的学习兴趣,是调动学生学习语文主动性和积极性的重要条件,也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必要条件,决不可等闲视之。
其他文献
期刊
酸性硫酸盐土(ASS)是一种分布于全球的劣质土壤。在广东的珠江三角洲、韩江三角洲和鉴江口岸,这种土壤的分布面积已达到130万亩。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英语教学面向全体学生,把学生的发展作为英语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的思想成为英语教学的主导思想。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应将课堂教学置于具体的教学情境中,设计各类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体验成功。下面,笔者就如何做到教师设计和实施任务型教学,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教师如何设计和实施任务型教学活动  1.传统教学多使用PPP教学步骤,即教师先呈现某个语言项
数学概念是客观世界中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本质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数学知识无不是建立在一系列数学概念的基础上的。代数计算、几何论证、概率统计以及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都是以数学概念的掌握为前提和保证的,只有加强概念教学,才能使学生在获取数学知识的同时,进一步培养各种数学能力。  如何对数学概念进行学法指导呢?  1.要从现实生活情境中引入概念  数学概念是抽象枯燥的,因此教学中一定要把概
指出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能力是由观察、实验、思维、自学四方面的能力构成,并论述了学生的这四方面能力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
执政党的执政方式与政治文明有着内在的密切联系.党的执政方式的改革和完善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而我们党要在新的社会发展环境中建设政治文明,实现有效领导,就
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是当今教育改革的主旋律,课堂教学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主阵地。如何转变教育观念,弃旧汲新,培养出一代有扎实基础,有创新精神,有开拓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当今教师的首要任务,我们又如何在历史课堂中进行有效的、可行的创新教育呢?    一、教师要有创新意识    党和国家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显然,只有搞好教育,才能兴国,否则兴国就是一句空话,那么如何
中学语文是关于语言艺术传授的基础学科,它不像其它学科那样,以侧重于理性分析为主导的思维方式为主,而是旨在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构成语言能力的核心问题也就是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问题。阅读是读者通过感知书面语言材料,进而通过对所感知的书面语言材料进行编码重组的解析破译,再现作者借助语言材料提供的完整信息过程。   一、正确理解阅读教学的核心价值   阅读对于语文学习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苏霍姆林斯基说:
在我国司法裁判过程中,合理的对话环境并未真正形成,法官的权威色彩仍比较浓重,这种现象不利于司法裁判公正的实现。应正确适用法律以体现司法判决的合法性与正当性,设置公平的对
摘要:教学是一门讲究美、追求美的艺术,语文教学更是如此。优美的语言,能使学生身心愉悦,消除疲劳,思维活跃。因此,语文课堂教学要充分打造魅力语言。  关键词:语文教学 魅力语言 生成 方法    语文教学的艺术在很大程度上是语言的艺术,离开语言,一切的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都失去了它的载体。而且,教师自然流畅的语调、抑扬顿挫的节奏能让学生犹如被磁石吸引住一般,其脸上的充实和满足的神情,充分显现出教师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