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纤溶活性的临床研究

来源 :中华血液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xianhua0213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纤溶活性在诱导治疗缓解前后的改变及其机制,观察全反式维甲酸(ATRA)或ATRA+三氧化二砷(ATO)诱导治疗对APL患者纤溶活性的影响.方法 选择初治APL患者26例,在诱导治疗过程中分别用发色底物法和ELISA法检测患者血浆纤溶酶原和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用全自动血凝仪检测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在治疗前和完全缓解后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面膜联蛋白Ⅱ(Annexin Ⅱ)和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受体(u-PAR)的表达,实时定量PCR检测AnnexinⅡ和u-PAR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 APL患者存在原发性纤溶亢进,APL细胞表面Annexin Ⅱ和u-PAR蛋白的表达率和mRNA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经以ATRA或ATRA+ATO为基础的诱导缓解方案治疗达到完全缓解后血浆纤维蛋白原、纤溶酶原、FDP及D-二聚体恢复正常,Annexin Ⅱ和u-PAR表达水平相应下降,但仍高于正常对照水平.结论 APL细胞表面Annexin Ⅱ和u-PAR高表达可促使APL纤溶酶生成增多,导致APL患者纤溶亢进.ATRA或ATRA+ATO可通过下调APL细胞Annexin Ⅱ和u-PAR表达纠正APL纤溶异常,这可能是减少APL出血的机制之一。

其他文献
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是许多血液系统疾病治疗的有效手段,但移植相关并发症影响了移植的疗效.其中出血常成为移植患者死亡率增加的重要原因之一.移植患者出血原因主要有血小板减少及移植后其他并发症[1]。
期刊
目的 制备并鉴定抗凝血因子Ⅷ(FⅧ)c2区单克隆抗体(单抗),研究其对FⅧ活性的影响.方法体外表达rFⅧ C2区蛋白,免疫BALB/c小鼠制备鼠源性单抗.不同剂量的单抗与正常人新鲜混合血浆孵育后测定FⅧ活性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等;ELISA法测定该单抗对rhFⅧ与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磷脂酰丝氨酸(PS)及血小板结合实验的影响.结果获得一株抗FⅧC2区单抗,命名为SZ-132.
第八届全国血液病实验诊断与治疗学术会议暨2010年浙江省血液学年会将于2010年6月初在杭州召开。会议由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实验诊断学组主办,浙江省医学会、浙江省医学会血液学分会承办。会议将邀请国内血液病临床及实验诊断专家讲授血液病实验诊断及治疗新进展;同时向全国征文,欢迎广大临床血液学、血液检验工作者及科研人员踊跃投稿,交流在血液病实验诊断及临床治疗领域的工作经验和研究成果。
期刊
目的 探讨145例骨髓增殖件疾病患者JAK2基因V617F突变率;并分析JAK2基因V617F突变阳性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意义.方法 应用PCR产物直接测序和等位基因特异性PCR技术检测145例骨髓增殖性疾病患者JAK2基因V617F突变.并应用Western blot方法测定JAK2基因V617F突变阳性患者JAK2蛋白、磷酸化JAK2蛋白及磷酸化STAT5蛋白表达;对JAK2基因V617F突变阳性
冠状动脉性心脏病(CHD)的发生多与冠状动脉血管粥样硬化有关,尤其是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MI),血栓形成是其重要的病理变化~([1]).近年来,我国急性MI(AMI)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早期应用支架植入术治疗AMI较溶栓治疗效果好,可使梗死相关动脉(Infarction related artery,IRA)再通率达90%以上,并可获得更早期、更充分和更为持久的血
期刊
DOI:10.16661/j.cnki.1672-3791.2109-5042-1083  摘 要:进入到新时期内,国家更加重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为不同区域之间联系提供了便利条件,有效推动了经济发展。该文主要研究铁道工程建设风险和安全管理,采用实例论证的方法,发现引发建设风险的原因有设备问题、制度问题等,积极开展安全管理工作,结果表明通过安全管理消除了建设风险,为铁路工程质量提供可靠的保障。  关
期刊
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始终是导致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失败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而移植物中的异基因反应性T细胞则是GVHD发牛的关键.然而反应性T细胞的缺失又会严重影响造血十细胞的植入以及移植物抗白血病(GVL)效应。
期刊
目的 了解我国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治疗的现状以及近20年来AML治疗效果的变化.方法 对2003至2007年中美联合上海市白血病协作组收集的确诊为AML的623例患者,同时采用FAB和WHO分型标准进行分型诊断,并随访患者,统计完全缓解率、生存率和中位生存时间.并与国外的疗效进行同期比较,与20世纪90年代上海地区AML的疗效进行历史对照比较.结果 623例AML患者CR率为66.5%,中位生
DOI:10.16661/j.cnki.1672-3791.2109-5042-3978  摘 要: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工作的开展和培养模式的创新,能促进人才培养体系的全面构建,提高人才培养工作的综合效果。因此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结合人才培养工作的现实需求,要重点针对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工作的开展进行系统的探究,切实促进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保障人才培养工作的综合效果。该文结合高职院校创新创